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俗治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因俗治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因俗治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疆,帕米尔,乾隆,政策,地区,经略,少数民族。

因俗治边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贾原[1](2014)在《清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因俗治边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清政府设置理藩院、主管边疆事务,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官府机构,尊重文化传统、推崇利用宗教,随俗而宜、尊重民俗习惯四个方面对"因俗治边"的政策展开了系统的论述。(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19期)

郧军涛[2](2004)在《从乾隆朝在帕米尔地区的施政方略看其“因俗治边”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乾隆时期,基于亚欧大陆的"心脏"———帕米尔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清代前期西北边疆战乱不断、沙俄插手西北地区事务等原因,清王朝对帕米尔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经略,政治上"因俗设官",经济上兴屯田、订赋税、改币制,文化上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这些措施均是乾隆帝"因俗治边"统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当时的祖国统一、边疆建设、民族融合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喀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王荣霞[3](2002)在《康雍乾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实行的“因俗治边”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前期的边疆民族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康、雍、乾时期,“因俗治边”政策作为其治国之策的重要方面,在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推行,曾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一政策在西北边疆地区的治理上所取得的成功尤其使人称道。康、雍、乾时期,基于西北边疆地区严重的社会动乱、沙俄分裂我国的阴谋及西北边疆各族笃信宗教的情况,清统治者继承传统的“因俗而治”思想,在西北边疆地区长期推行了以尊重少数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为主要内容的“因俗治边”政策,并根据这一政策,在中央特设了职掌西北边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在地方上实行了盟旗制与伯克制等一系列制度。康、雍、乾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所实行“因俗治边”政策,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但这一政策基本上适应了当时清朝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和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因俗治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乾隆时期,基于亚欧大陆的"心脏"———帕米尔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清代前期西北边疆战乱不断、沙俄插手西北地区事务等原因,清王朝对帕米尔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经略,政治上"因俗设官",经济上兴屯田、订赋税、改币制,文化上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这些措施均是乾隆帝"因俗治边"统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当时的祖国统一、边疆建设、民族融合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因俗治边论文参考文献

[1].贾原.清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因俗治边政策研究[J].兰台世界.2014

[2].郧军涛.从乾隆朝在帕米尔地区的施政方略看其“因俗治边”政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

[3].王荣霞.康雍乾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实行的“因俗治边”政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  ;  ;  ;  

因俗治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