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鼓浪屿百鸟园的植物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瑶[1](2020)在《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而鼓浪屿作为我国又一个申遗成功的历史文化节点,承担着传承与发扬我国灿烂文明的重任,这种传承与发扬是多维度的,饱含文物、建筑、景观整体风貌,而鼓浪屿植物景观作为形成鼓浪屿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植物景观含着重要的遗产价值,符合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是遗产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鼓浪屿的遗存本体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矛盾,如历史建筑与古树名木之间、文物保护与植物景观之间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找到矛盾的成因不应局限在当下,而应客观的分析鼓浪屿的从古至今历史演替过程,从系统整体寻求问题根源出发,从而协调鼓浪屿庞大又复杂的文化遗产内容,找到凸显并保护鼓浪屿遗产价值的植物景观发展方向。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方法入手,结合植物景观特性。再以分析鼓浪屿历史发展过程为出发,从历史文献中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成因,从鼓浪屿整体风貌、空间构成当中了解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结合现状调研成果与相关法律规范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主要矛盾,通过植物景观要素,再融汇遗产保护、植物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协调鼓浪屿文化遗产地各遗产要素与植物景观间的关系,形成以植物景观特色为重要组成的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特色风貌,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并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植物景观保护与营造策略,为鼓浪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鼓浪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研究鼓浪屿植物景观的历史沿革并提出针对性的植物景观营造与管养策略,不仅能够为我国各文化遗产地特色风貌的修复与保护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还将以此为开端展示植物景观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发挥积极作用。
付有[2](2019)在《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鼓浪屿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国际社区,同时也是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但是近年来有些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因与旅游发展不协调而遭受破坏,如我国故宫、长城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鼓浪屿旅游发展迅速,而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如何促进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协调变得尤为重要,对其旅游发展有了更新的要求和思路。本研究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以案例形式对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探究,基于理论的分析,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以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发展关系,两者之间可以达到互相协同、互相促进的状态;针对相关案例展开深入分析,为鼓浪屿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其次,揭示了鼓浪屿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产生碰撞、交流和融合的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如今鼓浪屿正处于旅游发展的文化转型阶段,要注重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展示以及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通过实地调查与调研问卷分析了鼓浪屿旅游服务设施现状、旅游空间分布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并指出在申遗之后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旅游文化体验欠缺、旅游空间感受不佳、旅游设施支撑不足和旅游商业氛围过浓等问题。最后,对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剖析,在受到由文化遗产、旅游容量、服务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已经呈现不协调的态势,文章结合理论指导与案例启示提出在申遗后的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涵盖文化、体验和环境三个层面的提升思路,并依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空间策略,包括提升空间文化内涵、优化旅游空间建设、调控旅游空间容量和完善服务设施布局等,以期能为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刘育梅,高爱华[3](2019)在《鼓浪屿植物与建筑关系的调研》文中指出通过实地走访、标本收集与鉴定,针对鼓浪屿岛上117栋重点风貌建筑周边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植物与建筑"相处"的方式:植物与建筑"相安无事"、植物对建筑"喧宾夺主"、植物与建筑"相得益彰"。文中分析了与建筑"相得益彰"的植物文化,并对"喧宾夺主"的植物提出对策,旨在保护鼓浪屿岛上重点风貌建筑及其植物资源。提升植物文化和建筑文化,并促进植物文化与建筑文化的交融,以体现出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的独特品味。
邓纯纯[4](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陈文苑[5](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苏秋红[6](2018)在《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研究 ——以龙头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中具有历史感和地方感的独特区域,逐渐成为城市重要的旅游空间,是城市最具特色的商业休闲空间。但随着休闲经济时代的发展,游客的消费休闲体验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休闲空间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需求。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从游客角度,对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涉及街区的体验感知评价、满意度模型验证、地方依恋对游客购物满意度影响、商品偏好等,研究案例地以福州三坊七巷、泉州中山路、南京夫子庙、周庄古镇、北京南锣鼓巷等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但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的建设研究仍然较少。为此,本文以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龙头社区为例。首先,简要概述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开发历史;接着,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及规划文本,从政策制定、街区规划和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政府主导作用下的空间实践,从商业氛围的营造和商业业态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企业主导下的空间实践。其次,依据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分类标准和实地调研数据,从商业业态的类型、空间分布以及业态组合特征等方面探讨鼓浪屿龙头社区商业休闲空间表征。再者,通过从国内各知名旅游网站上获取的2011-2016年关于游客对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感知认同的游记,并应用Rost CM 6软件分析游客对政府和企业空间表征的感知。最后将政府的空间表征与企业的空间表征分别和游客感知认同的表征空间进行比较分析,对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优化提升提供借鉴,同时丰富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的研究内容。
