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水控制装置及加湿器。该下水控制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的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的腔底具有第一下水通道;设在第一下水通道的第一水阀;与第一下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的腔底具有与第一下水通道不同轴设置的第二下水通道;设在第二下水通道的第二水阀;用于控制第一水阀的第一阀芯使第一水阀后于第二水阀打开且先于第二水阀关闭的传力机构,该传力机构设于第一阀芯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水阀结构能够真正的起到双重的下水保护作用,极大了提高了的下水密封效果,出现漏水的概率极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下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112)的第一腔体(11),该第一腔体(11)的腔底具有第一下水通道(111);设在第一下水通道(111)的第一水阀;与第一下水通道(111)相连通的第二腔体(12),该第二腔体(12)的腔底具有与第一下水通道(111)不同轴设置的第二下水通道(121);设在第二下水通道(121)的第二水阀;用于控制第一水阀的第一阀芯(14)使第一水阀后于第二水阀打开且先于第二水阀关闭的传力机构,该传力机构设于第一阀芯(14)的下方。
设计方案
1.一种下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112)的第一腔体(11),该第一腔体(11)的腔底具有第一下水通道(111);设在第一下水通道(111)的第一水阀;与第一下水通道(111)相连通的第二腔体(12),该第二腔体(12)的腔底具有与第一下水通道(111)不同轴设置的第二下水通道(121);设在第二下水通道(121)的第二水阀;用于控制第一水阀的第一阀芯(14)使第一水阀后于第二水阀打开且先于第二水阀关闭的传力机构,该传力机构设于第一阀芯(1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力机构包括设在第二腔体(12)的腔底的导向孔和穿过导向孔的顶杆(15),该顶杆(15)与导向孔之间设有活动密封连接套,且顶杆(15)具有如下特征:顶杆(15)的上末端与第一阀芯(14)的下末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或\/和,设置顶杆(15)的下末端与用于驱动顶杆(15)及第二水阀的第二阀芯(18)动作的驱动机构之间的垂直距离比第二阀芯(18)的下末端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垂直距离要大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一下水通道(111)的入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一腔体(11)的腔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二下水通道(121)的入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二腔体(12)的腔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顶杆(15)上设有用于对顶杆(15)产生向下回复弹力的弹性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腔体(11)的进水口(112)设有过滤组件(19)。
7.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2);设于底座(2)上的水箱(3),该水箱(3)的底部设有下水口;设在水箱(3)下方的雾化腔(4),该雾化腔(4)内设有雾化元件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下水口与雾化腔(4)之间设有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下水控制装置,其中,第一腔体(11)的进水口(112)与水箱(3)的下水口相连通,而第二下水通道(121)与雾化腔(4)相连通;以及用于在雾化腔(4)缺水时分别对第二水阀的第二阀芯(18)及顶杆(15)产生向上作用力以分别将第二水阀、第一水阀打开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设置在雾化腔(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是杠杆式浮球结构、电磁阀、电机或气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是杠杆式浮球结构,包括设于雾化腔(4)底部的支撑座(51)、设于支撑座(51)上的杠杆(52)、设于杠杆(52)一末端的浮球(53)及均设于杠杆另一端上用于在雾化腔(4)缺水