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脱水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筛,呋喃,硅烷,氯化铝,蓖麻油,烷基,烯烃。
脱水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兰彧,丁伟[1](2019)在《无水叁氯化铝催化乙醇脱水反应制乙烯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浓硫酸或五氧化二磷作催化剂的不足,该研究采用无水叁氯化铝催化乙醇制乙烯,可使反应体系在120~130℃左右产生大量乙烯气体。同时从理论上探究了无水叁氯化铝催化乙醇脱水的机理,并从教学演示实验的角度改进了反应装置,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23期)
韩琪,李海岩,杨英,刘百军[2](2019)在《超稳Y型分子筛的骨架硅铝比对甘油气相脱水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铵交换和高温水热处理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超稳Y型分子筛(USY),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和吡啶红外等技术对USY进行了表征。以USY为催化剂,考察了USY的骨架硅铝比对气相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铵交换和高温水热处理只是提高USY的硅铝比,相对结晶度略有降低,而对Y型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没有影响。氮气吸附-脱附和吡啶红外结果表明,随USY骨架SiO_2/Al_2O_3比提高,总酸量和B酸酸量逐渐降低,L酸酸量有所增多,介孔孔体积和平均孔径有所增大。气相甘油脱水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织构性质对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选择性的影响大于酸性的影响,因而SiO_2/Al_2O_3比为29的USY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好,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收率分别达到了84.5%和51.8%。(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张秋[3](2019)在《四氯化钛作用下α-芳氧基酮的脱水反应:区域选择性合成苯并呋喃和萘并呋喃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苯并呋喃核心结构的化合物用途广泛,存在于许多重要的天然产物和药物中。科学家们从一些天然产物中研发出了许多含有苯并呋喃结构的临床候选药物。涵盖的主要治疗领域有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由于上述重要性,化学合成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也一直是个热点话题。目前,已经报道了使用各种路易斯酸或布朗斯特酸来促进芳氧基酮的环化脱水,以获得相应的苯并呋喃产物。然而,上述合成苯并呋喃和萘并呋喃的方法在其底物范围上受到限制,并且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仍然需要研究更温和、更实用的方法来实现环化脱水反应。本文描述了一种高效且简易的合成苯并呋喃和萘并呋喃化合物的方法,即α-芳氧基酮化合物在四氯化钛存在下直接分子内环化脱水,生成相应的呋喃产物。该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和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基于这种方法,α-芳氧基酮类化合物可以在室温下快速反应形成各种高价值的苯并呋喃和萘并呋喃衍生物。(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丁建飞,严翠霞,许伟,邵荣[4](2018)在《十二烷基叁乙氧基硅烷改性H_3PW_(12)O_(40)/MCM-41在蓖麻油脱水反应中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十二烷基叁乙氧基硅烷(DTES)改性H_3PW_(12)O_(40)/MCM-41催化剂,研究了硅氧烷偶联剂改性对催化剂上蓖麻油脱水制备脱水蓖麻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氧烷偶联剂改性有利于显着提高催化剂上H_3PW_(12)O_(40)物相的分散度,主要原因是由于硅氧烷偶联剂增加了相邻H_3PW_(12)O_(40)分子的空间位阻;分散度的提高导致了催化剂上总酸量以及Brnsted酸占总酸量的比值显着增加,且酸强度减弱,从而有利于蓖麻油转化率、脱水蓖麻油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的提高。在220℃,H_3PW_(12)O_(40)和DTES最佳负载量分别为15%和9%的条件下反应1. 5 h,羟值、碘值分别达到8. 3 mg KOH/g和149. 3 g I_2/100 g。(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8年10期)
李翠,张琪,傅尧[5](2018)在《过渡金属催化的醇类脱氧脱水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型的可再生新能源是缓和与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生物质可作为燃料和可再生平台化学品的来源.高含氧量与过度官能化的生物质原料不能直接使用,因此降低生物质原料的含氧量并将其转化为燃料与增值化学品的方法是实现生物质能广泛应用的关键.还原脱氧的方法主要有热解、水解、氢解、脱羧/脱羰反应、加氢脱氧与脱氧脱水反应等.本综述详细介绍了铼、钼、钒、钌等四种过渡金属催化的由二元醇及多元醇制备相应烯烃的脱氧脱水反应,主要从均相催化、还原剂使用、机理研究和非均相催化等方面做了多角度的总结.铼催化的脱氧脱水反应具有选择性好和烯烃产率高等优点,钼、钒、钌等金属是可能替代昂贵的铼金属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徐凤杰,曹佩[6](2018)在《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脱水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对仲醇脱水反应进行考察,通过对磷钨酸在载体上的吸附量、磷钨酸固载的温度、磷钨酸固载的时间、脱水温度和脱水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磷钨酸负载质量分数45%,磷钨酸固载的温度130℃,磷钨酸固载的时间3 h,脱水温度11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96.4%。(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3期)
