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论文和设计-杨永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包括可移动的箱体和用于搅拌含油污水和污水处理药剂的调节池,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箱体的空腔从左至右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隔成为气浮室、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所述气浮室和第一沉淀室通过第一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的间隙相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通过第二隔板的底端与底壁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沉淀室的侧壁的顶端连接有溢流堰板。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结构简单,可以在完成内部结构的装配后,直接运输到需要安装的场所,可安装在地面上或者建筑上,减小了安装的难度和占地面积。

主设计要求

1.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箱体和用于搅拌含油污水和污水处理药剂的调节池,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箱体的空腔从左至右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隔成为气浮室、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所述箱体包括侧壁、底壁和顶盖,所述空腔有侧壁、底壁和顶盖围构而成;所述气浮室底部设有供溶气水以及调节池中经过搅拌的污水进入的进口,所述气浮室和第一沉淀室通过第一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的间隙相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通过第二隔板的底端与底壁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一斜管的第一斜管区,所述第二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二斜管的第二斜管区,所述第二沉淀室的侧壁的顶端连接有溢流堰板。

设计方案

1.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箱体和用于搅拌含油污水和污水处理药剂的调节池,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箱体的空腔从左至右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隔成为气浮室、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所述箱体包括侧壁、底壁和顶盖,所述空腔有侧壁、底壁和顶盖围构而成;所述气浮室底部设有供溶气水以及调节池中经过搅拌的污水进入的进口,所述气浮室和第一沉淀室通过第一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的间隙相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通过第二隔板的底端与底壁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一斜管的第一斜管区,所述第二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二斜管的第二斜管区,所述第二沉淀室的侧壁的顶端连接有溢流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对应于斜管沉淀室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设有一链板式刮渣机,所述斜管沉淀室内设有用于接收链板式刮渣机挂落的浮渣的浮渣收集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产生所述溶气水的纳米微气泡发生器,所述进口位于箱体的外侧连接有一三通管,所述调节池依次通过提升泵和流量计与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所述纳米微气泡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室上方的顶盖连接有一隔渣挡板,所述隔渣挡板的底端伸入第二沉淀室的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构成一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的排泥口连接有一排泥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阀通过排泥管道依次连接有泥渣浓缩池、泥渣泵和压滤机。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上方设有一伞形罩,所述进口连接有一伸入所述伞形罩内的进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材质包括A3钢、304不锈钢或玻璃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农家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周末家人朋友聚餐的首选。“农家乐”的地点一般设置在远离城市群的郊区,虽然“农家乐”每天产生的污水不多,但是由于远离城市群,无法连接城市群的污水集中处理下水管道,特别是厨余污水的排放,其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直接排放会对郊区的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如果将“农家乐”产生的厨余废水回收运输到城市里的污水厂处理,单次运输量不大,成本高昂。

因此,为了处理这些富含含油脂的厨余污水,大多数“农家乐”场所选择自建污水处理装置,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安装施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安装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包括可移动的箱体和用于搅拌含油污水和污水处理药剂的调节池,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箱体的空腔从左至右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隔成为气浮室、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所述箱体包括侧壁、底壁和顶盖,所述空腔有侧壁、底壁和顶盖围构而成;所述气浮室底部设有供溶气水以及调节池中经过搅拌的污水进入的进口,所述气浮室和第一沉淀室通过第一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的间隙相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顶盖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通过第二隔板的底端与底壁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一斜管的第一斜管区,所述第二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二斜管的第二斜管区,所述第二沉淀室的侧壁的顶端连接有溢流堰板。

优选地,所述顶盖对应于斜管沉淀室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设有一链板式刮渣机,所述斜管沉淀室内设有用于接收链板式刮渣机挂落的浮渣的浮渣收集槽。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产生所述溶气水的纳米微气泡发生器,所述进口位于箱体的外侧连接有一三通管,所述调节池依次通过提升泵和流量计与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所述纳米微气泡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沉淀室上方的顶盖连接有一隔渣挡板,所述隔渣挡板的底端伸入第二沉淀室的液面。

