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论文和设计-谭院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包括机架、第一机筒、第二机筒、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一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一进料装置以及设于第二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二进料装置,第一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挤出螺杆,第一挤出螺杆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二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挤出螺杆,第二挤出螺杆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一机筒和第二机筒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可以分开同时进行原料的熔融再自动混合一起,最终进行挤出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且原料的熔融效果较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机筒、第二机筒、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一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一进料装置以及设于第二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机筒、第二机筒、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均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挤出螺杆,所述第一挤出螺杆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挤出螺杆,所述第二挤出螺杆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机筒和第二机筒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机筒的出料端与第一机筒连通,所述第二机筒的出料端内装设有连通阀,所述连通阀包括挡板以及拉手,所述拉手设于第二机筒外,所述挡板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第二机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内壁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拉手连接,所述第二机筒外设有第一条形槽和与第一条形槽垂直设置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均用于卡接拉手。

设计方案

1.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机筒、第二机筒、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一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一进料装置以及设于第二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机筒、第二机筒、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均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挤出螺杆,所述第一挤出螺杆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挤出螺杆,所述第二挤出螺杆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机筒和第二机筒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机筒的出料端与第一机筒连通,所述第二机筒的出料端内装设有连通阀,所述连通阀包括挡板以及拉手,所述拉手设于第二机筒外,所述挡板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第二机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内壁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拉手连接,所述第二机筒外设有第一条形槽和与第一条形槽垂直设置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均用于卡接拉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依次连通的第一入料口、第一送料箱以及第一入料通道,所述第一入料通道与第一机筒连通,所述第一送料箱内活动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所述第一送料螺杆与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和依次连通的第二入料口、第二送料箱以及第二入料通道,所述第二入料通道与第二机筒连通,所述第二送料箱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送料螺杆,所述第二送料螺杆与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料口内底部可拆卸装设有第一网板,所述第一网板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入料口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气动振荡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螺杆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料口内底部可拆卸装设有第二网板,所述第二网板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入料口的外壁固定有第二气动振荡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螺杆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出螺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杆部、第二螺杆部以及第三螺杆部,所述第一螺杆部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所述第二螺杆部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以及逐渐变小的深度,所述第三螺杆部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所述第三螺杆部的螺纹的螺距和深度均小于第一螺杆部的螺纹的螺距和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芯以及安装于电磁芯内的电磁线圈,所述第一机筒外壁和第二机筒外壁均绕设有电磁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箱,所述第一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一挤出螺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变速箱,所述第二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二挤出螺杆驱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的制作很多时候需要多种材料混合制作,如色母粒的生产,原料为载体和碳黑等,目前的生产方式通常是先通过挤出机将载体熔融、过滤、挤出,经过切粒机切粒,然后再将切好的颗粒与碳黑等原料一起重新通过计量秤喂入挤出机,再次进行熔融、挤出和切粒操作,完成色母粒的制造。

在上述过程中,经过处理切好的颗粒与碳黑一起用于制造色母粒,许多现有的做法是将所有原料同时喂入挤出机,不同原料一起容易导致熔融效果不好,颗粒从固体熔融成液体再对碳黑等其它原料进行包覆时,包覆效果不好,导致最终产品品质较差;而有的做法采用不同的挤出机对不同原料先进行熔融挤出,再重新混合一起再挤出,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设置有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可以分开同时进行原料的熔融再自动混合一起,最终进行挤出工作,因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原料的熔融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包括机架、第一机筒、第二机筒、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一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一进料装置以及设于第二机筒的进料端的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机筒、第二机筒、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均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挤出螺杆,所述第一挤出螺杆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机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挤出螺杆,所述第二挤出螺杆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机筒和第二机筒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机筒的出料端与第一机筒连通,所述第二机筒的出料端内装设有连通阀,所述连通阀包括挡板以及拉手,所述拉手设于第二机筒外,所述挡板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第二机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内壁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拉手连接,所述第二机筒外设有第一条形槽和与第一条形槽垂直设置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均用于卡接拉手。

更优的,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依次连通的第一入料口、第一送料箱以及第一入料通道,所述第一入料通道与第一机筒连通,所述第一送料箱内活动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所述第一送料螺杆与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更优的,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包括第四驱动装置和依次连通的第二入料口、第二送料箱以及第二入料通道,所述第二入料通道与第二机筒连通,所述第二送料箱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送料螺杆,所述第二送料螺杆与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更优的,所述第一入料口内底部可拆卸装设有第一网板,所述第一网板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入料口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气动振荡器。

更优的,所述第一送料螺杆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

更优的,所述第二入料口内底部可拆卸装设有第二网板,所述第二网板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入料口的外壁固定有第二气动振荡器。

