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模加固工具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模加固工具,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卡紧结构以及调节紧固机构,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卡紧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各支撑板的下端面上;调节紧固机构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连接两个支撑板,用于借助两个支撑板调节两个卡紧结构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两个支撑板,并将卡紧结构上分别对应卡在吊模的两侧,使卡紧结构将吊模固定限位,然后通过调节紧固机构移动两个支撑板的距离,来调节两个卡紧结构的间距,使两个卡紧结构向吊模运动,达到卡紧结构稳定地加固吊模的效果,并且这种方式安装速度快,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卡紧结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上,且用于固定连接吊模;调节紧固机构,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且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用于借助两个所述支撑板调节两个所述卡紧结构之间的距离。

设计方案

1.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

卡紧结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上,且用于固定连接吊模;

调节紧固机构,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且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用于借助两个所述支撑板调节两个所述卡紧结构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结构包括:

固定板,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

竖板,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且均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吊模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紧固机构包括:

安装板,数量为两个,均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各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

螺杆,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并通过螺母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板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至少为两个,且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L型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另一侧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螺纹孔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结构包括:

固定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竖板,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且均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吊模的凹槽;

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滑动配合的T型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所述T型槽相同的长条通孔,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长条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模加固工具还包括:

连接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容纳槽;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容纳槽内,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容纳槽滑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加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用于移动所述吊模加固工具的提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吊模加固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阳台和卫生间的止水坎与楼板需一次成型,来保证阳台和卫生间不会出现渗水现象。目前,通常向吊模内浇筑混凝土,吊模固定较难,因此需要对吊模进行加固,多采用多个水平放置的角铝来加固吊模,角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或者相对的吊模上,这种加固的效果不明显,且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模加固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角铝加固吊模效果较差,且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吊模加固工具,包括:

支撑板,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

卡紧结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上,且用于固定连接吊模;

调节紧固机构,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且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用于借助两个所述支撑板调节两个所述卡紧结构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结构包括:

固定板,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

竖板,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且均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吊模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紧固机构包括:

安装板,数量为两个,均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各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

螺杆,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并通过螺母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安装板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杆至少为两个,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为L型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另一侧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螺纹孔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结构包括:

固定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竖板,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且均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吊模的凹槽;

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滑动配合的T型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与所述T型槽相同的长条通孔,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长条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模加固工具还包括:

连接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容纳槽;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容纳槽内,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容纳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用于移动所述吊模加固工具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吊模加固工具,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两个支撑板,并将卡紧结构上分别对应卡在吊模的两侧,使卡紧结构将吊模固定限位,然后通过调节紧固机构移动两个支撑板的距离,来调节两个卡紧结构的间距,使两个卡紧结构向吊模运动,达到卡紧结构稳定地加固吊模的效果,并且这种方式安装速度快,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与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支撑板;11-长条通孔;12-T型槽;13-连接板;14-容纳槽;15-弹簧;2-卡紧结构;21-凹槽;22-固定板;23-竖板;24-螺栓;3-调节紧固机构;31-安装板;32-螺杆;33-螺母;4-吊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进行说明。一种吊模加固工具,包括支撑板1、卡紧结构2以及调节紧固机构3,支撑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卡紧结构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各支撑板1的下端面上,且用于固定连接吊模4;调节紧固机构3位于两个支撑板1之间且两连接两个支撑板1,用于借助两个支撑板1调节两个卡紧结构2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两个支撑板1,并将卡紧结构2上分别对应卡在吊模4的两侧,使卡紧结构2将吊模4固定限位,然后通过调节紧固机构3移动两个支撑板1的距离,来调节两个卡紧结构2的间距,使两个卡紧结构2向吊模运动,达到卡紧结构2稳定地加固吊模4的效果,并且这种方式安装速度快,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使用时两个卡紧结构2分别卡于相对应的吊模4侧面,卡紧结构2支撑于地面或者其他混凝土上,形成稳定地支撑结构。调节紧固机构3的两侧分别安装于两个支撑板1上,通过控制调节紧固机构3来改变两个支撑板1的距离,达到加强卡紧结构2对吊模4侧面作用力的效果,使该吊模加固工具对吊模4的加固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紧结构2包括固定板22和竖板23,固定板22固定设于支撑板1的下端面;竖板23的数量为两个,分设于固定板22的两端,且均沿背离固定板22的方向延伸,两个竖板2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吊模4的凹槽21,固定板22和两个竖板23形成卡紧结构2,固定板22固定于支撑板1的下端面上,可采用螺栓24连接或者固定板22与支撑板1一体成型,整个卡紧结构2较为简单,质量较轻,便于使用整个吊模加固工具。螺栓24可采用多个,固定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节紧固机构3包括安装板31和螺杆32,安装板31的数量为两个,均固定设于支撑板1的上端;各安装板31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螺杆32设于两个安装板31之间,且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螺纹孔,并通过螺母33与安装板31固定连接,安装板31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相靠近的一端,工作人员可以用手将两个安装板31向内压,使卡紧结构2上的凹槽21与吊模4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然后使用螺母33和穿过第一螺纹孔的螺杆32将两个支撑板1固定在一起。可使用多个螺母33,分别设于各安装板31的两侧,同时可以使用对顶螺母33的方式固定将螺杆32和两个安装板31固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安装板31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螺杆32至少为两个,且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各安装板31上至少设置两个第一螺纹孔,并配合与各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的螺杆32,使通过两个螺杆32来调节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更好地固定两个支撑板1,固定效果更好,使该吊模加固工具加固吊模4的效果也更佳。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31为L型板,安装板31的一侧固定于支撑板1上,另一侧竖直向上延伸,第一螺纹孔设于安装板31的另一侧上,安装板31采用L型板,并使L型板的一侧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一侧竖直设置,这种结构的安装板31与支撑板1连接的较为牢靠,并且另一侧竖直设置也便于螺杆32穿过第一螺纹孔,将两个安装板31连接在一起。可以设置安装板31的一侧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使可以调节两个安装板31的位置,达到提高该吊模加固工具应用范围的目的。

