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电影论文-王贺

软性电影论文-王贺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性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影批评,穆时英,影评人,软性电影

软性电影论文文献综述

王贺[1](2018)在《重审“软性电影”论争的缘起》一文中研究指出1934-1935年,由左翼影评人唐纳、夏衍、尘无、鲁思等人发动,针对着"软性电影"的批评,先后引发了刘呐鸥、黄嘉谟、江兼霞、穆时英等人的反批评,史称"软性电影"论争。而今回顾这一论争,可以见出,双方争执的焦点,不过是电影艺术发展中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与娱乐性、技术性何者能确定"影艺的价值",且应处于优先位置此一问题而已。(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李九如[2](2017)在《法治理性、易装美学与摩登语义:“软性电影”中民族国家话语的都市转译》一文中研究指出1936年以后,中国电影界进入了一支新的创作力量,那就是在不久之前掀起电影"软硬之争"的"软性电影"论者们。以刘呐鸥、黄嘉谟为代表的"软性电影"论者,将他们的电影观念带入了其主导的电影创作中,从电影史的角度说,为中国电影贡献了一些别开生面的作品。但就当时的现实语境——民族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看,这些作品无论如何都显(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7年02期)

张汉梁[3](2016)在《软性电影——海派文人的反左翼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和文艺界发生的关于"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的论战,起因实则是左翼影评小组对于电影功能和技法等方面的言论垄断,引起了文坛"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和黄嘉谟等人的不满。他们针对左翼的理论,提出了电影应该是软性的,着力增加电影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尽管软性电影论者在当时的论战中占据了上风,但是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因素在后来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和清算。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客观地审视软性电影的电影观及其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6年12期)

程文洁[4](2016)在《以现代电影视角看“软性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软性电影”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背景来看是与时代潮流相逆的。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电影观念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对叁十年代电影的进步与发展有一定积极的作用。本文侧重于从艺术的角度,追本溯源地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当时的文化思想背景以及“软硬之争”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电影本体,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对“软性电影”理论进行全面的剖析。此外,由于当下电影创作中强调的视觉冲击、娱乐功能与“软性电影”理论所倡导的电影观不谋而合,并且电影创作在商业主导下形成了过分迷恋视觉效果以及浅层娱乐的现状,导致电影出现了即将走向歧途的危险。电影如果过分的强调视觉与娱乐功能,而忽略其内部的艺术规律,最终将走上一条歧途。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后设的立场,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软性电影”:一方面挖掘其在艺术领域的价值;另一方面,发现“软性电影”理论的不足,并以此审视当代电影创作与电影批评中的缺点,避免中国电影创作走向同质与庸俗;进而从历史中寻找解决当下电影困境的方法;最后,分析“软性电影”与当下电影之间历史扣连关系的意义所在。因此,本论文对“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并且从电影本体分析“软性电影”,通过对软性电影观的进一步探究,结合当下电影发展现状,揭示软性电影与商业经济背景的内在联系,以及在这种背景下,软性电影对当下电影的隐喻。此外,从“软性电影”的理论出发,寻找解决当下电影困境的方法,探究“软性电影”的理论主张给我们的启示,论述“软性电影”对当下电影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3-30)

张煊[5](2012)在《吴村创作个案分析及“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论争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村电影作品之二元文化特征—思想倾向上与左翼电影接近;艺术观念上与"软性电影"论者契合;吴村与"软性电影"论者合作之隐衷;吴村惨死及悲剧之反省。"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论争双方主要观点缕述,这场论争的电影文化背景。左翼电影再认识。(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2年04期)

欧孟宏[6](2011)在《再论1930年代“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1935年,中国电影界出现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软"、"硬"电影之争。这次论争在左翼电影批评家与软性电影论者之间展开,涉及到电影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艺术性与倾向性、批评的基准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双方政治立场、文学与艺术观念以及电影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场论争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左翼电影理论与批评、软性电影理论与批评、左翼文艺理论及新感觉派的文艺观都提供了有力的参照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魏萍[7](2011)在《“软性电影”与黎锦晖的软性歌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从电影歌曲的音乐形式入手,分析两部代表性的"软性电影"(《初恋》、《永远的微笑》)与黎派软性歌舞之间的相似特征;以此面向剖析黎锦晖及其黎派歌舞被左派批驳的根本原因;还原黎派歌舞文化的多元性,彰显历史的复杂性;克服电影文化、批评史上长期将"软"、"硬"作二元对立的话语表述方式。(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1年06期)

