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增益调制论文_刘天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叉增益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增益,放大器,半导体,波长,量子,逻辑,色散。

交叉增益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玮[1](2017)在《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对全光通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越来越重视。相比较于传统的电子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不再受到‘电子瓶颈’效应对通信速率的影响,而在光信号处理部分使用全光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通信速率。半导体光放大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易于集成而被广泛应用于光网络中的信号处理上。本论文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效应(XGM)对全光信号处理技术中的全光波长转换以及全光逻辑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设计了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XGM)效应的全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波长转换系统并进行仿真以及实验。进一步分析了密集波分复用下不同波长对系统波长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2)设计了基于SOA的XGM效应的全光异或(XOR)逻辑门仿真及实验。讨论了信号光同向及相向输入半导体光放大器两种情况下对结果的影响,全光异或逻辑门中信号延迟,SOA偏置电流,EDFA增益大小等参数对输出结果的影响,获取了系统最佳工作状态参数。由于SOA带来的信号劣化使得输出逻辑‘1’难以识别提出利用归零码输入信号可以避免这一问题。(3)在基于SOA全光逻辑门中由于不同输入组合得到的输出逻辑‘0’功率不同,本论文提出一种增加辅助光的手段使得多个零电平的功率差大幅度降低。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设计实验系统通过仿真与实验讨论了辅助光的光功率,消光比等参数对零电平功率差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丁小霞,程勇[2](2015)在《基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全光单边带上变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全光单边带上变频新技术,对射频信号的全光处理具有独特优势,设计了单边带上变频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纤上传输前后的眼图无明显差异,在经过长度超过25 km的光纤传输后,系统光功率损耗为1.8 dB,系统误码率为10-9。(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5年06期)

白石磊[3](2014)在《基于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逻辑器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光信号处理在高速光通信网络和光计算中有广泛应用,而全光逻辑门是光信号处理中的关键器件,是实现光分组交换、光计算和未来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的关键器件。半导体光放大器因为具有体积小、工作波长范围宽、响应时间短及良好的非线性特性等优点,十分适合用来实现全光逻辑功能,成为研制高速全光逻辑器件的首选。本文基于SOA中的交叉增益调制效应实现全光半减器这一逻辑功能,并对这种半减器做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介绍了全光逻辑器件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意义,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几类基于SOA中非线性效应的全光逻辑门和国内外研究状况。(2)研究了SOA用于全光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推导了SOA中最基本的光场传输方程和载流子速率方程,分析了各种非线性效应的原理及其应用,总结了迄今为止几种常用的SOA理论模型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3)介绍了本方案采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SOA的静态增益特性和动态增益特性。(4)提出了基于SOA中XGM效应的全光半减器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输入泵浦光功率、探测光功率和SOA注入电流的变化对输出逻辑“1”峰值光功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4-01)

