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调制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压,变流器,相移,死区,磁控溅射,特性,载波。
调制比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雪[1](2019)在《基于调制比衍生模型的MMC电容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和工程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特性的分析及抑制是决定其运行性能的关键,论文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结构入手,在对比分析MMC不同子模块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规律,提出基于调制比衍生模型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特性研究方法。通过探讨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和调制比与二倍频注入百分量的关系,详细分析基于叁次谐波调制和正弦调制的用以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的二倍频环流注入或抑制的适用条件。基于此,论文提出一种最佳调制比自寻优方法,在该基础上可获得最佳调制比,从而最大幅度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并对子模块电容容值和MMC换流器损耗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半桥、全桥混合MMC工程损耗综合抑制研究,对混合MMC进行经济性提升设计,最终通过仿真结果证明论文所提方法和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首先,基于MMC常见子模块拓扑结构(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全桥子模块箝位直流故障电流的机理。从全桥子模块和半桥、全桥混合子模块箝位直流故障电流的能力和技术经济性出发,研究MMC的直流故障自清除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混合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调制比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衍生模型。通过控制调制比,可进行对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的抑制。其次,从基于调制比衍生模型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特性出发,推导并分析基于叁次谐波调制和正弦调制的二倍频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的适用情况,提出应在给定调制比条件下抑制或注入二倍频环流以达到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最佳调制比自寻优方法。在利用二倍频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的前提下,提出基于叁次谐波调制和正弦波调制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衍生模型,结合上文提及的最佳调制比自寻优方法,获得最佳调制比。在该最佳调制比下,可在叁次谐波调制和正弦波调制下,最大程度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最后,通过对子模块电容容值和MMC换流器损耗展开综合分析,提出混合MMC工程综合损耗抑制方法。建立混合MMC工程损耗数学模型,分析并提出影响混合MMC工程综合损耗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决定性因素的控制和抑制,可有效降低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及桥臂电流,从而减小MMC子模块电容容值和换流器损耗。通过仿真验证证明该因素和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子模块电容容值的降低,一方面可以压缩换流阀体积,减小占地;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换流阀重量,助力悬挂式结构设计,为柔性直流换流阀的轻型化提供思路,对MMC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曾程,仇志坚[2](2018)在《基于调制比控制的飞轮储能用异步电机闭环发电》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飞轮储能电压控制方法或受电机参数影响较大,或需测量转子转速和定子电流,使得控制系统计算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调制比的异步电机闭环发电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调制比和直流母线发电电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定子角频率下调制比与发电电压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调制比的闭环发电控制系统,并在飞轮储能模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闭环发电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调制比闭环发电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成龙,马翔匀,解大波,袁东林[3](2018)在《不同调制比m下SVPWM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两电平逆变器电压输出能力,提出一种适用全调制范围的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方法(SVPWM),该方法是对两电平逆变器线性调制区的扩展。采用MATLAB/Simulink对本文所提出的SVPWM各调制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制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力设备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艾永乐,陈博,李自清,许增渊,张王飞[4](2018)在《基于调制比优化的单相逆变器主谐波滤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逆变器输出电压的主要次谐波得到最大化的消除,提出了一种确定调制比的方法。首先,利用双重傅里叶级数理论,对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在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下的输出电压进行分析,推导出输出电压的谐波分布情况。然后,在保证基波幅值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选取SPWM调制比的方法,使逆变器输出电压主要次谐波降低。最后,在级联五电平逆变器中,对在不同调制比的情况下,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10期)
