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解气驱油藏油气多相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陶冶[1](2019)在《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地质储量中,稠油(含沥青和油砂)储量占70%以上。蒸汽驱是最为有效,也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且成功的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原油粘度在1000 mPa×s以上的稠油或特稠油油藏。油藏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油气田开发过程,拟合动态开发历史,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开发指标预测及参数优选等有效的工具。对于在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0 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进行蒸汽驱,由于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合理井网井距和最优注采参数均不同于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000mPa×s的稠油油藏,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本文以中亚M油田M-Ⅲ油藏为例,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和实际生产数据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驱剩余油分布规律、蒸汽驱开发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油藏工程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以及蒸汽驱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的时机与可行性的策略。取得以下认识:(1)蒸汽驱在浅层普通稠油油藏(M-Ⅲ油藏)的应用已取得成功,但也暴露出注汽速率低、层间矛盾突出、蒸汽前缘突进不均匀、井网井距不合理、油层厚度大导致开发效率低、稳产难度大等一些问题和矛盾;(2)普通稠油流变性实验结果反映出,当油藏温度在60 oC以上时,研究区原油为牛顿流体,油气渗流符合达西定律。不同温度下热水与蒸汽的驱油效率实验证明,蒸汽驱驱油效率明显高于热水驱,温度越高驱油效率越高;(3)蒸汽驱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沉积微相、油层有效厚度等,以及注汽量、注汽干度和完井方式等方面;(4)经过论证,合理井网密度在0.3-0.5ha/井之间,合理井距在73-114m之间;(5)对于地下原油粘度小于500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注汽速率应不低于1.0t/(d×ha×m),井底蒸汽干度大于30%,采注比大于1.1;(6)井网二次加密试验区生产实际反映出,油藏开发平面矛盾得到了改善,采油速度提高了0.5%,最终采收率达43%以上,与现井网相比提高11个百分点;(7)对油层厚度超过10m的区域应实施避射顶部油层,充分提高蒸汽热利用率,对油层厚度大于24m的区域应实施分层蒸汽驱开发,以提高纵向蒸汽驱波及系数;(8)通过论证对比蒸汽驱接替技术方案,水-汽交替段塞驱的开发效果优于热水驱、间歇蒸汽驱、连续蒸汽驱,综合考虑推荐水-汽交替段塞驱为蒸汽驱后期开发方式转换的接替技术。通过以上研究和取得的认识,明确了下步M-Ⅲ油藏蒸汽驱开发调整优化思路,即现阶段在平面上全面推进井网二次加密,纵向上在D2层和J1层之间实施分层注汽,同时优化注采参数,蒸汽驱后期适时转换开发方式为水-蒸汽交替段塞驱。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静[2](2019)在《MT油田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T构造位于FT凹陷中部构造带的西南部,目标区块构造复杂,纵向上油层分布零散,开发中存在油田递减快、吸水能力差等低渗透油田特有的问题。本次研究优选MT油田M1、M2、M4、M5、M6、M15等6个区块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化区块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油藏生产的特点,通过开展油藏工程评价,研究可以实现油田合理开发的技术对策,减缓区块产量递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本文首先进行精细地质研究,通过对MT油田6个区块所有井地层对比,明确了流沙港组流三段主力含油。加强渗流特征研究,剖析影响开发因素,通过润湿性及相渗实验结果,确定了储层岩石亲水的特点,明确了注水开发的可行性。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确定储层表现出的敏感性特点。其次通过整理和分析该区块试油试采资料,总结区块试油试采特征,发现该区块油井投产初期产量较高,但产量下降很快,说明地层能量明显不足。同时综合运用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类比法等方法对开发层系、开发方式、井网井距以及单井产能等开发技术政策的进行了研究,为方案部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最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考虑油藏地质和工艺技术水平进行方案部署。
李蒙蒙[3](2019)在《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体积压裂水平井技术是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体积压裂通过在水平井筒周围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减小储层与水平井筒之间的渗流阻力,从而有效改善致密油藏的开发效果。对于中高含水期的油藏以及注水开发的油藏,油藏中的流体大部分处于油水两相流动状态。如果采用单相流的试井理论对试井数据进行解释,解释结果会与实际储层和流体的物性参数存在偏差。因此,本文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理论与数学物理方法,形成了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的试井分析方法。首先考虑流体饱和度梯度的变化和渗吸作用,建立了裂缝性油藏注水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数学模型。