禹定臣,郝晓飞,郝东山[4](2013)在《Compton散射下等离子体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增益谱》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模型和非线性Schrodinge方程,将入射光和Compton散射光作为形成等离子体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的新机制,给出了高阶色散和高阶非线性下等离子体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增益谱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Compton散射前相比,Comnpton散射下的四阶色散使等负色散区的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的两个频谱宽度比正色散区的宽,增益谱第二谱区及其峰值更接近零点,即使小功率光波,高频散射光的高阶色散和高阶非线性对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的影响依然不可忽略.正五阶非线性使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加强,第二谱区增益谱宽和峰值比第一谱区增大得更为明显;负五阶非线性对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起抑制作用,五阶非线性系数绝对值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散射使等离子体损耗对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的影响减弱,随传输距离增加,增益谱宽缓慢减小.这主要是由于散射产生的非线性有效地补偿因传输距离增加而减小非线性的缘故.(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余建兴[5](2011)在《基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逻辑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QD-SOA)与其它光学放大器相比具有阈值电流低、增益响应快、噪声指数低、差分增益高和频率带宽大等优越的性能,非常适用于实现全光波长转换器和全光逻辑门。基于QD-SOA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和全光逻辑门具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将成为下一代全光网络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本课题首先针对QD-SOA典型的叁维受限理论模型,建立了分段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详细分析了QD-SOA有源区的载流子分布情况和快速增益恢复等基本特性。从理论上研究了利用QD-SOA的XGM原理实现的全光波长转换系统,重点讨论了波长转换后信号的啁啾特性。通过引入ASE噪声等效模型,分析了噪声对基于QD-SOA-MZI结构的波长转换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系统参数使得噪声的影响最小。同时,本课题还利用QD-SOA的XGM效应建立了基于QD-SOA-MZI结构的全光逻辑或门理论模型,并数值分析了逻辑门的性能;建立了控制脉冲作用下的基于QD-SOA-MZI结构的全光逻辑异或门理论模型,分析了逻辑门的性能以及控制脉冲对逻辑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QD-SOA具有快速增益恢复特性,提高注入电流或减小载流子从润湿层到激发态的弛豫时间都可以缩短载流子恢复的时间,加快QD-SOA的恢复进程。(2)提高注入电流,增大信号光功率、减小探测光功率、提高输入信号速率以及增大线宽增强因子都可以使得转换后信号的啁啾变大,啁啾对输入信号的波长变化不敏感,因此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使得啁啾的影响最小。此外,ASE噪声会使波长转换系统性能恶化,但通过合理优化注入电流、信号光功率和探测光功率的取值,可以使得转换后同相信号的反差比提高,码型效应减弱。(3)增大注入电流、减小从润湿层到激发态的弛豫时间、增加信号光功率、减小线宽增强因子和限制因子可以获得较高的或门输出信号质量。输入信号脉冲宽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或门性能,其存在一个最佳的值使得或门输出信号质量最高。(4)增大注入电流、减小从润湿层到激发态的载流子弛豫时间、减小输入信号光功率和脉冲宽度可以提高异或运算输出信号的质量。增加控制脉冲,可以提高逻辑异或门的性能,但同时,控制脉冲功率的增加也会使输出信号恶化,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控制脉冲的功率。(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1-06-01)

李月卉,邢艳东,邱昆,凌云[6](2008)在《基于QD-SOA交叉增益调制的波长转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具有比传统半导体光放大器更快的载流子恢复时间,基于QD-SOA交叉增益调制的波长转换技术具有转换速率快,无pattern effects效应的特点。对有源区长度,输入信号光功率和转化后信号的消光比和脉冲展宽进行了研究,对提高基于QD-SOA交叉增益调制波长转换的性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08年05期)

周黎,王子宇[7](2008)在《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的2.5Gbit/s NRZ码全光波长转换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XGM)进行了2.5Gbit/s 31位非归零(NRZ)伪随机码的全光波长转换实验,分析了该方案下转换信号的消光比、信噪比、平均功率与输入连续光、信号光功率、波长的关系.实验中转换信号的光信噪比可达40dB以上,消光比和信噪比均大于10dB,符合ITU-T G.691标准.信号波长向下转换间距可达60nm,是目前基于SOA中的XGM效应进行波长转换获得的最大的波长间距.(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张金磊,王智,疏达[8](2008)在《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组合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效应(XGM),提出了几种由基本逻辑与门构成的全光组合逻辑,包括一位比较器、带控制端口的2线-1线优先编码器、2线-4线译码器、2选1选择器,介绍了它们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真值表。利用扩展端口可进行多个组合逻辑级联,从而实现多端口、多位全光组合逻辑,如两个2线-1线优先编码器级联可实现4线-2线信号编码。结果表明基于SOA的XGM实现全光组合逻辑,原理简单、响应速度快、易于实现,是未来光子集成的一个重要发展内容。(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许江衡,罗斌,潘炜,秦张淼,汪帆[9](2007)在《基于新型耦合腔VCSOAs的交叉增益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利用无源耦合腔结构以拓展VCSOA的增益带宽,从而实现基于VC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波长转换新构想。结合载流子密度速率方程和传输矩阵方法,首次对该新型耦合腔结构VCSOA的波长转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泵浦光功率以及信号光功率对转换光消光比特性的影响。仿真获得了上下各4nm的波长转换范围,该结果已大大高于普通单腔结构VCSOA的增益带宽。(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07年04期)