唐佳琳[8](2011)在《“软性”电影和“硬性”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强,不同的意识形态冲突可能引起理论上的"论战",虽然有比较浓重的价值论争、政治论战的色彩,但也不失为一种思想交锋。"新兴电影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次论战是史称"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的论争。论战的双方分别侧重了电影"现代性"的不同侧面,却因政治的冲突和认识的局限,忽略或者故意看轻了对方强调的那一面。(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1年10期)

杨媛[9](2009)在《再看“软性电影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软硬电影论争"是"1932至1935年间出现的一场引人注目的电影理论之争,这场论争不仅持续时间久,涉及范围广,而且对电影理论探索深入,对当时乃至现代的中国电影理论问题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刘呐欧、黄嘉谟、穆时英等(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09年S2期)

刘洋[10](2006)在《笔生硝烟:“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论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发生在二十世纪叁十年代的“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争论重新进行了检视,这是建国前中国电影界涉及电影理论问题的最大的一次争论,双方以各自特有的眼光探讨和研究电影艺术内在规律与外部形态特征,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电影的本质拓展了新的视野和思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电影理论的历史性转变。 《现代电影》对电影艺术本质的张扬可以看作是这场论争的缘起,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引发了一场关于“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论争,更重要的是它早在创刊之初就以直言不讳地标榜艺术第一而独树一帜,表现了一种更接近电影本质的文化观念和超前的文化特征。黄嘉谟与刘呐鸥既是《现代电影》的主要撰稿人,同时又是“软性电影”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前者的电影娱乐观强调电影表层的观赏性,后者的电影艺术观着重电影内部的自律性。从黄嘉谟到刘呐鸥,体现了中国早期电影人对电影艺术本质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 “软性电影”的主动出击引来了左翼电影人的回击,双方针锋相对的论争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论争主要围绕叁个方面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电影的艺术性和倾向性、批评的基准等问题,这叁个方面并非是孤立、隔绝的,而是有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内在关联的。对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缘于他们对艺术性与倾向性的不同追求,而双方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分歧又最终导致他们在批评的基准问题上做出不同的选择。 这场论争之所以会发生在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既有其技术上的原因,又有其文化上的因素。技术上,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电影理论语境的形成,左翼文艺涉足电影界则促进了社会转型下的电影革新与进步,它们对电影理论新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文化上的原因,上海的都市化商业文明造就了一个庞大的通俗文化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赫然存在,成为“软性电影”论不容忽视的社会基础。而现代都市商业文化对左翼电影人的电影实践,也同样有着一种天然的同化力量,或者说是渗透力,这是他们无法抗拒和排斥的。 今天,当我们站在一个更为后设的立场上重新去看“软”“硬”之争,我们会发现,二者的电影实践实际上早已超越了他们的电影理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是这场理论的争论使得叁十年代的中国电影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至今仍然引以为豪的“实绩”。(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软性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6年以后,中国电影界进入了一支新的创作力量,那就是在不久之前掀起电影"软硬之争"的"软性电影"论者们。以刘呐鸥、黄嘉谟为代表的"软性电影"论者,将他们的电影观念带入了其主导的电影创作中,从电影史的角度说,为中国电影贡献了一些别开生面的作品。但就当时的现实语境——民族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看,这些作品无论如何都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性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1].王贺.重审“软性电影”论争的缘起[J].现代中文学刊.2018

[2].李九如.法治理性、易装美学与摩登语义:“软性电影”中民族国家话语的都市转译[J].电影评介.2017

[3].张汉梁.软性电影——海派文人的反左翼战争[J].艺术科技.2016

[4].程文洁.以现代电影视角看“软性电影”[D].山西师范大学.2016

[5].张煊.吴村创作个案分析及“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论争再评价[J].电影艺术.2012

[6].欧孟宏.再论1930年代“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7].魏萍.“软性电影”与黎锦晖的软性歌曲[J].电影新作.2011

[8].唐佳琳.“软性”电影和“硬性”电影[J].艺海.2011

[9].杨媛.再看“软性电影论”[J].小说评论.2009

[10].刘洋.笔生硝烟:“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软性电影论文-王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