优选地,所述底壁构成一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的排泥口连接有一排泥阀。

优选地,所述排泥阀通过排泥管道依次连接有泥渣浓缩池、泥渣泵和压滤机。

优选地,所述进口上方设有一伞形罩,所述进口连接有一伸入所述伞形罩内的进水管。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材质包括A3钢、304不锈钢或玻璃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包括可移动的箱体和用于搅拌含油污水和污水处理药剂的调节池,含油污水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絮凝沉淀法,也就是向水中加入絮凝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先将富含油脂的污水放入调节池中添加凝絮剂并进行搅拌处理,然后通过提升泵将与凝絮剂搅拌后的含油污水送入到三通管中与溶气水混合在进入气浮室中进行气浮处理,经过气浮处理的污水再依次经过第一沉淀室的第一斜管区和第二沉淀室的第二斜管区利用层流原理加快污水中杂质的沉淀,最终从第二沉淀室的侧壁上连接的溢流堰板的顶端溢流出处理得到的清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将用于将含油污水进行气浮处理和沉淀处理的气浮室和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均设置在可移动的箱体内,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结构简单,无需在安装场所占用地皮并施工修筑水泥建筑,可以在完成内部结构的装配后,直接运输到需要安装的场所,可安装在地面上或者建筑上,减小了安装的难度和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顶盖、12-侧壁、13-污泥斗、14-排泥口、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31-气浮室、32-伞形罩、33-进口、41-第一斜管区、51-第二斜管区、52-隔渣挡板、61-溢流堰板、62-溢流集水槽、63-溢流水出口、71-链板式刮渣机、72-浮渣收集槽、81-纳米微气泡发生器、82-调节池、83-提升泵、84-流量计、91-排泥阀、92-泥渣浓缩池、93-泥渣泵、94-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包括可移动的箱体和用于搅拌含油污水和污水处理药剂的调节池82,所述调节池82也采用可移动的结构,无需在地皮上修筑水泥建筑,方便安装。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所述箱体的空腔从左至右被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分隔成为气浮室31、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所述箱体包括侧壁12、底壁和顶盖11,所述空腔有侧壁12、底壁和顶盖11围构而成;所述气浮室31底部设有供溶气水以及调节池82中经过搅拌的污水进入的进口33,所述气浮室31和第一沉淀室通过第一隔板21的顶端与顶盖11的下表面的间隙相连通;所述第二隔板22的顶端与顶盖11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通过第二隔板22的底端与底壁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一斜管的第一斜管区41,所述第二沉淀室包括布置有第二斜管的第二斜管区51,所述第二沉淀室的侧壁12的顶端连接有溢流堰板61,溢流堰板61的顶端与顶盖11的下表面间存在供第二沉淀室处理好的污水流出的间隙。为了方便将从溢流堰板61溢流出的处理好的污水(又称为清水)输送到清水贮水池中备用,本实施例在溢流堰板61位于第二沉淀室外的一侧设置了溢流集水槽62,并在溢流集水槽62上设置了溢流水出口63,溢流水出口63通过水管连接到清水贮水池,第二沉淀室中的清水从溢流堰板61流入到溢流集水槽62中,溢流集水槽62中的清水通过溢流水出口63和与其连通的水管流入到清水贮水池中。本实施例中在将气浮室31、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设置在可移动的箱体上,含油油脂的污水在调节池82中放入凝絮剂搅拌后输送到箱体中,依次经过气浮室31、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完成气浮处理和沉淀处理,实现对含油污水的净化。本实施例中的可移动的箱体结构,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方便了郊区小型场所(例如“农家乐”等场所)含油污水的处理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及时将气浮室31和第一沉淀室产生的浮渣从净水器中排出,以保证气浮处理的正常进行,所述顶盖11对应于第一沉淀室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设有一链板式刮渣机71,所述第一沉淀室内设有用于接收链板式刮渣机71挂落的浮渣的浮渣收集槽72,所述浮渣收集槽72的边缘高于溢流堰板61的高度防止污水流入到浮渣收集槽72中,所述链板式刮渣机71的刮板刮动漂浮在第一沉淀室液面上的浮渣,浮渣被刮板刮落到浮渣收集槽72中,浮渣收集槽72连通有浮渣排出泵实时将浮渣排出。通过设置链板式刮渣机71实现了实时地机械自动去掉第一沉淀室液面上的浮渣,避免了浮渣堆积过多重新溶入含油污水中,提高了气浮处理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升气浮处理效果,还包括用于产生所述溶气水的纳米微气泡发生器81,所述进口33位于箱体的外侧连接有一三通管,调节池82中设有搅拌机用于搅拌含油污水和凝絮剂加快含油污水中的油脂转变成沉淀和浮渣,所述调节池8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提升泵83和流量计84,并与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所述纳米微气泡发生器81的输出端与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接,通过设置流量计84可以实时控制污水进入相同中的流速,避免流速过快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含油污水在进行气浮处理的时候需要增加凝絮剂(即絮凝沉淀法),使用的污水处理药剂(即凝絮剂)将含油污水中产生大量的沉淀和浮渣,提升气浮处理的效果。同时由纳米微气泡发生器81产生的溶气水中存在纳米微气泡,纳米微气泡指的是气泡以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单位混合存在,纳米微气泡具有悬浮物吸附能力强、水中停留时间长等优点,因此本实施例中使用纳米微气泡发生器81来产生溶气水,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溶气罐和压缩机方式产生气泡水,提高了对污水的气浮处理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污水的净化能力,所述第二沉淀室上方的顶盖11连接有一隔渣挡板52,所述隔渣挡板52的底端伸入第二沉淀室的液面,由于第二沉淀室的液面高度实际由溢流堰板61的顶端的高度决定,所以隔渣挡板52的底端低于溢流堰板61的顶端的高度,当污水经过气浮室31的气浮处理、第一沉淀室的第一次沉淀处理以及第二沉淀室的第二次沉淀处理后,仍然会在第二沉淀室的液面存在少量的漂浮油脂,这些漂浮在液面的油脂沿着液面向溢流堰板61方向流动,隔渣挡板52由于底端伸入到液面下,因此这些第二沉淀室液面上漂浮的少量油脂就被隔渣挡板52阻隔,避免流入到溢流集水槽62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将本体中沉淀下来的杂质收集排出,所述底壁构成一污泥斗13,污泥斗13底部设有一排泥口14,从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沉淀到污泥斗13中的杂质受重力向排泥口14挤压,所述第二隔板22的底端位于所述污泥斗13上方,第一沉淀室中的污水从第二隔板22的底端与污泥斗13间的间隙流入到第二沉淀室中,所述污泥斗13的排泥口14连接有一排泥阀91,当污泥斗13中堆积的沉淀杂质过多时,打开排泥阀91进行排泥。本实施例中,将箱体的底壁设计成为污泥斗13,无需另外给净水器连接额外的污泥斗13,使得本实施例的净水器结构更加紧凑,维护更加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将沉淀在污泥斗13上的杂质进行回收利用,所述排泥阀91通过排泥管道依次连接有泥渣浓缩池92、泥渣泵93和压滤机94。含水量较高的杂质经排泥阀91向泥渣浓缩池92输送进行初步的浓缩除水,经过初步浓缩除水的杂质又经泥渣泵93输送到压滤机94中,杂质在压滤机94中去除掉绝大部分的水分,体积缩小便于存放运输,还能用于发酵后作为有机绿色废料,实现生态有机种植资源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溶气水、凝絮剂与含油污水的混合效果,以提升气浮处理时去除污水中悬浮杂质颗粒的效果,所述进口33上方设有一伞形罩32,所述进口33连接有一伸入所述伞形罩32内的进水管。在三通管中混合的溶气水、凝絮剂与含油污水被从进水管中以一定的速度向伞形罩32内射出,被射出的污水、溶气水、凝絮剂的混合液撞击到伞形罩32内部的表面,并在伞形罩32的内部沿伞形罩32内部的表面滑落,再从伞形罩32底部的边缘流出,然后在气浮室31中上升。由于污水、溶气水、凝絮剂的混合液伞形罩32相互碰撞、扰动,得到了充分的混合,提高了溶气水中的气泡与污水的混合以及进一步加强凝絮剂与含油污水的反应,提高了污水气浮处理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升箱体的耐用性能,所述箱体的材质包括A3钢、304不锈钢或玻璃钢。上述材料制成的箱体不容易被腐蚀,耐撞击,符合本实施例中需要将箱体运输至安装场所的需求。