结合渗吸经验公式与一维B-L水驱油理论,建立了饱和度求解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与反演方法进行解析求解,得到了注水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饱和度分布。然后与压力求解方程进行耦合,采用Laplace空间径向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得到无因次井底压力,绘制了典型曲线图版,并分析了注水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曲线特征。在注水井直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常规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油藏系统与裂缝系统中含水率的变化以及裂缝的有限导流能力,将人工裂缝进行离散化,采用半解析方法进行求解,分析了常规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曲线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两种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数学模型,将人工裂缝分为主裂缝和二级裂缝,考虑裂缝的有限导流能力以及油藏系统与裂缝系统中含水率的变化,将裂缝进行离散化,采用半解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了两种不同裂缝网络条件下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的试井曲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渗流试井曲线与单相流试井曲线形状相似,但是随流体总流度的增大,曲线整体向左下方偏移。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的试井曲线比常规压裂水平井多了一个二级裂缝流体向主裂缝流动阶段和主裂缝与二级裂缝之间的干扰流动阶段。体积压裂水平井油藏含水率的变化主要影响地层拟径向流动阶段和地层线性流动阶段,对裂缝系统流动阶段影响较小。裂缝系统的含水率主要对裂缝线性流动阶段及二级裂缝流体向主裂缝流动阶段产生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压力与压力导数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本研究对于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的开发与动态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明涛,王晓冬,董文秀[4](2018)在《确定溶解气驱油藏压力与饱和度关系的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溶解气驱油藏渗流方程的强非线性,在前人定义两相拟压力函数基础上,采用Boltzmann变换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一种形式简单而精度较高的压力与饱和度的近似关系式。此方法虽然是从一维线性渗流模型导出的,它同样适用于一维径向渗流、应力敏感储层及其他渗流情形。该模型为油气两相渗流方程的解析或半解析求解提供了计算基础。
祝浪涛[5](2018)在《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与试井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气驱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目前许多油藏产出大量的伴生气,是一种有效驱替介质,如果能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采收率,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随着油藏混合气驱开发的不断深入,注入混合气与原油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气驱开发动态变得极其复杂,并为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的表征和传统动态反演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在深入研究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数值模拟、相态平衡、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及试井理论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采用相平衡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混合气、纯气与原油之间的组分传质规律、物性变化特征和混相特征,明确了混合气驱作用机制。基于混合气驱作用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井网动力学制约条件下,注采井间压力、流体流度和流体储容系数的分布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采用“界面表皮”技术描述不同组成流体交界面处的附加压力降,同时建立了幂律函数模型表征流体流度和储容系数时空变化特征的表征模型,为气驱注采井试井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理论支撑。然后,以混合气驱过程中压力、流体流度及流体储容系数分布规律为基础,通过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注入井初期、注入井后期、生产井初期和生产井后期四类气驱直井试井模型,同时考虑了各区交界面处附加压力降、混合油气流度幂律非线性变化和混合油气储容系数非线性变化特征;综合利用解析、Laplace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等方法对以上四类气驱非线性渗流试井模型进行了求解,并研究了这些试井模型的渗流特征。此外,基于以上渗流模型对影响试井曲线特征的相关主控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为气驱注采井的参数反演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最后,基于不同注采井试井模型,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求极值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气驱注入井和采出井的压力特征点与试井解释参数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了气驱注采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气驱注采井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方法。