区文谦[7](2018)在《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更科学、系统的保护更新。沙湾古镇作为典型的岭南历史文化村镇,经历了十几年的保护更新,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城镇变迁的“活化石”。本文将沙湾古镇作为研究客体,从理论溯源、经验总结及策略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此类不完整风貌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理论溯源,通过研究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梳理保护价值理论的演进历程。其次,用以上理论体系对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沙湾的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以往不足主要源自缺乏对其整体环境及原真性的深入调查,最终导致风貌保护和社区发展不平衡,有失文化公正与社会公平。因此,古镇的保护更新不仅是技术与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最后,在前文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沙湾古镇的原真性调查和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面的策略,分别为保护规划层面的分层级网络化规划策略和社区营造管理层面的社区发展策略。在保护规划层面上,由于传统村镇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社会空间关系紧密,故理清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层级特性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发展、演变历程不仅有助搭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同时也将夯实原真性调研和保护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其有利于统筹文化遗产的信息层,梳理文化遗产的主客关系,认知村落空间的总体格局。运用定位分层和管理分层的手段亦可进一步建构保护对象网络体系,可更全面地完成对网络化、时空混合型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在社区营造管理层面上,引入社会学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提出了“社区发展引入风貌保护规划”的新模式——即在角色与观念转变背景下,将社区发展理念引入传统村镇保护更新,并从社会方式、社会资本两方面对此模式在沙湾古镇开展实证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引入社会学分析方法、社区发展规划技术,提高保护规划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及主体多元化。传统村镇风貌的保护更新,唯有真正贯彻传统村镇风貌和保护过程的“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注重社区的和谐与活力提升,兼顾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能使传统村镇得以永葆生机。
郭江铃[8](2017)在《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不断增强,游客的旅游偏好越来越注重个性化,我国的旅游市场也从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逐步过渡到了形象驱动的阶段,现代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形象竞争上。要实现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统一,就应当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者游后反馈机制,巩固积极感知的正面影响,削弱消极感知的不良影响。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游客的消费观念、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思维模式,成功地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去影响游客旅游决策。本文通过对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选择厦门作为实地研究对象,通过携程网游记搜集网络文本信息,进而分析旅游者对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一是整体来看游客对厦门的印象总体倾向于积极方面,负面感知相对较少。研究发现“文艺”、“美丽”、“小清新”是游客对厦门旅游氛围的最核心感知。游客对厦门的感知比较偏向于人造自然景点,对于各类人文景点、历史名人、建筑历史等提及较少,厦门作为一座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土地,厦门如果想要打造成为文化、人文、文艺之城的目标仍需努力,突显厦门旅游部门在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管理宣传方面的工作仍任重道远。同时,游客对厦门的环境氛围感知以“文艺”、“小清新”、“美丽”等词汇为主,与政府力推的“美丽厦门战略”较为契合,但与政府之前设定的“温馨”、“魅力”、“活力”的厦门旅游形象有一定的偏差;二是赴厦客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梯度差异,客源市场的比重由东南向西北、东北递减,客源市场不仅受到距离衰减规律影响,同时也受城市发达程度影响较大,游客的出行时间以3至5天的为主,出行动机以摄影和美食最多;三是在重游意愿的表达上,游客对厦门整体形象较为满意,多数游客有重游意愿,转化为再次消费的可能性较强。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厦门市旅游形象的建议:合理提升人文旅游魅力、深入挖掘打造历史人文的内涵;完善公共交通、景区信息发布与预报系统;开拓旅游个性化服务,更加注重游客体验;多种渠道宣传厦门;建立游客反馈机制;优化政府规划和管理职能等。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提出问题。探讨以厦门旅游目的地背景为前提,提出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内容和框架。第二章是概念界定和文献回顾。从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感知的类型、测量维度、形象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等七个方面,全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章是研究设计。本章主要对研究目的地的选择、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规划与建设回顾、样本的选择、文本预处理及高频词汇提取过程、类目构建、类目的信度检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从携程网上筛选出80篇关于赴厦旅游游客的网络游记,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和ROST文本挖掘软件提取关于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属性的高频词汇。第四章是实证研究部分。本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游客基本特征、厦门旅游形象特征属性、旅游形象的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游客感知、游客对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情感态度评价和游客重游意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合感知,把握游客游览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特点,探知游客感知形象与目的地形象定位之间的偏差。第五章是结论与建议。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提升,并就提升厦门旅游形象提出改进建议。
