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群体生理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贮玉米,密度水平,生物产量,生理特性
群体生理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苏天增,侯乐新,张玉强,王方明,彭雷[1](2019)在《青贮玉米高产群体生理特性及其对密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密度水平对青贮玉米高产群体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高产、广适青贮玉米杂交种大京九26为材料,设置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 6个密度水平,研究其产量突破21 000 kg/hm~2的高产群体生理特征、农艺性状对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突破21 000 kg/hm~2处理为6.75万,7.50万株/hm~2,分别为21 751.1, 22 551.1 kg/hm~2,5.2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低,7.50万株/hm~2处理较5.25万株/hm~2处理增幅为30.4%,达极显着水平。不同种植密度的群体叶面积系数吐丝期达最大值。其中6.75万,7.50万株/hm~2 2个处理最高,分别达5.19,5.32,青贮收获期分别为3.68,3.85。光合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为正向效应,总光合势为326.51×10~4~384.37×10~4(m~2·d)/hm~2;玉米光合生产率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光合生产率为6.50~7.64 g/(m~2·d);密度对农艺性状影响大小依次为单株鲜质量(17.6%)>单株干质量(15.5%)>穗位高(4.7%)>持绿性(3.0%)>植株含水量(2.1%)>茎粗(1.9%)>株高(1.8%)。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突破21 000 kg/hm~2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权金强,高彩霞,江新杰,李昌文,路小野[2](2017)在《SPF大白猪和长白猪群体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SPF大白猪、长白猪生殖生理和血液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常规方法测定SPF大白猪、长白猪群体10项生殖生理指标、19项血液生理和18项血液生化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在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SPF大白猪、长白猪生殖生理指标和血液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个别指标如血液生理指标GRAN、HGB、RDW、PLT、PCT,血液生化指标ALKP、CHOL、TBIL、BUN在品种间、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显着(P<0.05),但其偏离正常值范围较小。结论 SPF大白猪、长白猪在生殖生理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方面基本稳定,与其他实验用小型猪相比差异不大,本研究为其标准化饲养、动物模型的构建以及封闭群猪群遗传质量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粉团,姜晓莉,曹庆军,李贺,于洪浩[3](2016)在《种植密度对松玉419群体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松玉419在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地区的合理栽培密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5万、5.6万、6.3万、7.2万和8.3万株/hm2共5个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松玉419的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群体光合势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单株干物质积累则呈现降低趋势。玉米群体和个体的产量性状相对较为协调的种植密度为6.3万株/hm2,产量可达12 820.5 kg/hm2。(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刘天生[4](2016)在《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与群体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的高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籼粳亚种杂交或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利用复交聚合有利基因并进行优化性状组配,选育理想株型与有利优势相结合的超高产品种是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本文以直立穗粳型品种沈农265(SN265)和弯曲穗籼型品种泸恢99(R99)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研究内容包括籼粳稻杂交后代维管束性状,籼粳遗传背景下直立穗基因DEP1对维管束性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以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LG5)和弯曲穗型品种晚轮422(WL422)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分别种植于中国沈阳和日本京都两个生态区,比较了两种生态环境条件下株型特性、产量构成、群体结构和光分布、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籼粳特异标记将SN265和R99构建的重组自交系划分为偏粳型、中间型和偏籼型叁种类型,研究穗部不同部位维管束性状,叁种类型的大维管束数目和一次枝梗效率的倒数(V/R ratio)表现为偏籼型>中间型>偏粳型,同时它们在各自类型中的变异幅度较大。增加大维管束的数目和较大的V/R值并不能增加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却得到提高。随着籼型频率的增加,稻穗各部位籽粒的结实率及千粒重间的差异变得显着。通过籼粳杂交根据维管束相关性状和籼型血缘加以选择能够优化大维管束数目和籼型位点频率的组合,同时提高一次枝梗数和大维管束数目可以作为水稻高产的重要参考指标。2.同样以SN265和R99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研究DEP1基因型、籼粳属性对维管束性状影响及其相互关系,DEP1/dep1对维管束相关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要强于籼粳属性对其的作用。随着籼型位点频率的增加,直立穗型的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显着提高。在籼型株系中,直立穗型大部分的维管束相关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参数高于弯曲穗型。本研究表明,depl在籼型遗传背景下表现的更好。携有depl的等位基因同时具有高V/R值和适中籼型位点频率的材料将是育种者在籼粳稻杂交时追求的目标。