更优的,所述第二送料螺杆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

更优的,所述第一挤出螺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杆部、第二螺杆部以及第三螺杆部,所述第一螺杆部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所述第二螺杆部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以及逐渐变小的深度,所述第三螺杆部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所述第三螺杆部的螺纹的螺距和深度均小于第一螺杆部的螺纹的螺距和深度。

更优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芯以及安装于电磁芯内的电磁线圈,所述第一机筒外壁和第二机筒外壁均绕设有电磁芯。

更优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箱,所述第一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一挤出螺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变速箱,所述第二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二挤出螺杆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当有多种原料需要熔融混合时,先将连通阀打开,手动拉动拉手,使拉手不卡接在第一条形槽内,接着90度转动拉手,带动挡板旋转,再将拉手卡入第二条形槽内,此时挡板不再挡住第二机筒的出料端,接着将不同原料分别由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加入螺杆挤出机内,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驱动第一挤出螺杆和第二挤出螺杆旋转,同时启动加热装置,升高第一机筒和第二机筒内的温度,使原料受热融化,第二挤出螺杆将第二机筒内的原料搅拌挤入第一机筒内,与第一机筒内的原料混合最后由第一挤出螺杆挤出第一机筒。该螺杆挤出机通过设置有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可以分开同时进行原料的熔融再自动混合一起,最终进行挤出工作,因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原料的熔融效果较好,在第二机筒内设置连通阀,当第二机筒不工作时可以关闭第二机筒,使得螺杆挤出机也适用于单原料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入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入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挤出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挤出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送料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送料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机架,2-第一机筒,21-第一挤出螺杆,211-第一螺杆部,212-第二螺杆部,213-第三螺杆部,3-第二机筒,31-第二挤出螺杆,4-第一驱动装置,41-第一驱动电机,42-第一变速箱,5-第二驱动装置,51-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变速箱,6-第一进料装置,61-第三驱动装置,62-第一入料口,63-第一送料箱,64-第一入料通道,65-第一送料螺杆,621-第一网板,622-第一通孔,623-第一气动振荡器,7-第二进料装置,71-第四驱动装置,72-第二入料口,73-第二送料箱,74-第二入料通道,75-第二送料螺杆,721-第二网板,722-第二通孔,723-第二气动振荡器,8-加热装置,81-电磁芯,82-电磁线圈,9-连通阀,91-挡板,92-拉手,93-第一转轴,94-第二转轴,95-弹性件,96-第一条形槽,97-第二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1至图4、图7和图8,包括机架1、第一机筒2、第二机筒3、第一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5、设于第一机筒2的进料端的第一进料装置6以及设于第二机筒3的进料端的第二进料装置7,所述第一机筒2、第二机筒3、第一驱动装置4以及第二驱动装置5均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第一机筒2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挤出螺杆21,所述第一挤出螺杆21与第一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机筒3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挤出螺杆31,所述第二挤出螺杆31与第二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机筒2和第二机筒3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8;所述第二机筒3的出料端与第一机筒2连通,所述第二机筒3的出料端内装设有连通阀9,所述连通阀9包括挡板91以及拉手92,所述拉手92设于第二机筒3外,所述挡板91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轴93和第二转轴94,所述第一转轴93和第二转轴94均与第二机筒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3内设有弹性件95,所述弹性件95的一端与第一转轴93的内壁连接,弹性件95的另一端与拉手92连接,所述第二机筒3外设有第一条形槽96和与第一条形槽96垂直设置的第二条形槽97,所述第一条形槽96和第二条形槽97均用于卡接拉手92。

