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电极论文_赵景波,薛秉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铂电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极,硫酸盐,电化学,电位,溴酸盐,传感器,溴化物。

铂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赵景波,薛秉鑫[1](2019)在《铂电极多功能传感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产养殖中水质安全要求,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智能传感器。传感器以铂为电极材料,对温度、电导率、p 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铅离子和其他重金属离子6种水质指标进行检测。智能传感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数据融合,通过ZigBee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进行数据传输。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传感器检测精度高,可以实现水质检测功能。(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05期)

张伟[2](2019)在《铂电极上硫(-Ⅱ)化合物电氧化的界面物种在线追踪与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硫(-Ⅱ)化合物(硫代硫酸盐和硫脲等)的电催化氧化过程非常复杂,其氧化产物和反应机理受电极电势、电极类型、溶液pH和反应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电化学分析-色谱联用技术(CV-HPLC、CV-CE)对硫代硫酸盐和硫脲在多晶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微米尺寸的取样装置(自制)对电极表面物质进行在线取样并通过HPLC分离分析电极产物,通过在线取样和非在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电泳分析时间过长的问题,实现了实时检测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物种的组成及浓度变化的目的,从而揭示氧化(中间)产物的分布与电极电势间的依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硫(-Ⅱ)化合物电氧化反应的机理。硫代硫酸盐(S_2O_3~(2-))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和氧化产物强烈依赖于所施加的电极电位。氧化过程涉及S_2O_3~(2-)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电子转移、物质传递、表面反应及均相化学反应等。在循环伏安扫描正扫过程中出现两个氧化峰,且峰电流和扫速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表明S_2O_3~(2-)的氧化过程为扩散控制,对电极反应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个氧化峰的决速步转移电子数n_a为1 eq.mol~(-1),电子转移系数a约为0.78,反应的转移电子数n_1为4.2;第二个氧化峰决速步转移电子数n_a,为1 eq.mol~(-1),电子转移系数a,约为0.57,反应的转移电子数n_2为3.2。当E>0.35 V时检测到S_4O_6~(2-)的产生,在0.8 V形成一个峰值,此氧化峰主要发生的反应是S_2O_3~(2-)氧化生成连四硫酸根(S_4O_6~(2-)),同时,S_4O_6~(2-)继续发生均相岐化反应生成连叁硫酸根(S_3O_6~(2-))和连五硫酸根(S_5O_6~(2-))。氧化产物SO_4~(2-)从0.5 V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加,到1.4 V时毛细管电泳检测到大量SO_4~(2-)存在,SO_4~(2-)的生成主要是单质S的氧化所致,同时还有少量源于SO_3~(2-)和S_4O_6~(2-)的氧化。根据硫元素守恒,所有的产物S、S_3O_6~(2-)、S_4O_6~(2-)、S_5O_6~(2-)、SO_4~(2-)、SO_3~(2-)中的硫元素均来自反应物S_2O_3~(2-),根据在线高效液相色谱得出的数据分析得出0.8 V和1.4 V处两个氧化峰硫氧化(中间)产物的比例。本文利用CV-HPLC技术对硫脲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当E<0.5 V时,主要是硫脲的吸附过程;E>0.5 V开始检测到电氧化产物二硫甲脒且浓度急剧增加,并在0.9 V~1.2 V形成浓度平台,此电势范围内主要发生二硫甲脒的生成反应;当E>1.1 V时,开始检测到氧化中间物甲脒亚磺酸且其浓度在1.4 V时达到峰值,与循环伏安曲线中1.4 V处的氧化峰对应,即此氧化峰对应二硫甲脒氧化生成甲脒亚磺酸的电子转移过程;当E>1.5 V时开始检测到氧化中间物甲脒磺酸,与此同时E>1.4 V甲脒亚磺酸的浓度开始下降,电化学反应为甲脒亚磺酸氧化生成甲脒磺酸。