根据典型挥发性油藏基本参数,建立混合气驱五点井组数值模型,并应用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技术评价气驱波及特征和流体分布特征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评价气驱开发效果和监测气驱开发动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总而言之,本论文以卡沙甘油田数据为基础,在深入研究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之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的表征方法和试井理论,为混合气驱开发动态监测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支撑。
吴德华[6](2018)在《基于物质平衡的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预测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溶解气驱作为一种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在油田开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针对溶解气驱油藏开展研究对指导油田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溶解气驱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油气两相渗流为研究对象,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分别建立了一维单向封闭储层模型、圆形封闭封闭储层直井模型、圆形封闭储层垂直裂缝井模型,得到了以下的研究成果和认识:1、展开石油与天然气PVT性质的调研,通过不同学者的研究经验公式计算溶解气油比、原油和天然气的体积系数、粘度。2、基于溶解气驱油藏油气渗流机理,建立了油气两相物质平衡方程和油气两相微分物质平衡方程,并利用欧拉法和龙格库塔法求解微分物质平衡方程得到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3、建立了一维单向封闭储层油气两相渗流方程,并引入拟函数将其线性化,通过无量纲定义得到无量纲线性方程,运用Laplace变换、Duhamel褶积以及Stehfest数值反演推导出产能公式。4、建立了圆形封闭直井油气两相渗流方程,通过推导最终得到拟稳态产能方程。利用Eclipse建立数值模型来进行半解析解和数值解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通过控制变量法,依次分析了储层绝对渗透率k、原始地层压力pi、井底流压pwf对油藏生产动态的影响。5、建立了圆形封闭储层垂直裂缝井的油气两相渗流方程,将推导得到的拟稳态产能公式和物质平衡方程联立求得半解析解。利用Eclipse建立数值模型来进行半解析解和数值解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分别得到了裂缝无量纲导流能力CfD、表皮系数Sf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
赵二猛[7](2017)在《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及产能预测研究》文中提出非常规油气藏已成为国内外能源开发的热点领域,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巨大,但此类油气藏渗透率低,需要一定的技术改造措施才能获得经济开发。水平井能够增大泄油面积,体积压裂技术能够“打碎”储层,形成裂缝网络,极大地提高储层整体渗透率,因此,水平井结合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已成为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主要手段。而体积压裂后试井资料解释和评价及产能预测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开展了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及产能预测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基于五区复合渗流模型和叠加原理建立了能够计算变产量、变流压、流压或产量线性变化以及流压、产量交替变化生产等任意复杂生产制度的体积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计算方法,新方法不仅计算速度快,且不再受以往解析/半解析渗流模型定压或定产边界条件的限制,可用于在考虑体积压裂水平井复杂生产制度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试井设计、解释及产能预测。其次,分析了体积压裂水平井五区模型试井曲线的形态特征,研究了不同储层和裂缝参数对试井曲线的影响,揭示了体积压裂水平井流动规律;同时基于多流量试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考虑复杂生产制度的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在考虑复杂生产制度生产的基础上,通过算例对一口油井进行了试井设计,说明了本文建立的试井分析方法在进行试井设计上的优点。再次,建立了考虑复杂生产历史的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不稳态IPR曲线计算方法,讨论了不稳态IPR曲线的特征以及与常规IPR曲线的区别,分析了生产制度、生产历史、储层渗透率以流压或产量线性变化对不稳态IPR曲线的影响,同时阐述了不稳态IPR曲线斜率和截距代表的物理意义,为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不稳态IPR曲线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结合实例井的实际资料,利用建立的试井分析方法对实例井的试井资料进行了解释,获得了该井的储层及压裂裂缝参数,根据解释结果对产量和压力历史进行了拟合,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该井的生产历史,以试井结束时间作为起点对该井进行了不稳定IPR产能预测。