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总参数法论文_魏然,孙鹏,周宇鹏,范庆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总参数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参数,等效电路,电磁,数学模型,永磁,直线,模型。

集总参数法论文文献综述

魏然,孙鹏,周宇鹏,范庆梅[1](2019)在《应用双层集总参数法的微小卫星简化热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小卫星方案设计阶段热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化热分析方法,适用于热耦合性较好的微小卫星热分析。该方法将卫星的温度分析分为稳态温度水平分析和温变幅度分析两方面,可实现小时级的热分析且结果准确。经对比某微小卫星的简化分析结果与基于物理模型的全数字仿真分析以及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简化分析计算结果偏差小于3℃,满足工程计算需求,能够真实反映卫星的温度水平,可应用于微小卫星方案阶段的热设计。(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刘腾[2](2019)在《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集总参数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海浪波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与发电系统所配套使用的一种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在磁路结构上较传统电机不同,电枢绕组与定子齿槽在空间上互相垂直,实现了电负荷与磁负荷的解耦。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不仅继承了永磁电机的诸多优点,而且兼具横向磁通和直线驱动的特点。因此,横向磁通直线电机在低速、高推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调研了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此模型,利用解析计算,研究各参数对电机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并对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负载特性进行仿真计算.3.分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可行性.4.通过对有限元仿真及MATLAB/SIMULINK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准确性,分析两者差别与不足,对最后的电机实验打下基础.5.搭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实验平台,基于集总参数的仿真验证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佐证,利用旋转电机代替直线运动的发动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研究提供分析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夏天[3](2019)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是一种新型的微动力元件,是微流控系统乃至微机电系统中重要的的驱动元件和执行元件。为了更好地对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进行设计和优化,预测其给定几何尺寸和特定工况下的动态性能,建立一个简洁方便、准确有效的计算模型十分必要。本文基于集总参数法的思想,首次对典型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进行了整泵的建模,得到了该泵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加工了两台样泵进行了相应的外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集总参数模型能有效地预测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动态性能。本文的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将一个典型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划分为压电驱动部分和射流元件部分两大块,对这两大部分分别采用动力学建模和数值模拟拟合的方法构建计算模型,两大部分之间通过体积流量的传递联结起来。根据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电学和力学之间的类比,得到了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的等效电路模型。在等效电路模型中,电流和电压分别代表实际系统中的体积流量和压差,电阻、电容和电感分别用来表示能量耗散、势能变化和动能变化,理想变压器则说明能量从电学域向流体域的转换情况。利用该等效电路,采用电路理论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频响函数(?),即出口体积流量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根据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对双层复合结构的压电振子作Kirchhoff基本假设,推导出压电振子的振动位移方程。通过求解振动方程得到位移分布,进而得到有效压电常数d_a和换能系数φ。利用类比动量方程的计算方式,最终得到压电振子振动膜片的等效集总参数。针对不同扩散管开角(q分别为15°、30°、45°、60°、75°)和不同喉部宽度(d分别为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的附壁射流元件在不同Reynolds数(400、600、800)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体积流量随Reynolds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扩散管开角和喉部宽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存在一个最佳扩散管开角和最佳喉部宽度。经MATLAB叁维拟合分别得到了附壁射流元件在泵出过程和吸入过程中进口段和出口段的等效总体阻抗拟合曲面。在硅基上采用湿法刻蚀加工了扩散管开角分别为30°和45°的两台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样泵,并搭建了外特性试验台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压电振子可承受的强度范围内,微泵的体积流量随电压幅值的增加而增加;工作频率是影响微泵性能的关键因素,微泵的体积流量随着频率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中间存在一个最佳工作频率为75Hz;扩散角为45°的试验样泵,其体积流量要高出30°的试验样泵,在最佳工作频率时增幅接近40%。将集总参数模型中的各参数代入等效电路模型中,用MATLAB Simulink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各个工作频率下的体积流量估计值。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和试验测量值两条曲线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模型计算值总体上要大于试验测量值。(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戚禹康[4](2019)在《利用集总参数法测量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材料对激光吸收的研究工作对激光加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吸收率测量方法的研究是材料对激光吸收研究工作的基础。从量热的角度出发利用传热学中的集总参数法建立了测量吸收率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试验装置,并测量了几种常用工程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本文来源于《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04-21)

杨婷,杨永春,石代龙,白书战,李国祥[5](2018)在《基于多体动力学和集总参数法的曲轴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新型船用12V型柴油机设计开发过程中,为研究缸心距、主轴颈直径和连杆轴颈直径对曲轴强度和弹性联接发电机轴系扭振特性的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求解曲轴非线性油膜特性和摩擦损失,并通过集总参数法搭建轴系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的最小油膜厚度、摩擦功耗、最大合成振幅及扭振应力随轴颈直径的增加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随缸心距的增加变化不太明显;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接触压力具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连杆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均出现在点火时刻后10°左右,与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出现时刻一致;弹性联接发电机的轴系可以明显降低曲轴的最大合成振幅及扭振应力。(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2018年05期)

周云山,黎承霖[6](2016)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干式双离合器温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测干式双离合器温度,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超出极限范围,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实时控制系统的干式双离合器温度计算模型。利用集总参数法对离合器简化模型进行热力学分析,构建温度计算离散数学模型,求解各温度节点的温度值。对比结果表明该温度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满足工程计算要求,为后续进行基于温度的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6年08期)

