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是提升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职业能力与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我国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策略。然而,当前社工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培训资源分散等问题,文章重点以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基地为例,探讨该基地如何依托施教单位——广州市团校的培训研究优势,如何集聚政府、行业协会、学校、研究机构、社工机构等多方资源,如何有效形成“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基地运作模式,如何打造常态化、公益化、品牌化的社工继续教育培训,期冀为我国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相应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社会工作;继续教育;运作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十多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社会工作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根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取得社工证的有326 574人,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总量1 025 757人。广州市作为全国社会工作先行地区,注重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截至2018年3月,全市共有社工机构393家,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88个,专项服务项目近20个,持证社工1.5万人,年服务居民群众超过300万人次[1]。
在社工行业蓬勃发展之际,同样存在非专业背景社工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科班教育、科班毕业的社工从业人员实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加上专业社会工作者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2],对继续教育存在迫切需求。然而,目前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工作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缺乏跨界合作、教育方式单一、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有效满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推进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在此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探索。
歌曲《采茶姑娘》,很好听。这茶园是我们父辈在那个年代一锄一锄挖出来的。这个茶场是我们父辈在艰难年代创建起来的,就这么败了。
二、“政产学研用”在社工继续教育中的界定
“政产学研用”一词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学术界。2011年2月,刘延东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3]。“政产学研用”往往被应用在各类人才培养、高校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中,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工作继续教育领域。
在基地运作过程中,“政”主要指“政府”和“政策”,即由政府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上发挥主导作用,提供相关政策和经费资源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产”是“产(行)业”,即社会工作行业提供从业领域、行业标准,从而为社工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师资队伍等提供平台资源、行业咨询和论证支持。“学”是提供社工继续教育培训支持的施教机构,以基地、高校、行业协会等为主,提供各类社工继续教学资源,培养社工专业人才。“研”原本指的是“科研机构”,但因为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科研机构发展并不成熟,故指的是政府、高校、社工机构、社工行业协会等领域内的科研平台资源,鼓励社工从业人员参与到横纵向科研项目中,为社工继续教育提供科研成果。“用”是“用人单位”,即以社会工作机构为主的用人单位,在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岗位能力等提供继续教育反馈,直接检验基地继续教育培养成果。
三、“政产学研用”下的社工继续教育基地运作模式及成效
(一) 基地概况
2006年6月,人社部、民政部印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本专业工作能力。”在此背景下,2006年5月10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备案的市级社会工作技术人员专业继续教育机构——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基地批准成立,基地主要由广州市团校作为继续教育施教机构,2009年12月被确认为“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基地”,2015年1月荣获“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示范基地”,2018年6月荣获“广州市优秀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通过基地备案评估继续获得“广州市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称号”,这也是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备案、全市唯一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基地。
在培训方式方面,基地采用集中面授培训、举办系列专题讲座、现场实践教学、项目策划、研讨会、网络直播教学等多种方式,突破单一面授继续教育方式。在培训举办完后,基地通过收集学员评估意见,进一步改善教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年均学员教学满意度在90%以上。
基地坚持与国家社工政策、社工行业发展前沿知识接轨,以符合当前社工从业人员继续教育需求为导向,开设有时效性、多元性、针对性、系统性的继续教育课程。以2018年为例,基地陆续开展了广州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提升班、广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高级研修班、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10个培训班,联合社工行业协会举办了行业论坛、专题讲座等多场活动。
(二) 基地运作模式及成效
1.“政”资源
经过十余年发展,基地积极整合并充分运用在“政”“产”“学”“研”“用”等资源,建立并运行了有效模式,为培养社工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此处指我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自下而上”的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为国家政策推动下的“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也是如此。2009年9月,民政部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通知》,正式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对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时间及教育机构管理等做出规定。在上述政策下,基地坚持以“整合多方资源、发展多元继续教育体系,培育本土社工队伍”为宗旨,坚持贯彻《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国家18个部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广东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以及广州市继续教育协会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承担了市级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任,主要以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以及团干部、公益志愿者等为培训对象,以开设高研班、公益讲座、工作坊、提升班、研修班等形式,年均公益免费培训社会工作从业人员3000人,培训经费由广州市财政提供。