本研究为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资料分析及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唐海[8](2016)在《致密油藏溶解气驱特殊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密油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非常规石油资源,致密油在美国的开发改变了美国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使产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前人对美国巴肯致密油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藏进入两相流动之后的采收率是增大的。这与前人关于油藏进入溶解气驱动阶段采收率降低(或者IPR曲线偏离直线开始变凸)的研究结论完全不同。目前还不能肯定这一统计结果只是偶然,还是在致密油藏溶解气驱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将围绕这一反常现象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详细调研前人关于这一特殊现象的资料及计算方法,并对巴肯Bicentennial区块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其结果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一致,即进入两相流动后致密油溶解气驱油藏采收率是增大的,这证实了巴肯致密油这一特殊现象。本文通过对致密油藏生产过程中的衰竭方式以及储层性质和流体性质等这几方面来分析来这一特殊性的影响因素。对衰竭方式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理论公式来分析油藏不同生产阶段的参数变化。在油藏溶解气驱之前,本文通过Fetkovich/Mccray典型曲线与生产数据的拟合估算了该阶段的油藏特征。在溶解气驱之后,本文参考了前人提出的归一化多相拟时间方程,通过生产数据来估算这一阶段的油藏特征。油藏溶解气驱出现的前后时期,通过对比溶解气驱前后油藏特征参数的变化,并使用前人通过产量估算油藏特征的新方法,分析了不同渗透条件下该阶段油藏特征。本文使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Bicentennial区块各井气油比的三个特征阶段进行模拟并预测其生产规律。分别研究了气油比呈散乱、平稳以及先平稳后上升三种变化情况的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本文通过生产数据分析溶解气驱油藏性质的新方法,发现由溶解气驱之后的生产数据及相关参数所分析的单井控制储量比溶解气驱之前的参数分析的单井控制储量要高。两相流动阶段的渗透率比单相流动阶段的渗透率要高。油藏生产进入溶解气驱阶段以后,通过产量估算的渗透率出现了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现象。相较于中高渗油藏,低渗或者超低渗油藏的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更长。这可能是溶解气驱前后储量、采收率有所提高的原因之一。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得出:油井生产的不稳定生产导致气油比分布散乱,无法获得准确信息。但是在生产气油比的稳定以及先稳定后上升的两种情况下,渗透率越小,气油比上升的速度越慢;孔隙度越小,气油比上升的速度越快;进入溶解气驱之后粘度越低,气油比上升的的速度越快。尤其是当粘度小于1mPa·s时,该上升段的变化明显。这也可能是影响致密油溶解气驱的原因。总体来说,在致密油藏当中,由于其低渗透特性导致溶解气驱出现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黏性阻力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自由气驱动力增大,三者间的此消彼长影响了溶解气驱油藏采收率的高低。
周航[9](2013)在《多相流产能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勘探井还是开发井,在正式投产以前都要确定储层的产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于单相流和两相流产能试井分析方法,国内外都有一定研究,尤其是国外的研究比较系统。单相流和两相产能试井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分析软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目前还没有三相流产能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还没有三相流产能分析的相关软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三相流油藏的有效开发,制约了采油井产能的评价和产量的预测,无法制定出合理的工作制度。本文以实现油气水三相流产能评价为目的,提出了全新的油气水三相流产能分析方法,研究了产能试井测试方法,通过在英东油田的应用结果,提出了英东油田产能试井测试方法。本文重点对三相流产能试井测试方法以及三相流产能分析方法做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对现有产能试井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以及在英东油田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适合英东油田的产能试井测试方法。分析了现有三相流产能方程,建立了全新的三相流产能分析方法,并对英东油田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最后,编制了三相流产能分析软件。
成珍,成绥民,高春宁,朱圣举,甘庆明[10](2011)在《油水两相及低渗透油藏试井分析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油水两相试井分析的全面系统论述,包括两相渗流理论、多相流、数值、注水井和剩余油分布等试井分析的新进展之后,论述了低渗油藏非达西试井分析的部分新进展,对油水两相及低渗透油藏试井分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该研究不仅是合理高效开发天然水驱和注水开发油田的需要,也是合理高效开发低渗、特低渗注水开发油田的需要。
二、溶解气驱油藏油气多相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解气驱油藏油气多相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蒸汽驱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稠油开采技术 |
1.2.2 蒸汽驱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
1.2.3 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4 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进展 |