刘慧[9](2017)在《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规教育方式,是实现湿地公园多种功能的有效途径。为搞好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建设,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进行评价,游客自然教育需求进行调研,对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实地调查法对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现状进行全面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构建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评价指标模型,进行自然教育资源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游客环境意识及自然教育需求。最后根据自然教育资源评价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确定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的目标和主题,构建自然教育体系,并针对自然教育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自然教育活动设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照《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和《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结合专家征询意见,构建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教育资源、湿地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4个准则层和生态系统典型性、生态系统特殊性、湿地生物多样、生物资源、水文资源、人文资源、地表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22个具体评价指标。(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自然教育资源各指标层进行权重分析并构建自然教育资源评价模型。4个准则层的权重分别为31.83%、48.69%、7.27%和36.07%,其中,自然教育资源中生物资源所占权重最高,为41.8%;湿地环境质量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所占权重最高,为29.42%;旅游开发条件中交通条件所占权重最高,为36.03%。(3)运用评价体系对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进行评价,其综合得分为8.009分(满分10分),自然教育资源质量属于Ⅰ级,自然教育资源优,具备开展自然教育的稳定场所和丰富的资源。从评价结果分析,湿地生态系统B1准则层得分为2.5289分,占总得分的25.29%,说明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特色突出,其中,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典型性和生态系统特殊性得分为例前三,说明三者是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特征,在后期开展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生态系统典型性、特殊性和生物多样性特色的挖掘和保护。自然教育资源质量B2准则层得分为3.9922分,占总得分39.92%,说明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类型丰富,品质高,极具观赏、宣教价值,其中,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分排前三,说明三者是湿地公园内极其重要的特色风景资源,在后期开发中应重点突出这三大资源的特色,深度挖掘其内涵,打造主题特色突出的自然教育活动。湿地环境质量B3准则层得分为0.5771分,占总得分5.77%,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大气质量得分较高,说明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空气质量好,空气清新,优越的环境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旅游开发条件B4准则层得分为0.9108分,占总得分9.11%,其中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排在前列,说明湿地公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可进入性强,有利于湿地公园自然教育的发展。(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0%以上的游客参与自然教育的意愿非常强烈,但大部分人的环境意识一般,存在行为和意识不相符的现象。在自然教育活动需求方面,运动体验类活动最受大家欢迎,所占比例为65.96%,科学类、休闲养生类等活动也颇受欢迎。在自然教育信息方面,老年人更希望获得环境伦理知识的信息,而青少年则对经验类的知识更感兴趣,如自然观察及互动体验、自然游戏育等;游客对地方历史文化知识和康体养生指导类信息的需求一般。在自然教育体验方式方面,中老年人更愿意获得传统的解说方式和展示方式,青少年群体更愿意尝试触觉、听觉等新鲜的自然体验方式;儿童更愿意通过游戏来探索和体验自然环境。(5)结合自然教育资源评价结果和游客需求,从解说系统、展示系统和自然教育活动三方面入手构建自然教育体系,并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和湿地公园资源特色设计典型自然教育活动方案。解说系统建设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本文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在解说形式和解说词的设计上进行了区分和侧重。展示系统设计涵盖牌示、声像、出版物及实物展示系统4个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强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自然教育活动设计,本文针对中小学生群体、一般游客、特殊群体、社区居民等不同目标群体设计了湿地感知、湿地亲子露营、湿地观鸟等活动方案;针对湿地公园的特色资源设计了湿地梨文化体验、湿地远足“游百病”、湿地芦苇认知等典型活动方案。
董斌彬[10](2016)在《目的地游客安全:网链现象、套链管理结构与模式创新》文中认为游客安全作为旅游业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以及旅游消费需求升级的新常态下,源自游客自身、人群交织以及目的地环境所引致的游客安全事件日趋复杂,游客安全管理的困难性凸显,社会综合治理的作用明显。随着游客游览路线由“景点-酒店”两点一线逐渐向周边社区扩展,周边社区承担着游客安全管理与服务功能。本研究以景区及周边社区的小尺度目的地游客安全为研究命题,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遵循从现象入手构建理论,用案例实践佐证理论的研究思路,得到以下结论:目的地游客安全案情呈现复杂网链特征,游客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主体间关联度以及方案体系与其游客安全案情的网链现象以及目的地行政环境密切相关。(1)从八个案例地五年来近十万条警情数据中筛选出9587条游客安全案情,分析不同旅游吸引物类型、封闭程度、地理环境的目的地的游客安全案情在表现形态、时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复杂性。游客安全案情的引致因素包括人、机、环、管四个大类60个直接引致因子,游客进入目的地空间范围的时间周期内,与不同群体交织、与景区管理方博弈、与环境不安全状态的耦合的过程中各种引致因子单一或随机组合所生成的游客安全案情呈现网链现象特征。(2)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出小尺度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的景区管委会主导、社区主导、景区安全委员会主导、外包、分类管理等五种模式,各种模式的套式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但共同面临着政府部门间横向协作不足、公安部门承担过重的管理职责、社会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目的地原生安全管理系统的各主体以追求游客安全度为目标,通过主体自组织运行链优化、主体间横纵向链搭建演化而成的符合游客安全管理和服务需求的立体性结构,即“套链管理结构”。