以下,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可移动的箱体运输到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的场所后,将需要处理的含油污水和凝絮剂输入到调节池82中进行搅拌,搅拌后的含油污水和由纳米微气泡发生器81产生的溶气水通过三通管混合后输送到进口33中,再从进水管喷射到伞形罩32内部,并在撞击伞形罩32内部表面后得到充分的混合,溶气水中的气泡将含油污水中的杂质粘附通过浮力将其从污水中分离到气浮室31的液面上形成浮渣,浮渣漂浮到第一沉淀室的液面上,链板式刮渣机71将这些浮渣刮入到浮渣收集槽72中排出,至此完成污水处理的气浮处理去除了污水中的悬浮杂质颗粒。

接着污水在第一沉淀室的第一斜管区41经过第一斜管时利用层流原理加快了污水中杂质的沉淀,在第一沉淀室沉淀出的杂质掉落并堆积在污泥斗13中,当污泥斗13中的沉淀物堆积到一定量时,排泥阀91被打开进行排泥,污水经过第一沉淀室完成其中杂质的第一次沉淀处理。

接着第一沉淀室中位于第一沉淀区下方的污水从第二隔板22的底端与污泥斗13的间隙中进入到第二沉淀室中,污水在第二沉淀室的第二斜管区51经过第二斜管时利用层流原理加快了污水中杂质的沉淀,在第二沉淀室沉淀出的杂质掉落并堆积在污泥斗13中,当污泥斗13中的沉淀物堆积到一定量时,排泥阀91被打开进行排泥,污水经过第二沉淀室完成其中杂质的第二次沉淀处理。第二沉淀室为与第二斜管区51上方的水为清水,这部分水除了从溢流堰板61流出外,还有一部分被抽回到纳米微气泡发生器81用于产生溶气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油脂分离净化器,通过将油脂分离净化结构设置在可移动的箱体内,方便了净化器的安装,节省了净化的成本。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506.2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853876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C02F9/04

专利分类号:C02F9/04;C02F1/40

范畴分类:申请人:施创智能制造(广东)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施创智能制造(广东)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9040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福兴路11号主厂房

发明人:杨永双;孙宏成;杨洋;陈志德

第一发明人:杨永双

当前权利人:施创智能制造(广东)有限公司

代理人:谭晓欣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论文和设计-杨永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