时分别对顶杆(15)、第二阀芯(18)产生向上作用力的第一推力部(54)及第二推力部(5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水箱(3)具有带出雾口(311)的顶盖(31),在出雾口(311)与雾化腔(4)之间设有导雾筒(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器及可使用在加湿器中的下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加湿器等设置有水箱的电器都会在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出水阀结构以控制出水,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加湿器的水箱出水阀门结构多为单密封结构,并且常用的水箱出水阀门结构多为在阀门的进水口处设置密封结构,这种出水阀门的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成本比较低,因此大多厂家会选用这种出水阀结构。但是,单密封结构的可靠性不高,一旦密封失效容易造成漏水,而在电器设备上发生漏水后可能会引发漏电等事故,从而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水控制装置和使用该下水控制装置的加湿器,采用双阀体结构进行双重的下水控制保护以降低漏水概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水控制装置,其包括:具有进水口112的第一腔体11,该第一腔体11的腔底设有第一下水通道111;设在第一下水通道111的第一水阀;与第一下水通道111相连通的第二腔体12,该第二腔体12的腔底与第一下水通道111不同轴设置的第二下水通道121;设在第二下水通道121的第二水阀;用于控制第一水阀的第一阀芯14使第一水阀后于第二水阀打开且先于第二水阀关闭的传力机构,该传力机构设于第一阀芯14的下方。
其中,传力机构包括设在第二腔体12的腔底的导向孔和穿过导向孔的顶杆15,该顶杆15与导向孔之间设有活动密封连接套,且顶杆15具有如下特征:顶杆的上末端与第一阀芯14的下末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或\/和,设置顶杆15的下末端与用于驱动顶杆15及第二水阀的第二阀芯18动作的驱动机构之间的垂直距离比第二阀芯18的下末端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垂直距离要大预设距离。
其中,设置第一下水通道111的入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一腔体11的腔底。
其中,设置第二下水通道121的入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二腔体12的腔底。
其中,在顶杆15上设有用于对顶杆15产生向下回复弹力的弹性元件。
其中,在第一腔体11的进水口112设有过滤组件19。
其中,过滤组件19为滤芯或滤网,过滤组件19与第一腔体11的内侧壁相连。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2;设于底座2上的水箱3,该水箱3的底部设有下水口;设在水箱3下方的雾化腔4,该雾化腔4内设有雾化元件及驱动机构;在下水口与雾化腔4之间设有所述的下水控制装置,其中,第一腔体11的进水口112与水箱3的下水口相连通,而第二下水通道121与雾化腔4相连通;以及用于在雾化腔4缺水时分别对第二水阀的第二阀芯18及顶杆15产生向上作用力以分别将第二水阀、第一水阀打开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设置在雾化腔4内。
其中,驱动机构是杠杆式浮球结构、电磁阀、电机或气泵。
其中,驱动机构是杠杆式浮球结构,包括设于雾化腔4底部的支撑座51、设于支撑座51上的杠杆52、设于杠杆51一末端的浮球53及均设于杠杆另一端上用于在雾化腔4缺水时分别对第二阀芯18及顶杆15产生向上作用力的第一推力部54及第二推力部55。
其中,水箱3具有带出雾口311的顶盖31,在出雾口311与雾化腔4之间设有导雾筒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下水控制装置采用双阀体结构进行下水控制以降低漏水概率,结构简单且控制简易,通过设置两个水阀之间延时打开\/关闭,且两个水阀之间没有上下位置或同轴设置导致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关联影响,即当其中一个水阀失效时并不会影响另一个水阀的动作且还能确保起到下水密封,从而两个水阀真正的起到双重的下水保护作用,极大了提高了的下水密封效果,出现漏水的概率极低。