研究对游客安全管理的主体要素、链结构、套结构、套链结构等进行了界定,结合游客安全案情处置及游客安全风险防控实践归纳出套链管理结构类型,研究发现,五种游客安全管理模式的套链管理结构呈现在游客安全案情处置中高度依赖于公安部门的纵向单链及纵向链状结构、通过方案体系搭建的横向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不稳定性的共性,进而提出优化路径。套链管理结构在游客安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从两方面展开探讨:第一,选择福建崇武作为案例地,分析案例地警务“旅游+”模式实施前后的套链管理结构差异,通过公安派出所实现政府科层结构与多源网络结构的“握手”,是公共安全资源服务于游客安全管理的尝试,但存在基层推动力不足、科层制藩篱难以破除、考核体系缺乏等不足;第二,借鉴国内外游客安全管理经验,从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两方面对崇武模式进行套链管理结构优化,探索性地提出“政府负责、警务主导、社区参与、社会支撑”的旅游警务模式。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将景区与周边社区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拓展了小尺度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的研究范畴;(2)以公共安全部门的游客警情数据为基础,翔实地分析了游客安全案情的复杂网链特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小尺度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的五种模式;(3)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4)构建了适用于小尺度目的地的旅游警务模式。
二、厦门鼓浪屿百鸟园的植物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鼓浪屿百鸟园的植物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
1.1.2 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现状 |
1.1.3 植物景观重要性 |
1.1.4 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的植物景观保护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世界文化遗产 |
2.1.2 遗产价值 |
2.1.3 植物景观 |
2.1.4 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要素 |
2.2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2.2.1 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 |
2.2.2 遗产地植物景观的认知与修复研究 |
2.2.3 遗产地植物景观管养研究 |
2.2.4 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 |
2.3 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鼓浪屿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综述小结 |
2.4.1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相关研究 |
2.4.2 鼓浪屿相关研究 |
2.5 案例分析 |
2.5.1 法国凡尔赛历史遗产的植物景观研究 |
2.5.2 德国世界文化遗产魏玛ILM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
2.5.3 国内承德避暑山庄的植物景观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过程 |
3.1 公共地界形成前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2年以前) |
3.1.1 原住民的建设活动(宋元~1842) |
3.1.2 外来文化传播期(1842~1902) |
3.2 公共地界成熟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3-1938) |
3.2.1 相关组织 |
3.2.2 庭园特色 |
3.2.4 植物种植 |
3.2.5 空间布局 |
3.2.6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3 公共地界晚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41~1945) |
3.3.1 建设发展停滞 |
3.3.2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4 解放后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相关概况(1945~至今) |
3.4.1 第一阶段:景城相依与城市社区(1940-1980) |
3.4.2 第二阶段:风景名胜区与旅游社区(1980-2000) |
3.4.3 第三阶段:人文回归与遗产社区(2000-至今) |
3.4.4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价值、特色、与现状问题 |
4.1 鼓浪屿植物景观价值解读 |
4.2 作为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
4.2.1 自然环境的植物景观特色 |
4.2.2 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特色 |
4.3 作为非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
4.3.1 宅前屋后植物景观特色 |
4.3.2 建国后的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特色 |
4.4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现状问题研究 |
4.4.1 鼓浪屿植物景观理论研究的缺乏 |
4.4.2 公众对鼓浪屿文化遗产地认识上的误区 |
4.4.3 鼓浪屿自然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
4.4.4 鼓浪屿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要素分析 |
5.1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总体保护要求 |
5.1.1 鼓浪屿保护定位 |
5.1.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 |
5.1.3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法规 |
5.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要素分析 |
5.2.1 “性”——定性选种 |
5.2.2 “境”——所处境域 |
5.2.3 “景”——意境景观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体系构建 |
6.1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体系的原则 |
6.1.1 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
6.1.2 最小干预原则 |
6.1.3 可逆性原则 |
6.1.4 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原则 |
6.2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体系 |
6.2.1 以植物群落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
6.2.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分类 |
6.2.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
6.3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1 植物群落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实施建议 |
7.1 植物群落的保护实施建议 |
7.1.1 保护监测:配合已有监测和风险应对系统进而建设 |
7.1.2 多方宣传:提升植物景观保护意识 |
7.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