本文所得结果将会对在籼型遗传背景下从粳稻中得到的高产相关基因而加以利用提供新的见解。3.以LG5号与WL42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2014—2015年田间试验的结果,产量2015年显着高于2014年,沈阳显着高于京都。总的趋势是直立穗型产量与弯曲穗型无显着差异,直立穗型每穗粒数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弯曲穗型,千粒重显着低于弯曲穗型。直立穗型穗数有高于弯曲穗型的趋势,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结实率和千粒重穗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的籽粒长宽比,一、二次枝梗结实率和一、二次枝梗籽粒长宽比均无显着差异和明显规律。相对京都而言,直立穗型在沈阳既能保持较高的生物产量又能拥有更高的经济系数,既能保持较高的穗数和结实率又能拥有更高的每穗粒数,因此推测直立穗穗型更适合较高纬度的生态条件,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直立穗型产量潜力的重要方向。4.弯曲穗型的剑叶较长较窄,倒一节和各节间叶鞘较长,冠层高较高,直立穗型各叶位叶角较大,整个生长过程中直立穗型的消光系数始终较小,移栽至移栽后50天的生育前期直立穗型LAI较大,之后的生长阶段弯曲穗型叶面积指数较大;齐穗期直立穗型的上部各层次叶面积指数较大,消光系数较小,中下部各层LAI弯曲穗型较大,中部两穗型K值基本一致,下部直立穗型消光系数较大;齐穗后15天,各层次的LAI均是弯曲穗型较大,直立穗型的消光系数较大。直立穗型的穗干重分布更加靠上基本在0-30cm,弯曲穗型的主要分布在20-40cm。齐穗期直立穗型的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小于弯曲穗型,随着穗型间颈穗弯曲度等株型性状差异明显,齐穗后15天直立穗型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着提高。5.无论一次枝梗还是二次枝梗直立穗型各部位的籽粒终极生长量均大于弯曲穗型,两种穗型一次枝梗中上部籽粒增重曲线趋于平缓的时间较早,下部较晚;两种穗型二次枝梗籽粒增重曲线趋于平缓所需时间更长,尤其是直立穗型中下部籽粒甚至灌浆持续至成熟。一次枝梗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弯曲穗型上部<直立穗型上部<弯曲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下部<弯曲穗型下部,最大灌浆速率直立穗型上部>弯曲穗型上、中、下部>直立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下部;二次枝梗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与一次枝梗趋势类似,最大灌浆速率弯曲穗型上部>直立穗型上部>弯曲穗型中部>弯曲穗型下部>直立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下部。(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03-29)
顾和平,陈华涛,曹庆穗,褚芳,袁星星[5](2012)在《不同栽培方式对新大粒1号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2011年,采用3重复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特大粒夏播菜用大豆一新大粒1号生育过程的部分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分期播种试验中,播期越早,播种到采收鲜豆荚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5月20日播种的全生育期144d,7月20日播种全生育期94d。新大粒1号的基(本文来源于《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08-01)
顾和平,陈华涛,曹庆穗,褚芳,袁星星[6](2012)在《不同栽培方式对新大粒1号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特大粒夏播菜用大豆—新大粒1号生育过程中的部分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1)在播期试验中,播期越早,播种到采收鲜豆荚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7月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达11.52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播期。2)在栽培方式试验中,垄作栽培条件下的鲜荚产量极显着高于大厢平作栽培条件。3)在个体空间设置试验中,30cm双苗的鲜荚产量极显着高于15cm单苗的鲜荚产量。(本文来源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张甲元[7](2011)在《两类不同小麦品种花后群体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运转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08-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选用河南生产上大范围推广的半冬性小麦强筋品种济麦20、中筋品种豫麦49和弱筋品种郑麦004;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探讨了播期对两种类型小麦的群体动态变化、花后旗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和产量特性的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两类小麦品种群体动态和播期的调控效应本试验结果表明,叁个半冬性品种群体总茎数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趋势,除郑麦004,各个处理峰值均在拔节期。叁个品种的最大群体总茎数分别为1804×104个·hm~(-2)、1623×104个·hm~(-2)、1726×104个·hm~(-2),各品种播期处理间的差异较大,收获期群体穗数济麦20的晚播处理群体较大;豫麦49的适播处理分别比早播、晚播平均高32.90%、24.35%,优势明显;郑麦004晚播远远高于早播和适播,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弱春性小麦叁种筋型品种的群体动态有类似趋势,叁种播期下郑麦9023、偃展4110、豫麦50最大群体总茎数平均分别为1853×104个·hm~(-2)、1726×104个·hm~(-2)、1775×104个·hm~(-2),峰值大都出现在拔节期,且适当晚播处理群体较大,平均分别比早、适播高出39.15%、22.44%。2两类小麦品种花后旗叶的生理特性及播期的调控效应小麦开花后六品种各个播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平均为6.18,净光合速率平均为9.99μmol·CO_2·m~(-2),但适当晚播的小麦下降的速度较慢,灌浆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适当早播和适播的处理,利于灌浆速率的提高;花后旗叶叶绿素的含量、气孔导度和蛋白质的含量在0~21d内维持较高的水平甚至略有上升的趋势,平均分别为3.63 mg·g~(-1)、0.78 mmol.m~(-2).s~(-1)、40.25 mg·g~(-1),花后21d后则急速下降,春性品种的下降速度快于半冬性品种,晚播处理则慢于适播和早播处理,郑麦004在灌浆期内叶绿素的含量早播处理分别比适、晚播平均低36.93%、34.31%;六品种开花后各个处理旗叶内胞间CO_2浓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收获时半冬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胞间CO_2浓度平均分别达434.77μmolCO_2/mol、464.44μmolCO_2/mol,弱春性品种上升速度稍快于半冬性品种。