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效应论文_马斗斗

导读:本文包含了侵蚀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效应,松林,流失量,马尾,格局,火箭发动机。

侵蚀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马斗斗[1](2019)在《基于RUSLE和PESERA的皇甫川流域LUCC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治土壤侵蚀,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措施,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这些措施改变了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加之近年来气候暖干化也影响了植被生长,使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更趋复杂化。近年来,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成为领域内的热点研究问题。土壤侵蚀模型是评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速率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有效工具。以往研究只采用单个模型,未有研究采用多个模型开展研究并对比模型模拟结果,因此限制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型的选择和研发。本文采用两个广泛应用的模型(RUSLE和PESERA),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皇甫川流域)退耕还林(草)前后(1990年、2000年和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以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和土壤侵蚀模型开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方面。1990—2011年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草地占该流域的绝大部分面积,比例在70%~80%之间,其它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未利用地、耕地、沙地、水体、林地、居民地)所占面积较小;20多年间皇甫川流域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面积经历了不同的波动状态:草地和居民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的趋势始终为“涨势”,耕地和林地面积在两个时段内均处于“落势”状态,沙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整个研究时段内,经历了先“涨”后“落”的波动状态;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在1990-2011年间转换频繁;土地利用程度评价结果显示皇甫川流域1990-2000年属于衰退期,2000-2011年属于调整期;植被覆盖度从1990年的38.3%增加到2011年的48.7%。(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模拟方面。根据RUSLE和PESERA模拟结果,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在1990-2000和2000-2011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先增加后减少。RUSLE和PESERA对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模拟结果通常遵循:沙地和未利用地>耕地和草地>林地,因此沙地和未利用地应为未来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1990、2000和2011年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除未利用地外,两个模型模拟结果一致:草地、耕地及林地主要为微度侵蚀到中度侵蚀,沙地则多为中度侵蚀到剧烈侵蚀。在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区内,模型模拟结果基本遵循:转化为林地和草地区域,土壤侵蚀速率减小,且前者减小幅度远大于后者;转化为沙地和未利用地区域,土壤侵蚀速率增加。陡坡(即坡度>25°)的土壤侵蚀速率在2000-2011年LUCC下增加,可能由于陡坡区域土壤水分的严重缺乏造成的植被生长受限,这意味着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在陡坡上的保护工作。(3)模型模拟结果对比方面。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土壤侵蚀速率的RUSLE模拟值普遍高于PESERA,且二者模拟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差。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区模拟结果中,林地转化区和沙地转化区(除未变化区)内,RUSLE和PESERA模拟结果变化趋势相同,在其他土地类型转化区内,两个模型模拟结果趋势存在差异。RUSLE对坡度更敏感,而PESERA对植被覆盖更敏感,二者模拟结果的差异(RUSLE结果>PESERA结果)随坡度增加而增加。PESERA模型需要改进以更好地描述黄土高原陡坡土壤侵蚀过程,而RUSLE需要优化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描述。(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杉杉,李占斌,张乐涛,马波[2](2019)在《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方来水来沙作为上下不同地貌部位之间水流能量传递的媒介和泥沙输移的载体,对下游侵蚀产沙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关键环节。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小流域泥沙来源以及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沉积效应,对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了上方来水来沙异位侵蚀效应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异位侵蚀"的概念,从异位径流特征、侵蚀产沙等方面,分析了裸露坡面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并对水土保持措施异位减蚀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异位侵蚀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可从明确异位侵蚀效应概念、探索异位侵蚀影响因素及其机理、阐明上方来水来沙异位侵蚀过程中水沙和能量传递特征、量化水土保持措施异位减蚀作用等4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冠华,胡甲均[3](2019)在《生物结皮土壤-水文-侵蚀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土壤结皮(简称生物结皮)是由隐花植物、微小生物和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一种特殊复合体,广泛分布于各类气候和生境条件。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生物结皮在不同生物气候区土壤的生态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物结皮影响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水文与侵蚀过程等方面对其生态功能进行总结和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区域和时空尺度、多过程耦合机制、生物结皮影响氮循环的过程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生物结皮与维管植物空间分布及互动关系等方面,展望了该领域有待深化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我国生物结皮相关研究工作,加深对生物结皮生态功能及地表过程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郭磊,何勇,潘绪超,何源,王传婷[4](2018)在《高速侵彻弹体表层侵蚀效应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侵彻混凝土过程中,弹体的侵蚀效应随着撞击速度的提高而愈发显着。基于弹体表层材料热塑性失效机理,分析确定了高速侵彻过程弹体与靶体间摩擦效应和弹体材料塑性应变效应引起的温升。结合弹靶间局部作用情况,根据热传导方程和塑性功转热公式,利用Johnson-Cook本构方程,计算了弹体表层内两种效应引起的温度分布情况。利用临界温度判据,通过差分迭代法,计算得到了弹体表层材料失效厚度,分析不同工况下弹体高速侵蚀侵彻过程,得到了弹体轮廓演化情况,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5期)