通过研究电极表面的取样对硫脲、二硫甲脒电氧化过程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发现当本体溶液中物质参与电化学反应时,取样导致传质过程加快,氧化峰电流变大;当电极氧化中间产物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取样会导致电极表面上的中间物的浓度降低,对应氧化峰的电流减小。通过对电极表面取样过程对某个峰电流的影响的分析可以判断某电位下的电极反应是本体溶液中的物质还是电极中间产物控制的电化学反应。通过硫代硫酸盐和硫脲在多晶铂电极表面电氧化产物的CV-HPLC分析发现,二者都在相同的施加电位(约为0.80 V和1.35 V(SCE))出现氧化峰,两个电流峰和产物浓度峰值相对应,表明在空白溶液中形成的两种活性铂氧化物(Pt-OH_(ads)和Pt-O_(ads))可作为反应的催化桥梁,即硫代硫酸盐和硫脲通过多晶铂电极的间接催化而非直接催化氧化,从而证明铂氧活性物质Pt-OH_(ads)和Pt-O_(ads)在电氧化过程中起到了介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博[3](2019)在《铂电极上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电化学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溶剂电化学吸附物种在铂电极表面的演变过程;探索了背景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中的电化学氧化峰的化学根源,探究了铂表面电化学吸附物种对乙醇的电化学氧化的调制作用;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影响,得到相应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给出的产物的浓度变化推导铂电极表面乙醇电催化氧化的机理;同时还发现乙醇在铂电极表面存在非线性行为,并探讨了电氧化过程中非线性行为的pH效应,分析了乙醇电氧化过程中非线性行为的机理。(1)对铂电极在空白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分别观察到电化学吸附物种形成所对应的氧化峰,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初步的证据。在加入不同浓度乙醇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乙醇电氧化峰与空白溶液的氧化峰电位相同,且不同氧物种对乙醇电催化氧化起到关键作用,乙醇电催化氧化过程是通过溶剂电化学吸附物种间接进行电子转移的过程,并非底物在铂电极表面直接进行电子转移的过程。(2)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究对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影响。改变乙醇的初始浓度,峰电流密度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求得各个氧化峰的反应级数;峰电流密度随着扫速的增加逐渐增大,第二个氧化峰和反扫氧化峰在所给扫速范围内受扩散过程控制;H_2SO_4的浓度对乙醇电氧化也有影响,SO_4~(2-)会吸附在电极表面和OH~-等其它活性物质形成竞争吸附,造成乙醇的电催化机理的改变或其电氧化动力学的抑制;随着温度升高氧化峰电流密度也随之升高,得到氧化峰对应表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a。(3)发现铂电极上乙醇电氧化过程存在非线性行为,探究了非线性行为的pH效应,体系中存在负微分阻抗。铂氧化物的形成作为正反馈过程,铂氧化物氧化乙醇及其解离产物铂氧化物的溶解是负反馈过程;分析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正负反馈随电位和溶液pH值的变化情况。该论文有图45幅,表4个,参考文献138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晶,魏杰,陈微,陈艳霞[4](2018)在《不同pH酸性溶液中铂电极上氢析出和二氧化碳还原的电化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的联用,研究了Pt(111)和Pt膜电极在CO_2饱和的酸性溶液中氢析出和CO_2还原的竞争.发现:(i)在pH>2的溶液中,主要反应是氢析出,界面pH值随着氢析出突然增加;(ii)通过红外光谱检测,CO_(ad)是CO_2还原过程中唯一的吸附中间体;(iii)CO_(ad)生成速率随着欠电位沉积氢(UPDH)覆盖的增加而增大,并在氢析出的起始电位达到最大值;(iv)在氢析出时,CO_(ad)的减少与CO_2吸附和还原所必需的的中间产物(H_(ad))有限的可用位点和停留时间相关.(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2018年05期)