3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干物质、碳氮积累、运转的调控效应本试验结果表明,花后光合同化物对籽粒重量的贡献率高于花前储藏物质,不同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济麦20、豫麦49和郑麦9023适播有利于其提高其营养器官的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开花后干物质同化量。郑麦004、偃展4110和豫麦50晚播有利于它们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及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的提高。六个供试小麦品种在灌浆期内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淀粉含量变化相反,且花后21天前下降速度快,之后趋于平缓。播期处理对两类小麦淀粉积累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半冬性小麦适播为宜,而弱春性品种晚播更有利于其籽粒中淀粉的合成。开花前营养器官储藏N素对籽粒N素积累的贡献率高于花后。不同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与运转也有较大影响,适播有利于半冬性小麦品种旗叶、籽粒的NR和籽粒GS活性(晚播有利于济麦20旗叶NR活性)的提高,晚播有利于弱春性小麦品种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提高。豫麦49、郑麦004、郑麦9023和豫麦50适播,偃展4110和济麦20晚播,有利于它们籽粒中N素的积累。4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控效应叁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产量平均分别为7576.71 kg/hm2、7647.72 kg/hm2、7702.55 kg/hm2,弱春性小麦品种品均分别为7376.83kg/hm2、7169.91kg/hm2、6158.82kg/hm2。不同品种间成穗数差异较大,豫麦49具有穗数优势,千粒重也较大;郑麦004具有穗粒数优势;偃展4110具有穗数优势;豫麦50具有穗粒数优势;郑麦9023具有粒重优势。济麦20、豫麦49、郑麦9023适播产量最高,郑麦004、偃展4110、豫麦50适当晚播能促进其产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毕文波[8](2011)在《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生理特性、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2010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以当地主推高产玉米品种金山2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生理特性、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叶向值均表现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茎叶夹角表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叶片叶绿素含量再高产和高产栽培模式均极显着高于农户栽培模式,不同栽培模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平均光合速率和平均蒸腾速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吐丝期,各生育时期这两个指标的平均值均表现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吐丝后10天达到最大值;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吐丝后呈逐渐增高趋势。单株根重表现为拔节期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拔节期后则与之相反;单位面积根重均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0-20cm土层根重占总根重的比例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20cm以下土层根重所占比例则与之相反。根系活力表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冠根比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地上部分单株干物质累积量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单位面积干物质累积量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籽粒产量再高产栽培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增产38.48%(2009年)、36.87%(2010年),高产栽培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增产30.79%(2009年)、33.76%(2010年)。植株N、P、K含量、积累量和吸收速率以及N、P收获指数均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而K的收获指数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玉米N利用效率为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P利用效率为农户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再高产栽培模式,K利用效率则为高产栽培模式最大,再高产栽培模式次之,农户模式最小。高产栽培模式纯收入为1.4363万元/hm2(2009)、1.5082万元/hm2(2010),比农户栽培模式增收32.1%(2009)、37.7%(2010);比再高产栽培模式增收20.9%(2009)、29.9%(2010)。兼顾高产和高效,高产栽培模式是试验地区春玉米较为理想的栽培模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期刊2011-04-01)
傅鲜桃[9](2008)在《扁穗牛鞭草混播群体生理生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是南方地区重要的多年生牧草,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草地农业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试验采用25%梯度的“广益”扁穗牛鞭草分别与“多利”红叁叶、“川引拉丁诺”白叁叶、“盛世”紫花苜蓿混播,从2006-2007年在四川农业大学草学系实习基地对不同混播草地的群落稳定性,冠层结构,牧草产量、质量等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理想的混播组合用于指导生产。连续2年观察,得出试验结果如下。1.对混播群落的稳定性、产草量、牧草营养价值等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筛选出3个较理想混播组合,分别是:1)25%白叁叶+75%扁穗牛鞭草的混播组合,全年干物质产量达到36102.3kg/hm~2,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5.8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17.8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5.8%。