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泡装置及水池,涉及水池环保领域,该排泡装置包括收集罩和第一喷淋件,收集罩用于设置在水池的侧壁,收集罩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通过水池的侧壁与水池的内部连通,使得水池内产生的气泡能够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容纳空间内,第一喷淋件用于对容纳空间内进行喷淋。该排泡装置能够将水池水面上的气泡排出水池,减少气泡对水池内的水体的污染,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用于设置在水池的侧壁,所述收集罩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通过所述水池的侧壁与所述水池的内部连通,使得所述水池内产生的气泡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第一喷淋件,所述第一喷淋件用于对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喷淋,使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气泡破裂。
设计方案
1.一种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用于设置在水池的侧壁,所述收集罩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通过所述水池的侧壁与所述水池的内部连通,使得所述水池内产生的气泡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第一喷淋件,所述第一喷淋件用于对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喷淋,使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气泡破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第一工作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连通的第二工作区域,所述排泡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
所述第一喷淋件与所述收集罩连接,且所述第一喷淋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内;
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内,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所述气泡破裂后形成的第一混合物进行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还包括污泥槽和水槽,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孔板和第二喷淋件;
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水槽均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连通,所述第一孔板设置在所述水槽和所述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孔板用于使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的水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孔板流入所述水槽,且所述第一孔板用于阻隔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的污泥,使所述污泥分布在所述第一孔板的表面;
所述第二喷淋件用于对所述污泥喷淋,使得所述污泥移动至所述污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孔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污泥槽,使得分布在所述第一孔板上的所述污泥具有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运动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件与所述收集罩连接,第二喷淋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内,所述第二喷淋件位于所述第一孔板远离所述水槽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喷淋件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端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孔板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孔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内,所述第一孔板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还包括溢水槽,所述溢水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孔板和纤维布,所述第二孔板与所述第一孔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孔板与所述第一孔板层叠设置,所述纤维布位于所述第一孔板与所述第二孔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连通。
10.一种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排泡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泡装置及水池。
背景技术
目前,炉渣分选车间的废水进入沉淀池的过程中,由于水流剧烈搅动,导致水面上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附着有泥土、纤维和油污等,这些气泡不易破裂,逐渐增多的气泡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即使气泡破裂后,污泥也会悬浮在水面上,造成水面污染。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水池的水面上存在大量气泡,造成水体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泡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排泡装置能够将水池水面上的气泡从水池的内部排出,减少气泡对水池内的水体的污染,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池,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排泡装置,其具有该排泡装置的全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泡装置,其包括:
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用于设置在水池的侧壁,所述收集罩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通过所述水池的侧壁与所述水池的内部连通,使得所述水池内产生的气泡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第一喷淋件,所述第一喷淋件用于对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喷淋,使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气泡破裂。
具体的,该排泡装置能够将水池水面上的气泡排出水池,减少气泡对水池内的水体的污染,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第一工作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连通的第二工作区域,所述排泡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
所述第一喷淋件与所述收集罩连接,且所述第一喷淋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内;
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内,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所述气泡破裂后形成的第一混合物进行过滤。
