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爆发性增温事件论文_吴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强爆发性增温事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对流层,臭氧,电离层,大气。

强爆发性增温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吴晨[1](2018)在《日食和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期间电离层扰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与热层的部分区域重迭。电离层受到的扰动主要来自于太阳,包括太阳的周期性变化带来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等,以及太阳活动相关的日冕物质抛射(CME)、耀斑等,除此之外,来自低层大气的波动,如行星波、潮汐、重力波等对电离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大气-电离层系统受到一系列复杂的非线性的化学、动力学、电动力学、以及辐射过程所共同决定。总之,大气-电离层系统受到了内部和外部过程的影响。日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当日食发生时,月亮遮蔽导致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在短时间内有限的地球区域内迅速下降,甚至达到夜间水平。然而不同于正常的白天夜晚周期变化,日食导致的快速太阳辐射变化会导致日-地环境有更多的扰动和非线性过程。每一次的日食,由于发生的纬度,地方时,地磁条件,太阳活动等不同,电离层的响应也会不同。这就为我们研究大气/电离层系统对太阳辐射在有限区域的短时变化响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是常发生在冬季半球极区的一种大尺度的天气现象,一般表现为在平流层约10 hpa(~32km)高度上温度上升十几到几十度,同时东向纬向平均风减弱,甚至出现反向。一般认为是平流层快速增长的行星波向上传播,与极区平均流相互作用导致。增温事件期间,会引起中层和低电离层(MLT)区行星波、重力波、潮汐等的变化,甚至影响到电离层。因此,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为我们研究电离层与低层大气的耦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本文研究了日食和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期间电离层的扰动,具体包括:1.基于(a)120°E子午线、30.5°N-42.8°N范围内,电离层垂测仪记录的F2层临界频率(foF2)、F2层峰高(hmF2);(b)武汉流星雷达记录的MLT区的经向风和纬向风,我们研究了中纬(>30°N)电离层在高太阳活动条件下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的响应。据我们所知,这可能是首次报导了高太阳活动条件下,中纬电离层白天强烈而一致的半日潮现象(上午foF2/hmF2的增强/抬升),以及频繁出现的日落后的增强现象。进一步的时频分析发现,foF2和MLT区的中性风中,16天行星波都出现了增强,表明16天行星波在SSW期间电离层和低层大气的耦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谐波分析发现foF2中的24h、12 h、8 h潮汐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并且12 h潮汐的幅度还受到了~16天周期波动的调制,这证实了 SSW期间,16天行星波与半日潮相互作用,通过调制半日潮驱动风发电机调制了电离层F层。2.基于日本和韩国的五个电离层垂测仪探测,我们对中纬电离层对2012年5月20日的日食的响应进行了观测研究。我们报导了电离层对日食响应的延迟效应。foF2对日食的响应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更慢;在不同纬度的观测点,即使月影遮蔽率差不多,电离层的扰动却相差很大。这可能是由月影遮蔽区温度的下降导致等离子体从等离子层向下扩散引起的。向下扩散的等离子体可以补充F层的电离的损失,从而造成了电离层响应的延迟效应。随着纬度的增加,磁倾角增大,等离子的补充越强烈,电离层响应的延迟越高。此外,我们报导了日食引起的周期为~43-51 min的重力波,并通过分析发现它在100-150 km内自下向上传播,这说明了此次日食引起的重力波源在100 km以下,而不是在F层。3.我们利用 The Global Ionosphere-Thermosphere Mode1(GITM)模拟了 2017 年 8月21日的日食,并将模拟结果与GPS TEC的观测以及6个电离层垂测仪得到的F2层电子密度峰值(NmF2)进行了对比。模拟和观测显示的日食期间的减弱效应以及日食结束后的增强效应相对来说比较一致。北美地区模拟的TEC下降了~54.3%,观测的TEC下降了~57.6%;模拟的NmF2下降了~20-50%,观测的NmF2下降了-40-60%。并且模型和观测同时出现了日食后电离层的增强效应:模拟TEC和NmF2增加了 10%;观测TEC和NmF2分别增加了~10-25%和~10-40%。通过对GITM的分析,我们提出日食之后电离层的增强主要来源于[O]/[N2]的增强,而水平中性风的汇聚导致了[O]在日食之后的增强;此外离子温度的下降会导致电荷交换下降,从而导致[O+]上升时,[N2]的下降也会导致F层[O+]升高。(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11-01)

