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间促进作用论文-李冬梅

种间促进作用论文-李冬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间促进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苜蓿,间作,微生物多样性

种间促进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梅[1](2015)在《小麦/苜蓿间作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种间促进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豆科/禾本科间作是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生产技术和土地利用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间作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由于植物间作系统的种间促进作用可以改善植物根系和土壤养分环境状况,在控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作用。但是,有关禾本科植物尤其是麦类作物和豆科植物苜蓿间作的种间促进作用鲜见报道。为此,采用传统的土壤学和土壤微生物学方法,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研究小麦/苜蓿间作系统的植株生长、生物学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利用土壤微生物基因组的高通量分析技术研究小麦/苜蓿间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目的是揭示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相互关系,阐明小麦/苜蓿间作的根际土壤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种间促进作用,为农林生产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小麦/苜蓿间作体系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小麦/苜蓿间作对生物量、根系及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与单作相比,间作降低了苜蓿生物量和株高,增加了小麦的生物量和株高;间作小麦的行间麦的生物量高于单作,株高却略低于单作。间作苜蓿的茎叶比低于单作苜蓿12.6%,而主茎分枝条数增加了17.6%。间作苜蓿的根系长度显着增加,而根系干重和根系密度略有降低,而间作小麦根长降低,根系干重和根长密度分别增加了48.6%和45.1%。间作苜蓿叶片中全氮和全钾含量比单作苜蓿有所降低,而间作苜蓿叶片中锰、铁和锌含量比单作苜蓿分别增加。间作小麦叶片中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比单作含量高9.9%和33.9%,内行麦全氮和全钾的含量最低;间作小麦叶片中锰、铁和锌含量比分别比单作含量高39.8%、26.6%和41.4%,内行麦叶片中锰和锌含量与单作小麦没有明显差别,铁含量比单作小麦高6.7%。同时,间作小麦叶片中粗蛋白和蛋白质含量显着提高,说明间作后小麦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小麦和苜蓿作为混合饲料的价值。小麦/苜蓿间作的LER值大于1(1.099),说明两作物互补作用较大,具有生物产量优势。2.小麦/苜蓿间作对土壤酶和土壤速效养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间作小麦和苜蓿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单作,其中,间作小麦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单作高25.01%和20.59%;间作苜蓿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单作高24.04%和22.30%。土壤磷酸酶活性在间作和单作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小麦/苜蓿间作土壤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8.82%,而间作苜蓿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9.49%。间作增加小麦根际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降低。与小麦相比,间作苜蓿根际有效养分的影响不同,即间作苜蓿的根际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显着低于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苜蓿和小麦根际土壤有效铁含量显着增加,而锰和锌含量无显着变化。3.小麦/苜蓿间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基因组学的影响:利用BiologTM技术分析间作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间作苜蓿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显着增强,而间作小麦变化并不明显。间作显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匀度。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显着提高了小麦根际微生物对糖类和双亲化合物的利用比例,而降低了苜蓿根际微生物对糖类和双亲化合物的利用比例,提高了对聚合物和氨基酸利用比例。进一步分析小麦和苜蓿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发现,单作苜蓿、单作小麦和间作行间小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不稳定,而间作小麦和苜蓿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明显提高。利用分子生物学中的宏基因组学技术解析了小麦/苜蓿间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构多样性变化本质,发现:间作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显着高于单作,明显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影响最大的顺序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未知的种类(Unclassified 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单作苜蓿中所占比例最高,间作苜蓿最低;间作显着降低了小麦根际土壤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所占比例,却提高了间作苜蓿中酸杆菌门(A cidobacteria)在总菌群所占比例。结合Venn分析和Heatmap图,间作增加了根际土壤中劣势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尤其是Spirochaetales、 Opitutales、Chloroflexi-unclassified和Clostridiales等的数量明显增加。此结果为小麦/苜蓿间作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根际土壤养分,提高间作系统生物产量提供了有力证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异微生物的作用提出了研究导向。4、小麦/苜蓿间作的种间促进作用对土壤有机磷利用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小麦/苜蓿间作对有机磷的利用,发现:苜蓿对有机磷的利用能力强于小麦。间作体系中两种植物磷吸收的总量高于单作之和。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间作苜蓿促进了小麦根系对有机磷的活化利用,增加了小麦的根系长度,提高了小麦对磷的吸收面积,从而显着提高了间作小麦的生物量;而间作苜蓿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小麦,活化了苜蓿根际土壤有机磷,为小麦/苜蓿间作提供了养分环境,在小麦/苜蓿间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研究结果,小麦/苜蓿间作的种间作用和竞争作用同时存在,且种间促进作用明显大于种间竞争作用,从而促进了两种植物的生长。其原因:种间促进作用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劣势微生物种群的数量,活化了土壤营养元素,增强了间作土壤酶活性,尤其是提高了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了土壤有机磷的利用能力,小麦/苜蓿间作生态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在稳定植物产量和提高土壤水土保持能力等方面将发挥作用,并为农林生产中生物多样性的高产和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5-03-01)