可选的,所述收集罩还包括污泥槽和水槽,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孔板和第二喷淋件;
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水槽均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连通,所述第一孔板设置在所述水槽和所述第二工作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孔板用于使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的水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孔板流入所述水槽,且所述第一孔板用于阻隔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的污泥,使所述污泥分布在所述第一孔板的表面;
所述第二喷淋件用于对所述污泥喷淋,使得所述污泥移动至所述污泥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孔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孔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污泥槽,使得分布在所述第一孔板上的所述污泥具有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运动的趋势。
可选的,所述第二喷淋件与所述收集罩连接,第二喷淋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内,所述第二喷淋件位于所述第一孔板远离所述水槽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喷淋件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端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收集罩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孔板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孔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内,所述第一孔板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外。
可选的,所述收集罩还包括溢水槽,所述溢水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工作区域连通。
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孔板和纤维布,所述第二孔板与所述第一孔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孔板与所述第一孔板层叠设置,所述纤维布位于所述第一孔板与所述第二孔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收集罩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池,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排泡装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泡装置,该排泡装置设置在水池的侧壁上,水池的水体表面的气泡能够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到收集罩的容纳空间内,第一喷淋件对进入收集罩的气泡进行喷淋,使得气泡破裂,从而将水池水面上的气泡排出水池的内部,减少气泡对水池内的水体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池,该水池包括上述提到的排泡装置,该水池具有该排泡装置的全部功能,能够清除内部的气泡,减少气泡对水池内的水体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池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池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泡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泡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泡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标:100-排泡装置;11-收集罩;111-容纳空间;1111-第一工作区域;1112-第二工作区域;112-第一开口;113-第二开口;114-水槽;115-污泥槽;116-溢水槽;117-通气孔;12-第一喷淋件;13-过滤组件;131-第二喷淋件;132-第一孔板;133-第二孔板;134-纤维布;135-握柄;14-第一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三连接管;300-水池;31-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池300,包括排泡装置100,排泡装置100设置在水池300的侧壁上,该排泡装置100能够将水池300内的气泡排出,并且使气泡破裂转变为污水,使气泡的体积减少便于处置,减少气泡对水池300内部的水体及周边环境的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水池300是指炉渣分选车间中的沉淀池,水池300的内部能够容纳水体和气泡,并且气泡位于水体的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水池300也可以是水体表面具有气泡的其它类型的池体。
相应的,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排泡装置100,该排泡装置100包括:
收集罩11,收集罩11用于设置在水池300的侧壁,收集罩11具有容纳空间111以及与容纳空间111连通的第一开口112,第一开口112用于通过水池300的侧壁与水池300的内部连通,使得水池300内产生的气泡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12进入容纳空间111内;
第一喷淋件12,第一喷淋件12用于对容纳空间111内进行喷淋,使进入容纳空间111的气泡破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气泡漂浮在水池300的水体的表面,气泡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12进入到收集罩11的容纳空间111中,第一喷淋件12对收集罩11内的容纳空间111内进行喷淋,使得进入容纳空间111内的气泡破裂,将水体表面的气泡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水体的水面不断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气泡逐渐进入收集罩11的容纳空间111内,完成对气泡的收集,为了防止水面的继续上升导致出现水体进入到收集罩11内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水池300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口31,请参照图2,溢水口31到水池300底部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口112到水池300底部的距离,使得只有水体表面的气泡能够到达第一开口112的高度,水体的水面上升到溢水口31的高度后,水体会从溢水口31排出,有效的防止水体进入到收集罩11的容纳空间111内,保证排泡装置100的正常作业。
请参照图3-图5,在本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11包括第一工作区域1111和与第一工作区域1111连通的第二工作区域1112,排泡装置100还包括过滤组件13;
第一喷淋件12与收集罩11连接,且第一喷淋件12位于第一工作区域1111内;
过滤组件13位于第二工作区域1112内,过滤组件13用于对气泡破裂后形成的第一混合物进行过滤。
