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氧系数论文_孙远军,卢士强,邵一平,陈义中,李柱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数,水体,大气,传质,理论,溶解氧,厚度。

复氧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孙远军,卢士强,邵一平,陈义中,李柱[1](2019)在《城市河流大气复氧系数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市的蒲汇塘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形水槽开展河水的静态大气复氧试验和动态大气复氧试验。静态条件下蒲汇塘河水的大气复氧系数为0.087 d~(-1),动态条件下的大气复氧系数在4.83~48.68 d~(-1)之间。将流速与复氧系数的试验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二者呈幂函数关系,其表达式为k_2=485.36 u~(2.38)。(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乔丹[2](2016)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表征水体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和控制性因素,其主要来源是大气复氧,因此水体大气复氧机理和影响因素是水体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主要集中于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方面。本文通过对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公式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了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方程的基本形式,并指出了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存在问题。以期为今后其他学者研究水体大气复氧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6年05期)

江峰,刘伟民[3](2009)在《城市下水道中污水复氧系数测定与估算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30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在下水道污水复氧能力测定与复氧系数估算模式方面的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介绍多种下水道复氧系数估算模式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国内的下水道污水自净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09年08期)

江峰[4](2004)在《组合预测在污水复氧系数估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下水道中的污水复氧系数有多种估算模式。将经济学中常用的组合预测方法用于污水复氧系数估算模式的整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种组合预测方法,复氧系数的估算精确度和稳定度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期刊2004年01期)

雒文生,李莉红,贺涛[5](2003)在《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计算公式研究进行总结 ,分析了水体在静止和紊动水流条件下大气复氧的理论模型和复氧方程 ,并对计算复氧系数的公式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 ,概括了水体大气复氧方程的基本形式。各复氧系数计算公式大多是基于各自的水力条件 ,忽略了其他的因素而不能应用于所有的河流 ,因此可靠性较差 ,但相对而言 ,其中以Thackston Krenkel公式较为有效(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3年11期)

贺涛,雒文生[6](2003)在《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研究现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计算公式的研究情况做了综述和总结,以便实际工作中能够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方法计算,相互比较,合理选用,从而提高水环境预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03年01期)

方祥位,李建中,陈刚,魏文礼[7](2001)在《河流复氧系数中液膜厚度的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氧传质理论因存在不确定的参数而不能用来预测河流复氧系数。从水力学角度推导了液膜厚度δ的表达式 ,用实测资料拟合了其中的比例系数 ,从而使含参数δ的传质理论模型能够用于预测河流复氧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方祥位,李建中,魏文礼,陈刚[8](2000)在《河流复氧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传输理论因存在不确定的参数而不能用来预测河流复氧系数。以双膜理论为出发点 ,从水流紊动结构角度上推导了液膜厚度δ的表达式 ,并用实测资料拟合了其中的比例系数 ,从而使含参数δ的传质理论模型能够用于预测河流复氧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李然,李嘉,李克锋[9](2000)在《紊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影响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大气复氧速率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了自1924年以来国内外对紊动水体复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成果,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目前众多的复氧理论和公式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天然河流,要通过复氧实验确定复氧系数,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2000年04期)

朱维斌[10](1989)在《水体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水体大气复氧规律对水源保护有重要意义,然而选用什么样的复氧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本文系统总结了关于水体复氧机理、复氧模型、各种复氧系数公式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进而对这些理论和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和评述,指出它们的长处和不足,联系和区别。文中还将实测值与部分复氧系数公式的计算进行比较.同时介绍了大气复氧规律示踪剂研究的新方法和有关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科技情报》期刊1989年04期)

复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表征水体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和控制性因素,其主要来源是大气复氧,因此水体大气复氧机理和影响因素是水体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主要集中于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方面。本文通过对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公式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了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方程的基本形式,并指出了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存在问题。以期为今后其他学者研究水体大气复氧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氧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孙远军,卢士强,邵一平,陈义中,李柱.城市河流大气复氧系数规律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9

[2].乔丹.水体大气复氧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综述[J].陕西水利.2016

[3].江峰,刘伟民.城市下水道中污水复氧系数测定与估算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

[4].江峰.组合预测在污水复氧系数估算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

[5].雒文生,李莉红,贺涛.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学报.2003

[6].贺涛,雒文生.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研究现状与进展[J].水电能源科学.2003

[7].方祥位,李建中,陈刚,魏文礼.河流复氧系数中液膜厚度的推导[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

[8].方祥位,李建中,魏文礼,陈刚.河流复氧系数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0

[9].李然,李嘉,李克锋.紊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0

[10].朱维斌.水体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的研究[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9

论文知识图

复氧系数K2进行修正情况下水体...复氧系数对比复氧系数K2未进行修正情况下水...下水道中微生物反应及水质转化的数值研...模型对NH3-N的灵敏度分析预测模型的实现Fig.4.13There...

标签:;  ;  ;  ;  ;  ;  ;  

复氧系数论文_孙远军,卢士强,邵一平,陈义中,李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