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频时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频,接收机,场强,正交,测量仪,长波,动态。
低频时码论文文献综述
丁恒春,巨汉基,袁瑞铭,尹建丰,岳虎[1](2018)在《基于低频时码技术的主动授时智能电能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运行智能电能表时钟不准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低频时码技术的主动授时智能电能表,在电能表上增加低频时码接收芯片,在电能表上电时或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时接收低频时码授时信号,将解码后的标准时间写入电能表,实现时钟自动校准。(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12期)
时码[2](2017)在《从电台报时到低频时码援时》一文中研究指出怎样校准家里或工作场所的钟表?以前我们都是习惯于在整点时收听广播电台“嘟—嘟—嘟一……嘀”的报时信号。现在呢,可用于对时的手段就很多了:除了听电台的整点报时信号外,还可以着电脑显示的时间、电视机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手机上的时间、汽车导航仪上显示的时间等等。(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17-12-17)
马丽萌,巨汉基,张海燕,苑津莎,王晨[3](2017)在《低频时码授时电能表抗干扰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电能表低频时码授时技术存在的干扰问题,对低频时码的干扰源进行研究,针对低频时码接收的干扰这一问题,利用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带通滤波器原理,设计了一款滤波器,滤出68.5 k Hz以外的干扰信号,并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可以使信号混杂的干扰得到很好的抑制,低噪声,失真较小。(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顾卓璟[4](2012)在《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行业对实时和历史数据时间标签的准确性要求的提高,对低成本高精度定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低频时码系统作为我国授时体系的重要扩展和补充,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大部分要求。本论文针对低频时码授时低端用户的定时需求,研究并实现了基于51单片机的低频时码接收系统。主要内容与成果为:(1)分析了我国授时系统的构成与各种授时技术的发展,重点分析了低频时码技术优势、特性参数等。(2)采用模拟接收、解调的方式,以单片机为基础,研究并实现了低频时码的接收,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对接收到的BPC授时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标准秒脉冲和时间代码。(3)运用C语言实现了脉冲采集、数字解码、输出时间信息、显示驱动的软件编程。(4)为了提高授时接收系统的精度、数字化程度,初步提出了采用软件无线电方式、基于FPGA的系统方案。根据需要,可以配置成长波BPL、短波BPM制式接收机。(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01)
刘智芳,吴贵臣[5](2010)在《一种新的低频时码信号的场强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时码授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是对于低频时码信号的场强测量,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特别合适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软件平台,在普通PC机上对低频时码信号的场强进行测量和计算的系统,能够对现有的所有制式时码信号场强进行测试。实际试验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可扩展性强。(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0年12期)
冯平[6](2008)在《低频时码系统附加扩频授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低频载波资源,提高和改进低频时码授时能力。现有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由于受到通信体制的限制而没能得到广泛应用。论文提出在幅度调制基础上附加扩频调制信息,论文以此为轴线,提出了具体的组合调制方案,并就信号体制的设计、接收端的伪码同步、抗干扰能力、发射机控制方法、以及多台共频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频载波上附加扩频调相,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授时技术,该方法可提高定时信号的准确度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以及可利用度和接受程度。作者所做的工作及主要成果如下:通过分析现有低频时码信号的结构,提出在空闲载波上附加扩频调相信息。该项技术是对低频时码授时技术的进一步扩展和补充。通过对附加扩频技术的讨论和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对原有脉宽调幅方式未造成影响,在AWGN信道下得到的误码率是理想的,满足应用要求。同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这种附加调相方法是可行的。这些研究结果为本论文开展其他方面和层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了低频时码附加扩频技术的伪随机码的设计及优选、数据编码格式和帧结构。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数据信息的结构,给出了信息帧比特安排、时码格式、及详细的帧结构。发播内容的选择与期望的系统功能和具体实现技术有关。根据通信规约和信号结构的时间关系研究了帧同步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针对低频信道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纠错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S纠错算法,低频时码附加扩频授时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到改善。研究了低频时码附加扩频授时系统的伪码信号捕获和跟踪方法,根据典型的捕获和跟踪电路,分析了伪码的捕获和跟踪性能,并通过跟踪误差算法,对低频伪码同步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低频时码授时系统采用附加扩频调相技术可大大提高用户的定时精度。根据低频时码系统存在的噪声和抗干扰性能指标,分析了在部分带宽干扰、单音干扰、宽带干扰、多径干扰和脉冲干扰条件下的误码性能,并仿真了系统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误码率。通过仿真和分析可知,附加扩频调相后的低频时码系统不仅能够在较低的信噪比下进行工作,而且具有较强的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因此,该系统能够被应用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结合低频时码信号的特点,对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的发射机控制电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低频附加扩频调制的发射机调相控制方法。并设计出一种基于FPGA的控制系统,通过实验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鉴于单个低频台覆盖范围的局限性,提出了多台共频方案。分析了多台方案对脉宽调幅信号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多台共频的附加扩频技术的低频时码授时方法,并根据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多台共频的低频授时系统是可行的,多台低频授时系统的伪码跟踪精度比单台授时的伪码跟踪精度略有降低,但大大好于原有脉宽调幅体制的授时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期刊2008-04-01)