请参照图3-图5,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罩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17,通气孔117与第一工作区域111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喷淋件12选用的是管道,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与管道的内部空间连通,水从管道的通孔喷出,对容纳空间111的内部进行喷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喷淋件1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第一喷淋设置在收集罩11的顶部,能够对进入第一工作区域1111内的气泡进行更好的喷淋,使得尽可能多的气泡破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喷淋件12的一端插入第一工作区域1111内,第一喷淋件12的另一端用于设置在收集罩11的外部,并且用于与外界的水源连通,也更加方便第一喷淋件12的安装和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排泡装置100在如图3-图5所示的放置状态下,第二工作区域1112位于第一工作区域1111的下方,气泡进入到容纳空间111后,首先进入到第一工作区域1111内,第一喷淋件12对气泡进行喷淋,使得气泡破裂,气泡破裂后残留的气体从通气孔117排出到收集罩11外,剩余残留的第一混合物由于重力作用,进入到第二工作区域1112。
第二工作区域1112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13,过滤组件13能够对第一混合物进行过滤。
具体的,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罩11还包括污泥槽115和水槽114,过滤组件13包括第一孔板132和第二喷淋件131;
污泥槽115和水槽114均与第二工作区域1112连通,第一孔板132设置在水槽114和第二工作区域1112之间;
,第一孔板132用于使第一混合物中的水部分通过第一孔板132流入水槽114,且第一孔板132用于阻隔第一混合物中的污泥,使污泥分布在第一孔板132的表面;
第二喷淋件131用于对污泥喷淋,使得污泥移动至污泥槽115内。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5,排泡装置100在如图5所示的放置状态下时,水槽114位于第二工作区域1112的下方,具体的,水槽114的位置位于第一孔板132的下方,水槽114和污泥槽115通过隔板隔开。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喷淋件131的结构与第一喷淋件12的结构相同,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孔板13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一孔板132能够使得第一喷淋件12和第二喷淋件131喷洒出的水进入到水槽114,以及第一混合物中的部分水也会通过第一孔板132进入到水槽114,第一混合物中的污泥和残余的水会分布在第一孔板132的板面上,在第二喷淋件131的喷淋作用下,污泥会沿着第一孔板132的板面进入到污泥槽11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混合物为泥水,过滤组件13对第一混合物的过滤作用是指将泥水中的一部分水通过第一孔板132进入水槽114,剩下较为浓稠的泥水通过第二喷淋件131的喷淋作用进入污泥槽115。
请参照图6,为了提高过滤组件13的过滤作用,减少污泥进入到水槽114内,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3还包括第二孔板133和纤维布134,第二孔板133与第一孔板132连接,且第二孔板133与第一孔板132层叠设置,纤维布134位于第一孔板132与第二孔板133之间。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板13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一孔板13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远离污泥槽115,使得分布在第一孔板132上的污泥具有从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水平面是指该排泡装置100在正常的放置状态下,观测该排泡装置100时的标准参考面。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设置的第一孔板132有利于分布在第一孔板132表面的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随着喷淋出的水进入到污泥槽115内。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喷淋件131与收集罩11连接,第二喷淋件131位于第二工作区域1112内,第二喷淋件131位于第一孔板132远离水槽114的一侧,且第二喷淋件131的位置与第一端的位置相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喷淋件131位于第一端有利于对第一孔板132上的污泥进行喷淋,同时,第二喷淋件131也能够对在第一工作区域1111内没有破裂的气泡进行喷淋,使气泡破裂。与第一喷淋件12的设置方式类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喷淋件131一端插入第二工作区域1112,另一端与外界设备连通,这里就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罩11设置有与第二工作区域1112连通的第二开口113,第一孔板132用于穿过第二开口113,且第一孔板132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工作区域1112内,第一孔板132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工作区域1112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孔板132能够通过第二开口113插入第二工作区域1112,或者从第二工作区域1112取出,方便第一孔板132的安装和更换。
请参照图6,过滤组件13还包括握柄135,握柄135与第一孔板132和第二孔板133均连接,握柄135有利于工作人员插入和抽出第一孔板132、第二孔板133和纤维布134。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污泥和水从第二开口113溢出后污染环境,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罩11还包括溢水槽116,溢水槽116通过第二开口113与第二工作区域1112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二工作区域1112溢出的污水将流入到溢水槽116中,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排泡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和第三连接管16,第一连接管14的一端与水槽114连通,第一连接管14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的装置连通,第二连接管15的一端与污泥槽115连通,第二连接管15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的装置连通,第三连接管16的一端与溢水槽116连通,第三连接管16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的装置连通,同时,第三连接管16与第二连接管15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水槽114中的水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管14排出,污泥槽115中的泥水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管15排出,溢水槽116中的泥水能够通过第三连接管16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1985.0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81228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C02F 1/20
专利分类号:C02F1/2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深圳深恒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深恒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白石厦社区新塘工业园厂房3栋2楼E室
发明人:黄世平;辜东海;李瑞
第一发明人:黄世平
当前权利人:深圳深恒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逯恒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水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