7.2.1 发展策略:优化提升,适应性改造 |
7.2.2 社区动员:提高居民积极性,生活美景共享 |
7.2.3 树楼一体:物质层面古树与建筑的矛盾解决 |
7.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
7.3.1 常见灾害:台风、病虫害威胁下的应对与预防 |
7.3.2 鼓浪屿植物的修剪 |
7.3.3 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的管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对象简述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演变 |
2.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作用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
2.3.2 旅游发展空间策略研究 |
2.3.3 鼓浪屿相关研究 |
2.4 相关案例研究 |
2.4.1 案例选取 |
2.4.2 案例分析 |
2.4.3 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 |
3.1.1 文化遗产核心要素 |
3.1.2 文化遗产价值内涵 |
3.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历程 |
3.2.1 初始萌芽阶段(19 世纪50 年代——19 世纪80 年代) |
3.2.2 探索形成阶段(1988 年——2000 年) |
3.2.3 高速发展阶段(2001 年——2012 年) |
3.2.4 文化转型阶段(2013 年至今) |
3.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
3.3.1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
3.3.2 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
3.3.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
3.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
3.4.1 旅游文化体验欠缺 |
3.4.2 旅游空间感受不佳 |
3.4.3 旅游设施支撑不足 |
3.4.4 旅游商业氛围过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文化遗产因素 |
4.1.1 文化价值内涵阐释 |
4.1.2 历史建筑展示利用 |
4.1.3 文旅缺乏融合发展 |
4.1.4 人文社区传承危机 |
4.1.5 旅游行为破坏风貌 |
4.2 旅游容量因素 |
4.2.1 登岛游客数量现状 |
4.2.2 游客时空分布分析 |
4.2.3 空间容量供给分析 |
4.3 服务设施因素 |
4.3.1 服务设施体系分析 |
4.3.2 旅游交通组织分析 |
4.3.3 旅游商业发展分析 |
4.4 自然环境因素 |
4.4.1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建设分析 |
4.4.2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布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
5.1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目标 |
5.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原则 |
5.2.1 遗产保护性开发原则 |
5.2.2 景区精品化转型原则 |
5.2.3 环境整体性协调原则 |
5.2.4 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提升思路 |
5.3.1 文化层面——彰显特色人文内涵 |
5.3.2 体验层面——强化旅游体验品质 |
5.3.3 环境层面——保护整体环境基底 |
5.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
5.4.1 提升空间文化内涵 |
5.4.2 优化旅游空间建设 |
5.4.3 调控旅游空间容量 |
5.4.4 完善服务设施布局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鼓浪屿植物与建筑关系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资源 |
2 植物与建筑的“相处” |
2.1 植物与建筑“相安无事” |
2.2 植物对建筑“喧宾夺主”及防御对策 |
2.2.1 墙体上攀缘植物的控制 |
2.2.2 榕属的控制 |
2.2.3 猫爪藤的控制 |
2.2.4 防治过程中注意有区别有针对性 |
2.3 植物与建筑“相得益彰” |
3 讨论 |
(4)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区研究进展 |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城市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创新之处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
(一)研究主旨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观照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六、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三)田野经历 |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
(一)剑川历史概述 |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
(二)木雕行业崇拜 |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
(一)双重属性 |
(二)高成本性 |
(三)惯力性 |
(四)传承性 |
(五)商业开发性 |
(六)易转换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
(一)教育培训 |
(二)传播交流 |
(三)市场调节 |
(四)权力引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中插图 |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
后记 |
(6)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研究 ——以龙头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已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消费场所 |
1.2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体现城市商业休闲业态的建设水平 |
1.3 游客商业感知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营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相关概念辨析 |
3.1 历史文化街医 |
3.2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 |
3.3 游客商业偏好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5.1 文献分析法 |
5.2 实地调查法 |
5.3 定性分析法 |
5.4 内容分析法 |
6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
1 国外相关研究 |
1.1 关于街区商业空间的研究 |
1.2 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商业偏好的研究 |
1.3 城市空间生产研究 |
2 国内相关研究 |
2.1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研究 |
2.2 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商业偏好研究 |
2.3 城市空间生产研究 |
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3.1 国外研究评价 |
3.2 国内研究评价 |
3.3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商业休闲空间生产研究的基本理论 |
1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 |
2 “认知-情感-行为”理论 |
3 旅游偏好理论 |
4 消费社会理论 |
第三章 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实践和空间表征的特点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区概况 |
3 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实践 |