郝楠,李静[5](2018)在《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国际技术差距——基于2001—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际技术差距和技术扩散的视野下,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通过促进技能溢价上涨、人力资本过时、技术锁定与依赖等中间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侵蚀效应",这不仅会抑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更使其自主创新和技术差距收敛之路面临挑战。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从提高劳动力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大自主创新以及加快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8年07期)

刘静文,王勇,李倩,康智勇,汪斌[6](2018)在《生态型框技术在护坡工程中的抗侵蚀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一种生态护坡技术——生态型框护坡的抗侵蚀效应。试验表明,生态型框护坡的抗侵蚀效应明显优于人工撒草护坡技术,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生长的植物根系起到了固土保土作用,对于减少土壤流失量有着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8年06期)

白涛涛,张泽远,邢国强,王虎干,孙振华[7](2018)在《带侵蚀效应的叁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商用CFD计算软件的用户自定义方程对点火瞬态过程中的侵蚀燃速、燃面温度、质量源项、动量源项、能量源项及点火器入口等进行了二次开发,并进行了考虑侵蚀效应的点火瞬态过程流场仿真计算,与地面点火试验内弹道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点火初期发动机头部的气流流动十分复杂,且头部压强随时间变化十分剧烈;堵盖打开会造成头部升压梯度振荡,并产生负升压梯度;仿真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采用一维非定常固相传热方程计算叁维燃面温度可以满足当前工程要求,计算方法正确有效。(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任柯蒙[8](2018)在《黄土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组合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而坡面侵蚀和水土流失过程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为了防控土壤侵蚀,恢复坡面植被,在该地区实施了多种整地和坡改梯措施,但其深层次水土保持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此为背景,基于WEPP模型等定量手段和模拟方法,系统研究整地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对土壤侵蚀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结果表明:(1)选取柠条坡面小区为研究对象,对WEPP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径流量对有效水力传导系数比较敏感,土壤侵蚀量对细沟间可蚀性和有效水力传导系数较为敏感。并通过实测径流值进行率定得到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值为12.2 mm/h,细沟间可蚀性参数值6.995×10~6 kg?s?m~(-4),其余参数采用模型默认参数值。本研究借助WEPP模型模拟不同坡度的径流产沙规律发现,径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坡度达到20°时,径流量随坡度增加保持稳定,产沙量增加趋势渐缓。(2)工程整地措施是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水平阶整地措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台宽的水平阶对径流泥沙的调控效果发现,与坡面小区对比,二阶和叁阶水平阶随台宽增加对地表径流调控率分别从6.5%增加到61.2%,从10.1%增加到69.7%;二阶水平阶在中(1.0 mm/min)、大(1.5 mm/min)雨强下,台面宽度大于1.5 m时产沙量小于坡面,泥沙调控率从1.1%增加到68.8%,叁阶水平阶泥沙调控率从1.4%增加到82.3%。根据单位台宽减沙量提出水平阶的最优台宽。以坡长为10 m的实际径流小区为例,小雨强(0.5 mm/min)时,二阶和叁阶水平阶的台面宽度达到1.5 m和1.0 m时即可发挥优良的水土保持效益,其单位台宽减沙量最大,分别为0.13 kg/m~3和0.12 kg/m~3;遭遇中雨强(1.0 mm/min)时,台宽1.5 m的叁阶水平阶效果最佳,其最大单位台宽减沙量为0.17 kg/m~3;大雨强(1.5 mm/min)时,台宽2.0 m的叁阶水平阶效益最好,其最大单位台宽减沙量为0.30 kg/m~3。(3)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坡面植被的径流产沙规律以及植被盖度、植被分布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坡面径流产沙规律受雨强有显着影响,降雨初期,径流产沙量均有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径流量和含沙量表现出不同的趋势,0.5 mm/min雨强的径流稳定时间早于1.0 mm/min雨强,且1.0 mm/min雨强的径流量远远大于0.5 mm/min雨强。含沙量在0.5 mm/min雨强下的稳定时间是从30 min开始,而在1.0 mm/min雨强下的含沙量在10 min到30 min区间,含沙量保持较为稳定,而在30 min以后含沙量又有明显的增加,说明植被在降雨前期可以减缓土壤侵蚀发生。借助WEPP模型比较柠条与长芒草在不同坡位处的土壤流失,发现有植被覆盖处的坡面土壤流失量变化差异不大,当植被分布在下坡位时坡面土壤流失量最少。