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60
摘要:市政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工程施工为生存方法的,施工成本的高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政企业的生死存亡。怎样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是市政企业始终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成本管理质量,达到降低成本而不会影响施工质量的效果,建筑企业已经将全过程成本管理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施工中来,应用在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此应用过程还有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市政工程建筑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含义入手,对贯穿于市政工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的管理,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市政施工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分析
城市建设离不开建筑施工,市政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按时完成工程项目,还肩负着美化城市环境、满足城市居民对建筑项目质量的要求。可见,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既要重视成本管理,又要加强施工质量,保证居民在使用已完工的建筑物时,感觉到既安全美观,又降低了成本保护了周边的环境,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市政施工单位采用贯穿于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方法。现在,这个成本管理方法已经被普遍使用,但是因为它的不成熟,在使用过程中显露出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加以具体分析。
1市政建设单位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1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市政建设施工单位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大多数都很低,因此,每当市政建设施工项目完成以后,总会发现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为了以后不再发生这种情况,施工单位一定要提升自身识别风险的能力,在施工中精打细算,施工的前段为后段预留方便,以降低施工成本,节省施工时间。
1.2准备阶段成本测算草率
在进行成本预算的开始阶段,因为预算人员对于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忽视,或者预算的准备时间不充足等原因,项目部人员的成本预算结果会与真实成本的差距较大,因此,依据这个预算来制定的成本计划,实用性很低[1]。
1.3施工期间成本计划有误差
在项目进行时期,工程施工单位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主要核算建筑用料、各级单位工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但是,因为施工单位做出的成本计划本身有误差,所以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根本不能与计划相符,甚至差出很多,成本计划形同虚设,成本管理工作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4完工阶段成本核算的时间界定不准确
完工期工程建设单位会经常遇到下面几个问题:第一,成本的先期预算与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有差异,这是会经常遇到的情况。第二,对成本核算的监管力度不够。这里说的是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对这一时期的成本核算建立一定的监制制度,导致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延迟了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始时间。
1.5市政工程施工单位选择用人的标准缺失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员工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管理人员一方,有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于成本管理工作不重视,认识上有缺失,以致于延误了全过程成本核算的进行。第二,会计人员一方,会计人员本身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成本控制的最终质量。这一点虽然是人为因素,却极大程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质量。所以会计人员要选择有成熟经验的人至关重要。
2市政建设单位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改进措施
2.1优化全过程成本管理,促进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蓬勃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一,引入造价软件。就现在的中国市场来看,信息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所以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将造价软件引进本单位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中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在成本信息处理时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计算机能够帮助会计人员快速而又准确地核算出所需成本,缩短计算时间,保证信息处理的误差率最低。这样既提高了成本计划的测算质量,又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的使用成本。第二,责任制落实到人头[2]。市政工程建设单位的员工不重视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因为他们不懂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意义,而且在工作中即使出现失误,也不会由他们来承担责任。由此可见,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将此责任制度引入到实际的建筑施工全过程中去,借以加强全过程成本管理。具体做法是,在制度的约束下,施工单位的预算人员、建筑施工人员、设备管理人员、项目组人员等所有管理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细化到哪一部分出现错误,就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相反就进行奖励。这样奖惩分明,制度深入人心,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加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落实。
2.2项目前期成本的确定
市政工程建筑单位的项目前期的工作就是项目投标,而前期的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就是项目的投标价格。在此期间,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应该强化对该项目的理解,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和人为的干预得出最佳的投标价格,计算出前期的项目成本。
2.3施工时段的改进措施。第一,保证施工工期的方法。市政工程建筑施工的经验告诉我们,工期的延迟拖后会大大影响最终成本控制质量。因为工期成本包括施工人员的工资费用和施工设备成本以及材料费用组成,工期的延长无疑增加了人员工资、设备租用时间等一系列的费用。所以,项目工期成本控制的优化,要从各个工序的连接质量、不同项目组的设计质量等两个方面来抓,以此来实现施工阶段的成本优化,提高流水作业速度,缩短项目工期,实现项目工期成本的最低化。第二,制定质量成本控制计划和质量预控目标。市政工程建设单位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为了加强建设成本的管理,控制施工浪费,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的全方位服务。具体的改进措施有,根据市政工程建设单位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质量成本控制计划,在施工进行过程中,精确地计算出成本支出数据,并予以核算和分析。准确预控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预控目标的应用,在于当施工中出现问题时,能够通过与质量预控目标不相符的节点来快速识别与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及时修复。并将它作为主要规避对象,在后续的施工中坚决杜绝该问题的发生,降低项目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第三,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措施。施工组织是施工执行者,它在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只有在真正了解了施工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合理配置施工人员,这样才能提升施工组织的设计质量,保证高质量的如期完工[3]。
2.4项目竣工期项目工程资料的完善
第一,项目工程资料是建设完工后,施工单位必须提供的主要信息资料。经验可知,项目工程资料常常不够完善,影响建设施工结算的准确性,所以施工单位有义务保证工程资料的准确与完整。第二,为了确保成本核算质量,我们要尽量减少成本核算误差。将全过程成本核算方法投入到项目中试用,在各个阶段分别展开应用,达到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无误。
结束语:
目前,全过程成本管理已经被广泛应用,它能帮助建设施工单位准确计算施工成本,核算投入与产出的较大数据,减少成本核算的误差。但是它仍然存在风险识别和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所以更加需要施工单位做好大量的前期工作,提升成本控制质量,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启丞.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250-250.
[2]林冉.基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7(8).
[3]孙婷,马铁军.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133-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