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泾干镇中学7137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优化和创新,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将“班班通”引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平台,为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班通应用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部针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问题已经提出了构建“三通两平台”的建议,由此看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教育系统的认可和肯定。近几年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更是给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借助“班班通”,教师既可以实现集中授课,也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初中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实现优质的“班班通”,使得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整合。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主要是通过手写的方式来备课,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率。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使得老师备课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在引入“班班通”之后,老师可以直接在办公室或者是学校的计算机室,进行高效的备课和教学资源的整合。“班班通”使得全校的信息技术教案、课件、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等资源得到一体化整合,老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和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比如,老师在教“编辑和发送邮件”这部分知识之前,可以通过“班班通”来寻求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总结,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的重点是哪些,在教学中是否出现一些突发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去几年的信息技术课,主要是由老师来使用多媒体技术,而学生只是作为一名“观看者”进行欣赏和学习,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长期下来,学生对单一的多媒体展示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班班通”平台,为学生营造有趣生动的学习环境。比如,老师在教“DIY名片”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班班通”平台,在上面展示自己的DIY名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处理相应的信息,学会利用网络来开展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找寻其他同学的学习资源,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高效模式,不再是学生面对面地请教和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当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使得“班班通”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尽量多样化
我们知道,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由老师单一地讲授知识内容,单线传播,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无味,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只能来源于老师的讲授,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变得单一,不利于全方位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信息技术老师要积极地利用“班班通”教学模式,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烈,他们对外部事物的接受能力会更强,这时老师通过“班班通”将外部的一些教学视频引进课堂,让学生体验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四、有效实施实践教学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让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因为老师一味地讲授知识,学生只能单一地被动地接收,并没有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对此,老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大胆地引用“班班通”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很好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班班通”的使用能够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得到极大的强化,从实践中提升利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便于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伴随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延伸,在初中学校,“班班通”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其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如何有效、科学地利用“班班通”,需要老师从实际教学出发,利用学科资源,进行信息有效整合和利用,通过“班班通”平台来改善自身的教学现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正辉信息技术常态化有效应用视角下的融合之路——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常态化有效应用案例解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18-21。
[2]刘志波齐媛班班通,从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向课堂信息化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08,64-68。
[3]曹瑞敏班班通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