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论文文献综述)
毛丽萍[1](2017)在《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讨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不断出现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对金融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对传统会计的会计要素定义、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和披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需要企业对金融市场中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本文主要从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中探究相应的对策。
李霞[2](2015)在《浅议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冲击及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因经济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现有的会计理论将会因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发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今,会计对象要素的定义、确认,会计计量、报告等财务会计理论核心已经受到了衍生工具的全面性挑战。本文主要研究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冲击和挑战,进而对改革现有的计监管制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王芳[3](2011)在《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如国债、期货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现有的衍生金融工具有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
赵广威[4](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衍生金融工具是由传统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新兴的金融合约,从一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企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也随着基础工具的发展而广泛起来,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发生在未来的合约,从其诞生开始,就具有高度的风险性,近些年来,国内外企业由于操作衍生金融工具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由于其与传统的会计理论相悖,确认、计量和披露都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本文以我国2009年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披露为例,揭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首先,文章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概述,包括准则对于其定义、分类、风险产生的原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和确认对传统会计理论所带来的挑战和解决与传统会计理论之间的矛盾的措施。其次,本文以2009年度的上市公司年报为例,选取了衍生金融工具披露较为完善的中国银行和中石化集团两家企业的年报,列示了其对衍生金融工具表内和表外的披露内容和报表使用者可以由此可以得出的信息,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准则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披露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最后,文章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重构、引进全面收益表等,同时也综合分析了这些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周志芳[5](2010)在《浅析金融创新风险防范》文中提出本文简述以衍生金融工具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业务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财务会计和审计理论体系的冲击,并从会计、审计基础理论为出发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对衍生金融工具为核心的金融创新风险进行了分析,对审计理论及方法体系重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刘喜民[6](2010)在《金融海啸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文中提出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给整个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自金融危机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衍生品的神秘性和挑战性,对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现行会计理论和制度造成冲击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概括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现状;并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从对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准则的冲击和挑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的原则和方法,以推动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和完善。
白海泉[7](2010)在《知识经济下的会计计量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穆方舟[8](2010)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维系全球经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正式瓦解,各国开始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许多国家纷纷放宽了对汇率的金融管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基础金融工具的价值也相应地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国际金融市场随之产生了规避风险的强烈需求。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它为基础金融工具的持有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对冲风险的手段。衍生金融工具在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过去的10多年间,它的规模空前扩大。然而衍生金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风险很大,投机性很强的金融工具,近年来一系列震惊全球的危机和事件几乎都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有关: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住友金属巨亏事件、中航油巨亏事件和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三家投资银行的破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传统财务报告在危机出现之前看不到任何“先兆”,仍然显示出良好的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这将误导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所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更多的发展和应用,传统财务报表的披露会越显不足。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对完善传统财务报表的披露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六章来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问题。第一部分(2-3章)是衍生金融工具概述及对传统会计的冲击。首先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特征和种类上对衍生金融工具作了一个基本的介绍。之后分析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第一,对会计要素的冲击。按照资产和负债两要素的定义,其未来经济利益从企业的流入和流出都必须来自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是来自双方签订的合约,它所引起的未来的是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根据传统会计模式下的确认标准很难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会计报表的资产中予以核算。但是,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是作为表外业务予以反映,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严重失真。第二,对会计确认的冲击。按照传统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企业应该在经济业务发生的期间记录这些业务对企业的影响,而不是收到或付出现金时记录其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在合约订立时,交易双方权利义务虽然基本确定,但交易并未实际发生,而且可能在到期时也不会发生,因此不符合权责发生制下会计确认的要求。但如果不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就不能及时揭示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也不能正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未实现持有损益,这就不能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相关性的要求。第三,对会计计量的冲击。历史成本坚持会计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在持有期间内的任何变动,都应该分阶段真实地反映,这就会造成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严重的脱离实际情况,从而也导致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会计报告根本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第四,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冲击。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确认(包括会计要素)和会计计量的冲击,最终必将会涉及到传统的会计报告。传统会计报表对企业过去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提供了真实而公正的描述,但它无法准确地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也不会揭示任何风险和不确定性。传统资产负债表按流动性排列,主要体现受托责任的目标,为债权人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但却无法体现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内容。