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增加水中的细沙等杂质发生沉淀的机会,减少细沙等杂质让水阀失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下水控制装置的下水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下水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下水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配合使用状态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水控制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112的第一腔体11,该第一腔体11的腔底设有第一下水通道111;设在第一下水通道111的第一水阀,该第一水阀包括用于将第一下水通道111密封的第一阀体13、用于带动第一阀体13动作的第一阀芯14以及套设在第一阀芯14上以产生一个向下回复弹力的第一弹性部(比如,第一弹性部为弹簧);与第一下水通道111相连通的第二腔体12,该第二腔体12的腔底设有与第一下水通道111不同轴的第二下水通道121;设在第二下水通道121的第二水阀,该第二水阀与第一水阀具有相同结构,第二水阀包括用于将第二下水通道121密封的第二阀体17、用于带动第二阀体17动作的第二阀芯18以及设在第二阀芯18上以产生一个向下回复弹力的第二弹性部(比如,第二弹性部为弹簧);用于控制第一水阀的第一阀芯14使第一水阀后于第二水阀打开且先于第二水阀关闭的传力机构,该传力机构设于第一阀芯14的下方。
其中,传力机构包括设在第二腔体12的腔底的导向孔和穿过导向孔的顶杆15,该顶杆15与导向孔之间设有活动密封连接套16(比如密封连接套16为设置在导向孔且套设在顶杆15上的密封硅胶套),顶杆15的上末端与第一阀芯14的下末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便让用于驱动顶杆15及第二水阀的第二阀芯18动作的驱动机构同时对顶杆15及第二水阀的第二阀芯18产生作用力时,顶杆15向上移动未超过预设距离从而未抵接到第一阀芯14的下末端时,第二阀芯18带动第二阀体17向上移动已经将第二水阀打开了,只有当顶杆15向上移动超过预设距离时,顶杆15对第一阀芯14产生向上作用力才能让第一阀芯14带动第一阀体13将第一水阀打开,从而实现了第一水阀后于第二水阀打开;反之,当驱动机构对顶杆15及第二水阀的第二阀芯18产生作用力消失时,顶杆15和第二阀芯18同时开始下降从而第一阀芯14下移使第一水阀优先关闭后,第二阀芯18继续下移预设距离后才带动第二阀体17使第二水阀关闭。
当然,在顶杆15上优选设置一个对顶杆15产生向下回复弹力的弹性元件(比如弹性元件是弹簧),以便在顶杆15下末端无作用外力或作用外力较小时通过弹性元件产生的回复弹力让顶杆15向下运动,从而确保顶杆15不会对第一阀芯14产生干涉,不会影响第一阀体13对第一下水通道111进行密封。
上述下水控制装置设置在水箱的下水口以控制水箱的出水,特别适用于加湿器等电器设备。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使用上述下水控制装置的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底座2;设于底座2上的水箱3,该水箱3的底部设有下水口;设在水箱3下方的雾化腔4,该雾化腔4内设有雾化元件及驱动机构;设置在下水口与雾化腔4之间的上述下水控制装置,其中,第一腔体11的进水口112与水箱3的下水口相连通,而第二下水通道121与雾化腔4相连通。另外,水箱3具有带出雾口311的顶盖31,通过打开顶盖31就可以往水箱3内加水;在出雾口311与雾化腔4之间设有导雾筒6,该导雾筒6以设置在雾化元件的正上方为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腔体11的进水口112设有用于阻挡水箱3内水中毛发、大颗粒杂质进入第一腔体11内的过滤组件19,该过滤组件为滤芯或滤网。比如,将第一腔体11的内侧壁设置螺纹,过滤组件19与第一腔体11的内侧壁螺合相连以便于拆装清洁又不影响使用。
驱动机构是杠杆式浮球结构、电磁阀、电机或气泵等。其中,杠杆式浮球结构因其成本低、可靠性高等原因广泛使用在目前大多数加湿器中。该杠杆式浮球结构包括设于雾化腔4底部的支撑座51、设于支撑座51上的杠杆52、设于杠杆51一末端的浮球53及均设于杠杆另一端上用于在雾化腔4缺水时分别对顶杆15、第二阀芯18产生向上作用力的第一推力部54及第二推力部55。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通过设置顶杆15的上末端与第一阀芯14下末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实现对第一水阀的控制以外,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对第一水阀的控制:设置顶杆15的下末端与第一推力部54之间的垂直距离较第二阀芯18的下末端与第二推力部55之间的垂直距离要大所述预设距离,这样,当杠杆51带动第一推力部54及第二推力部55上翘时,第二推力部55推动第二阀芯18上移将第二水阀打开后,第一推力部54需要再上翘预设距离才能触碰到顶杆15并带动第一阀芯14上移以将第一水阀打开,实现第一水阀后于第二水阀打开。
当雾化腔4内的雾化元件工作时,将水振动产生水雾经过导雾筒6从出雾口311排出,从而消耗雾化腔4内的水;随着雾化腔4内的水位下降至预设低水位时,水箱3内的水通过下水控制装置给雾化腔4补水。通过下水控制装置给雾化腔4补水的具体过程如下:
1. 当雾化腔4内的水位下降至预设低水位时,浮球53下降至预设位置从而通过杠杆52使第一推力部54及第二推力部55上翘后分别对顶杆15、第二阀芯18产生向上作用力,第二阀芯18带动第二阀体17上移从而打开第二水阀以将第二腔体12与雾化腔4连通;而由于顶杆15与第一阀体1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当第二水阀打开后顶杆15需要继续上移足够的距离后才能接触第一阀芯14的下末端,在顶杆15推动下,第一阀芯14带动第一阀体13向上运动从而第一阀体13不再密封第一下水通道111使第一水阀打开,水箱3内的水从水箱3的下水口进入第一腔体11,经过第一水阀和第一下水通道111流入第二腔体12,再从第二水阀经第二下水通道121流入雾化腔4。
2. 随着雾化腔4内水位上升至靠近预设高水位时,浮球53上升从而通过杠杆52使第一推力部54及第二推力部55下翘,第一阀芯14、第二阀芯18在各自回复弹力作用下均随之下移,从而第一阀芯14带动第一阀体13率先将第一下水通道111封闭实现第一水阀关闭,水箱3内的水无法再进入第二腔体12内,而第二腔体12内的水仍然可以通过第二下水通道121流入雾化腔4;当第一水阀关闭后,随着第二腔体12内的水继续流到雾化腔4让雾化腔4内的水位继续上升,从而第一推力部54及第二推力部55继续下翘,当第二腔体12内的水流到雾化腔4内后雾化腔4内水位上升至预设高水位,此时,第二推力部55对第二阀芯18无作用力或者作用力小于第二阀芯18的回复弹力,从而第二阀芯18带动第二阀体17下移将第二下水通道121封闭实现第二水阀关闭。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杆15的上末端与第一阀芯14的下末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从而让第一水阀与第二水阀之间实现延时打开或关闭,且第一阀芯14与第二阀芯18之间没有上下位置或同轴设置导致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关联影响,即当其中一个水阀失效时并不会影响另一个水阀的动作且还能确保起到下水密封,抛开驱动机构出现失效的外部因素而已,本实用新型仅当第一水阀与第二水阀同时失效时才会导致下水控制装置彻底失效无法起到下水密封作用,故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起到双重的下水保护作用,鉴于第一水阀与第二水阀同时发生失效的概率极低,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单水阀的下水结构或是同轴设置的双水阀下水结构(其下水密封效果取决于位于下方的水阀的可靠性)而言,极大了提高了的下水密封效果,出现漏水的概率极低。
再者,除了让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之间延时打开或关闭,并通过设置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也有助于降低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发生失效的概率,这是因为:在下水过程中由于是先打开第二腔体12内第二水阀而第一腔体11内的第一水阀没有打开,故水箱3内的水通过下水口流到第一腔体11后,水中的细沙等杂质会在第一腔体11内进行预先沉淀,细沙等杂质大部分会沉淀在第一腔体11底部位于水箱3的下水口正下方位置,从而减少了水中的细沙等杂质进入第一下水通道111以降低第一水阀发生失效的概率;再者,细沙等杂质即使通过第一下水通道111进入了第二腔体12内,由于第一下水通道111与第二下水通道121错位设置,从而进入第二腔体12内的水在流向第二下水通道121的过程中也会逐渐让细沙等杂质产生沉淀以减少水中的细沙等杂质进入第二下水通道121从而降低第二水阀发生失效的概率。甚至,如图1所示,设置第一下水通道111的入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一腔体11的腔底,从而阻挡沉淀在第一腔体11腔底内的细沙等杂质进入第一下水通道111;同样,设置第二下水通道121的入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二腔体12的腔底,从而阻挡沉淀在第一腔体11腔底内的细沙等杂质进入第二下水通道12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5025.9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41087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24F 6/12
专利分类号:F24F6/12;F24F6/00;F24F11/7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富裕村委会富安集约工业区5-2-1号地
发明人:李一峰;梁梓涛;梁海权
第一发明人:李一峰
当前权利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乐兵
代理机构:44339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