牛晓鸣[2](2013)在《桑树与紫花苜蓿间作对有机磷活化利用的种间促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奠定基础。世界上绝大地区出现缺磷土壤。合理间套作种植模式对提高磷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桑树与紫花苜蓿间作对根系有机磷活化利用的种间促进作用。试验得出,桑树与紫花苜蓿间作模式下,供有机磷时,紫花苜蓿对有机磷的利用能力强于桑树。(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3年11期)

朱文旭[3](2012)在《桑树/谷子和桑树/大豆间作的种间促进作用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林复合系统中的种间关系较为复杂,一般认为非豆科植物和豆科植物间作可表现出明显的利,间促进作用,即正相互作用,而非豆科植物或豆科植物之间的间作则种间竞争作用大于种间促进作用,即负相互作用。这种理论长期以来左右着农林复合系统的发展和经营。在黑龙江省西北部盐碱和干旱地区,桑粮间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农林复合模式,现已有多种间作模式,如桑树与大豆、红小豆、绿豆、甜菜、豌豆、谷子和中草药等间作或混种,课题组前期研究业已证明桑树/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种间促进作用,但桑树与非豆科植物之间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本文以桑树/大豆和桑树/谷子间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桑树/谷子和桑树/大豆在间作共生期间地上部的光合和生长特性,以及地下部根系生长、大豆根瘤和营养特点,旨在阐明桑树/谷子和桑树/大豆间作系统中地上和地下部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促进作用,为桑粮间作复合模式的结构和功能及系统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研究了在间作共生期间的根际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以研究间作共生期间对生长指标、土壤酶活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1.通过根系分隔试验而得到的桑树/大豆间作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高于单作,而且根际的土壤酶活性(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尿酶)也较高,促进了土壤中的难溶磷变成了可利用的磷,间作促进了大豆根瘤的形成,最终使得间作桑树和大豆的叶片干重、单株叶数、株高、根长和根冠比均高于单作,这进一步证明了桑树/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种间促进作用。2.桑树/大豆和桑树/谷子间作试验中发现,间作提高了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同时还增加子叶片的含磷量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减缓了中午的“光合午休”。同时发现,桑树/谷子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增加,土地有效利用率提高。桑树/大豆间作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降低,但大豆的增加量大于桑树的降低量。两种间作模式比较,可以看出桑树/谷子间作和桑树/大豆间作一样,不但具有明显的种间竞争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种间促进作用,而且两种作用并存。这种结果证明了我们提出的科学假说的合理性:非豆科植物之间的间作不但具有种间竞争作用,同样具有种间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2-04-01)