传统利润表只披露已实现损益,而不披露未实现损益,而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其价值随时波动,将产生大量的未实现损益,这些未实现损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重大的决策价值。所以,绝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中都不能得到充分的披露,这显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决策相关性的要求。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必须对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做出调整,使其能适应当前的金融环境,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满足决策相关性的要求。第二部分(4-5章)是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冲击的实质和会计对此的调整以及调整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通过美国会计学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目标的表述,可以看出决策有用观以取代受托责任观成为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会计是基于受托责任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是与生俱来的,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偏重于可靠性。但资本市场发展起来后,对相关性要求很高,因而相关性的要求实际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体现这两个转向,实现会计的“反应性”,使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相关性的要求,传统会计理论必须得到调整。传统收益决定是建立在交易已经发生的基础上,而衍生金融工具的事项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发生,它显然不满足传统收益的确认。但是,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却是巨大的,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果不确认,显然不能满足决策相关的要求。因此,会计学界引入了全面收益的概念,认为收益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权益变动。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的,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就先体现在资产负债的变动,再确认损益,于是资产负债观也被确认下来。以全面收益代替传统收益成为传统会计应对衍生金融工具冲击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全面收益的确定,离不开对资产负债项目价值变化的金额确定,会计计量属性必然要改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反映了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所达成的共识,更贴近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这种具有预测性的公允价值信息辅助决策,公允价值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和“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对衍生工具而言,公允价值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但是问题因此产生,衍生金融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大量的未实现损益,未实现损失按照谨慎性原则还能进行确认,而未实现收益和利得是在传统会计体系之外的,所以实务的发展不能贯彻传统收益确定的模式,净利润与净资产的变动不能挂钩,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逻辑关系的瓦解。报表间逻辑关系瓦解实质原因在于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对会计环境的变化不适应,即会计环境在变化,而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未能一致地构建起来。所以,重建和改进适合衍生金融工具的财务会计报表体系是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采用渐进式改进是合理的选择。第三部分(6~7章)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改进,本文首先对资产负债要素进行重新定义,使金融衍生工具其符合其定义,认为可以把资产重新定义为“企业(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以及虽然是未来的交易或事项但在法律上具有不可撤销(更改)性而拥有或控制的……”;然后分析了流动性、货币性、核心性和金融性四种资产负债项目分类标准,指出资产负债表项目按流动性分类的不足和按金融性分类的优势所在:衍生工具流动性难以判断、金融性分类适应会计目标的转变、金融性分类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金融性分类适应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转变、金融性分类对现行报表变动较小符合渐进式改进的要求;最后将资产负债表按金融性分类,对现行资产负债表进行改进,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对于利润表的改进,考虑到现行利润表不能披露对衍生金融工具未实现损益并且报表间逻辑关系混乱,本文首先引入全面收益观,使利润表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等的未实现损益,体现决策有用观和资产负债观,重建报表的逻辑关系;然后借鉴国外主流会计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渐进式改进的要求,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应采用单报表模式;最后按照上述理念提出对我国利润表的改进方法:保留传统利润表的完整性,把传统利润表未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未实现损益和一些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权益的部分在利润表后全面收益里列示,对现行利润表进行改进。本文可能的创新有以下三点:(1)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循环过程中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影响,而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较少。本文除了探讨这种影响外,更从冲击的实质: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转向进行了研究,并由此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角度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2)衍生金融工具不满足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无法纳入传统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本文认为应对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才能将衍生金融工具等新业务纳入会计报表中。(3)在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改进上,基于以前学者关于财务报表原本逻辑关系的瓦解研究,结合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逻辑关系的影响,提出了对传统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改进的方案。
董捷[9](2009)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文中认为文章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提出了应对衍生金融工具挑战的策略。
曲延波[10](2009)在《小议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性的金融自由化趋势,使得我国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等不断增加,比如平安人寿投资外汇损失达百亿美元。笔者为此针对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特征,论述了其对我国传统会计的挑战,最后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发展思考。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1)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要素定义的冲击 |
1.1 对“资产”、“负债”等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冲击 |
1.2 对“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的冲击 |
2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确认的冲击 |
3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计量的冲击 |
3.1 按“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 难以反映企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真实情况 |
3.2 按“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 难以反映持仓盈亏变动情况 |
4 结语 |
(2)浅议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冲击及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对象要素定义的冲击 |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对象元素 |
三、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计量的冲击 |
四、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报告的冲击 |
(3)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会计要素定义的影响 |
二、对会计要素确认的影响 |
1. 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 |
2. 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 |
3. 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确认 |
三、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
四、对会计受益的影响 |
(4)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IASB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成果 |
(二) 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成果 |
三、文章的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文章结构 |
第二部分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基本理论 |
一、金融工具 |
(一) 概述 |
(二) 金融工具和传统资产负债的比较 |
二、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点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
(二) 衍生金融工具基本分类 |
(三) 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目的 |
(四)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对传统会计理论带来的挑战 |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 |
