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分泌,干扰,环境,双酚,帕金森,胎盘,环境监测。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论文文献综述
吕姗,陈发钦[1](2019)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早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环境中天然存在或污染的外源性化合物或混合物,能够干扰机体内自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和消除等过程,表现出与自然激素或抗自然激素相似的生理学作用,从而能改变内分泌系统功能,并能在完整个体、或其后代、或(亚)人群中引起不良健康效应。EEDs与新生儿早产发生相关。本文从EEDs的种类及危害、对新生儿早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何小刚,孟军龙,寇振霞,徐茗,俞文兰[2](2019)在《化工企业作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女工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白银市各1家化工企业共2 753名一线女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近3年内生殖健康状况。结果显示,2 753名女工中共计1 183人(1 772人次)罹患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42.91%,患病人数较多的妇科疾病有乳腺增生568人(占20.63%),阴道炎317人(占11.51%)。经比较得出,不同年龄(χ~2=28.576,P<0.001)及不同婚姻状况(χ~2=36.742,P<0.001)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长时间接触作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苯、甲苯、二硝基甲苯等)明显影响女工的生殖健康状况,建议社会各方通过干预措施提升女工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唐宁,欧阳凤秀[3](2019)在《生命早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与儿童过敏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 chemicals,EDCs)在结构上与类固醇激素相似,具有拟类固醇激素的免疫调节功能,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及过敏反应。双酚A(bisphenol A,BPA)及叁氯生(triclosan,TCS)是广泛添加于生活日用品及餐饮用品的2种常见酚类EDCs。动物实验发现,生命早期(包括胚胎和婴幼儿时期)BPA暴露可能与幼年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同时流行病学证据也显示,TCS可能与儿童湿疹性皮炎及呼吸道、消化道过敏性疾病有关。过敏性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它是致敏原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异常及变应性炎症反应所致的一种疾病。EDCs可通过影响辅助T细胞(Th1/Th2)的功能,增加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免疫系统,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该文主要综述BPA和TCS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及相关发病机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付娜,俞捷,徐洁[4](2019)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关系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原因不明。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一些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综述了部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二恶英(TCDD)、壬基酚(N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金属离子(硒离子)暴露与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抑郁症,癫痫)发病的关系进行讨论;本文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通过动物实验,神经细胞的体内外实验和人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觉察出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抑郁症和癫痫的发病关系和相关机制;其中BPA和硒离子的暴露通过影响大脑中的淀粉样β(Aβ)肽而引起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MPTP和双酚A暴露影响神经元的发育从而干扰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将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BPA长时间的暴露将会导致抑郁患者行为的改变和抑郁症状的加重并且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改变离子通道的改变使癫痫症状的增加和行为的改变。本文详细简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作用机制:从暴露EEDs中所致的神经细胞转录因子Pdx1、Pax4、Pax6、MafA和HNF4α的表达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通过性氧(ROS)及丙二醛(MDA)以及SODⅠ和SODⅡ蛋白表达降低,并最终导致细胞内脂质、DNA发生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并且出现抗氧化应激反应,在神经细胞中主要通过乙酰胆碱的改变而失去活性从而造成神经递质的释放以及神经元的丧失;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存在调节T细胞抗炎、神经保护活动与效应T细胞炎症、神经变性之间平衡的失调而出现神经炎症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先关疾病;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干扰caspase-8,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等神经细胞的凋亡等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展开综述,旨在可通过控制诱导神经毒性产生的因素来较低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发生率,为神经毒性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医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5](2019)在《黔北地区5-14岁儿童血清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水平与环境风险因素的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黔北地区遵义市5-14岁儿童血清中壬基酚(nonylphenol,NP)、双酚A(Bisphenol 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叁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strogens disruptor chemicals,EDCs)的暴露水平与环境风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对2018年7月-8月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1006名5-1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血清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中NP、BPA、DMP含量。