白燕,冯平,吴贵臣[7](2007)在《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AGC在Systemview中的仿真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时码接收机的信号输入端由于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因此对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有一定要求。通过在前端加入自动增益功能,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的要求,确保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AGC)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并利用仿真软件Systemview实现了数字AGC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数字AGC是可行的,可以大大增加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上册)》期刊2007-10-01)
白燕,冯平,吴贵臣[8](2007)在《一种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扩大低频时码接收机的输入动态范围,进行了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AGC)的设计。详细介绍了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是可行的,相对于没有实行自动增益控制的情况而言,大大增加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本文来源于《时间频率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赵晶[9](2007)在《低频时码信号场强测量方法及便携式场强仪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新一代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的建立,低频时码信号场强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根据以往测量工作中的经验和实际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了一款小型化、便携式低频时码场强仪。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研究分析了场强测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低频时码信号的体制和格式特点以及测量意图,给出了场强测量的工程实现方法,并对前端信号处理方法和流程进行了研究。(2)根据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以往经验提出了低频时码信号场强仪所需实现的功能设计要求,给出了场强仪的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处理器的选型,确定了各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时选用端口的情况。(3)开发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低频时码信号场强仪,该仪器具有场强测量、与PC机进行数据通信和电源监测叁个基本功能。并且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低功耗适合野外测量、成本低廉可以大量使用等特点。在第四章与第五章分别给出了场强仪各模块实现过程中的硬件连接和软件设计方法。并对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I2C总线、RS-232C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使用单线进行数据传输的HDQ总线等标准和协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中,测量方法的提出和基于单片机的低频时码信号场强仪的设计和实现是本人所做工作的重点,并且已经基本完成。开发的仪器能够可靠的完成场强测量功能,并且由于尽可能的使用了MSP430F149单片机自带的外围模块,所以有效的简化了电路、减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功耗。该仪器适合于在野外进行大范围的快速测量,并且在低频时码接收终端设备安装过程中,可以帮助安装人员判断信号接收质量,在低频时码授时技术产业化进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期刊2007-05-01)
李国栋[10](2007)在《基于FPGA的低频时码数字接收机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电路的设计正逐渐摆脱传统的设计模式,而采用FPGA来设计电子电路正成为设计的趋势。这是因为采用FPGA设计电子电路不仅开发时间短,资金投入相对少,且可将电路板级产品集成为芯片级产品。本论文针对低频时码授时系统设计并实现基于FPGA的数字化接收机。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分析了低频时码授时接收机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叁种典型的软件无线电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低频时码授时接收机的硬件平台。(2)采用EAD的设计方法将接收机划分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两个大的部分组成,并对各部分继续划分为更小的模块便于实现,文章给出了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和具体实现方法。更重要的是文章提出了整秒采集的接收机整体同步方法。(3)给出了基于FPGA的低频时码接收机的硬件组成。设计了针对前端输入特点的ADC的差分输入方式,设计了低频时码接收机的键盘、显示、串口、接收时码等电路和实现了基于FPGA的各外围电路驱动。此外文章中还设计了低频时码接收机的电源、复位、晶振电路。(4)实现基于FPGA的FIR滤波器设计。实现了基于FPGA的解调方法和定时参考点确定方法。(5)运用VHDL语言实现了移相器、锁存器、自动同步控制模块、时码计算模块、分频模块等,文章给出了他们的具体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期刊2007-05-01)
低频时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怎样校准家里或工作场所的钟表?以前我们都是习惯于在整点时收听广播电台“嘟—嘟—嘟一……嘀”的报时信号。现在呢,可用于对时的手段就很多了:除了听电台的整点报时信号外,还可以着电脑显示的时间、电视机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手机上的时间、汽车导航仪上显示的时间等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频时码论文参考文献
[1].丁恒春,巨汉基,袁瑞铭,尹建丰,岳虎.基于低频时码技术的主动授时智能电能表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8
[2].时码.从电台报时到低频时码援时[N].电子报.2017
[3].马丽萌,巨汉基,张海燕,苑津莎,王晨.低频时码授时电能表抗干扰滤波器设计[J].华北电力技术.2017
[4].顾卓璟.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D].南京大学.2012
[5].刘智芳,吴贵臣.一种新的低频时码信号的场强测量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0
[6].冯平.低频时码系统附加扩频授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8
[7].白燕,冯平,吴贵臣.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AGC在Systemview中的仿真实现[C].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上册).2007
[8].白燕,冯平,吴贵臣.一种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的设计[J].时间频率学报.2007
[9].赵晶.低频时码信号场强测量方法及便携式场强仪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7
[10].李国栋.基于FPGA的低频时码数字接收机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