1.3 蒸汽驱现场应用现状 |
1.3.1 美国克恩河油田(Kern River Field) |
1.3.2 印度尼西亚杜里油田(Duri oilfield) |
1.3.3 中国新疆油田六、九区 |
1.3.4 中国辽河油田齐40块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油田地层特征 |
2.3 油田构造特征 |
2.4 油田沉积特征 |
2.5 研究区储层特征 |
2.5.1 岩石学特征 |
2.5.2 储层物性特征 |
2.5.3 砂体和油层分布 |
2.5.4 含油饱和度分布 |
2.5.5 隔夹层分布 |
2.5.6 储层非均质性 |
2.5.7 储层敏感性评价 |
2.5.8 岩石润湿性评价 |
2.6 油藏性质 |
2.6.1 油藏温度和压力系统 |
2.6.2 原油性质 |
2.6.3 地层水性质 |
第三章 普通稠油油藏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
3.1 普通稠油流变性评价 |
3.1.1 实验设计 |
3.1.2 屈服应力 |
3.1.3 流变性与本构方程 |
3.2 高温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
3.2.1 实验设计 |
3.2.2 热水驱油效率 |
3.2.3 蒸汽驱油效率 |
3.3 温度对储层渗流特征的影响 |
3.3.1 实验设计 |
3.3.2 热水驱油相渗特征 |
3.3.3 蒸汽驱油相渗特征 |
第四章 蒸汽驱开发效果与调整潜力分析 |
4.1 开发历程与开发现状 |
4.2 蒸汽驱生产特征与开发效果 |
4.3 蒸汽驱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地质因素 |
4.3.2 油藏工程因素 |
4.3.3 完井工艺方式 |
4.4 开发调整潜力研究 |
4.4.1 采收率评价 |
4.4.2 平面潜力分析 |
4.4.3 纵向潜力分析 |
第五章 蒸汽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5.1 蒸汽驱油数学模型 |
5.2 地质油藏模型 |
5.2.1 油藏地质建模 |
5.2.2 历史拟合 |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4 注采参数优化 |
5.4.1 注汽速率 |
5.4.2 蒸汽干度 |
5.4.3 采注比 |
5.4.4 应用实例 |
5.5 井网三次加密可行性 |
第六章 开发方式转换接替技术可行性分析 |
6.1 间歇蒸汽驱 |
6.2 热水驱 |
6.2.1 热水驱原则 |
6.2.2 转热水驱方案可行性及预测 |
6.3 水-汽交替段塞驱 |
6.3.1 作用机理 |
6.3.2 方案预测与优选 |
6.4 开发方式对比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基本情况 |
教育背景 |
(2)MT油田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油田开发简况及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储层特征 |
2.4 油层特征 |
2.5 油藏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渗流特征 |
3.1 储层岩石润湿性 |
3.2 油水相对渗透率 |
3.3 储层敏感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油试采分析 |
4.1 试油分析 |
4.2 系统试井分析 |
4.3 试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 |
5.1 数据准备 |
5.2 历史拟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6.1 开发层系 |
6.2 开发方式 |
6.3 合理压力系统 |
6.4 开发井网 |
6.5 采油井生产能力 |
6.6 吸水指数确定 |
6.7 水驱采收率预测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发方案及经济评价 |
7.1 方案部署原则 |
7.2 方案部署 |
7.3 投资估算 |
7.4 经济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常规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研究现状 |
1.2.3 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研究现状 |
1.2.4 裂缝性油藏渗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理论基础 |
2.1 Laplace变换方法 |
2.2 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 |
2.3 井筒储集和表皮因子考虑方法 |
2.3.1 井筒储集效应和井筒储集系数 |
2.3.2 表皮效应和表皮系数 |
2.3.3 压裂水平井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集效应的压力表达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裂缝性油藏注水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 |
3.1 双孔单渗油藏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 |
3.1.1 裂缝性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物理模型 |
3.1.2 注水井饱和度求解数学模型 |
3.1.3 注水井压力求解数学模型 |
3.1.4 实例验证分析 |
3.1.5 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
3.2 双孔双渗油藏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 |
3.2.1 双孔双渗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物理模型 |
3.2.2 注水井饱和度求解数学模型 |
3.2.3 注水井压力求解数学模型 |
3.2.4 实例验证分析 |
3.2.5 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常规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 |
4.1 常规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物理模型 |
4.2 常规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
4.2.1 油藏模型 |
4.2.2 裂缝模型 |
4.2.3 模型离散化与耦合求解 |
4.3 模型验证分析 |
