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床制氧充氧系统论文和设计-唐海龙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气路切换阀、分子筛床、储气罐、控制器、多级增压装置和气体压缩装置,分子筛床为三个,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气路切换阀的入口连接,气路切换阀的三路出口分别与三个分子筛床的气体入口连接,三个分子筛床之间相通连接,三个分子筛床的气体出口与储气罐的气体入口连接,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气路切换阀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三个分子筛床,能够实现三个分子筛床中在同一时刻有两个分子筛床工作、另一个分子筛床排气的功能,相比于传统两个分子筛床的结构,同样时间内制氧循环次数更多,所以制氧量更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气路切换阀、分子筛床、储气罐和控制器,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依次串联连接有多级增压装置和气体压缩装置,所述气体压缩装置用于向氧气瓶充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床为三个,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路切换阀的入口连接,所述气路切换阀的三路出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气体入口连接,三个所述分子筛床之间相通连接,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储气罐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气路切换阀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气路切换阀、分子筛床、储气罐和控制器,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依次串联连接有多级增压装置和气体压缩装置,所述气体压缩装置用于向氧气瓶充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床为三个,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路切换阀的入口连接,所述气路切换阀的三路出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气体入口连接,三个所述分子筛床之间相通连接,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储气罐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气路切换阀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床制氧充氧系统还包括真空泵,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废气出口分别通过废气管与所述真空泵的气体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废气出口连接的三条所述废气管上分别安装有电控阀,三个所述电控阀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气路切换阀之间的气管上依次串联安装有散热器、过滤器和干燥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气管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过滤器之间的气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储气罐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储气罐内气体浓度的浓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充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制氧的三床制氧充氧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原、山区、野外等环境恶劣地区,均配备便携式氧气瓶,为人员提供需要的氧气,而便携式氧气瓶用完需要进行充氧,在环境恶劣的地区制氧充氧困难,一般采用高原制氧系统,再配合气体压缩设备将氧气压缩至氧气瓶中。

为了满足高海拔地区能制出90%以上的纯氧,传统高原制氧系统采用双床分子筛两个分子筛床进行制氧,存在如下缺陷:

每个分子筛床的装填量较多,体积、重量较大;两床结构在气体切换瞬间,两个分子筛床之间的压差较大,造成内部气压波动较大,输出氧气随之波动,气体压缩时受压力影响,压至氧气瓶时压力稳定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制氧效率高、输出氧气稳定、充氧时间短的三床制氧充氧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气路切换阀、分子筛床、储气罐和控制器,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依次串联连接有多级增压装置和气体压缩装置氧气瓶,所述气体压缩装置用于向氧气瓶充气;所述分子筛床为三个,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路切换阀的入口连接,所述气路切换阀的三路出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气体入口连接,三个所述分子筛床之间相通连接,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储气罐的气体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气路切换阀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三床制氧充氧系统还包括真空泵,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废气出口分别通过废气管与所述真空泵的气体入口连接。

作为优选,与三个所述分子筛床的废气出口连接的三条所述废气管上分别安装有电控阀,三个所述电控阀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为了对空气进行降温、过滤和干燥处理,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气路切换阀之间的气管上依次串联安装有散热器、过滤器和干燥器。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动控制,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气管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过滤器之间的气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储气罐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储气罐内气体浓度的浓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三个分子筛床,能够实现三个分子筛床中在同一时刻有两个分子筛床工作、另一个分子筛床排气的功能,相比于传统两个分子筛床的结构,同样时间内制氧循环次数更多,所以制氧量更大;同时,通过真空泵产生负压,使排废气时的压差增大,在更短时间内将废气排出,缩短了排气时间,同样时间内排气循环次数更多,回收率更高,而且输出氧气压力波动更小,压力更大更稳定,增压所需的时间更短,每个分子筛床的装填量较少,体积、重量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床制氧充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床制氧充氧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1、散热器3、过滤器5、干燥器6、气路切换阀7、分子筛床、储气罐15、电控阀9、真空泵8、控制器10、多级增压装置16、气体压缩装置17和氧气瓶18,储气罐15的出气口依次串联连接多级增压装置16和气体压缩装置17,气体压缩装置17用于向氧气瓶18充气;所述分子筛床为三个,即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空气压缩机1的出口依次与散热器3、过滤器5、干燥器6串联连接后再与气路切换阀7的入口连接,气路切换阀7的三路出口分别与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的气体入口连接,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之间相通连接,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的气体出口与储气罐15的气体入口连接,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的废气出口分别通过废气管与真空泵8的气体入口连接,分别与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的废气出口连接的三条所述废气管上分别安装有电控阀9,空气压缩机1与散热器3之间的气管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散热器3与过滤器5之间的气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储气罐15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储气罐15内气体浓度的浓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压力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和浓度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气路切换阀7的控制输入端和三个电控阀9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10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如图1所示,使用时,温度传感器2和压力传感器4检测空气压缩机1输出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通过控制器10控制气路切换阀7为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提供气源,第一分子筛床11、第二分子筛床12和第三分子筛床13中每两个分子筛床循环工作,同一时刻有两个分子筛床工作,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另一个分子筛床的废气经过真空泵8引射快速排出分子筛床,制出的纯氧输出至储气罐15内,同时控制器10检测储气罐15中的气体浓度等参数,经过多级增压装置16、气体压缩装置17处理后,充装至氧气瓶18中。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三床制氧充氧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108.7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721583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C01B13/02

专利分类号:C01B13/02

范畴分类:申请人:唐海龙

第一申请人:唐海龙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佳路16号2号楼3楼

发明人:唐海龙;马进;程九华;王云英;谢满江

第一发明人:唐海龙

当前权利人:唐海龙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三床制氧充氧系统论文和设计-唐海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