2)50%紫花苜蓿+50%扁穗牛鞭草的混播组合,全年干物质产量达43704.37 kg/hm~2,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5.8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2.7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5.6%。3)25%紫花苜蓿+75%扁穗牛鞭草的混播组合,全年干物质产量达40482.36kg/hm~2,平均粗蛋白含量高达13.2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3.6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7.0%。2.探明了扁穗牛鞭草与混生种之间的种间关系,以及相应草地植物的演替发展趋势。1)白叁叶与扁穗牛鞭草混播草地,‘25%白叁叶+75%扁穗牛鞭草’中白叁叶竞争力下降较慢,种间相互适应时间维持较长,是比较理想的组合。2)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的混播草地,扁穗牛鞭草与苜蓿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混播草地能否稳定取决于两者的混播比例。‘50%紫花苜蓿+50%扁穗牛鞭草’的组合,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的竞争力逐渐接近1:1,并保持稳定的变化趋势,说明二者经过激烈竞争之后可以稳定共存。3)扁穗牛鞭草与红叁叶的混播草地,3个混播组合中,红叁叶的竞争力都较小,‘25%红叁叶+75%扁穗牛鞭草’组合中红叁叶的竞争力下降较慢,但一年之后还是退出群体,要维持混播草地的稳定性,需要补充红叁叶种子。3.选择较好混播组合,采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连续观测冠层结构和光辐射指标,建立叶面积指数与牧草产量模型:1)‘25%白叁叶+75%扁穗牛鞭草’组合的叶面积指数与牧草产量的数学模拟方程为:Y=1886.7X~(0.6931)(相关系数R~2=0.6107)2)‘50%紫花苜蓿+50%扁穗牛鞭草’的混播组合叶面积指数与牧草产量的数学模拟方程:Y=83 1.72X~(1.3013)(相关系数R~2=0.7941)3)‘25%紫花苜蓿+75%扁穗牛鞭草’的混播组合叶面积指数与牧草产量的数学模拟方程:Y=842.89x~(1.2349)(相关系数R~2=0.7615)(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张延军[10](2007)在《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高产栽培技术与生理研究——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的群体生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密度和氮肥二因素对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群体生理性状的影响,得到了高产高效栽培的密度和施肥水平为:密度65 985~70 470株/hm2;氮肥用量359.70~479.55 kg/hm2,明确了其适宜群体的叶面积指数为4.2~4.6,作物生长率为15.31~16.69 g/(d.m2),吐丝至吐丝25 d期间的植株总光能截获量在90%以上,同时保证穗位以下叶的光能截获量不低于19.8%。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和施氮量增加,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增加,尤其是在吐丝后,保证适宜的密度,增加氮肥施用量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干物质增长。(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群体生理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分析SPF大白猪、长白猪生殖生理和血液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常规方法测定SPF大白猪、长白猪群体10项生殖生理指标、19项血液生理和18项血液生化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在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SPF大白猪、长白猪生殖生理指标和血液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个别指标如血液生理指标GRAN、HGB、RDW、PLT、PCT,血液生化指标ALKP、CHOL、TBIL、BUN在品种间、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显着(P<0.05),但其偏离正常值范围较小。结论 SPF大白猪、长白猪在生殖生理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方面基本稳定,与其他实验用小型猪相比差异不大,本研究为其标准化饲养、动物模型的构建以及封闭群猪群遗传质量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体生理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苏天增,侯乐新,张玉强,王方明,彭雷.青贮玉米高产群体生理特性及其对密度的响应[J].华北农学报.2019
[2].权金强,高彩霞,江新杰,李昌文,路小野.SPF大白猪和长白猪群体生理生化特性分析[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7
[3].杨粉团,姜晓莉,曹庆军,李贺,于洪浩.种植密度对松玉419群体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16
[4].刘天生.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与群体生理特性[D].沈阳农业大学.2016
[5].顾和平,陈华涛,曹庆穗,褚芳,袁星星.不同栽培方式对新大粒1号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C].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2
[6].顾和平,陈华涛,曹庆穗,褚芳,袁星星.不同栽培方式对新大粒1号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
[7].张甲元.两类不同小麦品种花后群体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运转规律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
[8].毕文波.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群体生理特性、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
[9].傅鲜桃.扁穗牛鞭草混播群体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
[10].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张延军.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高产栽培技术与生理研究——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的群体生理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