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巷道支护构件,该支护构件包括:顶板支撑臂、巷帮支撑臂和边角支撑臂,在三者之间具有接合部分,并设有一个通孔,用于接收锚杆,固定支护构件。锚杆底部设有一个托盘,其中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连接,并提供压缩力。锚杆体直穿过边角支撑臂,为其提供压力。此外,根据巷道断面形状的不同,连接部分可以加工成弯曲形状,边角支撑臂与连接部分形状一致,贴合巷道岩层固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巷道支护构件,该巷道支护构件包括:顶板支撑臂、巷帮支撑臂、边角支撑臂和三个支撑臂交汇处的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巷道支护构件可以同时支撑巷道顶板与巷道两帮,增大巷道的支撑面积。
设计方案
1.一种巷道支护构件,该巷道支护构件包括:顶板支撑臂、巷帮支撑臂、边角支撑臂和三个支撑臂交汇处的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巷道支护构件可以同时支撑巷道顶板与巷道两帮,增大巷道的支撑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支撑臂与巷帮支撑臂合为一体,边角支撑臂独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支撑臂与巷帮支撑臂在拐角部分设有一个通孔,用于连接锚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角支撑臂在中部设有一个通孔,用于连接顶板支撑臂与巷帮支撑臂,并连接锚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巷道形状,边角支撑臂形状与连接部分形状一致,顶板支撑臂与巷帮支撑臂在拐角部分的形状与边角支撑臂形状一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巷道支护构件,能同时支护顶板和巷帮。
背景技术:
井下巷道开挖以后,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巷道围岩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导致巷道断面收缩,影响巷道正常使用。因此在巷道掘出以后,需要对顶板和两帮进行支护。
传统技术是向顶板打一系列钻孔,将锚杆锚固在钻孔中,通过托盘施加压力防止顶板和两帮的岩层变形。该技术虽能达到控制顶板围岩变形的效果,但是忽略了巷道的横向并行,同时锚杆托盘与巷道接触面积小,因而需要在顶板打较多锚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巷道支护构件,能够同时支护顶板和两帮。
具体技术方案:该支护构件分为四个部分:顶板支撑臂、巷帮支撑臂、边角支撑臂和三者交汇处的连接部分。其中顶板支撑臂、巷帮支撑臂为一体,边角支撑臂单独一体。连接部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弯曲(用于边角为弧形的巷道),边角支撑臂与连接部分形状一致,可以与岩层相贴合。在连接部分有一个孔,锚杆通过该孔与支撑构件相连接,三个支撑臂均沿巷道表面固定。同时金属网也可以铺设在支护构件与岩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以同时支护顶板和巷帮,考虑了巷道的横向变形。
(2)通过边角支撑臂增加了对巷道边角的保护。
(3)通过支护构件,增大了巷道与岩层接触面积,即增加了巷道表面的受力面积。
(4)只需要打一个锚杆固定支护结构,减少了锚杆数量,节约成本。
(5)安装简单,降低了工人工作量,节省劳动力成本。
(6)可用于矩形巷道,也可应用于边角为弧形的巷道。
附图说明:
图1支护构件矩形巷道实施图。
图2支护构件边角弧形巷道实施图。
图3支护构件示意图
图4支护构件三视图(边角支撑臂为普通支撑板,其三视图不再赘述)
图中标号说明(相同标号为同一构件):1-支护构件 2-顶板支撑臂 3-巷帮支撑臂4-边角支撑臂 5-通孔 6-锚杆 7-巷道顶板 8-巷帮 9金属网 10-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1,如图1所示,支护构件1通常包括顶板支撑臂2、巷帮支撑臂3和边角支撑臂4,其中顶板支撑臂2与巷帮支撑臂3成一定角度设置,支护构件1的还可包括锚杆6和托盘10,以及设置在连接部分的通孔,孔5位于顶板支撑臂2、巷帮支撑臂3以及边角支撑臂4之间的交叉点处。参考附图1、3、4,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示例。
其中顶板支撑臂2和巷帮支撑臂3之间的角度θ通常可以为大约90°。因为巷道顶板7和巷帮8之间的角度α通常为大约90度。然而,根据巷道顶板7和巷帮8之间的角度,支撑臂2,3之间的角度θ可以根据需要或期望而变化。此外,巷道顶板7和巷帮8之间的角度α可以不是精确的90°,并且顶板7和巷帮8可能不是完全平坦的。因此,支护构件1的施工时可以足够柔性以补偿顶板7和巷帮8的角度α或由于二者表面不完全平坦引起的角度变化。边角支撑臂4始终与顶板支撑臂2和巷帮支撑臂3垂直。
锚杆6通过该通孔安装。托盘10可以固定支护构件1,使得托盘1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与顶板和巷帮支撑臂2,3邻接。当托盘10中的通孔与支护构件1中的孔5对准以安装锚杆6时,上边缘和下边缘,将向顶板和巷帮支撑臂2,3施加力,锚杆体本身向边角支撑臂4施加力。同当锚杆6安装期间力被施加到托盘10上时。锚杆6可以以45°角安装,但是如果有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安装。当锚杆6扭转抵靠在托盘10的外表面上时,压缩载荷被施加到托盘10,并分布在托盘10的整个边缘上,然后从托盘10的边缘分别连接到顶板支撑臂2和巷帮支撑臂3,以将支撑臂2,3压靠在井下巷道的顶板7和巷帮8上,并以此向顶板7和巷帮8施加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0410.8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87497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E21D11/00
专利分类号:E21D11/00;E21D20/00
范畴分类: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第一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申请人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发明人:李杨;张康宁;曹鹏;苏继敏;齐北狄;曹敏;雷明星;陈一鼎;王家兴;李承昆;杨大鹏
第一发明人:李杨
当前权利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