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2 政府的空间实践 |
3.3 企业的空间实践 |
4 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表征 |
4.1 数据来源 |
4.2 商业业态类型划分依据 |
4.3 商业业态类型 |
4.4 商业业态空间分布 |
4.5 商业业态组合特征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鼓浪屿游客感知认同的商业休闲表征空间研究 |
1 研究思路 |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数据采集 |
2.2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鼓浪屿商业休闲表征空间的总体感知 |
3.2 政府空间实践的游客感知 |
3.3 企业空间实践的游客感知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1 研究思路 |
2 比较分析 |
2.1 政府的“空间表征”与游客感知认同的“表征空间”比较 |
2.2 企业的“空间表征”与游客感知认同的“表征空间”比较 |
3 对策建议 |
3.1 塑造特色休闲空间符号,加强商业主题休闲氛围 |
3.2 明确各商业街主题特色,不断优化街区商业业态 |
3.3 重视游客商业休闲感知,加强休闲空间品质管理 |
3.4 拓展商铺形象传播渠道,增强商业休闲空间感知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1.1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及游客商业偏好研究评价 |
1.2 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的政府实践 |
1.3 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的企业实践 |
1.4 鼓浪屿商业休闲空间的游客感知 |
1.5 鼓浪屿龙头社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
2 主要创新之处 |
3 研究评价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有研究概况 |
1.3.1 沙湾古镇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基础 |
1.4.4 研究视角 |
1.4.5 研究方法 |
1.4.6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1)系统总结沙湾古镇保护和更新历程经验及提出后续改进策略 |
(2)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沙湾古镇历史风貌完整 |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村镇保护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 历史保护价值理论及思想演进 |
2.1.1 遗产价值的构成分类 |
2.1.2 遗产价值观体系建立 |
2.1.3 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 |
2.1.4 保护价值的思想演进 |
2.2 传统村镇保护原则与方法 |
2.2.1 保护原则 |
2.2.2 保护方法 |
2.3 历史保护管理体系与社会组织 |
2.3.1 资金管理体系 |
2.3.2 保护管理体系 |
2.3.3 教育科研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湾古镇的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价值 |
3.1 沙湾古镇的历史传统人文特色 |
3.1.1 耕读文化—耕读传家诗书世泽 |
3.1.2 名门望族—宗族管理烟火相传 |
3.1.3 和谐人居—青萝八景古韵流风 |
3.1.4 传统工艺—三雕一塑薪火相传 |
3.1.5 传统美食—珍馐百味香飘百里 |
3.1.6 传统风俗—色飘狮舞粤韵回响 |
3.2 沙湾古镇的外部环境风貌特色 |
3.2.1 地形—西高东低左山右田 |
3.2.2 地貌—退海成田山冈群立 |
3.2.3 山脉—峰峦叠嶂萝巅旭日 |
3.2.4 河川—河涌绕镇二八分地 |
3.3 沙湾古镇的格局风貌与文化脉系 |
3.3.1 坊里制度—一居三坊及十三里 |
3.3.2 农商富户—三街六市商贾云集 |
3.3.3 同乡共里—梳式布局五族分治 |
3.3.4 水乡文化—六脉连海岭南水乡 |
3.3.5 防御体系—环乡堡墙筑碉驾炮 |
3.4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貌与思想源流 |
3.4.1 多元开放—居住建筑 |
3.4.2 祖神同祭—宗祠神庙 |
3.4.3 谨学享乐—书院戏台 |
3.4.4 等次颂礼—坊门牌坊 |
3.4.5 其他构筑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实施过程回溯与策略提出 |
4.1 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与实施总体历程 |
4.2 沙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实施过程 |
4.2.1 古镇风貌要素整体记录与设计导则 |
4.2.2 基于原真环境的整体保护 |
4.2.3 基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 |
4.2.4 基于原真生活的整体保护 |
4.2.5 基于旅游系统的整体保护 |
4.3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实施中的困境 |
4.3.1 规划重编制轻落实 |
4.3.2 制度不健全缺资金 |
4.3.3 实施区域覆盖面窄 |
4.3.4 公众参与不足 |
4.3.5 利益诉求多样 |
4.3.6 实施周期较短,难以精细 |
4.3.7 原真人文环境,挖掘不足 |
4.3.8 重局部功效,轻长远规划 |
4.3.9 实施团队混杂,技艺参差 |
4.4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策略 |
4.4.1 制度层面策略 |
4.4.2 理念层面策略 |
4.4.3 技术层面策略 |
4.5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后的存留问题 |
4.5.1 边缘区域的集体自发更新与风貌协调的矛盾 |
4.5.2 局部物质空间衰退与社会空间需求多样的矛盾 |
4.5.3 社会网络的动变与文化景观的综合协调问题 |
4.5.4 保护更新实践与运营过程中居民的反抗情绪 |
4.5.5 地方部门的保护更新困境:资金的平衡之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层及网络化规划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1 分层与网络化规划理论的阐述 |
5.1.1 分层规划的理论阐述 |
5.1.2 网络化规划理论阐述 |
5.2 分层与网络化理念的适用性 |
5.2.1 沙湾古镇社会空间结构 |
5.2.2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
5.3 分层规划保护历史信息的操作方法 |
5.3.1 定位分层 |
5.3.2 保护分层 |
5.4 网络化规划补充古镇规划的编制 |
5.4.1 保护规划需关注“社会文化空间”网络的保护 |
5.4.2 保护规划需重视物质空间网络系统的保护 |
5.5 分层规划与网络化规划的意义 |
5.5.1 分层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5.2 网络化规划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6 建构网络体系助力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6.1 区域分层规划—多核共存 |
5.6.2 历史空间廊道—串联整合 |
5.6.3 多核区域并联—共谋发展 |
5.6.4 古街巷系统化—疏通脉络 |
5.6.5 引导空间渗透—织补节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结合社区发展 |
6.1 社区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应用 |
6.1.1 社区发展理念内涵及外延 |
6.1.2 历史风貌保护向社会发展的思想演进 |
6.2 社区发展之于完整风貌保护的经验借鉴 |
6.2.1 欧洲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2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3 台湾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4 国内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3 社区发展规划与风貌保护更新规划的研究 |
6.3.1 社区发展规划与保护更新规划的比较探究 |
6.3.2 社区发展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的意义 |
