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板生产线论文和设计-李建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造板生产线及人造板生产线,涉及人造板生产技术领域。该人造板生产线包括用于传送第一物料的第一传送部,在第一传送部的末端设置有至少一对压辊组件,压辊组件沿第一物料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钢带绕设对应的压辊组件上,第一物料中混合有粘合剂,第二物料中未混合粘合剂,第二物料的颗粒密度小于第一物料的颗粒密度;第一铺料组件,其设置在第一传送部的上方,用以向第一传送部上的第一物料铺设第二物料;第二铺料组件,其设置在第一传送部的下方,用以向处于下方的压辊组件的钢带上铺设第二物料。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造板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喷施脱模剂,节约了生产成本,生产线整体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人造板生产线,包括用于传送第一物料(100)的第一传送部(1),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的末端设置有至少一对压辊组件(2),所述压辊组件(2)沿所述第一物料(100)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钢带(3)绕设对应的所述压辊组件(2)上,所述第一物料(100)中混合有粘合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物料(200),所述第二物料(200)中未混合粘合剂;第一铺料组件(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的上方,用以向所述第一传送部(1)上的所述第一物料(100)铺设所述第二物料(200);第二铺料组件(5),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的下方,用以向处于下方的压辊组件(2)的钢带(3)上铺设所述第二物料(200)。

设计方案

1.一种人造板生产线,包括用于传送第一物料(100)的第一传送部(1),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的末端设置有至少一对压辊组件(2),所述压辊组件(2)沿所述第一物料(100)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钢带(3)绕设对应的所述压辊组件(2)上,所述第一物料(100)中混合有粘合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物料(200),所述第二物料(200)中未混合粘合剂;

第一铺料组件(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的上方,用以向所述第一传送部(1)上的所述第一物料(100)铺设所述第二物料(200);

第二铺料组件(5),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的下方,用以向处于下方的压辊组件(2)的钢带(3)上铺设所述第二物料(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上方的第一压辊组件(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1)下方的第二压辊组件(22);所述钢带(3)包括绕设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21)上的第一钢带(31)和绕设在所述第二压辊组件(22)上的第二钢带(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铺料组件(4)包括第一料斗(41)和第一匀料辊(42),所述第一料斗(41)内部容纳有所述第二物料(200)且所述第一料斗(41)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匀料辊(42)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铺料组件(4)还包括用于传送所述第二物料(200)的第一送料组件(43),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3)设置在所述第一匀料辊(42)和所述第一传送部(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板生产线还包括第一传动辊(61),所述第一传动辊(61)设置在所述第二压辊组件(22)的下方,绕设在所述第二压辊组件(22)和所述第一传动辊(61)上的所述第二钢带(32)与所述第一传送部(1)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铺料组件(5)包括第二料斗(51)和第二匀料辊(52),所述第二料斗(51)内部容纳有所述第二物料(200)且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匀料辊(52)设置在所述第一料斗(41)底端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铺料组件(5)还包括第二送料组件(53),所述第二送料组件(5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匀料辊(52)的下方,所述第二送料组件(5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压辊组件(22)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53)与所述第一传送部(1)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1)上还设置有铺装机(7)和预压机(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部(1)、第一铺料组件(4)和第二铺料组件(5)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造板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压机对混合好胶水的木纤维或秸秆纤维等原材料进行高温热压,以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造板。在压制过程中,为了方便脱模,通常由喷头直接喷施在钢带上。

现有技术中的采用脱模剂进行脱模的方法,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脱模剂的价格比较昂贵,生产人造板需要较多的脱模剂,因此增加了人造板的生产成本;(2)喷头喷施脱模剂需要额外设置一套系统,包括对脱模剂的预热、搅拌和加热,以及控制碰头喷施量的控制器,同时喷嘴很容易堵塞,一旦喷嘴堵塞,压合形成的人造板难以与钢带分离,造成严重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造板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喷施脱模剂,节约了生产成本,生产线整体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板生产线,包括用于传送第一物料的第一传送部,在第一传送部的末端设置有至少一对压辊组件,压辊组件沿第一物料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钢带绕设对应的压辊组件上,第一物料中混合有粘合剂,还包括:

第二物料,第二物料中未混合粘合剂;

第一铺料组件,其设置在第一传送部的上方,用以向第一传送部上的第一物料铺设第二物料;

