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切迹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在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零切迹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在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融合固定系统(Zero-P)在手术治疗无椎节不稳、骨折或脱位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TCDH)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38例TCDH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56.3岁;均采用颈椎前路受损椎间盘和突出物减压、Zero-P椎间融合术,于术前、术后1、6、12个月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残障(NDI)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zaz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术后椎间隙高度及颈椎Cobb’s角变化,对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例均获得术后1年的随访。术后1例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Bazaz分级为轻度吞咽困难,对症处理1周后缓解。术后1、6、12个月的JOA评分[(12.24±1.52)分、(14.34±1.75)分、(14.98±1.47)分]、VAS评分[(2.12±0.367)分、(1.22±0.31)分、(1.04±0.23)分]、NDI指数[(15.42±3.12)分、(13.54±2.81)分、(13.01±1.45)分]、Cobb’s角[(19.41±4.53)°、(19.24±4.25)°、(19.11±3.82)°]及椎间隙高度[(7.71±2.07)mm、(7.62±1.94)mm、(7.59±1.67)mm]与术前[JOA评分(9.61±0.82)分、VAS评分(5.04±0.87)分、NDI指数(39.14±5.24)分、Cobb’s角(8.51±2.24)°、椎间隙高度(5.22±1.84)mm]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与术后1个月比较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随访时的Cobb’s角、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ero-P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治疗无椎节不稳、骨折或脱位的TCDH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术中操作简便,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手术方法:
  •   1.4 疗效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中桓,姜福贵,田素魁,肖飞,杨标

    关键词: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来源: 临床医学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外科学

    单位: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骨三科

    分类号: R687.3

    DOI: 10.19528/j.issn.1003-3548.2019.11.003

    页码: 7-10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855K

    下载量: 4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零切迹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在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