6.3.3 保护更新规划引入社区发展的具体路径 |
6.4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结合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
6.4.1 人文、社会与经济基础 |
6.4.2 社会方式—公共参与齐协力 |
6.4.3 社会资本—经济转型谋发展 |
6.4.4 制定目标—协同社区共发展 |
6.5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更新中引入社会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
6.5.1 兼顾社会公平,尊重本土居民 |
6.5.2 利于共筑“环境美好、和谐沙湾” |
6.5.3 调整“重物轻人”的保护更新规划 |
6.5.4 促进沙湾古镇公民社会的发展 |
6.5.5 促进沙湾古镇经济增长、培育传统文化,提升古镇活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2.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旅游目的地形象 |
2.1.2 网络文本 |
2.1.3 内容分析法 |
2.1.4 社会网络分析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 |
2.2.2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类型 |
2.2.3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维度 |
2.2.4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 |
2.2.5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 |
2.2.6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
2.2.7 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厦门市旅游概况及研究地选择 |
3.1.1 厦门市旅游概况 |
3.1.2 研究地选择 |
3.1.3 厦门市旅游目的地形象规划与建设回顾 |
3.2 样本采集 |
3.2.1 样本对象的选取 |
3.2.2 网络游记的筛选 |
3.3 文本内容预处理和高频特征词分析 |
3.4 确定内容分析类目 |
3.5 信度检验 |
第四章 数据分析结果 |
4.1 游客的基本特征与行为分析 |
4.1.1 游客基本特征 |
4.1.2 游客行为分析 |
4.2 旅游形象属性高频特征词及频次分析 |
4.2.1 排名前100高频特征词分析 |
4.2.2 旅游形象属性频次统计 |
4.3 旅游形象的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 |
4.4 旅游形象感知分析 |
4.4.1 旅游景点 |
4.4.2 旅游景观 |
4.4.3 旅游环境 |
4.4.4 旅游餐饮 |
4.4.5 住宿与交通 |
4.4.6 购物、安全与名人 |
4.5 旅游目的地形象情感态度分析 |
4.6 游客重游意向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游客基本特征研究发现 |
5.1.2 词频分析研究发现 |
5.1.3 情感评价研究发现 |
5.1.4 重游意向研究发现 |
5.2 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策略建议 |
5.2.1 合理提升厦门人文旅游的资源魅力 |
5.2.2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5.2.3 积极开拓个性化旅游服务和产品 |
5.2.4 进一步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 |
5.2.5 建立游客旅游后反馈机制 |
5.2.6 优化政府规划与管理职能 |
5.2.7 进一步塑造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自然教育概述 |
2.1.1 环境教育的定义 |
2.1.2 自然教育的定义 |
2.1.3 自然教育的作用 |
2.2 国内外关于自然教育的探索实践 |
2.2.1 国外关于自然教育的探索实践 |
2.2.2 国内自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2.3 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研究 |
2.3.1 自然教育体系设计研究 |
2.3.2 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设计研究 |
2.3.3 自然教育展示系统设计研究 |
2.3.4 自然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
2.4 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评价研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3.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1.6 生物 |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2.1 实地调查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层次分析法 |
4.2.4 技术路线 |
5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评价 |
5.1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现状 |
5.1.1 湿地景观资源现状 |
5.1.2 人文景观资源现状 |
5.1.3 湿地资源现状 |
5.2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特色分析 |
5.2.1 生物多样性丰富 |
5.2.2 自然景观观赏价值较高 |
5.2.3 生态系统富有特色 |
5.2.4 鸟类繁衍栖息地和候鸟迁徙中转站 |
5.2.5 人文资源特色突出 |
5.3 定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5.3.2 重要性判断矩阵 |
5.3.3 权重值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5.3.4 评价因子C层权重总排序 |
5.3.5 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综合定量评价 |
6 湿地公园游客自然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分析 |
6.1 湿地公园自然教育需求问卷设计 |
6.2 游客特征分析 |
6.3 游客环境意识分析 |
6.3.1 游客自然教育意愿分析 |
6.3.2 湿地公园游客环境素养 |
6.4 游客自然教育需求内容分析 |
6.5 自然教育体系研究与公众需求匹配 |
7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 |
7.1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的预期目标 |
7.1.1 传递环境保护知识,了解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平衡性 |
7.1.2 提升公众环境素养,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
7.1.3 培育正确的情感和人生价值观 |
7.1.4 帮助青少年及幼年儿童释放潜能,实现个性化优质发展 |
7.1.5 治愈人们的“自然缺失症” |
7.2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原则 |
7.2.1 自然性原则 |
7.2.2 参与性原则 |
7.2.3 差异性原则 |
7.2.4 引导性原则 |
7.2.5 趣味性原则 |
7.2.6 人性化原则 |
7.3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目标群体分析 |
7.3.1 中小学生群体 |
7.3.2 一般游客 |
7.3.3 社区居民 |
7.3.4 特殊人群 |
7.4 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 |
7.4.1 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设计 |
7.4.2 自然教育展示系统设计 |
7.4.3 自然教育活动设计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湿地公园实地调查表 |
附录2: 游客问卷调查表 |
附件3: 湿地公园自然教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咨询 |
附录4: 湿地公园主要植物名录表 |
(10)目的地游客安全:网链现象、套链管理结构与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预期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 |