不同雨强下,草本长芒草坡面对泥沙的拦截率始终高于灌木柠条坡面,拦截率范围分别为57%—96%和36%—90%。但在中雨强(1.0 mm/min)和大雨强(1.5 mm/min)条件下,当植被盖度小于20%或大于80%时,长芒草坡面产沙量高于柠条坡面产沙量;盖度在40%—60%时,长芒草坡面产沙量小于柠条坡面。植被盖度和坡位对坡面侵蚀产沙的作用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坡位和植被盖度分别对坡面侵蚀产沙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01);其交互作用对草本长芒草坡面侵蚀产沙作用有显着影响(P<0.01),对灌木柠条坡面侵蚀产沙作用无显着影响。植被配比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模拟结果显示:长芒草分布在坡面下部相较于分布在坡面上部产沙量较小,且当柠条和长芒草配比为1:2时产沙量最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超[9](2018)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覆被格局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频发,土壤抗蚀性差,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建设受到水分条件制约,水土保持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如何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合理配置植被格局尤为紧迫。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覆被格局的优化应从其减水减沙效益出发,研究不同覆被格局的土壤侵蚀效应,同时,构建指标体系表征不同覆被格局的土壤侵蚀效应,为科学合理配置覆被格局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不同覆被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入渗性能和抗冲性的差异,研究了植被恢复和结皮发育形成的坡面土壤空间异质性;结合坡面不同覆被格局和坡面土壤空间异质性,通过野外放水模拟冲刷实验,讨论了不同覆被格局的产流产沙特性;针对坡面覆被格局的定性描述较为单一,难以表征坡面覆被格局的复杂特征,讨论了利用不同格局指数表征坡面覆被格局的条件和推荐指数;最后,讨论了利用格局指数表征覆被格局土壤侵蚀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和演替过程中,坡面土壤由于立地条件不同会产生空间异质性。随着植被恢复和结皮发育,土壤有机质和水稳性团聚体显着增加,土壤容重显着减小。随着植被恢复土壤入渗性能和抗冲性增加,随着结皮发育土壤入渗性能减小,抗冲性增强。土壤有机质和水稳性团聚体增加均与土壤抗冲性呈正相关;土壤容重和土壤抗冲性呈负相关。铁杆蒿群落冠层下土壤和结皮发育的土壤的抗冲性分别为裸地的3.22倍和1.56倍。铁杆蒿群落下土壤和结皮发育的土壤的入渗性能分别为裸地的1.21倍和84.1%。(2)坡面不同覆被格局均有较好的减水减沙效益,其减水减沙效益的强弱与覆被面积直接相关,植被覆盖度越大,减水减沙效果越好。与全裸格局小区相比,坡上聚集、坡中聚集、坡下聚集和全坡聚集格局的减沙效益分别为43.75%、50.51%、48.84%、71.04%。消除不同覆被格局要素面积不同的影响,仅考虑覆被格局的影响,相对的坡中聚集的减水减沙效益最大。在不同侵蚀营力条件下,不同覆被格局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且随着侵蚀营力增大,产沙量也随之增大,但侵蚀营力进一步增大后,其产沙量可能并不会随之增大。(3)本文通过统计学的因子分析降维思想,对18种格局指数进行分类,讨论其表征覆被格局的有效应。当斑块占比发生显着改变时,PLAND、CIRCLE-MN、CLUMPY、SPLIT、NLSI五个指标相互独立性较高,信息冗余小,能够全面描述格局信息;当斑块占比相近时,PLAND、CLUMPY、NLSI、FRAC MN、MESH五个指数能够全面描述格局信息。综合来看,在进行格局分析时,PLAND、CIRCLE-MN、CLUMPY、SPLIT、NLSI、CLUMPY 和 MESH 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的表征格局信息,而冗余信息相对较小。(4)在分析格局指数是否能够反映土壤侵蚀过程时,在“源”、“汇”两类景观类型,格局指数与土壤侵蚀状况表征变量的相关系数符号相反。用覆被格局指数指数解释不同覆被格局的土壤侵蚀差异时,在类型水平上有一定的有效性。景观类型聚集指数(MESH)与分割指数(SPLIT)比其它指数在指示景观格局的侵蚀产沙效应时更有效。尽管格局指数在类型水平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受制于土壤侵蚀的复杂性和格局指数的局限性,用格局指数预测土壤侵蚀仍存在不确定性。覆被格局在一定时间段内相对稳定,但侵蚀动力变化却比较大,土壤侵蚀具有临界性,如何进一步将侵蚀动力因子引入,才能更好解释土壤侵蚀过程。(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胡先培,龙阳阳[10](2018)在《喀斯特原生马尾松林下地表径流与土壤侵蚀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喀斯特马尾松原生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的变化规律,对该区的植被类型的水土资源保护利用及生态恢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在尾松原生林里设置不同坡度(15°、20°和25°)径流小区,监测不同雨强(60、90、120 mm/h)下径流和泥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喀斯特马尾松土壤的持水率在短时间内较难达到完全饱和;在不同雨强、坡度的条件下,马尾松地表侵蚀产流产沙特征差异明显;相同条件下,产沙量随着雨强及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产流量在坡度一定时,90 mm/h雨强的累积及总径流量明显高于60、120 mm/h的雨强;不同降雨强度对小于25°坡面的累积径流量影响较小,但当雨强≥90 mm/h,坡面≥25°时累积径流量变化明显。(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8年02期)