杨林飞,代立东,李和平,胡海英,庄毓凯[7](2018)在《压力导致的石膏结构相变和脱水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膏(CaSO_4·2H_2O)作为地壳中广泛存在的含水硫酸盐矿物,在地幔俯冲的过程中经历了脱水反应并释放含水流体进入地幔,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由含水矿物脱水释放的含水流体可以解释在俯冲带中地震的发生和高导异常(Hu et al.,2017),因此,有必要对石膏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详细的研(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8-07-06)
唐光璐[8](2018)在《生物基醇类脱水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储能庞大、廉价易得的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生物基醇类,再加工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一方面可缓解我国石油储量不足的现状、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另一方面上述过程洁净无污染、理论上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生物基醇类的脱水异构反应是制备液体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关键步骤,而利用分子筛催化上述反应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重视。本文首先研究了生物基醇类在不同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性能,进而对表现优异的分子筛,开发了大批量合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生物基醇类的代表化合物——正丁醇,评价了正丁醇在叁类(ZSM-5、ZSM-22、ZSM-35)具有不同质构特性和酸性分子筛上的催化结果,基于分子筛特征的表征结果和产物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ZSM-22分子筛的TON拓扑结构所特有的一维单向孔道结构对于正丁醇脱水异构制备C5+液体支链烯烃具有最好的择形催化作用。对ZSM-22脱硅处理可在原分子筛内引入晶内介孔,进一步增强了催化性能。2)对于生物基醇类发酵液——ABE溶液,及其初步转化产物——IBE溶液,ZSM-22分子筛的TON拓扑结构所特有的一维单向孔道结构可高选择性地催化制备C5+液体支链烯烃。而相比ABE溶液,以IBE溶液为原料时催化剂寿命更长,说明丙酮是影响分子筛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3)考虑到ZSM-22分子筛对于生物基醇类的脱水异构反应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探究了使用工业原料大规模制备ZSM-22分子筛的影响因素。在经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利用晶种诱导法在1 m3反应釜内大批量合成的分子筛样品被其表征结果证明为高品质的ZSM-22分子筛。(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4)
周忠凯[9](2018)在《铼离子液体的萃取合成、性质及其在催化烯烃环氧化,1,2-辛二醇脱氧脱水反应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铼及其化合物因在化学催化方面的优异性能而受到广泛研究,但它们所参与的化学反应多为非均相催化反应,需要高温或高压等尖刻的反应条件,并且催化产率与选择性较低,这都严重制约了其在催化领域的发展。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离子液体因其可设计性、热稳定性、低挥发性等优良特性,而逐渐被用作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与反应溶剂。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萃取合成法将稀散金属铼嫁接到了离子液体中,成功合成了新型功能型叁异辛基高铼酸铵离子液体([TiOA][ReO_4]),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热重(TG)、示差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验证了其结构的正确性。又在(293.15-343.15)±0.1 K的温度范围内,每隔5 K测定了其密度、折光率、电导率、表面张力等基础数据,计算了[TiOA][ReO_4]的体积性质与表面性质。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正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多元醇脱氧脱水(DODH)生成烯烃的反应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物质中的羟基官能团,是实现生物质资源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TiOA][ReO_4]应用于1,2-辛二醇脱氧脱水生成1-辛烯的体系中,通过单因素实验降低了反应时间与温度,提高了1-辛烯的产率、选择性与催化剂的循环次数。通过叁水平叁因素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催化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与因素影响程度,最佳条件下,[TiOA][ReO_4]催化1,2-辛二醇脱氧脱水反应的产率为95.53%,选择性大于99%。