在培训场地方面,基地占地面积15亩,原有教学楼2座、学生宿舍2座,建筑面积7 285平方米,配有学生食堂、宿舍;现有大型多功能培训场室4间、常规教室15间、电教室1间,投入使用的志愿综合楼共计12层,建筑面积11 290平方米,有可容纳300人的志愿礼堂、体验室、模拟演播室、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多媒体功能场地,具有满足基地培训工作所需的固定培训场所和教学设施。此外,基地与多家五星级社工机构合作,使其成为社工继续教育实训基地。
2.“产”资源
继续教育工作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支持,基地在维系行业协会、创建平台、拓展继续教育培训业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广州市团校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理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院校联盟秘书处、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副会长兼青专委主任单位、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青专委执行主任单位、广州市青年研究会青专委执行主任单位等资源单位,不定期联合举办社会工作行业论坛、社会工作行业大赛等。如2016年,基地联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与探索研讨会;2017年,基地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院校联盟联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等举办了“善爱杯”首届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大赛;2018年,基地与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举办广东社会工作2018创新发展论坛,与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联合举办三届广州青少年事务社工大赛等。上述举措突破传统单一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有效交流社会工作前沿学术成果。
基地设有研究中心,专注于开展青年工作、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研究,设有青年探索杂志社,出版和发行《青年探索》杂志,为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提供最为前沿的行业学术成果。此外,基地教师积极申报课题,现有国家社科基金、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年工作学院协会、广东省共青团等多项社会工作课题纵向研究立项,还有与全国、省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相关单位开展的横向课题研究,聚焦社会治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等主题,体现出继续教育的行业前沿性。
响水曾有“苏北兰考”之称,是省12个重点帮扶县之一。按照新识别标准,“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8148户51399人和2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推进脱贫攻坚,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017年底全县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52%,经济薄弱村达标率达82%,在全省12个重点帮扶县考核中列第一方阵。今年力争全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所有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
“学”资源主要是指师资、场地、课程、教材等,基地有较充足的师资、培训场地、网络在线课程开发和教材等资源,并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突破传统单一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
在师资资源方面,基地依托广州市团校具有一支相对稳定、具备实际任课能力和教学经验的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工作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9人,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9人,持有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11人,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4人,兼职教师29名,有从事过一线社工实务、社工机构管理、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及参与制定相关社会工作服务政策的专业教师,骨干教师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百名社工人物、广东省优秀社工导师等荣誉;此外,学校还建立起一支包括白岩松、袁岳、李家华、沈杰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陆士桢、顾东辉等全国知名的社会工作专家在内的客座教授队伍,还依托广州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讲师团凝聚了一大批社会化讲师。
此外,作为施教机构的广州市团校,积极推动了《广州市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出台,并成为全市层面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培训总部基地,从而极大推动了广州市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工作。
4.“研”资源
另一方面,照片中的假体却又代表着二十世纪后期。这样一个数字化手段创造的恐怖景象,使用最现代化的技术呈现被弓箭刺穿的圣·塞巴斯蒂安(St. Sebastian)那种令人窒息的样貌——这样的画面自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兴起以来即是基督教艺术的组成部分。
在课程和教材开发方面,基地已初步形成《社会工作导论》《志愿服务概论》等网络课程;已形成包括考证、新入职、实务能力、管理能力、督导能力、“共青团+”等模块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培训体系,开展了主题类培训班;基地与民政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合作,出版了《青少年社会工作》培训教材,开展了《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丛书》编写工作,基地教师还陆续参与《社会工作导论》等教材编写,为社工继续教育培训提供相应教材。
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作物,葫芦不仅是自然瓜果,更是一种人文瓜果[8],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民众基础,决定了葫芦文化旅游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均具有巨大的潜力。虽然东昌府区的葫芦文化旅游开发尚不成熟,丰富的葫芦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但若针对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及时开发集品葫芦宴、住葫芦院、乘葫芦舟、干葫芦活、赏葫芦戏、购葫芦器于一体的体验性旅游产品,必将会在国内葫芦旅游市场上异军突出,成为极具地域特色、极富竞争力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3.“学”资源
5.“用”资源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相对于专业的心理辅导,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使得其发展受高校、社会及家庭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因此,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需要高校提高重视,通过多种渠道来完善朋辈心理辅导的制度和保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使社会和家庭逐渐接受这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师缺乏的情况,应让心理辅导成为辅助咨询的有效方式。
