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房地产学校上海市201702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迅速,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建筑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经济效益。BIM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先进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结合BIM技术加强工程造价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对工程造价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教学影响
1、前言
目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控制,已经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以及建筑行业的普遍认可。由住建部颁发的《2011~2015年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文件中,将BIM技术定义为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也对BIM技术的应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应提高了对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如何在提高BIM技术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构建BIM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是当代建筑领域和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重点话题。
2、BIM技术对工程造价教学的影响及应用意义分析
BIM技术是一种贯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集合,与传统工作模式相比,具有独特的协同管理特征,促使建筑行业由粗犷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发展。对于建筑行业而言,BIM技术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革命,堪比CAD技术应用革命。
就现阶段国内工程造价发展水平而言,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造价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程度较低,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仍亟需得到发展和提高。BIM技术的应用带给工程造价行业新的发展契机,该技术以信息为基础、以模型为载体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实现数字模型的“可视化”要求,在3D空间额度基础上,对造价和进度维度进行扩展,即可得到一种5D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可有效解决多种2D表达问题。
BIM技术模型也可以视作一个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可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工作人员可在不同的客户端口,实现平台数据的提取、更新等操作,可全面反映出不同专业的实际效率和业务职责,从而实现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合作,以达到提高各专业间有效交流、减少返工、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目的。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低能耗和低污染成为建筑行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为达到上述要求,建筑企业需进一步加快自身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在工程造价教学中应用BIM技术,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无需面对二维平面图纸以及其他教学工具书进行抽象、枯燥理解,而是针对具体的数字模型进行学习,不仅简化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是当前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是继计算机辅助(CAD)技术之后,建设工程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我国当前对于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十分重视,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多次提到BIM技术的应用,要求加快BIM技术、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加速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引入BIM技术,运用BIM的数字模型和行为模型,可以发挥该技术的可视性和模拟性,恰好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BIM技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3.1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利用BIM的模拟性和可视性可以再现建设项目的实现过程,利用BIM的4D虚拟施工技术,实现建筑在实际建造之前的虚拟施工,即在计算机上实现4D可视化模拟施工过程,非常直观地显示任意时刻的施工过程。将施工现场搬到教室,解决了目前所存在的情景教学资源少、实训操作场地局限、实训操作道具成本较高、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一方面可以展现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另一方面使教学更具备专业针对性、项目整体性和分类科学性。系统解决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一个个理论知识点枯燥而单一的讲解,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岗位技能认知度。
3.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软件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形成了较强的视觉冲击,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枯燥乏味,学生在4D环境下轻松掌握专业知识,一扫学习的枯燥,传统的教师讲解升级为学生自我探索,学生可以在玩中学。教师也可以寓教于乐,通过软件的操作和演示,将书本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说明,将割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也更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3.3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造价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可以以某个工程项目为案例进行编排,通过BIM的运用,更加适应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主线,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比如在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以BIM为载体,以其相关软件为工具,以各种视频、动画、文字、图片为辅助,呈现不同阶段的建设项目过程,三维实时漫游和动画显示,呈现的内容完全涵盖了施工技术课程内容。
3.4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内容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实施,良好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必要条件。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BIM技术,让学生在建筑识图和土木施工技术课程中引入三维模型,让学生认识各种构件和内部构造,了解相关结构、构造知识,加强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施工过程的认识,不但使学生增强了识图能力,增加了施工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应用案例
以BIM技术框架下的工程造价抛锚式教学模式为例来进行分析。
在工程造价抛锚式教学模式下,针对工程造价的两个基本工作中,很多学生将使用50-80%的时间用在工程量统计上。BIM为所有项目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个项目是公共信息数据库,所有的参与者可以从BIM模型提取零部件项目信息,完成一系列任务,为参建各方进行如环境分析、节能计算和工程量统计和成本估计提供数据。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造价人员需要完成不同精细程度的概算、预算和决算等工作。BIM模型能为造价管理人员提供计算工程造价所需要的项目构件和部件信息,这样会大大降低人工计算工程量的工作量和减少由此产生的错误。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要和设计人员一起配合,一起定义构件的信息,而且在BIM模型尚还未跟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的一些条件放到里。应该指出的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曾经只是个“算匠”,会算量、能套定额就能胜任。随着工程建设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逐渐扩展到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必须在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各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5、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促进了中国的建筑业发展,引领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新思路,我们高校积极将BIM技术纳入课程体系,也将继续研究BIM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目前的BIM技术和软件工具发展水平,使用BIM技术的项目和掌握BIM技术的专家都较少,而BIM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最终目的是使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地实现节省资源、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随着BIM项目数量的增加,对于BIM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公共教育部门将BIM培训融入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从在校的学生开始,培养掌握BIM技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永波.BIM融入高校工程管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3):159-160.
[2]徐洁.BIM技术融入高校工程管理教学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