结果儿童血清中NP、BPA、DMP检测浓度平均值分别达到了45.85 ng/mL,26.31ng/mL,31.62 ng/mL的浓度,超过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环境浓度限值。母亲怀孕期间用发胶香水次数、家庭饮用水类型、孩子使用指甲油以及化妆品频率3个因素与血清中NP浓度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性别、孩子使用发胶以及香水频率、孩子分娩时间,喂养方式、母亲怀孕期间用塑料水杯次数、婴儿期奶瓶或水杯材质、接触塑料制品途径等因素与BPA浓度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性别、孩子使用发胶以及香水频率、孩子分娩时间,母亲怀孕期间用烫染发剂次数、孩子使用塑料餐盒餐具频率、是否接触农药制剂、父母从事职业等因素与DMP浓度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结论黔北地区遵义市5-14岁儿童血清检测中普遍存在NP、BPA、DMP,其暴露水平高于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环境浓度限值,减少母亲宫内接触暴露和儿童生长发育期EDCS的塑料用品,化妆品等暴露,改变饮食习惯等均有助于降低黔北地区5-14岁儿童体内EDCs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董强,方琨[6](2019)在《睾丸间质细胞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睾丸间质细胞又名Leydig细胞(Leydig Cells,LCs),是人类男性体内合成雄激素的主要内分泌细胞,其在人类男性一生中先后以胎儿型Leydig细胞(Fetal Leydig Cells,FLCs)和成人型leydig细胞(Adult Leydig Cells,ALCs)两类细胞群的形式出现,并在人类男性胚胎男性化、青春期发育、成年后精子发生以及维持第二性征、性功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类由人工合成或自然产生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其可能通过影响LCs类固醇激素合成酶的表达以及促进LCs凋亡从而引起男性胎儿生殖器发育不全、畸形(隐睾、尿道下裂、生殖器短小等)以及成年男性不育等,目前主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杀虫剂(腐霉利、利谷隆、农利灵、DDT等)、邻苯二甲酸盐、二恶英以及类雌激素化合物(双酚A等)。本文通过回顾梳理以往研究文献,旨在阐明该两类Leydig细胞群的起源、分化发育及主要功能,简要介绍目前关于LCs最新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LCs研究的相关热点,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睾丸间质细胞的具体影响及影响机制做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李畅,张宁[7](2019)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一类可以干扰激素行为的外源性化学物。EED可以结合人体内不同的受体,通过多种机制增强或抑制体内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复杂,已有研究结果表明PCOS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相关流行病学和基础实验研究表明,EED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但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现就EED与PCOS的关系及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总结EED与PCOS的关系,为干预PCOS患者的生活方式并阻断疾病发生提供新的线索。(本文来源于《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孙刚[8](2019)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胎盘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科技沙龙论文集》期刊2019-06-13)
李仕旭,许洁,俞捷[9](2019)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为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目前认为人类暴露EDC主要是通过摄入受污染了的食物和水,大量的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现就目前EDC对胃癌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发现EDC对胃癌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潜在的机制:(1)促进DNA断裂,抑制DNA修复,抑制胃癌细胞衰老;(2)通过某些信号通路调节相关蛋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3)激活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促炎性趋化因子IL-8;(4)长期暴露EDC损伤胃粘膜,可能诱发癌变;(5)诱导ROS产生使体内发生一系列改变,最终导致癌变;(6)通过诱导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胃组织发生癌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2019年)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第一届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5-17)