李淑敏[4](2004)在《间作作物吸收磷的种间促进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间套作是我国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掌握的一项耕作措施,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磷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因素。选择合适作物种类进行间作,可提高作物对磷的利用效率。因此间作在解决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枯竭利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受到农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关注。本研究在田间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利用水培模拟间作和根系分隔技术,研究玉米/鹰嘴豆、玉米/蚕豆两种间作体系作物活化吸收土壤有机磷和难溶性无机磷的种间促进作用机制,为提高间作体系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科学依据。本试验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玉米/鹰嘴豆和玉米/蚕豆间作体系中,在供应有机磷条件下鹰嘴豆和蚕豆利用有机磷的能力强于玉米,玉米/鹰嘴豆和玉米/蚕豆间作体系吸磷总量高于相应单作总和。无论水培还是土培试验,与鹰嘴豆间作和与鹰嘴豆根系不分隔的玉米生物量显着高于单作和与鹰嘴豆根系完全分隔的玉米生物量,鹰嘴豆促进了玉米对有机磷的活化吸收;水培条件下,间作玉米吸收有机磷比单作增加116.7%,间作鹰嘴豆吸收有机磷比单作减少14.7%:土培条件下,与鹰嘴豆根系隔尼龙网和不分隔玉米的总吸磷量和地上部磷浓度分别比根系完全分隔处理增加118.0%,43.7%,28.1%和10.2%:缺磷和施有机磷使作物根系和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增加,但鹰嘴豆的根系和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玉米,在间作体系中对促进玉米吸收有机磷起重要作用。 在土壤灭菌条件下。以有机磷为磷源在蚕豆/玉米间作中同样间作吸磷总量高于单作,菌根真菌在磷吸收的种间促进中没有起到明显作用,磷吸收的种间促进作用是根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菌根真菌显着增加玉米和蚕豆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玉米和蚕豆对有机磷的吸收,接种菌根真菌后玉米和蚕豆的吸磷量是对照的2.38和1.82倍,同时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的生长有协同促进作用,蚕豆根瘤数增加,菌根侵染率提高,同时也改善了与之间作玉米氮素营养,对玉米生长起到间接促进作用。 玉米/蚕豆间作根系分隔试验结果表明,蚕豆对难溶性Fe-P和Al-P的利用能力强于玉米,其可能的机理为蚕豆酸化根际土壤,并有较高比吸收速率;以Fe-P和Al-P为磷源时,蚕豆对Fe-P和Al-P的回收率分别是玉米的4.13和1.06倍;间作后蚕豆改善玉米根际的微域环境,使玉米根际土壤pH降低,比吸收速率增加,根系变长,总吸磷量平均比根系完全分隔增加33.0%。进一步试验表明,蚕豆对玉米吸收磷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根系分泌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4-02-01)

李隆,李晓林,张福锁,孙建好,杨思存[5](2002)在《玉米/蚕豆间作中的种间促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提高(?)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间作由于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当两种作物生长在一起时,种间竞争作用和促进作用总是伴生存在的,当竞争作用>促进作用时,表现为间作劣势;当竞争作用<促进作用时表现为间作优势,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间作是否具有间作产量优势。本研究以蚕豆/玉米等间作方式为研究对象,应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处理为施磷与不施磷,裂区处理为蚕豆/玉米间作,蚕豆单作和玉米单作。从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的角度阐明间作产量优势产生的作物营养生态生理学基础。主要结果为:蚕豆/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以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为基础的(?)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分别为1.10-1.34和1.21-1.24,均大于1;玉米和蚕豆在间作(?)成熟期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显着地高于可比面积上相应单作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而与豌豆间作的蚕豆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未显着地高地高于单作蚕豆。在不施磷田间下,间作玉米的吸氮量(?)没有显着地高于单作;但在施磷条件下,间作玉米的吸氮量显着地高于单作玉米。间作使蚕豆开花期的(?)营养得到了显着的改善.间作蚕豆植株体内磷浓度在开花期显着地高于相应的单作。成熟期两作物的吸磷量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表明这种间作体系确有改善玉米和蚕豆磷营养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叁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2-11-01)

种间促进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奠定基础。世界上绝大地区出现缺磷土壤。合理间套作种植模式对提高磷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桑树与紫花苜蓿间作对根系有机磷活化利用的种间促进作用。试验得出,桑树与紫花苜蓿间作模式下,供有机磷时,紫花苜蓿对有机磷的利用能力强于桑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间促进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冬梅.小麦/苜蓿间作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种间促进作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2].牛晓鸣.桑树与紫花苜蓿间作对有机磷活化利用的种间促进作用[J].才智.2013

[3].朱文旭.桑树/谷子和桑树/大豆间作的种间促进作用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李淑敏.间作作物吸收磷的种间促进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5].李隆,李晓林,张福锁,孙建好,杨思存.玉米/蚕豆间作中的种间促进作用[C].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叁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

标签:;  ;  ;  ;  

种间促进作用论文-李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