吉文静,张峰,吕世奇,李红艳,王朝旭[5](2018)在《共存阴离子对铂电极电解含溴水时溴酸盐生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消毒时,共存离子可能对BrO_3~-副产物生成规律产生影响。以常用Ti/Pt电极作为阳极电解含溴水模拟电化学消毒过程,分别考察不同浓度SO_4~(2-)、Cl~-、HCO_3~-、NO-3对BrO_3~-形成的影响。中性条件下,共存SO_4~(2-)浓度增大,可抑制BrO_3~-的形成; SO_4~(2-)在Pt电极表面产生过氧硫酸盐和过氧化单硫酸盐,占据电极活性位点从而减少Br-被直接或间接氧化的几率。共存Cl~-、HCO_3~-和NO-3浓度增大时,都对BrO_3~-的形成表现出促进作用。Cl~-共存时,电化学体系中的电生HCl O/Cl O-是促进作用的主因; NO-3易在阴极发生还原,减少不分槽电极体系中BrO_3~-的还原几率,促进BrO_3~-生成的同时,还带了NO-2生成的潜在风险。在总离子强度(12.56 mmol/kg)相同的前提下,比较不同共存组分对BrO_3~-生成的影响效应发现,共存NO-3对BrO_3~-生成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Cl~-和HCO_3~-; 120 min电解后,含有NO-3的电化学体系内BrO_3~-生成量为含有Cl~-和HCO_3~-条件下的3.21倍和2.69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0期)

