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干扰素属于细胞因子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抑制细胞分裂等多种功效。临床研究研究,将干扰素与其他抗肿瘤方式联合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对抑制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实体瘤的发展进展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及治疗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胆系肿瘤;干扰素;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003-02

胆系肿瘤是一种发生于胆道系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胆囊癌、肝外胆管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等均为胆系肿瘤的常见类型[1-2];该类疾病具有起病隐匿、发展迅速、侵袭性强、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预后差等特点,极易导致患者死亡[3]。有数据显示,胆囊癌患者的中5年生存率仅为1.0%~5.0%,而胆管癌的生存率则低于12%[4];且仅有少数患者确诊后能行手术治疗,但多数难以达到根治效果,且术后再次复发转移的几率较高。因此,及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干扰素的作用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1.干扰素的分类及抗肿瘤机制

干扰素(IFN)为临床常用药物的一种,是一种多功能、高活性分泌型糖蛋白[5]。以其基因序列、染色体定位、受体特异性等为依据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Ⅰ型干扰素、Ⅱ型干扰素、Ⅲ型干扰素[6]。其中Ⅰ型干扰素具有一个共同的细胞表面受体IFNAR,主要由IFNAR1和IFNAR2两个亚基组成。Ⅱ型干扰素只有一种,即IFNy,其细胞表面受体为IFNGR,主要由IFNGR1和IFNGR2两个亚基组成;Ⅲ型干扰素主要包括IFNy1、IFNy2、IFNy3、IFNy4.其中Ⅲ型干扰素目前仅应用于病毒性感染的治疗中,但相关基础实验已证实,该类型的干扰素也具有抗肿瘤功效。

干扰素的抗肿瘤机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抗细胞增殖,干扰素可有效阻断肿瘤细胞周期,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7]。第二,促肿瘤细胞凋亡;第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第四,免疫调节功效,干扰素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防御能力,有利于促使免疫介导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肿瘤破坏增加,从而可发挥抗肿瘤功效[8]。

2.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1Ⅰ型干扰素的应用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胆系肿瘤仍以Ⅰ型干扰素为主,其中以IFAa-2b为常用药物。

(1)Ⅰ型干扰素联合单药5-FU为临床上治疗胆系肿瘤的常用方式。其中5-FU属于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一种,其可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从而可对脱氧胸苷酸合成酶进行抑制,进而了达到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抗肿瘤的功效。有研究显示[9],干扰素与5-FU联合应用能够发挥较好的系统作用,且干扰素不会对5-FU的组成代谢产生影响,故而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浆5-FU水平。国外学者Patt[10]等采用5-FU与IFAa-2b联合方式对收治的35例胆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位进展时间为9.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且腹腔淋巴结转移缓解率显著高于其他转移灶,达70%左右;提示5-FU与IFAa-2b联合治疗对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胆系肿瘤患者效果更加理想。

(2)Ⅰ型干扰素联合5-FU为主的化疗方案。在5-FU单药治疗的基础上,临床上逐渐将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应用于胆系肿瘤的治疗中。有研究显示[11],通过给予患者IFAa-2b联合5-FU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13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1%,中位生存期为18.6个月,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毒副作用小,提示该治疗方案在改善胆系肿瘤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毒副作用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2.2Ⅱ型及Ⅲ型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逐渐明确了Ⅱ型干扰素INFr的免疫调节功效,并逐渐将其应用于胆系肿瘤患者治疗中。其中INFr联合用药是临床上治疗胆系肿瘤的常用方式,通过他莫昔芬、钙调素等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细胞凋亡。有学者[12]采用INFr与他莫昔芬联合用药方式对收治的胆管癌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INFr预处理后,再行他莫昔芬治疗可促使癌细胞抑制功效显著增强。李山平[13]等采用腹腔化疗联合中药及INFr方式对晚期胆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总胆红素、CA-199、丙谷转氨酶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治疗在改善胆系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但现阶段临床上对于INFr在胆系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仍相对较少,临床上仍需进行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此外,临床上尚未进行Ⅲ型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但其因与Ⅰ型干扰素较为相似,其毒副作用较少,故而,临床上值得对Ⅲ型干扰素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在胆系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3.总结

胆系肿瘤为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其恶性程度较高,进展加快,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极大。及时予以患者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目前,Ⅰ型干扰素联合化疗药物在该类患者的中应用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Ⅱ型及Ⅲ型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尚未进行大量研究,但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相信通过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临床上能够更好的明确干扰素在该病患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锐,冯龙.胆道系统肿瘤的内科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3):125-128.

[2]包万员,佘刚,朱峰.胆道系统肿瘤的化疗现状与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10):758-761.

[3]吴永勇,杨林,李慧,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吉西他滨耐药的晚期胆系肿瘤的临床观察[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42(6):478-479.

[4]程石.重视意外胆囊癌再次手术的规范[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6):423-425.

[5]王建敏.鸡α、γ干扰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新城疫病毒活性检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6]陈善楠.爬行动物-绿色安乐晰的Ⅱ型和Ⅲ型干扰素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7]陈雄,吴小候,罗春丽,等.干扰素γ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27(2):197-201.

[8]付银.干扰素γ对口蹄疫病毒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4.

[9]赵永红,周磊.IFN-α联合5-FU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3):2310-2313.

[10]YZPatt,JDJr,AHoque,etal.PhaseIItrialofintravenousflourouracilandsubcutaneousinterferonalfa-2bforbiliarytractcancer[J].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OfficialJournal,1996,14(8):2311.

标签:;  ;  ;  

干扰素在胆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