在“用”资源上,基地以社会工作坊、行业学术会议形式定期召开会议,调研社工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侧重于社工理念教育、专业价值与伦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基础理论知识、现有经验方法应用等,根据需求制定基础技能、职业能力提升、前沿领域等培训课程体系。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必须合理区分人员层次,按照人员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4]。基地为达到上述目的,打造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培训、社工培训、一线社工培训、社工项目管理培训、社工机构管理人才等多层次、多类别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此外,基地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优势,创建穗黔两地社会工作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黔南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行业发展、助力黔南州社会治理创新和脱贫攻坚工作,自2016年10月起,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开展专题辅导讲座和公益研修班,组建助力黔南州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发动广州市12家品牌社工机构结对帮扶黔南各县市,通过人才培养、智力支持、资源链接等方式,启动“黔南州社会工作领航人才培育计划”,为黔南州培育社工领航人才、扶办社工机构、创建示范项目,现已成功孵化3家黔南州本土性社工机构,培训当地民政、社区等从业人员近千人,把广州市社工经验输送到贵州省黔南州贫困地区。
四、结语
经过多年努力,基地逐渐从“摸着石头过河”走向规范化,探索和建立了“政产学研用”的运作模式和平台资源,在社工继续教育常态化、公益化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训学员满意度和认可度高。当然,基地同时存在资源深度整合不够、师资能力提升不足等问题。
未来,如何继续凸显基地优势,把基地办出特色、办出品牌,为广州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提供更加优质而高效的继续教育课程,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成为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社会化、专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更好地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受助者,这是未来进一步需要探讨的课题。
某火电厂计划安装2台机组,2座炉膛共用1个筒形烟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筒为等径自支撑结构,高220 m,烟囱口直径7.2 m,计划施工面积约5 000 m2。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不设GGH(烟气换热器),烟囱的设计寿命为50 a。
2)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发展问题日益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振兴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已经提上国家发展日程。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广州持证社工1.5万人 年服务人数超300万[EB/OL]. [2017-10-21].http://www.sohu.com/a/225976851_119778.
[2]王圣军,张绮莹.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2.
[3]王 静.“政用产学研”一体化下的应用型社会工作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内蒙古科技杂志,2016(6):52.
[4] 刘斌志.终身学习视野下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2):8-9.
ResearchontheOperationModeofSocialWorkers’ContinuingEducationBaseundertheCooperationofGovernment-Industry-LeagueSchool-Research-Employer——Taking the Base of Social Workers’Profess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Guangzhou
Wang Jing Zhang Shu
(Guangzhou Youth League School, Guangzhou 510635,China)
Abstract: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s the main way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technical level,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qualities.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build a large social work talent team in China.However, the curr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ers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even quality, and scattered training resources and so on.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e of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how to rely on the advantages of Guangzhou Youth League School, and how to integrate the various resources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school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how to form a government-industry-league school-research-employer operation mode, and how to make the training normalized, non-profit and brand-based.The article hopes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 China.
Keywords:“Government-Industry-League School-Research-Employer”; Social work; Continuing education; Oper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9)06-013-04
【基金项目: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社会组织介入家风与青少年教育的服务路径与成效研究”(编号:YXXH2018Z005);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立项课题“青年社会组织介入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的路径与模式研究”(编号:2018WT038);2018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欠发达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基于‘服务—学习’的视角”(编号:粤教高〔2018〕108号)】
【王 静:广州市团校社工教师,硕士研究生,高校社会学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张 舒:广州市团校办公室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社工继续教育管理】
标签: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继续教育论文; 广州市论文; 基地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规划论文; 《继续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论文; 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社会组织介入家风与青少年教育的服务路径与成效研究”(编号:YXXH2018Z005)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立项课题“青年社会组织介入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的路径与模式研究”(编号:2018WT038) 2018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欠发达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基于‘服务—学习’的视角”(编号:粤教高[2018]108号)论文; 广州市团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