第二铺料组件,其设置在第一传送部的下方,用以向处于下方的压辊组件的钢带上铺设第二物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压辊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部上方的第一压辊组件和设置在第一传送部下方的第二压辊组件;钢带包括绕设在第一压辊组件上的第一钢带和绕设在第二压辊组件上的第二钢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铺料组件包括第一料斗和第一匀料辊,第一料斗内部容纳有第二物料且第一料斗的底端设置有开口,第一匀料辊设置在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铺料组件还包括用于传送第二物料的第一送料组件,第一送料组件设置在第一匀料辊和第一传送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人造板生产线还包括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设置在第二压辊组件的下方,绕设在第二压辊组件和第一传动辊上的第二钢带与第一传送部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铺料组件包括第二料斗和第二匀料辊,第二料斗内部容纳有第二物料且底端设置有开口,第二匀料辊设置在第一料斗底端的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铺料组件还包括第二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匀料辊的下方,第二送料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压辊组件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送料组件与第一传送部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传送部上还设置有铺装机和预压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送部、第一铺料组件和第二铺料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造板生产线,通过设置第一铺料组件,在第一物料上铺设第二物料,通过设置第二铺料组件,用以向处于下方的压辊组件的钢带上铺设第二物料,使得在进行压合前,形成了第二物料、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三层待压合结构,由于第二物料中未混合粘合剂,因此在压辊组件进行压合时,第一物料受压会形成人造板的本体,人造板的本体两侧的第二物料由于不混合粘合剂,在受压情况下只会造成密度的增加,不会与人造板的本体产生粘接,且第二物料没有粘性,因此与钢带容易分离。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造板生产线,不需要喷施脱模剂,因此节约了生产成本,生产线整体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造板生产线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第一传送部;

2、压辊组件;21、第一压辊组件;22、第二压辊组件;

3、钢带;31、第一钢带;32、第二钢带;

4、第一铺料组件;41、第一料斗;42、第一匀料辊;43、第一送料组件;

5、第二铺料组件;51、第二料斗;52、第二匀料辊;53、第二送料组件;

61、第一传动辊;62、第二传动辊;

7、铺装机;8、预压机;

100、第一物料;200、第二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造板生产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人造板生产线主要包括:第一传送部1、压辊组件2、钢带3、第一铺料组件4和第二铺料组件5。其中第一传送部1用于传送第一物料100,第一物料100内混合有粘合剂;至少一对压辊组件2设置在第一传送部1的末端,压辊组件2沿第一物料100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钢带3绕设对应的压辊组件2上,即有第一传送部1传送过来的第一物料100,由于第一物料100内混合有粘合剂,压辊组件2转动,带动钢带3压合第一物料100以形成人造板。为了防止第一物料100与钢带3发生黏连,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更细的没有混合粘合剂的物料阻止第一物料100与钢带3接触的技术方案。

具体地,在第一传送部1的上方设置第一铺料组件4,在第一传送部1的下方设置第二铺料组件5,且第一铺料组件4和第二铺料组件5内均容纳有第二物料200。第二物料200中未混合粘合剂,即使在受压状态下,也不会产生任何的粘性,只发生密度的变化而已。因此,将第一铺料组件4向第一传送部1上的第一物料100铺设第二物料200,第二铺料组件5向处于下方的压辊组件2的钢带3上铺设第二物料200,使得在进入压辊组件2进行压合之前,形成第二物料200、第一物料100和第二物料200的三层待压合结构,通过第一物料100两侧的第二物料200来阻止第一物料100与钢带3接触,进而防止第一物料100与钢带3黏连。压辊组件2对三层待压合结构进行压合,其中第一物料100由于混合有粘合剂,受压后会形成人造板的本体,而人造板本体两侧的第二物料200,由于没有粘合剂,受压后也不产生粘性,因此人造板本体两侧的第二物料200很容易与钢带3的表面分离;同时,由于未使用脱模剂,节约了生产成本,不需要对应设置脱模剂喷施组件,使得整个生产线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综合图1和图2所示,压辊组件2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部1上方的第一压辊组件21和设置在第一传送部1下方的第二压辊组件22;第一压辊组件21和第二压辊组件22的结构相同,仅设置的位置不同。钢带3包括绕设在第一压辊组件21上的第一钢带31和绕设在第二压辊组件22上的第二钢带32;第一钢带31和第二钢带32的结构相同,仅设置的位置不同。还包括第一传动辊61和第二传动辊63,第一传动辊61设置在第二压辊组件22的下方,绕设在第二压辊组件22和第一传动辊61上的第二钢带32与第一传送部1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第二传动辊63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21的上方,绕设在第一压辊组件21和第二传动辊63上的第一钢带31与第一送料组件43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第一传送部1优选采用皮带进行传送,第一传送部1对应设置有绕设在皮带轮上的皮带,皮带轮受驱动而转动,带动皮带轮上的物料传送,属于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铺料组件4包括第一料斗41、第一匀料辊42和第一送料组件43。优选第一料斗41整体呈漏斗状,上部大下部小,其内部容纳有第二物料200,第一料斗41的底端设置有开口,第一匀料辊42设置在第一料斗41底端的开口处。第一匀料辊42设置有对应的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匀料辊42转动,当第一匀料辊42不转动时,第一匀料辊42能够将第一料斗41的底端的开口密封;当第一匀料辊42转动时,能够将第二物料200从第一料斗41的底端开口排出,第二物料200排出的速率与第一匀料辊42转动的速率成比例关系。第一送料组件43设置在第一匀料辊42和第一传送部1之间,从第一料斗41的底端开口排出的第二物料200落到第一送料组件43上,由第一送料组件43传输到第一传送部1上。第一送料组件43的设置使得第二物料200能够更加均匀的铺设在第一传送部1的第一物料100上。第一送料组件43也可选为和第一送料组件43相同的皮带组件。