(三) 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 |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 |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概述 |
(二) 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规定 |
第三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披露 |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对传统会计披露的挑战 |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披露现状 |
第四部分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方式的改进的建议 |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改进 |
二、对利润表的改进 |
三、对报表附注的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浅析金融创新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创新的发展及其特征 |
二、金融创新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冲击 |
1. 对会计核算的挑战。 |
2. 对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 |
三、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促使审计理论及方法体系进行重构 |
1. 不完全信息博弈对现行审计构成的困境。 |
2. 金融创新将显着增加现行审计风险 |
四、审计理论及方法体系重构初探 |
1. 审计准则的重构 |
2. 审计方法的重构 |
五、结论 |
(6)金融海啸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冲击 |
(一) 对会计要素冲击 |
(二) 对会计确认冲击 |
(三) 对会计计量冲击 |
(四) 对会计报告与披露冲击 |
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现状及会计制度构建的原则 |
(一)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现状 |
(二)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原则 |
四、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策略 |
(一) 重新定义会计要素 |
(二) 修正会计确认标准 |
(三)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
(四) 调整会计报表结构 |
(五) 专设准则解释委员会 |
(六)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 |
(7)知识经济下的会计计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面临的挑战 |
1.1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局限性 |
1.1.1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不利于经营和投资决策。 |
1.1.2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缺乏时间上的一致性。 |
1.1.3 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为操纵会计报表提供了机会。 |
1.2 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 |
1.2.1 物价变动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 |
1.2.2 物价变动冲击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
1.2.3 物价变动冲击了费用与收入配比原则。 |
1.3 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 |
1.3.1 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及特征使得对它的计量成为必需。 |
1.3.2 衍生金融工具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强烈冲击。 |
1.3.3 衍生金融工具对损益确认的“实现”原则及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
2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发展方向 |
2.1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计量模式 |
2.2 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是我国财务会计现在和未来的选择 |
(8)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写作思路 |
1.5 可能的创新 |
1.6 研究综述 |
1.6.1 国外研究综述 |
1.6.2 国内研究综述 |
2.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冲击 |
2.1 衍生金融工具定义 |
2.1.1 金融学界下的定义 |
2.1.2 会计学界下的定义 |
2.1.3 两种定义的差别 |
2.1.4 我国会计准则下的定义 |
2.1.5 笔者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思考 |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
2.4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冲击 |
2.4.1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要素的冲击 |
2.4.2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确认的冲击 |
2.4.3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计量的冲击 |
2.4.4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冲击 |
3.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信息披露冲击的实质 |
3.1 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 |
3.1.1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
3.1.2 转向决策有用观 |
3.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偏重可靠性转向偏向相关性 |
3.2.1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3.2.2 相关性与可靠性 |
3.2.3 偏向相关性 |
3.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披露决策相关信息 |
4.传统会计理论应对冲击的调整 |
4.1 采用全面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 |
4.2 会计计量属性 |
4.3 公允价值——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
4.3.1 公允价值 |
4.3.2 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局限性 |
4.3.3 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优点 |
4.3.4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展望 |
4.3.5 当前的公允价值危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元凶还是替罪羊 |
5.财务报表逻辑关系的瓦解 |
5.1 会计报表体系的逻辑关系 |
5.2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使财务报表逻辑关系瓦解 |
5.3 采用渐进式重建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 |
6.资产负债表会计信息披露改进 |
6.1 资产负债表要素重新定义 |
6.1.1 现行做法的实质——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新的会计要素 |
6.1.2 未来趋势——会计要素重新定义 |
6.2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与比较 |
6.2.1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标准 |
6.2.2 资产负债表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 |
6.3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的选择——按金融性分类 |
6.3.1 衍生金融工具流动性难以判断 |
6.3.2 选择按金融性分类的依据 |
6.3.3 资产负债表项目按金融性分类 |
6.4 资产负债表的改进 |
6.5 表外披露补充说明资产负债表内容 |
7.利润表会计信息披露改进 |
7.1 全面收益理论 |
7.2 利润表改进采用全面收益观的优点 |
7.3 全面收益观的应用 |
7.3.1 国外在准则中运用全面收益观 |
7.3.2 国外关于全面收益的报告方式和确认标准 |
7.3.3 我国应采用的全面收益报告方式和确认标准 |
7.4 利润表的改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小议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衍生金融工具特征 |
(一) 强有力的财务杠杆作用和高度的金融风险性 |
(二) 以合约为基础 |
(四) 产品设计高度灵活 |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
(一) 对传统会计确认的冲击 |
(二) 对传统会计计量的冲击 |
(三) 对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冲击 |
三、衍生金融工具未来发展思考 |
(一) 重构会计确认标准 |
(二) 重构会计计量 |
(三) 重构会计要素 |
(四) 重构会计报告 |
四、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论文参考文献)
- [1]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讨论[J]. 毛丽萍. 中国商论, 2017(16)
- [2]浅议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冲击及挑战[J]. 李霞. 商, 2015(42)
- [3]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 王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03)
- [4]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研究[D]. 赵广威.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
- [5]浅析金融创新风险防范[J]. 周志芳. 河北金融, 2010(09)
- [6]金融海啸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J]. 刘喜民. 财会通讯, 2010(18)
- [7]知识经济下的会计计量模式研究[J]. 白海泉.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01)
- [8]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 穆方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 [9]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J]. 董捷.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S2)
- [10]小议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 曲延波. 财经界,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