王猛[6](2018)在《铂电极上二离子电化学催化氧化的交流阻抗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交流阻抗法对铂电极两组分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对反应过程中的pH效应和氯离子效应进行探讨;利用等效电路和法拉第电流公式模拟并计算进而分析交流阻抗谱,提出反应机理。讨论了铂电极上单组分电化学反应机理。铂电极仅吸附OH-时,低电位下,交流阻抗谱显示为容抗行为,OH-在电极表面吸附量不同,容抗弧的半径也不同;高电位时,吸附态的Pt-OH进一步被氧化为铂氧化合物,除了电子转移之外,电极表面同时存在膜生成和膜溶解两种过程,表现为交流阻抗谱上是同时存在容抗和感抗两种电化学行为。OH-直接参与铂氧化物生成的过程,因此铂氧化物的生成与电解液的酸碱性密切相关,碱性越大,生成铂氧化物的电位越低。因此,电解液的酸碱性不同,电极表面上OH-吸附量不同,导致交流阻抗谱表现出不同的法拉第行为。Cl-是金属电极上的强吸附物种,可以大量吸附在铂电极表面,低电位时Cl-和OH-可形成竞争吸附,导致复平面阻抗图出现螺旋状圆弧,交流阻抗谱整体呈现两个容抗弧,分别代表两种离子的吸附,吸附量的不同,容抗弧半径也不同,同时因为Cl-的吸附占据了铂电极表面活性位点,导致铂氧化物的电位区间后移。高电位时Cl-能吸附在氧化铂钝化膜的表面区域,促进钝化膜的溶解。因此电极表面存在氢氧化铂膜的溶解、氧化铂膜的生成和氧化铂膜的溶解3种过程,交流阻抗谱则相应呈现容抗行为以及两种不同的感抗行为。通过分析交流阻抗谱和推导法拉第电流的公式,发现影响电极表面电极反应的状态变量的不同,能够直接影响电极体系的交流阻抗。以不同组分的吸附量和电极电势为状态变量进行推导和计算,得到的法拉第阻抗皆由电荷转移电阻Rct与极化电阻Zx串联组成。电极电势和各离子吸附量的不同决定极化电阻的不同,进而交流阻抗谱呈现出不同的法拉第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程若兰[7](2018)在《硫化钠在多晶铂电极上电催化氧化动力学的硫酸盐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盐在铂电极上的吸附对硫化钠电催化氧化过程产生了复杂的时空动力学行为。本论文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同步CCD摄像技术,研究了硫酸盐离子的特性吸附在不同条件下抑制或促进了硫化钠体系N型负微分阻抗(N-NDR)过程。同时,通过恒电位控制方法观察到电极表面产生了波宽和波速随硫酸盐浓度变化的脉冲波。铂氧化物作为一种高活性催化剂,是硫化钠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中间物之一,对铂氧化物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硫化钠电化学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扫描电位增大促进了高价铂氧化物(PtOOH,PtO_2)生成和氧气释放,并且,氧气析出释放出的铂空位能够重新吸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盐离子。(2)溶液碱性增加有助于铂氧化物生成。溶液pH值增大,铂氧化物生成电位负移,且氧化峰电流密度增加。(3)保持溶液pH相同,硫酸盐浓度增加,循环伏安曲线整体向正电位移动,且氧化峰电流增大。(4)工作电极上串联外阻使法拉第电流下降,抑制了氧气析出反应。外阻增大,氧化峰生成电位负移,电流密度下降。(5)电流密度随电位扫描速率增加而增大,但峰电位保持不变。扫速增加促进了反扫过程中低价铂氧化物生成,但低扫速有助于氧气析出。分别在串联外阻为0Ω和在工作电极上串联100Ω外阻两种情况下,研究了硫酸盐离子在铂电极上的特性吸附对硫化钠电催化氧化时空动力学的影响。当工作电极上不串联外阻时,随着硫酸盐浓度升高,循环伏安控制方法的正扫和反扫过程中出现的N-NDR振荡均被抑制。对于硫沉积时空斑图,硫酸盐离子吸附使循环伏安法1.80 V电位下观测到的电极表面由局部脉冲波演变为硫沉积与溶解协同化,同时,使1.75 V恒电位扫描观察到的脉冲波波宽变窄,波速增加。当硫酸盐浓度继续增加时,硫酸盐在铂电极上的吸附达到饱和,导致脉冲波的波宽和波速随硫酸盐浓度增加分别缓慢下降和上升。当工作电极上串联100Ω外阻时,硫酸盐在电极上的化学吸附,在低电位下使铂氧化物生成和振荡的起始电位正移,在高电位下,硫酸盐的加入在过钝化电势区引入了一个新的HN-NDR振荡。由硫沉积斑图可知,硫酸盐的引入促进了二价硫离子的电催化氧化,抑制了高电位下铂电极上气泡的生成。外加串联电阻时,也观察到脉冲波波宽随硫酸盐浓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与1.0 mol L~(-1)硫化钠溶液pH值相近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模拟硫酸盐的吸附对铂氧化物生成的影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硫酸盐离子的存在使铂氧化物开始形成的电位负移,增加了氧化峰的电流密度,并且使氧气析出电位正移了0.4 V,验证了硫化钠溶液中硫酸盐的吸附促进了负二价硫离子的转化,抑制了氧气生成,证明了机理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筱雪,方帷,李晓,谢晨文,张兴利[8](2017)在《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及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和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在醌氢醌标液、肉汤培养基(Luria-Bertani medium,LB)、马铃薯肉汤培养基(Potato-Dextrose Broth medium,PDB)中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快速精确地测定醌氢醌标液的Eh,但弱平衡体系LB、PDB培养基的测定值存在60~120mV的差异,且LB培养基Eh测定结果比PDB培养基更稳定。相对于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去极化法具有测量时间短、数据精确、重现性好等特点,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关俊卿,陈峤,滕海涛,贺昕[9](2017)在《氧传感器用催化铂电极浆料的制备及其电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氧传感器是车用监控空燃比、保证尾气排放达标的测量组件,铂电极是催化传感器的核心元件。将特定质量比的铂-锆复合粉末与有机粘合剂混合,使用叁辊轧机轧制制备了催化铂电极浆料,并将其应用于传感器上检测其电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催化铂电极浆料满足氧传感器件的要求,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贵金属》期刊2017年S1期)