崔扬,谢卫[7](2016)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直线同步电机电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集总参数法一种电磁装置的建模分析方法,结合了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的优点,计算时间短且精度可靠。使用此方法针对一台直线同步电机建立电磁模型,通过磁通管原理得到电机的等效磁网络,再运用电磁耦合的方法,将电机的电路部分和磁网络部分耦合在一起。最后对电机的电磁模型进行仿真,并与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在磁场分析上计算较为精确且使用方便。(本文来源于《上海大中型电机》期刊2016年01期)

孟庆林,李琼[8](2015)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中尺度城市热环境评价设计——以厦门科技创新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厦门科技创新园为例,采用集总参数法,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对其夏季室外热环境状况进行了现状评估和优化设计,研究证实了基于集总参数法的DUTE1.0软件在中尺度城市热环境评价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绿化、遮阳、渗透等技术手段在城市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方建筑》期刊2015年06期)

刘剑[9](2015)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气驱液增压泵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气驱液增压泵是一种以低压压缩空气为驱动介质,能够自动实现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高压输出的装置。它综合利用了气动和液压的优点,其增压原理是利用两个独立腔体内端面积不同的大小活塞,通过力的平衡原理,将大面积活塞上的低气压转化成小面积活塞上的高液压。面积比越大,泵的输出压力越高。气驱液增压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输出压力高、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床工业、油气工业、化学及石油化工、国防、矿山、工程机械及航天航空等领域,成为当前气液增压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国内对于气驱液增压泵的研究起步较晚,在高压领域可查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大流量、高增压比的气驱液增压泵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等方法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集成阀式的气驱液增压泵结构,然后通过建立其系统仿真模型,对其静、动态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各参数对增压泵性能的作用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气驱液增压泵进行了结构优化。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气驱液增压泵在气源压力为5Bar(表压)的情况下,最高输出压力为381Bar,额定工控下流量可达23L/min。本文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气驱液增压泵的研究现状,概括了本文研究的重点与研究内容。第二章,分析了气驱液增压泵的工作原理,并从系统的输出特性出发,对气驱液增压泵的结构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了增压泵初始结构参数。第叁章,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了解了影响气液增压泵性能的因素,分别建立气驱液增压泵中气缸和二位四通气控换向阀的数学模型。第四章,通过搭建气驱液增压泵集总参数仿真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详细分析了气源压力、换向阀结构、气缸结构及负载压力等参数对增压泵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后的各结构参数。第五章,介绍了气驱液增压泵输出压力/流量测试系统基本原理,利用测试设备对增压泵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对比了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5-12-23)

胡金锁,周国印,王普凯,吴行,陈庆昌[10](2015)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坦克装甲传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坦克装甲热特征,基于集总参数法进行坦克装甲单元划分,建立了热平衡方程,搭建了坦克装甲热网络,确定了热平衡计算求解方法。对某型坦克在设计工况下的装甲温度进行计算,得出了热特征明显的高温区域,并分析了原因。对某型坦克装甲温度进行试验测量,将测量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最大误差为6.92%,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集总参数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海浪波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与发电系统所配套使用的一种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在磁路结构上较传统电机不同,电枢绕组与定子齿槽在空间上互相垂直,实现了电负荷与磁负荷的解耦。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不仅继承了永磁电机的诸多优点,而且兼具横向磁通和直线驱动的特点。因此,横向磁通直线电机在低速、高推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调研了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此模型,利用解析计算,研究各参数对电机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并对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负载特性进行仿真计算.3.分析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可行性.4.通过对有限元仿真及MATLAB/SIMULINK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准确性,分析两者差别与不足,对最后的电机实验打下基础.5.搭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实验平台,基于集总参数的仿真验证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佐证,利用旋转电机代替直线运动的发动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为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研究提供分析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总参数法论文参考文献

[1].魏然,孙鹏,周宇鹏,范庆梅.应用双层集总参数法的微小卫星简化热分析方法[J].航天器工程.2019

[2].刘腾.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集总参数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3].夏天.基于集总参数法的附壁射流无阀压电微泵建模[D].江苏大学.2019

[4].戚禹康.利用集总参数法测量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C].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下).2019

[5].杨婷,杨永春,石代龙,白书战,李国祥.基于多体动力学和集总参数法的曲轴可靠性研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8

[6].周云山,黎承霖.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干式双离合器温度模型研究[J].机械传动.2016

[7].崔扬,谢卫.基于集总参数法的直线同步电机电磁分析[J].上海大中型电机.2016

[8].孟庆林,李琼.基于集总参数法的中尺度城市热环境评价设计——以厦门科技创新园为例[J].南方建筑.2015

[9].刘剑.基于集总参数法的气驱液增压泵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5

[10].胡金锁,周国印,王普凯,吴行,陈庆昌.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坦克装甲传热分析[J].兵工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示例房间示意图典型断面速度矢量图(Y=0.7m)典型断面速度矢量图(Z=1.5m)典型断面速度矢量图(Z=0.5m)典型时刻顶板结露情况几种光散射之间的频率关系

标签:;  ;  ;  ;  ;  ;  ;  

集总参数法论文_魏然,孙鹏,周宇鹏,范庆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