太玉,许建兵,叶迎华,沈瑞琪,吴立志[5](2018)在《不同调制比的Al/MoO_3含能半导体桥电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制比是薄膜制备中体现材料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含能复合薄膜的反应性能。为了研究Al/MoO_3含能复合薄膜在半导体桥上复合的最佳调制比,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分别制备了3种调制比的Al/MoO_3含能复合薄膜和Al/MoO_3含能半导体桥。研究了薄膜的形貌、热反应性能与Al/MoO_3含能半导体桥在不同充电电压下的电爆过程。结果表明适当调整调制比可以减小临界激发能量,缩短临界激发时间,提高含能半导体桥的燃烧时间。(本文来源于《火工品》期刊2018年01期)
鲁叶[6](2017)在《不同调制比WS_2/C多层膜的结构及机械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结构的WS_2在真空环境下具有摩擦系数低、耐磨性能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和航天航空等领域中。但是纯WS_2薄膜结构疏松、硬度低、结合力差,在潮湿大气中容易氧化潮解,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改善WS_2薄膜在潮湿大气环境下的润滑性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多层膜。WS_2/C复合薄膜结构致密,能够在潮湿大气中保持良好的摩擦性能,而多层膜设计能够缓解膜层的内应力和界面应力。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技术交替溅射WS_2靶和石墨靶,在单晶硅片上制备调制周期为20 nm的WS_2/C多层膜,研究了两种沉积温度(80℃和200℃)下不同调制比(La-C/LWSx为1:39,1:19,1:9,1:6,1:4)纳米多层膜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考察不同沉积温度下不同调制比多层膜在真空、大气(相对湿度约50%)中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沉积温度为200℃时,随着调制比La-C/LWSx的增加,多层膜的S/W比在0.88到0.98范围内变化,薄膜结构更加致密、表面更加平整,WSx子层以微晶的形式存在,WSx/a-C相界面处形成了WC相;多层膜的硬度呈单调增大趋势,由7.8 GPa升高至9.0 GPa,薄膜内压应力先减小后增大,结合力单调减小,当La-C/LWSx为1:39时,结合力最大。在大气环境下,多层膜的摩擦因数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并高于纯WSx膜,磨损率也呈现单调增大的变化规律,小调制比的多层膜磨损率低于纯WSx膜。当调制比La-C/LWSx为1:39时,摩擦学性能最佳,摩擦因素为0.174,磨损率为6.1×10-15 m3N-1m-1。在真空环境中,多层膜的摩擦因数呈单调增大的变化规律,并低于纯WSx膜,磨损率也呈单调增大的变化趋势,小调制比的多层膜磨损率低于纯WSx膜。当调制比La-C/LWSx为1:19时,摩擦因素最小,为0.06,但磨损率为3.89×10-15m3N-1m-1,当调制比为1:39时,摩擦因数略高,为0.069,但磨损率达到最小值2.2×10-15 m3N-1m-1。沉积温度为80℃时,随着调制比的增大,多层膜的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其S/W比在1.01到1.27范围内变化,比高温沉积薄膜的略高;WSx子层依然以微晶的形式存在,但在WSx/a-C相界面处未形成了WC相;硬度整体上逐渐增加,最大值达7.87 GPa,结合力呈现单调减小的趋势,调制比为1:39时取得最大值37 N。在大气和真空环境下,多层膜的摩擦因数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在1:19时取得最小值,磨损率则都呈现单调增大的变化趋势,且La-C/LWSx为1:39时,磨损率分别为3.66×10-15m3N-1m-1和0.237×10-16m3N-1m-1,耐磨性最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韩颜颜,孟令媛,李智超,臧阳[7](2016)在《川滇地区地震调制比时空演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地区位于我国大陆强震频度最高的南北地震带中、南段,有记录以来7级强震频发,其中包括多次8级以上地震,地震灾害特别严重;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表明,该未来仍可能发生多次强震与大地震,可能是未来潜在强震、大地震发生的危险地段(张培震等,2003)。固体潮,即为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性形变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固体潮对地震具有触发作用。调制(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期刊2016-10-15)
陈宇航,李哲,庄火庚,袁阳,陈穆清[8](2016)在《一种功率变流器大调制比下的死区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桥式开关器件在大调制比时死区时间导致的推进变流器直流电压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调制比时的死区补偿方法。通过将大占空比脉宽处理成恒导通,将小占空比处理成恒关断,由此消除了死区时间对有效占空比的影响,提高了推进变流器的直流电压利用率,降低了变换器的谐波含量。分析了大调制比时的死区补偿方法的原理及可行性,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了所提出补偿方法的简单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6年08期)
