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芥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芥子,穴位,哮喘,神经肽,儿科学,胶布,生姜。
白芥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宏,樊建,栾宁,赵娟萍,关枫[1](2019)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Ig-E、IL-4、IFN-γ和TNF-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施药局部皮肤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散非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延胡索穴位组、甘遂穴位组、细辛穴位组和生姜穴位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9组均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变化; ELISA法检测施药局部皮肤和血清中Ig-E、IL-4、IFN-γ及TNF-α的水平。结果白芥子散穴位组肺泡结构基本正常且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较为相似;各治疗穴位组均可使血清中Ig-E、IL-4、IFN-γ及TNF-α水平有所回调,尤以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和细辛穴位组最佳(P <0. 01);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与细辛穴位组施药局部皮肤中Ig-E水平低于正常值。结论白芥子散可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能够显着地增强IFN-γ并减弱Ig-E、IL-4和TNF-α在施药局部皮肤及血清中的表达,且施药局部皮肤中各指标值的回调强度均高于血清。各拆方药味中,白芥子和细辛对Ig-E、TNF-α及IFN-γ的作用较强,而延胡索主要对IL-4产生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王艳宏,樊建,赵娟萍,李洪晶,关枫[2](2019)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神经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神经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散非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延胡索穴位组、甘遂穴位组、细辛穴位组和生姜穴位组,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中性红染色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肥大细胞数目和脱颗粒现象,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施药局部皮肤和肺组织中SP、VIP、CGR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芥子散及其各拆方穴位组均能显着减少肥大细胞数和改善脱颗粒现象(P<0.05);除延胡索穴位组外,各穴位组均可显着降低血清中IgE水平,尤以白芥子散穴位组最佳(P<0.01);各治疗组均可使SP、VIP、CGRP水平有所回调。结论白芥子散能有效改善大鼠过敏性哮喘,增强VIP并减弱SP、CGRP在施药局部皮肤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其中白芥子起到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09期)
王智深,秦艳虹[3](2019)在《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缓解期小儿哮喘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缓解期小儿哮喘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缓解期小儿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沙丁胺醇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西药组,30例),一组天灸药物白芥子散治疗(中药组,30例),统计分析2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及血清TNF-α、IL-4、IL-6、Ig E水平。结果中药组患儿的FEV1、MEF 25%~75%、PEF均显着高于西药组(P <0. 05),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显着少于西药组(P <0. 05),血清TNF-α、IL-4、IL-6、Ig E水平均显着低于西药组(P <0. 05)。结论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缓解期小儿哮喘的防治效果好,作用机制为降低患儿的血清TNF-α、IL-4、IL-6、Ig E水平。(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15期)
邓哲,胡玉星,田雪飞[4](2019)在《白芥子豁痰治肿瘤的应用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白芥子畅达叁焦化皮里膜外之痰,探讨白芥子"豁痰"功效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规律。皮里膜外为叁焦组成部分,白芥子辛温利气豁痰,可畅通叁焦水道,消结散滞。内服治疗肿瘤可温通豁痰消结节,畅达叁焦化胸水,寓补于消安五脏;外敷可透皮散肿毒。参透其理,可更深入掌握白芥子"豁痰"治肿瘤的应用规律。(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新国,黄文涛[5](2019)在《白芥子涂方乳化型膏贴剂的制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白芥子涂方药材提取工艺和乳化型膏贴基质配比。方法分别以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甘遂中大戟二烯醇提取量,以及延胡素中延胡索乙素、细辛中细辛酯素提取量作为考察指标,选择L9(34)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和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工艺的影响。选用石蜡、单甘酯、凡士林、甘油为乳化型膏贴基质配料,选择黏性、软硬度、熔化性、均匀度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基质配制比例。结果回流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对白芥子和甘遂提取均有显着影响(P<0.05),乙醇用量显着影响甘遂中大戟二烯醇浸出(P<0.05),二者合并提取优选工艺条件为加13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1 h。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仅萃取釜压力对延胡索和细辛的提取效果产生显着影响(P<0.05)。确定优选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95%乙醇为夹带剂,用量为药材用量3倍。基质成型过程,石蜡与凡士林用量是影响基质成型的关键因素(P<0.05),石蜡、单甘酯、凡士林和甘油的优选配比为2∶4∶2∶1。结论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白芥子涂方药材优选提取条件,以及乳化型膏贴基质配比。按优化处方制备的白芥子涂方乳化型膏贴剂具有载药量大、乳化性能好、促进药物透皮释放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7期)