请参阅图1、图2、图4以及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紧结构2包括固定板22和竖板23;固定板22设于支撑板1上,且与支撑板1滑动配合;固定板2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竖板23的数量为两个,分设于固定板22的两端,且均沿背离固定板22的方向延伸,两个竖板23之间形成形成用于容纳吊模4的凹槽21;支撑板1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固定板22滑动配合的T型槽12,支撑板1的上端面上设有与T型槽12相同的长条通孔11,支撑板1和固定板22通过穿过长条通孔11和第二螺纹孔的螺栓24连接,设置固定板22与支撑板1上的T型槽12滑动配合,使可以控制固定板22在支撑板1上滑动,来调节两个固定板2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该吊模加固工具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用来加固不同尺寸的止水坎的吊模4,并且在固定板22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使用螺栓24穿过长条通孔11和第二螺纹孔将固定板22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最后两个竖板23之间形成的凹槽21卡设于吊模4的两侧。可使用防松垫圈避免螺栓24松动。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吊模加固工具还包括连接板13,连接板13设于两个支撑板1之间;两个支撑板1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容纳槽14;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容纳槽14内,且分别与两个容纳槽14滑动配合,在两个支撑板1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容纳槽14,并使用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伸入至容纳槽14内,在使用调节紧固机构3调节两个支撑板1的距离时,可以以该连接板13为导向,保证两个支撑板1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可在容槽内设置限位凸起,在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设于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凸起部,用来限位连接板13的位置,进而达到限位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容纳槽14内设有限位弹簧15,限位弹簧15一端固定于容纳槽14的槽底,另一端与连接板13固定连接,设置限位弹簧15来使连接板13的两端可以始终处于两个容纳槽14内,既可以保证两个支撑板1的距离在合适的范围内,又可以以该连接板13作为中间连接件,将两个支撑板1连接在一起。

请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模加固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板1上还设有用于移动吊模加固工具的提手,设置提手便于工作人员手提起两个支撑板1,搬运该吊模加固工具至工作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吊模加固工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7819.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86864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E04G13/00

专利分类号:E04G13/00;E04G17/065;E04G17/12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锋创科技园18号院31号楼

发明人:张思云;杨明;马松;丁士杰;刘宝庄;魏向东;武俊;尹泰康;高宇

第一发明人:张思云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秦敏华

代理机构:13120

代理机构编号: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吊模加固工具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