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包括外机壳,所述外机壳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机壳,所述外机壳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焊接有接线板,所述外机壳远离连接座的两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窗,所述外机壳靠近通气窗的一侧外壁铰链连接有翻盖,所述内机壳外壁靠近通气窗的一侧外壁开有通风口,所述内机壳底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除湿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除湿装置,在雾天、阴天和湿气较大的天气有效的保证了装置内部元件的干燥,延缓内部元件的氧化速度,以及装置外壳采用减震防摔材料,大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包括外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1)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机壳(2),所述外机壳(1)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且连接座(3)焊接有接线板(4),所述外机壳(1)远离连接座(3)的两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窗(6),所述外机壳(1)靠近通气窗(6)的一侧外壁铰链连接有翻盖(5),所述内机壳(2)外壁靠近通气窗(6)的一侧外壁开有通风口(8),所述内机壳(2)底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除湿装置(7),所述除湿装置(7)包括机壳、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10)、电加热座(11)和风扇(13),所述电加热管(10)固定连接在电加热座(11)上,且电加热座(11)连接在机壳的外壁上,所述机壳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10)之间开有出风口(12),且风扇(13)固定连接在出风口(12)的内壁上。
设计方案
1.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包括外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1)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机壳(2),所述外机壳(1)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且连接座(3)焊接有接线板(4),所述外机壳(1)远离连接座(3)的两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窗(6),所述外机壳(1)靠近通气窗(6)的一侧外壁铰链连接有翻盖(5),所述内机壳(2)外壁靠近通气窗(6)的一侧外壁开有通风口(8),所述内机壳(2)底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除湿装置(7),所述除湿装置(7)包括机壳、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10)、电加热座(11)和风扇(13),所述电加热管(10)固定连接在电加热座(11)上,且电加热座(11)连接在机壳的外壁上,所述机壳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10)之间开有出风口(12),且风扇(13)固定连接在出风口(12)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壳(2)顶部外壁开有槽口,且槽口粘接有防水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5)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机壳,且翻盖(5)的内壁与第二内机壳外壁之间留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窗(6)位于靠近外机壳(1)底部一侧外壁,且通风口(8)位于内机壳(2)靠近连接座(3)的一侧外壁,所述通气窗(6)位于通风口(8)下方,且均粘接有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1)与内机壳(2)之间留有空腔,且空腔底部开有出水口(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7)的机壳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绝热板(14),且绝热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互感器固定座和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PLC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10)和风扇(13)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保护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感器保护罩。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用互感器是将电网高电压、高电流的信息传递到低电压、小电流二次测的计量装置。互感器性能、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店里系统测量、计量的准确性。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720090783.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保护罩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座,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电流互感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插孔,插孔在连接座上呈环形排列;所述两个连接座上的插孔内插接有半球形连接罩,半球形连接罩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环形保护罩;所述相邻的环形保护罩、环形保护罩和半球形连接罩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专利中的电流互感器保护罩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上述装置没有很好的除湿装置,当遇到雾天或者阴天时,湿气比较大,装置内部的金属等元件外壁容易凝结很多水珠,这些水珠会加快装置内部一些元件的氧化,同时也会造成装置短路问题,影响电力系统检测与计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包括外机壳,所述外机壳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机壳,所述外机壳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焊接有接线板,所述外机壳远离连接座的两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窗,所述外机壳靠近通气窗的一侧外壁铰链连接有翻盖,所述内机壳外壁靠近通气窗的一侧外壁开有通风口,所述内机壳底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机壳、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电加热座和风扇,所述电加热管固定连接在电加热座上,且电加热座连接在机壳的外壁上,所述机壳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之间开有出风口,且风扇固定连接在出风口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机壳顶部外壁开有槽口,且槽口粘接有防水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翻盖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机壳,且翻盖的内壁与第二内机壳外壁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通气窗位于靠近外机壳底部一侧外壁,且通风口位于内机壳靠近连接座的一侧外壁,所述通气窗位于通风口下方,且均粘接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外机壳与内机壳之间留有空腔,且空腔底部开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的机壳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绝热板,且绝热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互感器固定座和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管和风扇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通过在内机壳顶部开槽口和底部开有出水口,安装防水密封条,设有内机壳,通气窗和通风口设有高度差,很好的阻挡下雨时雨水的渗入,加强了该装置的防水性能;
2.该装置通过安装除湿装置,在雾天、阴天和湿气较大的天气有效的保证了装置内部元件的干燥,延缓内部元件的氧化速度,以及装置外壳采用减震防摔材料,大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3.该装置通过安装湿度传感器,科学便捷的控制装置内部的湿度变化,通过在通风口和通风扇粘接防尘网,有效的阻止灰尘的进入,本身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检查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互感器保护罩的除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机壳、2内机壳、3连接座、4接线板、5翻盖、6通气窗、7除湿装置、8通风口、9出水口、10电加热管、11电加热座、12出风口、13风扇、14绝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互感器保护罩,包括外机壳1,外机壳1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机壳2,外机壳1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且连接座3焊接有接线板4,外机壳1远离连接座3的两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窗6,外机壳1靠近通气窗6的一侧外壁铰链连接有翻盖5,内机壳2外壁靠近通气窗6的一侧外壁开有通风口8,内机壳2底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除湿装置7,除湿装置7包括机壳、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10、电加热座11和风扇13,电加热管10固定连接在电加热座11上,且电加热座11连接在机壳的外壁上,机壳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管10之间开有出风口12,且风扇13固定连接在出风口12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机壳2顶部外壁开有槽口,且槽口粘接有防水密封圈,所述翻盖5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机壳,且翻盖5的内壁与第二内机壳外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通气窗6位于靠近外机壳1底部一侧外壁,且通风口8位于内机壳2靠近连接座3的一侧外壁,所述通气窗6位于通风口8下方,且均粘接有防尘网,所述外机壳1与内机壳2之间留有空腔,且空腔底部开有出水口9,所述除湿装置7的机壳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绝热板14,且绝热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互感器固定座和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型号为Fx1N-40MR-001PLC控制器,所述电加热管10和风扇13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型号为Fx1N-40MR-001PLC控制器相连接。
工作原理:其装置使用时,首先将互感器安装在装置内部,将导线通过接线座3连接到接线板4上,安装好后,通过螺钉将翻盖固定,这时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内部湿度,当湿度过大时,控制器将风扇13和电加热管10打开,升高内部温度,风扇13将热风吹到整个装置然后排出装置外,通气窗6和通风口8在温度高时起到散热效果,通气窗6和通风口8之间设有高度差,可以有效的组织下雨天雨水的渗入,出水口9可以将水排出装置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3186.8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357554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H01F 27/02
专利分类号:H01F27/02;H01F27/40;H01F27/08;H01F38/20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上海浙琪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浙琪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439 上海市虹口区三门路763号4幢底层E座
发明人:蒋福锦
第一发明人:蒋福锦
当前权利人:上海浙琪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登阳
代理机构:116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