具体地,当有多种原料需要熔融混合时,先将连通阀9打开,手动向上拉动拉手92,弹性件95伸长,使拉手92不卡接在第一条形槽96内,接着90度转动拉手92,拉手92带动弹性件95转动,弹性件95进而带动第一转轴93转动,最终使挡板91旋转90度,再松开拉手92使其卡入第二条形槽97内,将挡板91固定好,此时挡板91不再挡住第二机筒3的出料端,第二机筒3打开;接着将不同原料分别由第一进料装置6和第二进料装置7加入螺杆挤出机内,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和第二驱动装置5分别驱动第一挤出螺杆21和第二挤出螺杆31旋转,同时启动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升高第一机筒2和第二机筒3内的温度,使原料受热融化,第二挤出螺杆31将第二机筒3内的原料搅拌挤入第一机筒2内,与第一机筒2内的原料混合最后由第一挤出螺杆21挤出第一机筒2。该螺杆挤出机通过设置有第一进料装置6和第二进料装置7,可以分开同时进行原料的熔融再自动混合一起,最终进行挤出工作,因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原料的熔融效果较好,在第二机筒3内设置连通阀9,当第二机筒3不工作时可以关闭第二机筒3,使得螺杆挤出机也适用于单原料的制作,也即是增加螺杆挤出机的使用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1,所述第一进料装置6包括第三驱动装置61和依次连通的第一入料口62、第一送料箱63以及第一入料通道64,所述第一入料通道64与第一机筒2连通,所述第一送料箱63内活动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65,所述第一送料螺杆65与第三驱动装置61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具体地,工作人员将原料送入第一入料口62,同时启动第三驱动装置61,第三驱动装置61为电机,第三驱动装置61驱动第一送料箱63内的第一送料螺杆65转动,使第一送料螺杆65匀速传送原料,原料通过第一入料通道64今年入第一机筒2内,在第一入料口62与第一机筒2之间增加设置第一送料螺杆65,便于控制原料的送入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1和图2,所述第二进料装置7包括第四驱动装置71和依次连通的第二入料口72、第二送料箱73以及第二入料通道74,所述第二入料通道74与第二机筒3连通,所述第二送料箱73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送料螺杆75,所述第二送料螺杆75与第四驱动装置71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具体地,工作人员将原料送入第二入料口72,同时启动第四驱动装置71,第四驱动装置71为电机,第四驱动装置71驱动第二送料箱73内的第二送料螺杆75转动,使第二送料螺杆75匀速传送原料,原料通过第二入料通道74今年入第二机筒3内,在第二入料口72与第二机筒3之间增加设置第二送料螺杆75,便于控制原料的送入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5,所述第一入料口62内底部可拆卸装设有第一网板621,所述第一网板621设有若干第一通孔622,所述第一入料口62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气动振荡器623。

具体地,设置第一网板621,在第一网板621上设置第一通孔622,原料经过第一通孔622再进入第一送料箱63内,同时第一通孔622可以过滤掉原料内的一些杂物,在加入原料时,启动第一气动振荡器623,防止原料粘附在第一入料口62的内壁上,该结构可以减缓原料送入第一送料箱63内的速度,防止加入原料的量太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9,所述第一送料螺杆65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

具体地,等距等深的第一送料螺杆65便于控制物料的输送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6,所述第二入料口72内底部可拆卸装设有第二网板721,所述第二网板721设有若干第二通孔722,所述第二入料口72的外壁固定有第二气动振荡器723。

具体地,设置第二网板721,在第二网板721上设置第二通孔722,原料经过第二通孔722再进入第二送料箱73内,同时第二通孔722可以过滤掉原料内的一些杂物,在加入原料时,启动第二气动振荡器723,防止原料粘附在第二入料口72的内壁上,该结构可以减缓原料送入第二送料箱73内的速度,防止加入原料的量太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10,所述第二送料螺杆75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

具体地,等距等深的第二送料螺杆75便于控制物料的输送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7,所述第一挤出螺杆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杆部211、第二螺杆部212以及第三螺杆部213,所述第一螺杆部211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所述第二螺杆部212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以及逐渐变小的深度,所述第三螺杆部213的螺纹具有相等的螺距和相等的深度,所述第三螺杆部213的螺纹的螺距和深度均小于第一螺杆部211的螺纹的螺距和深度。

具体地,将第一挤出螺杆21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螺纹的螺距和深度都不一样,第一螺杆部211为加料段,也称为输送段,将送入机筒内的物料向前传送,螺杆的螺距相等,螺杆深度也相等,即螺杆是等距等深的;第二螺杆部212为压缩段,也称迁移段,该段的螺杆等距不等深,此时物料受热逐渐融化,出现了物态变化,第二螺杆部212主要为了适应物料物态的变化、其螺糟体积逐渐变小;第三螺杆部213为均化段,也称为计量段,该段的螺杆与第一螺杆部211一样是等距等深,但是螺槽深度此加料段螺槽深度要浅,便于控制挤出物料的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1和图2,所述加热装置8包括电磁芯81以及安装于电磁芯81内的电磁线圈82,所述第一机筒2外壁和第二机筒3外壁均绕设有电磁芯81。

具体地,通电后,加热装置8的电磁线圈82通过电磁感应在第一机筒2内和第二机筒3内产生涡流,而使第一机筒2内和第二机筒3发热,从而加热第一机筒2内和第二机筒3中的物料,该加热装置8结构简单,只要通电便可加热,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如图1和图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箱42,所述第一变速箱42的输出端与第一挤出螺杆2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1以及与第二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变速箱52,所述第二变速箱52的输出端与第二挤出螺杆31驱动连接。

具体地,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1和第二驱动电机51,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二变速箱52412调整转速,进而控制第一挤出螺杆21和第二挤出螺杆31的转速,便于控制调整第一挤出螺杆21和第二挤出螺杆31对原料的输送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8230.8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34100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29C 48/285

专利分类号:B29C48/285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广东京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京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蔡边村富民中路富民工业园一园35号A区

发明人:谭院良;黎明兴

第一发明人:谭院良

当前权利人:广东京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克宽

代理机构:44215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带双进料装置的螺杆挤出机论文和设计-谭院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