2.1.2 生态系统和生物链理论 |
2.1.3 供应链理论 |
2.1.4 治理理论 |
2.1.5 国内外安全管理模式 |
2.1.6 游客安全管理对相关理论的借鉴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旅游目的地 |
2.2.2 游客安全、游客安全管理、游客安全管理模式 |
2.2.3 网链现象、套式结构、套链管理结构 |
2.3 文献综述 |
2.3.1 目的地游客不安全现象研究 |
2.3.2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研究 |
2.3.3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
2.3.4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的研究述评 |
第3章 目的地游客安全案情的“复杂网链”现象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样本地选取 |
3.1.2 研究方法 |
3.2 游客安全案情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分析 |
3.2.1 游客安全案情表现特征的多样性分析 |
3.2.2 游客安全案情的时间特征的复杂性分析 |
3.2.3 游客安全案情的发生空间的复杂性分析 |
3.2.4 游客主体特征所导致的游客安全案情复杂性分析 |
3.3 游客安全案情的发生机理分析 |
3.3.1 游客安全案情生成机理的“层链结构”分析 |
3.3.2 游客安全案情引致因素分析 |
3.4 游客安全案情的网链现象分析 |
3.4.1 游客安全案情的“人际交织”网链现象分析 |
3.4.2 游客安全案情的“客管博弈”网链现象分析 |
3.4.3 游客安全案情的“人环耦合”网链现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模式“套式结构”分析与评价 |
4.1 研究设计 |
4.2 案例地游客安全管理模式的“套式结构”分析与评价 |
4.2.1 景区管委会主导模式的“套式结构”分析与评价 |
4.2.2 社区主导模式的“套式结构”分析与评价 |
4.2.3 景区安全生产管委会主导模式的“套式结构”分析与评价 |
4.2.4 外包模式的“套式结构”分析与评价 |
4.2.5 分类管理模式的“套式结构”分析与评价 |
4.3 案例地游客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引发肇因 |
4.3.1 案例地游客安全管理的现实问题 |
4.3.2 基本肇因 |
4.4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的现实趋势 |
4.4.1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主体内部运行机制的优化提升 |
4.4.2 目的地政府与多元主体横向协作的逐渐增强 |
4.4.3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纵向职责的横向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分析与构建 |
5.1 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的思维与认知 |
5.1.1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思维变迁的推动力分析 |
5.1.2 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思维”的阐释 |
5.1.3 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认知 |
5.2 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的阐释 |
5.2.1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的主体要素分析 |
5.2.2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链”结构和“链层”结构 |
5.2.3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套”结构 |
5.3 基于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实践的“套链管理结构”分析与评价 |
5.3.1 目的地游客安全案情的安全管理等级划分 |
5.3.2 基于游客安全案情网链现象的套链管理结构类型分析 |
5.3.3 案例地游客安全管理模式的套链管理结构分析与评价 |
5.3.4 小结 |
5.4 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优化 |
5.4.1 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优化的价值取向 |
5.4.2 策划环节优化——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和管理方案的制度化 |
5.4.3 实施环节、检查环节、反馈与修正环节优化——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的长链机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警务:一种基于套链管理结构的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创新模式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案例地的选取 |
6.1.2 研究方法选取 |
6.2 案例地游客安全案情的网链特征分析 |
6.2.1 案例地游客安全案情类型、表现形态及损失规模分析 |
6.2.2 案例地游客安全案情的时空特征分析 |
6.2.3 案例地游客安全案情的网链特征分析 |
6.2.4 小结 |
6.3 案例地游客安全管理模式的套链管理结构分析与评价 |
6.3.1 案例地游客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
6.3.2 案例地警务“旅游+”模式的套链管理结构分析 |
6.3.3 案例地警务“旅游+”模式的套链管理结构评价 |
6.4 旅游警务模式:一种目的地游客安全套链管理结构的创新 |
6.4.1 国内外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经验借鉴 |
6.4.2 结合我国具体实践的旅游警务模式构建 |
6.4.3 旅游警务模式的学理性、法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目的地游客安全案情呈现复杂网链特征 |
7.1.2 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模式与目的地行政环境及游客安全案情网链现象密切相关 |
7.1.3 提出目的地游客安全的套链管理结构,系统分析其内涵、类型、特征 |
7.1.4 基于套链管理结构构建一种适用于小尺度目的地的旅游警务模式 |
7.2 主要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创新 |
7.2.2 研究素材创新 |
7.2.3 研究尺度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游客安全案情的表现形态和损失规模的交叉列联表 |
附录B 不同旅游吸引物类型目的地的游客安全案情类型及表现形态 |
附录C 案例地游客安全案情时刻聚类分析表 |
附录D 游客安全案情的发生场所、发生区域的聚类分析及风险地图 |
附录E 案例地游客安全管理半结构访谈大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厦门鼓浪屿百鸟园的植物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D]. 王璐瑶. 华侨大学, 2020(01)
- [2]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D]. 付有. 华侨大学, 2019(04)
- [3]鼓浪屿植物与建筑关系的调研[J]. 刘育梅,高爱华. 东南园艺, 2019(03)
- [4]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休闲空间生产研究 ——以龙头社区为例[D]. 苏秋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 区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8]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厦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 郭江铃. 厦门大学, 2017(05)
- [9]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研究[D]. 刘慧.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10]目的地游客安全:网链现象、套链管理结构与模式创新[D]. 董斌彬. 华侨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