4.4 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 |
5.1 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物理模型 |
5.2 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
5.2.1 油藏模型 |
5.2.2 裂缝模型 |
5.2.3 模型离散化与耦合求解 |
5.3 实例验证分析 |
5.4 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重介质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 |
6.1 双重介质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物理模型 |
6.2 双重介质体积压裂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
6.2.1 油藏模型 |
6.2.2 裂缝模型 |
6.2.3 模型离散化与耦合求解 |
6.3 模型验证分析 |
6.4 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确定溶解气驱油藏压力与饱和度关系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似性变换求解油气两相渗流方程 |
2 压力与饱和度关系 |
3 验证与对比 |
4 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语 |
(5)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与试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驱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
1.2.2 气驱波及特征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气驱流体物性分布特征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气驱试井及动态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合气驱作用机制及热力学性质表征方法研究 |
2.1 混合气驱作用机制研究 |
2.1.1 改进相平衡计算方法 |
2.1.2 混合气/纯气组分传质作用规律分析 |
2.1.3 混合气/纯气对流体物性变化特征作用规律分析 |
2.1.4 混合气/纯气混相特征分析 |
2.2 气驱流体热力学性质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
2.2.1 气驱组分数值模型建立 |
2.2.2 气驱波及特征分析 |
2.2.3 气驱储层压力分布特征 |
2.2.4 气驱流体物性分布特征分析 |
2.3 气驱热力学性质变化特征表征方法研究 |
2.3.1 气驱压力变化特征表征方法研究 |
2.3.2 气驱流体物性变化特征表征方法研究 |
2.4 流体物性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压力对流体物性分布特征的影响 |
2.4.2 注入流体组成对流体物性分布特征的影响 |
2.4.3 储层流体对流体物性分布特征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混合气驱注入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建立及求解 |
3.1 混合气驱初期注入井两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数学模型及求解 |
3.1.3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
3.1.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 混合气驱后期注入井三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
3.2.1 物理模型 |
3.2.2 数学模型及求解 |
3.2.3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
3.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混合气驱生产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建立及求解 |
4.1 气驱初期生产井两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
4.1.1 物理模型 |
4.1.2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
4.1.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 混合气驱后期生产井三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
4.2.1 物理模型 |
4.2.2 数学模型及求解 |
4.2.3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
4.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混合气驱动态反演技术研究 |
5.1 混合气驱注入井试井曲线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
5.1.1 混合气驱初期注入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
5.1.2 混合气驱后期注入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
5.2 混合气驱生产井试井曲线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
5.2.1 混合气驱初期生产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
5.2.2 混合气驱后期生产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
5.3 小结 |
第6章 混合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技术及其应用 |
6.1 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方法 |
6.1.1 气驱时空试井解释技术 |
6.1.2 气驱时空动态评价技术 |
6.2 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方法应用 |
6.2.1 五点井组数值模型及压力分布特征分析 |