熊小萍[10](2019)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痕量分析研究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暴露在极低浓度下水生物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类固醇雌激素(SEs)、酚类雌激素化合物(PEEs)、邻苯二甲酸脂(PAEs)是叁类典型的具有雌激素活性的EEDs。水环境中它们的含量大多低至ng/L至μg/L水平,对其实施有效的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基质复杂的污水样品。因此,有必要分别针对环境地表水及市政污水中的EEDs建立一套快速、灵敏、高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痕量分析方法。本文以5种SEs(雌酮(E1)、17β-雌二醇(E2)、雌叁醇(E3)、17α-乙炔雌二醇(EE2)、己烯雌酚(DES))、3种PEEs(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双酚A(BPA))、6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为目标化合物,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地表水和污水中EEDs的全自动固相萃取(FASP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痕量分析方法。所有目标物都取得良好的回收率:65-110%,相对标准偏差:2-12%,方法检出限在0.2-4.5 ng/L之间。将该方法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中,研究了不同水体中EEDs的组成与污染水平,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形成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EEDs广泛存在于河流和市政污水中,污染以PEEs为主。具体包括:1、NP、OP、BPA、E1、E3在两间市政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均有检出,EEDs总浓度(ΣEEDs)范围(平均值)分别为4-201μg/L(4.5μg/L)、80-1470 ng/L(720 ng/L)。厌氧/缺氧/好氧(A/A/O)和氧化沟工艺对ΣEEDs的去除率分别为94.2-99.8%、79.7-98.9%。两类污水厂对PEEs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A/A/O工艺对E1和E3的平均去除率仅为48.7%和20.1%,而氧化沟工艺对SEs的去除则高达94%以上。2、广州市河流中SEs、PEE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d(未检出)-69.5 ng/L(E1)、2.3(OP)-41100 ng/L(NP),ΣEEDs浓度范围(平均值)为0.31-42.8μg/L(3.5μg/L)。成都市河流中SEs、PEEs、PAE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0(E2)-12.4 ng/L(E1)、<1.2(OP)-1020(NP)、3.4(DEHP)-2060(DBP),ΣEEDs浓度为0.09-3.6μg/L(0.94μg/L)。广州河流中ΣEEDs的浓度显着高于成都河流,其中ΣPEEs浓度比成都高1-2个数量级,ΣSEs的浓度处于同一水平。这可能与广州工业发达、人口密度高,PEEs的制造与使用量远高于成都有关。3、珠叁角流域ΣEEDs浓度范围(平均值)为0.03-5.8μg/L(1.5μg/L),主要的污染来自OP、NP、BPA、E1。其中东江东莞段、珠江广州河段、北江中ΣEEDs的浓度分别为0.8-5.8μg/L(1.5μg/L)、0.4-2.8μg/L(1.0μg/L)、0.12-0.31μg/L(0.19μg/L),总体污染水平为:东江东莞段>珠江广州河段>北江,丰水期河流中ΣEEDs的浓度显着高于枯水期。4、相关分析发现,珠江干流、广州市河流中EEDs浓度与叶绿素a、溶解氧、电导率、溶解有机碳等环境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EEDs在水环境中分布和行为可能受到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5、初步的风险评估发现,污水处理厂出水中EEDs的危害指数(HI)值范围(平均值)分别为1.51-2.98(2.32)、0.19-2.7(1.42),主要来自高浓度的NP、BPA以及高雌激素活性的E1的贡献。珠叁角的东江东莞段、珠江广州河段和北江的HI值分别为0.48-14.2(3.64)、0.87-7.1(2.78)、0.28-0.87(0.4),其中NP的RQ平均值高达2.9,是该流域的主要风险源。广州市河流中亦有相似发现,EEDs的HI值为0.91-96(8.71),NP是风险的主要来源;成都河流中EEDs的HI值在0.09-5.42(1.91)之间,风险主要来自OP、NP、E1、E2。结果表明,上述河流及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EEDs均处于中高的生态风险水平,已对当地的水生生物形成了潜在威胁。(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白银市各1家化工企业共2 753名一线女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近3年内生殖健康状况。结果显示,2 753名女工中共计1 183人(1 772人次)罹患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42.91%,患病人数较多的妇科疾病有乳腺增生568人(占20.63%),阴道炎317人(占11.51%)。经比较得出,不同年龄(χ~2=28.576,P<0.001)及不同婚姻状况(χ~2=36.742,P<0.001)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长时间接触作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苯、甲苯、二硝基甲苯等)明显影响女工的生殖健康状况,建议社会各方通过干预措施提升女工健康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论文参考文献
[1].吕姗,陈发钦.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早产的相关性[J].广西医学.2019
[2].何小刚,孟军龙,寇振霞,徐茗,俞文兰.化工企业作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女工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9
[3].唐宁,欧阳凤秀.生命早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与儿童过敏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4].付娜,俞捷,徐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关系综述[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5]..黔北地区5-14岁儿童血清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水平与环境风险因素的关联性[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6].董强,方琨.睾丸间质细胞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C].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7].李畅,张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9
[8].孙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胎盘功能的影响[C].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科技沙龙论文集.2019
[9].李仕旭,许洁,俞捷.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C].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2019年)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第一届高峰论坛论文集.2019
[10].熊小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痕量分析研究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