侵蚀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方来水来沙作为上下不同地貌部位之间水流能量传递的媒介和泥沙输移的载体,对下游侵蚀产沙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关键环节。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小流域泥沙来源以及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沉积效应,对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了上方来水来沙异位侵蚀效应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异位侵蚀"的概念,从异位径流特征、侵蚀产沙等方面,分析了裸露坡面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并对水土保持措施异位减蚀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异位侵蚀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可从明确异位侵蚀效应概念、探索异位侵蚀影响因素及其机理、阐明上方来水来沙异位侵蚀过程中水沙和能量传递特征、量化水土保持措施异位减蚀作用等4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侵蚀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马斗斗.基于RUSLE和PESERA的皇甫川流域LUCC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D].西安科技大学.2019

[2].王杉杉,李占斌,张乐涛,马波.上方来水来沙的异位侵蚀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

[3].张冠华,胡甲均.生物结皮土壤-水文-侵蚀效应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19

[4].郭磊,何勇,潘绪超,何源,王传婷.高速侵彻弹体表层侵蚀效应理论计算[J].振动与冲击.2018

[5].郝楠,李静.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国际技术差距——基于2001—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家.2018

[6].刘静文,王勇,李倩,康智勇,汪斌.生态型框技术在护坡工程中的抗侵蚀效应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8

[7].白涛涛,张泽远,邢国强,王虎干,孙振华.带侵蚀效应的叁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J].航空动力学报.2018

[8].任柯蒙.黄土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组合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9].李超.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覆被格局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10].胡先培,龙阳阳.喀斯特原生马尾松林下地表径流与土壤侵蚀效应[J].人民珠江.2018

论文知识图

侵蚀效应示意图局部减压装置侵蚀效应示意图窑人居蚀主要4.5不同气流速度条件下推进剂燃烧表面...降雨过程中黄土表层真实抗剪强度的变化...弹头表面压力系数变化图

标签:;  ;  ;  ;  ;  ;  ;  

侵蚀效应论文_马斗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