6.2.2 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符号变量说明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物质平衡的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相渗流发展现状 |
1.2.2 溶解气驱油藏产能试井研究现状 |
1.2.3 溶解气驱油藏压力分析研究现状 |
1.2.4 溶解气驱数学模型的发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与成果 |
第2章 原油和天然气PVT计算方法 |
2.1 天然气PVT计算方法 |
2.1.1 天然气压缩因子 |
2.1.2 粘度 |
2.1.3 天然气体积系数 |
2.2 地层原油的PVT计算方法 |
2.2.1 原油体积系数 |
2.2.2 原油的溶解气油比 |
2.2.3 原油的粘度 |
2.3 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气两相渗流机理及物理过程 |
3.1 溶解气驱油气两相渗流机理 |
3.2 溶解气驱的物质平衡方程 |
3.3 压力与饱和度关系 |
3.3.1 Perrine-Martin近似关系 |
3.3.2 Muskat近似关系 |
3.3.3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气两相拟稳态渗流特征 |
4.1 一维单向封闭储层的两相渗流特征 |
4.1.1 渗流控制方程 |
4.1.2 定义拟函数 |
4.2 一维径向封闭储层的两相渗流特征 |
4.2.1 渗流控制方程 |
4.2.2 定义拟函数 |
4.2.3 模型验证 |
4.2.4 影响因素分析 |
4.3 圆形封闭储层垂直裂缝井的两相拟稳态渗流特征 |
4.3.1 圆形封闭储层垂直裂缝井油气两相渗流分析 |
4.3.2 圆形封闭储层垂直裂缝井的两相井底流压 |
4.3.3 圆形封闭储层垂直裂缝井的两相Dupuit型产量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
5.0 油气两相垂直裂缝井的计算流程 |
5.1 油气两相渗流垂直裂缝井模型 |
5.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符号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及产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数学理论基础 |
1.1 Laplace变换及数值反演 |
1.2 变产量生产叠加方法 |
1.3 井筒储集和表皮系数的考虑方法 |
1.4 聚流效应影响的考虑方法 |
第二章 体积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 |
2.1 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物理模型建立 |
2.2 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建立 |
2.2.1 无因次变量定义 |
2.2.2 人工裂缝区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3 改造区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4 未改造区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求解 |
2.3.1 未改造区渗流数学模型的求解 |
2.3.2 改造区渗流数学模型的求解 |
2.3.3 人工裂缝区渗流数学模型的求解 |
2.4 考虑任意生产制度的体积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计算方法 |
第三章 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研究 |
3.1 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
3.1.2 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3.2 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 |
3.2.1 试井曲线压力和压力导数计算方法 |
3.2.2 典型曲线拟合试井解释方法 |
3.3 考虑复杂生产制度的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 |
第四章 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
4.1 不稳态IPR曲线计算方法 |
4.2 不稳态IPR曲线特征分析 |
4.2.1 生产制度对不稳态IPR曲线的影响 |
4.2.2 生产历史对不稳态IPR曲线的影响 |
4.2.3 渗透率对不稳态IPR曲线的影响 |
4.2.4 产量或流压线性变化对不稳态IPR曲线的影响 |
第五章 实例井分析 |
5.1 实例井试井资料解释 |
5.1.1 实例井地质及压裂情况 |
5.1.2 实例井前期生产情况 |
5.1.3 实例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解释 |
5.2 实例井产能预测IPR曲线 |
5.2.1 定流压或定产生产产能预测IPR曲线 |
5.2.2 流压或产量线性变化生产产能预测IPR曲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8)致密油藏溶解气驱特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流程 |
1.5 可行性论证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预期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研究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Bicentennial区块研究概况 |
2.3 Bicentennial区块生产历史 |
2.4 Bicentennial区块储量计算 |
第3章 Bicentennial区块致密油溶解气驱特殊性 |
3.1 单井流态判断 |
3.1.1 流态识别方法 |
3.1.2 Bicentennial区块单井流态分析 |
3.1.3 边界控制流条件下最终可采储量估算 |
3.2 月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关系 |
3.3 气油比与最终可采储量的关系 |
3.4 溶解气驱的特殊性分析 |
第4章 衰竭方式对致密油溶解气驱动特殊性的影响 |
4.1 致密油藏溶解气驱前储层性质分析 |
4.1.1 Fetkovich/Mccray典型曲线对原油产量进行分析 |
4.1.2 估算单井控制储量 |
4.1.3 估算油藏特征 |
4.1.4 Bicentennial区块实例数据分析 |
4.2 致密油藏溶解气驱后储层性质分析 |
4.2.1 多相流动方程 |
4.2.2 溶解气驱变产量分析:调和递减 |
4.2.3 溶解气驱流动物质平衡方程 |
4.2.4 巴肯油藏溶解气驱实例分析 |
4.3 致密油藏溶解气驱开始前后储层性质分析 |