刘姝妤[6](2019)在《白芥子贴对哮喘大鼠免疫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建立基因功能表达谱数据库,筛选与哮喘大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为白芥子贴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雄性清洁SD大鼠30只,4~6周龄,体重(150±20)g,按均衡随机法(按体重分层)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每组实验动物10只。第1天,模型组、治疗组两组分别用新鲜配制的OVA,100mg辅以氢氧化铝凝胶200mg及生理盐水1ml的混悬液在大鼠两腹股沟、后足跖,共4点做皮下注射,每点0.2ml,同时腹腔注射0.2ml,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第15天处死模型组中的5只大鼠,收集并保存需检测部位的标本,以便于确认造模是否成功,其余5只留用作为治疗对照。第15~24天治疗组开始进行白芥子贴贴敷治疗,穴位贴敷前用8%硫化钠在穴位处脱毛,将药丸放在医用脱敏胶贴上,分别贴于大鼠肺俞(双)、定喘、膻中、膏肓(双)处,每天1次,每次贴敷2~4h,贴敷治疗后,将实验组致敏的大鼠置于密闭容器内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1%OVA生理盐水悬液,每天30min,进行激发诱喘1次,连续10天。模型组剩余5只予以空白贴敷,处理方法同治疗组。正常组自由进食常规饲料和水。第25天处死大鼠,采集肺组织标本。进行RNA的提取及鉴定、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1.哮喘大鼠在行为学以及病理学方面均有明显改变,揭示白芥子贴治疗疗效显着。2.从散点图、火山图中可以得出,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调、下调基因表达差异显着;模型组与治疗组相比,下调基因表达差异显着;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上调基因表达差异显着。3.送检9只大鼠的肺组织中提取的基因,将所得基因结果根据基因库等数据进行剔除,按照p<0.05,以基因表达倍数值的绝对值≥2.0为阈值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基因与哮喘的发病相关。正常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中,下调基因有:gavor、MTA-TC1900000、MTA-TC0800002、RGD7740611-1、Dbp、blykly、Scd1;上调基因有:Loc100909700、MTA_TC0200000、Ccr3、derchoy、barsar、Srpx、Ccl2、Fcamr、Sele;模型组与治疗组差异基因表达中,下调基因有Sele、Fcamr、derchoy;上调基因有glogey、Mzbl;正常组与治疗组差异基因表达中,上调基因有Loc100909700、Ccr3;下调基因有Dbp,差异基因表达有统计学意义。4.将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通过热图可以发现,基因的上调下调维持着大鼠的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哮喘有关的上调基因有9个分别是:LOC100909700、Sele、Srpx、derchoy、barsar、Ccr3、Fcamr、Ccl2、MTA-TC0200000;下调的基因有8个分别是:RGD7740611-1、blykly、MTA-TC1900000、gavor、Scd1、Meyflo、MTA-TC0800002、Dbp。结论1.本次实验大鼠在行为学上有明显变化,在病理学改变中,变化显着。研究证明本实验造模成功,经白芥子贴贴敷治疗后,气道免疫-炎症及气道重塑有所改善,白芥子贴贴敷治疗疗效显着。2.差异表达基因的上下调变化,与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相符合,其中参与免疫调节的基因有:MTA-TC1900000、RGD7740611-1、Srpx、Fcamr、Ccl2;参与气道免疫-炎症的基因有:Loc100909700Ccr3;参与神经免疫调节的基因有:MTA-TC0800002、参与遗传免疫的基因有:MTA-TC0200000。3.根据实验研究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哮喘时和治疗后差异显着,通过散点图、火山图、热图比较可以发现,大鼠致敏后基因改变明显,参与气道炎症反应的基因原本下调变为上调,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基因原本上调变为下调,部分不表达或低表达基因开始表达;经过治疗后基因上调、下调改变与正常组相一致,但是数值仍有相差,说明白芥子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哮喘免疫方面的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20)
朱燕生,胡马洪,季春莲[7](2019)在《白芥子穴位贴敷联合机械振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排痰作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时,有效清除深部气道分泌物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对此,笔者加用白芥子穴位贴敷联合机械振动之法,收效相对较好。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ICU住院的COPD气管插管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试验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70.5±4.3岁;平均病程16.3±9.6年。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5±4.7岁;平均(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赖龙胜,苏美玲,施莹,李相良,王永[8](2019)在《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叁伏灸协定处方对皮肤起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叁伏灸协定处方对皮肤起泡的影响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叁组,即高配比组(生熟白芥子配比1∶1)、中配比组(生熟白芥子配比1∶2组)和低配比组(生熟白芥子配比1∶3),每组各31例。