进一步地,第二铺料组件5包括第二料斗51、第二匀料辊52和第二送料组件53,第二料斗51内部容纳有第二物料200且底端设置有开口,第二匀料辊52设置在第一料斗41底端的开口处。第二铺料组件5的主体结构与第一铺料组件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不同的是,第二铺料组件5的第二送料组件53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匀料辊52的下方,第二送料组件5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压辊组件22的上方。即第二铺料组件5内的第二物料200,由第二送料组件53传送到第二钢带32上,由第二钢带32朝向第二压辊组件22传送。同时优选将第二送料组件53与第一传送部1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压合时的受力更加合理。

当进入压辊组件2进行压合之前,形成第二物料200、第一物料100和第二物料200的三层待压合结构,如图2所示。

优选地,在第一传送部1上还设置有铺装机7和预压机8。其中铺装机7用于将第一物料100铺设在第一传送部1上,预压机8用于对第一传送部1上的第一物料100进行预压,使得进入压辊组件2之前的第一物料100较为平整。在本实施例中,预压机8优选皮带和皮带轮组合的结构,即预压机8对第一物料100的预压为物理预压,而压辊组件2的压合为热压,能够使得第一物料100中的粘合剂与第一物料100中的纤维粘合在一起。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物料100和第二物料200可以选用相同种类的纤维材料,如木纤维或秸秆纤维。优选第二物料200的颗粒密度小于第一物料100的颗粒密度,使得第二物料200能够更好地起到便于脱模的作用。同时,第一物料100和第二物料200可以选用相同种类的纤维材料,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第二物料200的获取也更加方便。

在压辊组件2的压合作用下,第二物料200受压变薄,第一物料100受压形成人造板。可以预计地是,第一物料100受压形成人造板后,人造板的两侧面均有较薄的一层第二物料200,需要将这两层第二物料200去除才能漏出内部的人造板。而在正常加工过程中,压合形成的人造板也不是直接使用的,也是需要对人造板的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如打磨和抛光等步骤。因此,将人造板的两侧面的第二物料200打磨掉,属于后续的正常步骤,因此不需要额外设置一道工艺进行打磨,直接进行后续的正常表面处理工序即可,这种设计巧妙,节约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加工时间。

进一步优选地,该生产线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送部1、第一铺料组件4和第二铺料组件5电连接。可以预计地是,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部1的传送速度,控制第一铺料组件4和第二铺料组件5输出第二物料200的速度,均可以控制第二物料200在第一物料100上的厚度。控制器不仅能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动,还能够通过控制第二物料200的厚度,对应不同人造板对板厚的要求,通用性更好,应用范围更广。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设计图

一种人造板生产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507.6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505158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32B 37/10

专利分类号:B32B37/10;B32B37/12

范畴分类:20F;

申请人:万华禾香板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万华禾香板业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434300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青吉工业园,兴业路以东,民生路以南

发明人:李建云

第一发明人:李建云

当前权利人:万华禾香板业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胡彬

代理机构:1133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人造板生产线论文和设计-李建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