4.3.1 Bicentennial区块井在溶解气驱出现前后储层性质分析 |
4.3.2 渗透率对致密油藏溶解气驱开始前后的影响 |
第5章 油藏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 |
5.1 油藏地质建模研究 |
5.1.1 储层地质建模 |
5.1.2 基于地质模型的储量计算 |
5.2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5.2.1 模拟软件与数学模型 |
5.2.2 网格系统与静态参数场 |
5.2.3 流体性质 |
5.2.4 相对渗透率 |
5.2.5 模型初始化 |
5.2.6 油藏历史拟合 |
第6章 致密储层及流体性质的影响 |
6.1 不稳定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单相流动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渗透率对生产气油比的影响分析 |
6.2.2 孔隙度对生产气油比的影响分析 |
6.2.3 原油粘度对生产气油比的影响分析 |
6.2.4 相对渗透率对气油比的影响分析 |
6.3 两相流动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多相流产能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英东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
2.1 英东油田地质特征概况 |
2.1.1 构造及断裂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油藏类型和储层划分 |
2.1.4 储层特征 |
2.1.5 流体性质 |
2.2 英东油田目前开发现状 |
2.3 测试现状 |
2.4 英东油田基本情况小结 |
第三章 产能试井测试方法 |
3.1 现有的产能试井测试方法在英东油田中可用性分析(理论上) |
3.1.1 现有的产能试井测试方法 |
3.1.2 产能试井测试方法比较分析 |
3.2 英东油田产能试井测试方法的确定(进一步的实际应用论证) |
3.3 计算机模拟试井设计及测试方法验证(工艺方法验证) |
3.4 英东油田典型井的产能试井施工设计 |
3.4.1 自喷井测试工艺——调整油嘴 |
3.4.2 抽油机井测试工艺——调整冲程/冲次 |
3.4.3 连抽带喷井测试工艺——调整油嘴、冲程/冲次相结合 |
第四章 产能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
4.1 单相流产能方程 |
4.2 油气两相流产能方程 |
4.3 三相流产能方程 |
4.4 英东油田产能试井解释方法研究 |
4.5 英东油田产能测试解释方法的应用 |
4.6 油井和气井的产量预测方法 |
4.6.1 直井单相流油井产能预测 |
4.6.2 直井气井产能预测 |
4.6.3 英东油田产量预测 |
4.7 多相流产能试井解释软件 |
第五章 三相流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
5.1 三相流 PERRINE-MARTIN 压力方法 |
5.2 三相流 AL-KHALIFAH 压力平方法 |
5.3 三相流 RAGHAVAN 拟压力方法 |
5.4 油气水三相均质储藏标准化拟变量法 |
5.4.1 数学模型 |
5.4.2 数学模型的通解 |
5.4.3 无限大数学模型求解 |
5.5 压力恢复曲线的解释方法 |
5.5.1 数学模型 |
5.5.2 均质储层压降试井分析 |
5.5.3 均质储层压力恢复试井分析 |
5.6 英东区块测试井的不稳定压力试井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油水两相及低渗透油藏试井分析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及其试井分析研究新进展 |
1.1 拟单相流试井分析 |
1.2 多相流试井分析 |
1.2.1 Perrine-Martin压力方法 |
1.2.2 压力平方法 |
1.2.3 Raghavan拟压力方法 |
1.3 多相流数值试井分析研究新进展 |
1.4 油水两相渗流的现代试井分析研究新进展 |
2 油水两相渗流的注水井试井分析研究新进展 |
2.1 径向不连续性模型的注水井试井分析 |
2.1.1 活塞式水驱油二区复合储层模型试井分析 |
2.1.2 非活塞式水驱油二区复合储层模型试井分析 |
2.2 径向不连续性模型现代试井分析研究新进展 |
2.2.1 非活塞式水驱油三区复合储层注水井试井分析 |
2.2.2 油水两相流注水井现代试井分析 |
2.2.3 油水两相流剩余油分布的现代试井分析 |
3 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和实验研究新进展 |
3.1 低渗油藏非达西渗流理论和实验研究新进展 |
3.2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研究新进展 |
4 结论 |
四、溶解气驱油藏油气多相试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D]. 陶冶. 西北大学, 2019(01)
- [2]MT油田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王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井油水两相渗流试井分析方法研究[D]. 李蒙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确定溶解气驱油藏压力与饱和度关系的新方法[J]. 吴明涛,王晓冬,董文秀. 煤炭技术, 2018(09)
- [5]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与试井理论研究[D]. 祝浪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6]基于物质平衡的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预测方法[D]. 吴德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7]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及产能预测研究[D]. 赵二猛.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8]致密油藏溶解气驱特殊性研究[D]. 唐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9]多相流产能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周航.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7)
- [10]油水两相及低渗透油藏试井分析新进展[J]. 成珍,成绥民,高春宁,朱圣举,甘庆明. 油气井测试,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