刘冬[9](2016)在《低调制比下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会增大电流的谐波含量,导致PWM波形紊乱,影响定子电流解耦控制。对于大容量电力传动装置,应采用合适的电机控制策略,确保在低调制比下既能减少电流谐波含量,又能提高系统快速响应的能力。本文对感应电机低调制比下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分析了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的的原理。在分析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转子磁链的观测方法和转子转速的估计方法。针对磁链观测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基于电流模型的磁链观测器和基于电压模型的磁链观测器。电流模型中含有转子转速ωr的信息,故不适用于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中。电压模型中不含转子电阻,电机在运行时不会过度依赖转子参数,只和电机的定子参数有关。另外,电压模型中不包含电机转速ωr,因此,基于电压模型的转子磁链观测器很适合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使用。然而,电压模型中含有存积分环节,会产生积分漂移和初始值的积分误差累积,将导致系统不能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一阶惯性环节代替纯积分环节,可以解决纯积分环节带来的问题。详细分析了MRAS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重点论述了MRAS辨识系统自适应率的选取方案,最终设计了基于MRAS的转速观测器。仿真波形表明,转速估计准确。随后,采用电流无差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电流预测的误差,从而得到准确的电压指令值。在低调制比情况下,感应电机工作时定子电流谐波含量增大,传统PWM调制策略不再适用,必须采用优化的PWM方法,本文采用电流谐波最小脉宽调制方法(CHMPWM)进行PWM调制。首先,对CHMPWM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开关角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随后,对CHMPWM下的感应电机的电流谐波和转矩脉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CHMPWM可以明显减少感应电机的电流谐波含量,能够大大抑制电机的转矩脉动。最后,对CHMPWM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CHMPWM策略抑制电流谐波的效果很好。在MATLAB软件中搭建了低调制比下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仿真模型,在四种情况下进行了仿真:空载起动仿真表明:转速响应快,起动转矩大;满载起动仿真表明:电机带载能力强;突然加、减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跟踪给定转速,且转速估计准确,系统鲁棒性强。然后,在课题组实验室搭建试验平台对本文所建立的电机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控制方法能够保证感应电机在低调制比下稳定运行,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4-15)
朱鹏涛[10](2015)在《小震调制比在宁夏及邻区映震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小震调制比的时间扫描方法对异常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震例的研究发现,小震调制比的时间异常变化与宁夏及邻区的中强地震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研究震前小震调制比的时间异常变化对把握宁夏及邻区中强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调制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飞轮储能电压控制方法或受电机参数影响较大,或需测量转子转速和定子电流,使得控制系统计算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调制比的异步电机闭环发电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调制比和直流母线发电电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定子角频率下调制比与发电电压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调制比的闭环发电控制系统,并在飞轮储能模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闭环发电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调制比闭环发电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制比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雪.基于调制比衍生模型的MMC电容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2].曾程,仇志坚.基于调制比控制的飞轮储能用异步电机闭环发电[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
[3].张成龙,马翔匀,解大波,袁东林.不同调制比m下SVPWM算法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18
[4].艾永乐,陈博,李自清,许增渊,张王飞.基于调制比优化的单相逆变器主谐波滤除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5].太玉,许建兵,叶迎华,沈瑞琪,吴立志.不同调制比的Al/MoO_3含能半导体桥电爆特性研究[J].火工品.2018
[6].鲁叶.不同调制比WS_2/C多层膜的结构及机械性能[D].浙江工业大学.2017
[7].韩颜颜,孟令媛,李智超,臧阳.川滇地区地震调制比时空演化特征研究[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2016
[8].陈宇航,李哲,庄火庚,袁阳,陈穆清.一种功率变流器大调制比下的死区补偿方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6
[9].刘冬.低调制比下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D].湖南大学.2016
[10].朱鹏涛.小震调制比在宁夏及邻区映震能力的研究[J].防灾减灾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