综合叁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可知: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环氧化合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原料中间体,具有含氧叁元结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可通过开环反应转换官能团,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天然化合物的合成与制药工程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制备环氧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TiOA][ReO_4]应用于环辛烯环氧化生成环氧环辛烷的体系中,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叁水平叁因素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此催化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与因素影响程度,最佳条件下,[TiOA][ReO_4]催化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产率为90.13%,选择性大于99%。综合叁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可知: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溶剂用量。本文将稀散金属铼与离子液体进行了有机结合,丰富了离子液体的种类,对绿色化学与催化化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完善了多元醇脱氧脱水与烯烃环氧化这两个催化体系,对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戴清,杨玉旺,裴仁彦,吴同旭,蔡奇[10](2018)在《ZSM-23/活性氧化铝复合催化剂在甲醇脱水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规的合成方法中,进一步优化了制备拟薄水铝石的pH及老化时间等条件,并对合成得到的拟薄水铝石做了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SEM)等表征。结果表明,pH=7~8、老化时间为2 h是较适宜的拟薄水铝石合成条件。采用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拟薄水铝石,通过干燥、焙烧等后处理可得到用于甲醇脱水制二甲醚的活性Al_2O_3催化剂。通过向活性Al_2O_3中加入ZSM-23分子筛,得到了ZSM-23/活性Al_2O_3复合催化剂。通过NH_3程序升温脱附表征(NH_3-TPD)及反应性能评价发现,相比纯活性Al_2O_3,ZSM-23/活性Al_2O_3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甲醇脱水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8年02期)
脱水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铵交换和高温水热处理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超稳Y型分子筛(USY),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和吡啶红外等技术对USY进行了表征。以USY为催化剂,考察了USY的骨架硅铝比对气相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铵交换和高温水热处理只是提高USY的硅铝比,相对结晶度略有降低,而对Y型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没有影响。氮气吸附-脱附和吡啶红外结果表明,随USY骨架SiO_2/Al_2O_3比提高,总酸量和B酸酸量逐渐降低,L酸酸量有所增多,介孔孔体积和平均孔径有所增大。气相甘油脱水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织构性质对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选择性的影响大于酸性的影响,因而SiO_2/Al_2O_3比为29的USY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好,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收率分别达到了84.5%和51.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水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兰彧,丁伟.无水叁氯化铝催化乙醇脱水反应制乙烯的实验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2].韩琪,李海岩,杨英,刘百军.超稳Y型分子筛的骨架硅铝比对甘油气相脱水反应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9
[3].张秋.四氯化钛作用下α-芳氧基酮的脱水反应:区域选择性合成苯并呋喃和萘并呋喃类化合物[D].重庆医科大学.2019
[4].丁建飞,严翠霞,许伟,邵荣.十二烷基叁乙氧基硅烷改性H_3PW_(12)O_(40)/MCM-41在蓖麻油脱水反应中催化性能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8
[5].李翠,张琪,傅尧.过渡金属催化的醇类脱氧脱水反应[J].化学学报.2018
[6].徐凤杰,曹佩.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脱水反应[J].山东化工.2018
[7].杨林飞,代立东,李和平,胡海英,庄毓凯.压力导致的石膏结构相变和脱水反应研究[C].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2018
[8].唐光璐.生物基醇类脱水反应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9].周忠凯.铼离子液体的萃取合成、性质及其在催化烯烃环氧化,1,2-辛二醇脱氧脱水反应中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8
[10].戴清,杨玉旺,裴仁彦,吴同旭,蔡奇.ZSM-23/活性氧化铝复合催化剂在甲醇脱水反应中的应用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