王睿,Y.Tomikawa,T.Nakamura[2](2017)在《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期间北极对流层顶及其逆温层变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MERRA再分析数据和GPS/COSMIC掩星温度数据研究了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期间北极对流层顶及其逆温层的变化机制。在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主要由波数为2的行星波引起。GPS/COSMIC掩星数据表明,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引起北极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温度升高,对流层顶逆温层的增强,且纬度越高变化越显着。通过静力学稳定度分析发现,稳定度高的区域最先出现在上平流层,并逐渐向下移动到对流层顶上方。同时,一股强大的剩余环流下降流也从上平流层下降到对流层顶上方,且纬度越高下降的速度越快。通过分析静力学稳定度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引起平流层和对流层顶附近的静力学稳定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是剩余环流的下降流。这股强大的下降流通过绝热升温引起了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温度上升,并在对流层顶上方迅速形成静力学稳定度的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这股下降流主要与波数为2的行星波有关。(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5 谢义炳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吴晨,陈罡,张绍东,李雅贤[3](2016)在《高太阳活动下中纬电离层对2013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SSW)的响应研究至今还不是很清楚,尤其在中纬地区以及在高太阳活动条件下。本次研究,利用了位于120°E子午链(30.5°N-42.8°N)上的八个电离层探测仪探测点,包括七个斜测仪探测点和一个位于武汉的垂测仪,观测电离层在SSW期间的变化,同时,利用武汉流星雷达,记录了MLT区85-96 km高度上纬向风和经向风的变化。我们发现,在2013 SSW发(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期刊2016-10-15)

盛日锋,王盘兴,闵凡花[4](2005)在《近50a平流层年强爆发性增温事件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按WMO提供的标准,提出了划分强爆发性增温(SuddenStratosphericWarming,简称SSW)事件的指标,用NCEP/NCAR30hPa层逐日温度、高度资料,确定了1950―2002年1―3月期间的35次强SSW事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强SSW事件发生的气候及异常特征,并从北半球中高纬臭氧及日照年际变化及其年际异常出发,给出了这些特征的部分成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盛日锋,王盘兴,闵凡花[5](2005)在《近50a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事件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按WMO提供的标准,提出了划分强爆发性增温(SuddenStratosphericWar ming,简称SSW)事件的指标,用NCEP/NCAR30hPa层逐日温度、高度资料,确定了1950—2002年1—3月期间的35次强SSW事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强SSW事件发生的气候及异常特征,并从北半球中高纬臭氧及日照年际变化及其年际异常出发,给出了这些特征的部分成因。(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盛日锋[6](2004)在《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事件的确定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计划的逐日位势高度场,温度场,u、v和w资料场和Earth Probe—TOMS月平均全球臭氧总量格点资料,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强爆发性增温(SSW)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给出了识别强SSW事件发生的指标,用它对1950—2002年1—3月期间平流层大气逐日温、压、风场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共得到35次强SSW过程,并将其与Labitzke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所定指标及过程的合理性。其次,对强SSW的气候及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强SSW事件平均年发生频数为0.66次(约3年发生2次),平均持续时间为9天,隆冬(1月)至初春(3月)发生频数递增。2)强SSW事件发生频数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为高发阶段,平均发生频数为1.0次/年,90年代起为低发阶段,发生频数下降为0.42次/年。3)伴随强SSW事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有3种:阿留申高压北进,北大西洋高压北进,北大西洋高压和阿留申高压共同北进,它们的最终效果是使极涡崩溃、极区增温。4)强SSW事件发生源地有较强的地域性,欧亚大陆的东北部是发生源地最为频繁的地区。 分析表明:1至3月,臭氧总量的面积平均逐渐增高,这与强SSW事件频数1至3月增高同步;此外,大气臭氧总量趋势变化以1990年前后存在明显的突变,90年代以后,北半球中高纬1—3月间大气臭氧总量处于负异常阶段,这和90年代以来强SSW事件发生频数明显下降相吻合。 借助于SVD分析方法,逐日分析了30hPa垂直速度场与同期30hPa温度场间的关系,在格陵兰东部地区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垂直速度与同期温度距平异常有显着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期刊2004-05-01)

强爆发性增温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MERRA再分析数据和GPS/COSMIC掩星温度数据研究了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期间北极对流层顶及其逆温层的变化机制。在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主要由波数为2的行星波引起。GPS/COSMIC掩星数据表明,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引起北极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温度升高,对流层顶逆温层的增强,且纬度越高变化越显着。通过静力学稳定度分析发现,稳定度高的区域最先出现在上平流层,并逐渐向下移动到对流层顶上方。同时,一股强大的剩余环流下降流也从上平流层下降到对流层顶上方,且纬度越高下降的速度越快。通过分析静力学稳定度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引起平流层和对流层顶附近的静力学稳定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是剩余环流的下降流。这股强大的下降流通过绝热升温引起了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温度上升,并在对流层顶上方迅速形成静力学稳定度的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这股下降流主要与波数为2的行星波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爆发性增温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1].吴晨.日食和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期间电离层扰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8

[2].王睿,Y.Tomikawa,T.Nakamura.2009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期间北极对流层顶及其逆温层变化机制研究[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5谢义炳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3].吴晨,陈罡,张绍东,李雅贤.高太阳活动下中纬电离层对2013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的响应[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2016

[4].盛日锋,王盘兴,闵凡花.近50a平流层年强爆发性增温事件及其变化规律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

[5].盛日锋,王盘兴,闵凡花.近50a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事件及其变化规律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

[6].盛日锋.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事件的确定及成因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4

论文知识图

高度上位势高度(阴影)及其距平(黑...1999年2月的强SSW事件[ug]和Δ[T]的时...

标签:;  ;  ;  ;  ;  ;  ;  

强爆发性增温事件论文_吴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