分别采用不同配比叁伏灸协定处方对各组受试者进行穴位敷贴干预,观察各组受试者的皮肤起泡情况,及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结果:皮肤反应比较:经干预后,高配比组皮肤反应积分最高,低配比组皮肤反应积分最低,高配比组总积分及红斑反应积分、水泡反应积分与中、低配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配比组与低配比组总积分及红斑反应积分、水泡反应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变化比较:经干预后,高配比组、中配比组的EOS、IgE、IgM含量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配比组与中配比组的EOS、IgE、IgM干预后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配比组EOS、IgE、IgM含量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配比组、中配比组干预后EOS、IgE、IgM含量与低配比组相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配比组、中配比组IgG、IgA含量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配比组与中配比组IgG、IgA干预后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配比组IgG、IgA含量较干预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配比组、中配比组干预后IgG、IgA含量与低配比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叁伏灸穴位贴敷的生熟白芥子配比应适当,生熟白芥子的最适比例为1∶2,具有疗效好、皮肤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供临床参考。(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叶玲[9](2018)在《白芥子丸穴位贴敷治疗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积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白芥子丸穴位贴敷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U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穴位敷贴白芥子丸(大椎、双侧肺俞穴位)。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同时予中医辨证分型。结果2组治疗前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寒证、热证治疗前、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寒证、热证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白芥子丸穴位贴敷配合西医常规治疗UACS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寒证及热证UACS患者均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35期)
何国兴[10](2018)在《中药白芥子外用治病有特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性温,味辛,无毒,归肺、胃经,具有祛痰利气、通络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芥子所含的芥子油具有抑制前列腺增生、抑菌、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传统应用于痰饮咳嗽喘、胸肋胀满、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麻痛麻木、跌打损伤、牙痛等。现代经临床应用发现,白芥子外用对以下疾病有特效。现介绍如下,供患者选用。(本文来源于《家庭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白芥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神经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散非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延胡索穴位组、甘遂穴位组、细辛穴位组和生姜穴位组,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中性红染色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肥大细胞数目和脱颗粒现象,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施药局部皮肤和肺组织中SP、VIP、CGR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芥子散及其各拆方穴位组均能显着减少肥大细胞数和改善脱颗粒现象(P<0.05);除延胡索穴位组外,各穴位组均可显着降低血清中IgE水平,尤以白芥子散穴位组最佳(P<0.01);各治疗组均可使SP、VIP、CGRP水平有所回调。结论白芥子散能有效改善大鼠过敏性哮喘,增强VIP并减弱SP、CGRP在施药局部皮肤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其中白芥子起到主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芥子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艳宏,樊建,栾宁,赵娟萍,关枫.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Ig-E、IL-4、IFN-γ和TNF-α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9
[2].王艳宏,樊建,赵娟萍,李洪晶,关枫.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神经肽的影响[J].中成药.2019
[3].王智深,秦艳虹.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缓解期小儿哮喘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光明中医.2019
[4].邓哲,胡玉星,田雪飞.白芥子豁痰治肿瘤的应用规律探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5].刘新国,黄文涛.白芥子涂方乳化型膏贴剂的制备工艺[J].医药导报.2019
[6].刘姝妤.白芥子贴对哮喘大鼠免疫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
[7].朱燕生,胡马洪,季春莲.白芥子穴位贴敷联合机械振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排痰作用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9
[8].赖龙胜,苏美玲,施莹,李相良,王永.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叁伏灸协定处方对皮肤起泡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9
[9].叶玲.白芥子丸穴位贴敷治疗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积分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10].何国兴.中药白芥子外用治病有特效[J].家庭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