陈宇,赵新华,尹德录[10](2017)在《使用铂电极记录单相动作电位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用于射频消融的普通铂电极记录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可行性。方法 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导管消融的患者分两组,分别使用铂电极和银-氯化银(Ag-AgCl)电极在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进行MAP标测,测量各标测点MAP的振幅(AMP)、动作电位复极达90%的时程(APD90)、激动时间(AT)和复极时间(RT),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在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Ag-AgCl电极组和铂电极组分别测得48和46个标测点,其中铂电极组仅有3个标测点基线干扰较大,并且该组振幅大于10 mV的标测点共有33个,基本满足稳定的MAP信号的要求。与Ag-AgCl电极组相比,铂电极组测得的MAP的AMP、APD90、AT、RT值均没有显着差异(P均>0.05)。结论在临床研究中使用铂电极代替Ag-AgCl接触电极作为同时记录MAP和射频消融的两用电极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铂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硫(-Ⅱ)化合物(硫代硫酸盐和硫脲等)的电催化氧化过程非常复杂,其氧化产物和反应机理受电极电势、电极类型、溶液pH和反应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电化学分析-色谱联用技术(CV-HPLC、CV-CE)对硫代硫酸盐和硫脲在多晶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微米尺寸的取样装置(自制)对电极表面物质进行在线取样并通过HPLC分离分析电极产物,通过在线取样和非在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电泳分析时间过长的问题,实现了实时检测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物种的组成及浓度变化的目的,从而揭示氧化(中间)产物的分布与电极电势间的依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硫(-Ⅱ)化合物电氧化反应的机理。硫代硫酸盐(S_2O_3~(2-))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和氧化产物强烈依赖于所施加的电极电位。氧化过程涉及S_2O_3~(2-)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电子转移、物质传递、表面反应及均相化学反应等。在循环伏安扫描正扫过程中出现两个氧化峰,且峰电流和扫速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表明S_2O_3~(2-)的氧化过程为扩散控制,对电极反应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第一个氧化峰的决速步转移电子数n_a为1 eq.mol~(-1),电子转移系数a约为0.78,反应的转移电子数n_1为4.2;第二个氧化峰决速步转移电子数n_a,为1 eq.mol~(-1),电子转移系数a,约为0.57,反应的转移电子数n_2为3.2。当E>0.35 V时检测到S_4O_6~(2-)的产生,在0.8 V形成一个峰值,此氧化峰主要发生的反应是S_2O_3~(2-)氧化生成连四硫酸根(S_4O_6~(2-)),同时,S_4O_6~(2-)继续发生均相岐化反应生成连叁硫酸根(S_3O_6~(2-))和连五硫酸根(S_5O_6~(2-))。氧化产物SO_4~(2-)从0.5 V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加,到1.4 V时毛细管电泳检测到大量SO_4~(2-)存在,SO_4~(2-)的生成主要是单质S的氧化所致,同时还有少量源于SO_3~(2-)和S_4O_6~(2-)的氧化。根据硫元素守恒,所有的产物S、S_3O_6~(2-)、S_4O_6~(2-)、S_5O_6~(2-)、SO_4~(2-)、SO_3~(2-)中的硫元素均来自反应物S_2O_3~(2-),根据在线高效液相色谱得出的数据分析得出0.8 V和1.4 V处两个氧化峰硫氧化(中间)产物的比例。本文利用CV-HPLC技术对硫脲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当E<0.5 V时,主要是硫脲的吸附过程;E>0.5 V开始检测到电氧化产物二硫甲脒且浓度急剧增加,并在0.9 V~1.2 V形成浓度平台,此电势范围内主要发生二硫甲脒的生成反应;当E>1.1 V时,开始检测到氧化中间物甲脒亚磺酸且其浓度在1.4 V时达到峰值,与循环伏安曲线中1.4 V处的氧化峰对应,即此氧化峰对应二硫甲脒氧化生成甲脒亚磺酸的电子转移过程;当E>1.5 V时开始检测到氧化中间物甲脒磺酸,与此同时E>1.4 V甲脒亚磺酸的浓度开始下降,电化学反应为甲脒亚磺酸氧化生成甲脒磺酸。通过研究电极表面的取样对硫脲、二硫甲脒电氧化过程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发现当本体溶液中物质参与电化学反应时,取样导致传质过程加快,氧化峰电流变大;当电极氧化中间产物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取样会导致电极表面上的中间物的浓度降低,对应氧化峰的电流减小。通过对电极表面取样过程对某个峰电流的影响的分析可以判断某电位下的电极反应是本体溶液中的物质还是电极中间产物控制的电化学反应。通过硫代硫酸盐和硫脲在多晶铂电极表面电氧化产物的CV-HPLC分析发现,二者都在相同的施加电位(约为0.80 V和1.35 V(SCE))出现氧化峰,两个电流峰和产物浓度峰值相对应,表明在空白溶液中形成的两种活性铂氧化物(Pt-OH_(ads)和Pt-O_(ads))可作为反应的催化桥梁,即硫代硫酸盐和硫脲通过多晶铂电极的间接催化而非直接催化氧化,从而证明铂氧活性物质Pt-OH_(ads)和Pt-O_(ads)在电氧化过程中起到了介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铂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景波,薛秉鑫.铂电极多功能传感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2].张伟.铂电极上硫(-Ⅱ)化合物电氧化的界面物种在线追踪与反应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李博.铂电极上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杨晶,魏杰,陈微,陈艳霞.不同pH酸性溶液中铂电极上氢析出和二氧化碳还原的电化学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18

[5].吉文静,张峰,吕世奇,李红艳,王朝旭.共存阴离子对铂电极电解含溴水时溴酸盐生成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6].王猛.铂电极上二离子电化学催化氧化的交流阻抗谱[D].中国矿业大学.2018

[7].程若兰.硫化钠在多晶铂电极上电催化氧化动力学的硫酸盐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8

[8].刘筱雪,方帷,李晓,谢晨文,张兴利.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及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对比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17

[9].关俊卿,陈峤,滕海涛,贺昕.氧传感器用催化铂电极浆料的制备及其电性能测试[J].贵金属.2017

[10].陈宇,赵新华,尹德录.使用铂电极记录单相动作电位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

论文知识图

微细胶黏物测定仪装配图合金的XRD图谱硫酸溶液中铂电极的循环伏安图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密度-光电压(J-V)...测试原理示意图浇注的镁合金试样Fig.3-4Thepourings...

标签:;  ;  ;  ;  ;  ;  ;  

铂电极论文_赵景波,薛秉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