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化学论文_谢小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分子化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化学,芳烃,分子结构,金属,纳米,多面体。

超分子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芳[1](2019)在《有望为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制备提供技术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谢小芳)大连理工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团队段春迎教授、赵亮副教授在金属-有机超分子限域结构的可控构筑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基于前期研究工作,该团队开创性地将辅酶的活性中心引入金属-有机超分子限域结构,制备了一种氢化反应选择性可切换的超分子反(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9-10-31)

肖唐鑫[2](2019)在《超分子化学概念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适当深化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超分子化学在各个研究领域发展迅猛,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以有机分子为基础的超分子自组装更是这一发展前沿的核心。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超分子化学的概念,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更高层次认识,也能促进他们将来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医药科学中的学术理解。(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4期)

李海英,贺鹏,贺玉婷,樊启猛,肖美凤[3](2019)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超分子化学解决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作为战略性课题。循中医药理论自然属性,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复方与人体"印迹模板"定性定量作用规律:中药与人体都是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疾病诸证有着对应的"印迹模板",按印迹规律产生"气析"作用,而中药配伍可以显着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可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中药配伍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再提出亟待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并结合超分子化学提出解决之策,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核心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2期)

迟力峰[4](2019)在《前言:表面分子与超分子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分子组装与反应是表面科学的重要分支.前者的研究对象是分子间靠非共价作用自发形成的有序结构及过程(即自组装),后者则是研究通过表面辅助的化学反应形成共价连接的分子结构及过程.自1991年Juergen P.Rabe教授研究组报道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直接观测直链烷烃在高序热解石墨表面的有序排列以来,随着表征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表面分子自组装在过去近30年间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表面的引入使得分子的运动受限,二维的分子自组装既寓于叁维体系组装的共性之中,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与此相比,表面(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勇,蒋官澄,杜庆福,薛民生,杨萍[5](2018)在《超分子化学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目前国际上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分子化学理论,研发了一种超分子堵漏新材料,其能够适应不同深度地层,在不同温度下形成不同强度和弹性的凝胶,具有广泛适应性。经过实验研究,分别研发出针对不同漏失情况的堵漏技术,解决了以前堵漏剂在漏层中停不住、易被水混合冲稀、难以滞留堆集在漏层入口附近、难以堵死漏失通道等技术难题。使用该超分子堵漏剂配制的堵漏浆在可控时间内在漏失层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颗粒(粒径为100~2 000μm),凝胶颗粒有弹性、易变形,可以进入地层孔隙或裂缝,封堵孔隙尺寸为0.15~1.5 mm的孔隙,承压达到7.5 MPa以上。采用该超分子堵漏材料,在准东区块克205井等3口井进行了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超分子堵漏材料结合常规堵漏材料,能够很好地解决钻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漏失,堵漏成功率高,对不同的漏失情况能够起到较好的堵漏效果,在后期作业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复漏失的现象,有利于降低综合钻井成本。(本文来源于《钻井液与完井液》期刊2018年03期)

