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瑞典,课程改革,教育部,教学改革,基础。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福建省基础教育重大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21日,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基础教育重大改革专题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叁个重要文件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精神,确保全省基础教育战线准确把握、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精神新要求。开班仪式上,省教育厅李迅副厅长作题为《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如何加强我省基础教育治理,提高教育质量》的辅导报告。报告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高度,从提高教(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48期)
杜冰[2](2019)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部连发叁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长治11月30日电(记者杜冰)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长治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教研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考试命题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12-01)
叶炜[3](2019)在《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讯 11月15日,民进中央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庞丽娟出席会议,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致(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11-21)
陈晓菲[4](2019)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核心"与"灵活"的特征,以期望培养"受良好教育公民"。首次提出的KDU课程模式贯穿于K-12年级所有课程领域的教与学,K(Know)是以内容主题为核心的学习标准;D(Do)是以课程能力为核心的学习标准;U(Understand)是"理念",强调学生知识的抽象归纳。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涉及九大领域,分别是应用科技课程、艺术教育、职业教育、核心法语、英语语言艺术、数学、身体健康教育、科学、社会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特征在于,课程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叁大核心竞争力;课程内容包含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各个基本领域;课程模式促进学生始于知、重在行、落于思的内化路径;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拥有灵活的创新空间。(本文来源于《外国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李德才,蔡婉玉[5](2019)在《论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不足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各国的课程改革政策和文件具有指导作用,往往反映了该国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发展及水平,也体现出社会各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要求与贡献及该国课程理论发展现状。文章通过分析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给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7期)
尤佳[6](2019)在《我市研发实施中小学生“劳动课程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由市教育局领衔的《区域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群的研发与实施》教学改革项目日前正式启动。该项目于今年8月获批2019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主要聚焦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群的研发和实施。今年6月,常州市政府在省内率先出台《常州市(本文来源于《常州日报》期刊2019-11-18)
陈瑞昌,王艳芳,陈思洋[7](2019)在《南通:课堂改革催生“硬核”基础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通是着名的教育之乡,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教育传统使南通教育保持着高位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南通教育人如何与古为新、超越自我?答案是改革,阵地在课堂,目标是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报》期刊2019-11-15)
刘宇贤[8](2019)在《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拥有源远流长教育发展史的国家,瑞典的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国际声誉较高的独特发展之路。尤其是在地方分权的管理方式、与时俱进的师范教育、慷慨大方的教育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基本思想理念下实施的一系列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未能均衡"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未能全面实行"教育公平"等局限性之处也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6期)
邓泽军,虞海霞[9](2019)在《网络技术驱动下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培训工作获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与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以及网络平台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诸多现实困境。迫切需要从网络培训需求、网络资源建设、网络培训方式及网络培训评价等方面,有效推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培训改革,全面推进教师网络培训的专业化进程,确保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成效。(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新海,崔雨[10](2019)在《论基于后现代知识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观是指人们对知识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教学活动。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特征,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知识霸权。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等特征,必将对我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推动课程目标从一维走向多维;课程内容从教材走向经验;课程实施从灌输走向引导;课程评价从一元走向多元。(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长治11月30日电(记者杜冰)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长治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教研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考试命题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福建省基础教育重大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J].福建教育.2019
[2].杜冰.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教育部连发叁箭[N].光明日报.2019
[3].叶炜.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N].团结报.2019
[4].陈晓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19
[5].李德才,蔡婉玉.论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9
[6].尤佳.我市研发实施中小学生“劳动课程群”[N].常州日报.2019
[7].陈瑞昌,王艳芳,陈思洋.南通:课堂改革催生“硬核”基础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9
[8].刘宇贤.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9
[9].邓泽军,虞海霞.网络技术驱动下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10].张新海,崔雨.论基于后现代知识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论文基本框架图](/uploads/article/2020/01/06/fe4e8be379e3fca2a37b9423.jpg)
![师范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51104200333_00&suffix=.jpg)
![师范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51104200333_01&suffix=.jpg)
![师范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uploads/article/2020/01/06/b15085d8ad13fe8dc3c1527f.jpg)
![师范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51104200335_00&suffix=.jpg)
![师范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51104200336_00&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