李海涛[10](2007)在《线性光放大器交叉增益调制相关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通信的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由于交换节点处波长争用造成网络阻塞以及通信波段的频率资源日渐紧张的问题出现,人们开始关注全光波长转换器(AOWC)。光放大器是波长转换中的关键器件,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光放大器——线性光放大器(LOA),以其良好的线性增益特性不仅在WDM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应用于波长转换时,利用交叉增益调制(XGM)技术,比传统的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更能实现大容量、高速率的信息处理。本文主要对LOA的基本特性及其作为波长转换器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LOA的基本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LOA的载流子密度和光子密度做了数值分析和小信号分析;然后,建立了基于LOA的XGM的理论模型,分析了LOA用于波长转换的原理和优点,讨论了抽运光和探测光的功率、波长与转换信号输出消光比的关系;最后采用数值求解传输基本方程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功率的抽运光和探测光及不同波长的输入脉冲进入LOA后输出脉冲的形状和峰值,以及输入脉冲的脉宽,对增益、载流子密度和寿命的影响,并将其与SOA进行比较,以体现LOA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1)LOA由于垂直光场(VCL)的存在,输入小功率信号时,LOA的载流子仅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信号光的开关对LOA的增益波动影响远很小,因而降低了信号间的串扰;输入大功率信号时,VCL加速了LOA中载流子的恢复,因而解决了传统光放大器处理高速信号时受增益恢复时间限制的问题,使其能够处理更高速信号。(2)由于VCL对增益有很好的钳制作用,使得增益对波长变化不是很敏感,反映为输出消光比随抽运光波长的变化不明显。增加抽运光功率、减小探测光功率以及合适的波长间隔都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消光比,所以适当的选择这些参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输出消光比和提高转换效率。(3)在XGM中,抽运光和探测光功率的不同组合和输入脉冲波长的长短都直接影响到输出脉冲峰值功率的大小和脉冲形状;输入脉冲的脉宽对增益波动、载流子密度和载流子寿命的影响都比脉冲在SOA中传输时小,并且脉宽越大,影响越小。进一步证实了LOA性能优于SOA。(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7-03-01)

交叉增益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全光单边带上变频新技术,对射频信号的全光处理具有独特优势,设计了单边带上变频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纤上传输前后的眼图无明显差异,在经过长度超过25 km的光纤传输后,系统光功率损耗为1.8 dB,系统误码率为10-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叉增益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天玮.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2].丁小霞,程勇.基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全光单边带上变频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5

[3].白石磊.基于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逻辑器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

[4].禹定臣,郝晓飞,郝东山.Compton散射下等离子体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增益谱[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

[5].余建兴.基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逻辑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6].李月卉,邢艳东,邱昆,凌云.基于QD-SOA交叉增益调制的波长转换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8

[7].周黎,王子宇.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的2.5Gbit/sNRZ码全光波长转换实验研究[J].电子学报.2008

[8].张金磊,王智,疏达.基于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组合逻辑[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

[9].许江衡,罗斌,潘炜,秦张淼,汪帆.基于新型耦合腔VCSOAs的交叉增益调制[J].光电工程.2007

[10].李海涛.线性光放大器交叉增益调制相关特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信号常规实现方式无隔离器时暂稳态的(a)建立与(b)关闭...(a)稳态与(b)暂稳态建立情况;(c)...基于FP半导体激光器的交叉增益调制基于SOA的交叉增益调制生成UWB...基于交叉增益调制型波长转换器的...

标签:;  ;  ;  ;  ;  ;  ;  

交叉增益调制论文_刘天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