姜阳[6](2018)在《金属离子力场参数开发及其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和金属离子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并且拥有庞大的化学多样性。由于金属具有低电负性,易于电离并且具有高度反应活性,使得它们可以参与许多独特的反应或催化过程。金属及其离子在化学、地球化学、生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蛋白质数据库(PDB)中大约叁分之一的结构含有金属离子。在超分子化学中,各种各样由金属离子配位作用而形成的纳米超分子是重要的分子容器。然而,在目前的经典力学模拟手段中,金属离子的参数化模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人们对由蛋白-辅因子主导的生物过程以及金属配位诱导的超分子化学的理论研究。本论文结合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以下问题:(1)如何用经典力场较准确地描述金属辅因子与蛋白的相互作用;(2)如何正确描述金属配位纳米胶囊的自组装以及客体封装行为。本论文的工作为超分子化学的理论研究(建模与模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知识。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Mg2+离子的虚拟原子(CaDA)模型参数的精炼。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可靠的用于精炼CaDA模型范德华作用参数的算法,并用该算法成功优化了前人提出的Mg2+CaDA模型的参数。在进行参数精炼的时候,我们首创性地使用了一个较为精确的质子水合自由能来修正Mg2+水合自由能的实验值。在对水合自由能的计算中引入了对PME方法以及真空-水界面的修正,保证了水合自由能计算的准确性。优化得到的Mg2+CaDA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同时重复出实验上观测到的Mg2+的水合配位距离、配位数以及水合自由能。本工作提出的参数精炼方法可以应用于同一金属离子模型在不同力场(不同的势函数表达式与不同的计算规则)中的再优化,扩大金属离子模型的应用范围。2.二价六配位金属阳离子的CaDA模型力场参数开发。我们在参数精炼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力场参数开发的方法。该方法兼顾考虑了金属离子的水合自由能、配位距离以及配位数。通过对参数空间的扫描、对自由能曲面以及配位距离曲面的重构及实验值的投影来完成新参数的开发。经过该参数开发方法所开发得到的11种二价六配位金属离子(Mg2+、V2+、Cr2+、Mn2+、Fe2+、Co2+、Ni2+、Zn2+、Cd2+、Sn2+以及 Hg2+)的 CaDA模型,首次实现了对金属离子的水合自由能、配位距离以及配位数的准确重复,模拟性能得到大幅提高。3.CaDA模型模拟性能的综合评价。我们对新开发的CaDA模型在生物超分子体系中的模拟性能进行了综合地评价。在预测水交换速率常数的性能方面,所有不以该指标为开发目标的模型都预测出了不正确的水交换速率常数:CaDA模型会低估水交换速率常数;而点电荷模型会高估水交换速率常数。在双核金属-辅因子体系中,本工作开发的CaDA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性能,可以较为准确地重复出相应的配位结构,达到与共价连接模型类似的程度。重要的是,本模型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辅因子氢键网络。但是对双核金属间距以及羧基侧链的配位模式重复得不够好。在单核金属-辅因子体系中,所有测试的模型都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在金属替代体系中,本工作开发的CaDA模型的模拟性能是最好的。但是,受限于模型本身的理论层次,按照六配位开发的模型无法模拟非六配位的体系。总体来看,新开发的CaDA模型具有更为优越的模拟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典力场对金属辅因子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准确描述。4.金属配位纳米胶囊M2L4的自组装行为及超分子结构转变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使用CaDA模型以及隐式溶剂模型偶联模拟退火的方法来模拟计算金属配位纳米胶囊的自组装。从分子动力学(MD)模拟结果中我们得出,M2L4纳米胶囊的自组装遵循最小势能原理。M2L4纳米胶囊的自组装过程是自发的,从无序到有序,从势能较高到势能较低的过程。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中间体及亚稳定状态。M2L4纳米胶囊的自组装也是一种逐步自组装的行为。在M2L4纳米胶囊自组装的过程中,会逐步从M2L2纳米环转变为M2L3纳米笼,再从M2L3纳米笼转变为M2L4纳米胶囊。M2L4纳米胶囊的自组装进程中存在超分子结构的动态转化。局部瞬时配体浓度升高会促进M2L2纳米环向M2L4纳米胶囊转化,而当体系中形成了 M2L4纳米胶囊之后,局部瞬时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同样会促进M2L4纳米胶囊向M2L2纳米环转化。M2L3纳米笼则作为转化的过渡状态存在。当可用金属离子的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之后,M2L4纳米胶囊和M2L3纳米笼很难再转化为M2L2纳米环,最终形成了稳定的M2L4纳米胶囊。5.金属配位纳米胶囊M2L4的客体封装行为的研究。我们使用MD模拟的方法对动态自组装(超分子结构转化)过程中的客体封装行为进行了模拟,并成功重复出两种富勒烯分子竞争封装的过程。最终成功预测了动态自组装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超分子结构对客体封装的选择性,与实验观测的现象完全吻合。我们得到如下结论:纳米胶囊对富勒烯客体分子封装的驱动力源自于π-π堆积作用,并且该过程遵循最小势能原理。富勒烯的封装能力和选择性高度依赖于客体分子的形状和体积大小,以及组装体的超分子结构。M2L4和M2L3纳米胶囊(纳米笼)对球形且体积小的富勒烯C60具有高选择性,而M2L2金属环则对椭球形和体积较大的富勒烯C70具有略高的选择性。在响应周围环境改变的动态结构转变过程中,富勒烯的释放是由于M2L2金属环的开放结构导致π-π堆积作用及封装能力被削弱而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0)

王梅祥[7](2018)在《新型大环超分子化学:从杂杯芳烃到冠芳烃——纪念黄志镗先生诞辰9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研究起源,总结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设计与合成、构象和大环空腔结构特征,展示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性质,概述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在功能材料的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大环超分子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谢小芳[8](2018)在《“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立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谢小芳)近日,科技部正式下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大连理工大学筹建的“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截至目前,该校已有4个国际合作基地获科技部认定。超分子化学是国际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1987年、201(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8-03-23)

陈晓欣,孙俊奇,王力彦[9](2018)在《超分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化学的教学在吉林大学已经开展了20多年,与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相辅相成。通过对吉林大学超分子化学课程的开设目的、教学内容设计及参考书和教学方法及模式这3个方面的介绍,展现了超分子化学课程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建设与教学实践。这门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了超分子化学的历史,掌握了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向。同时,介绍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06期)

高雅丽[10](2018)在《为配位超分子化学奉献青春》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元素在地壳中丰度较高,但大部分稀土矿是伴生矿产,且随着稀土资源的不断消耗,精矿品位、冶炼提取及其回收利用成为稀土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03-12)

超分子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超分子化学在各个研究领域发展迅猛,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以有机分子为基础的超分子自组装更是这一发展前沿的核心。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超分子化学的概念,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更高层次认识,也能促进他们将来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医药科学中的学术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分子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谢小芳.有望为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制备提供技术革新[N].大连日报.2019

[2].肖唐鑫.超分子化学概念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适当深化尝试[J].广东化工.2019

[3].李海英,贺鹏,贺玉婷,樊启猛,肖美凤.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超分子化学解决对策[J].中草药.2019

[4].迟力峰.前言:表面分子与超分子化学[J].中国科学:化学.2019

[5].王勇,蒋官澄,杜庆福,薛民生,杨萍.超分子化学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8

[6].姜阳.金属离子力场参数开发及其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8

[7].王梅祥.新型大环超分子化学:从杂杯芳烃到冠芳烃——纪念黄志镗先生诞辰90周年[J].化学进展.2018

[8].谢小芳.“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立项[N].大连日报.2018

[9].陈晓欣,孙俊奇,王力彦.超分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10].高雅丽.为配位超分子化学奉献青春[N].中国科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金属配位组装体图!.22组装体I一30的...用点击化学构筑超分子络合物的给受体项链状和管状的配位聚合物[(CuI)一20.交替a一!p一cD的超分子聚合物68]=分子器件的组成示意图"的组成和结构

标签:;  ;  ;  ;  ;  ;  ;  

超分子化学论文_谢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