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励性契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契约,人力资本,绩效评价,盈余,薪酬,管理者,主观。
激励性契约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陈明禹[1](2018)在《激励性契约、管理者能力与盈余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管理者能力异质性现实,依据经济学概念量化管理者能力这一综合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管理者能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即管理者能力越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继而在管理者能力差异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激励性契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性契约能够有效改变管理者能力在盈余管理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具体为薪酬激励能够显着降低高能力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晋升激励对能力较高的管理者也能发挥较好的激励作用,并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8年07期)
诸彦含[2](2007)在《从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看企业激励性契约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制度经历了从古典、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演变进程,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也逐渐从物质资本中分离出来,并经历了从"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占有资本"的转变过程。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出发,探讨了在企业中如何有效地构建激励性契约。(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07年11期)
张志,张维[3](2003)在《企业人力资本与激励性契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企业的本质论述,把企业家定义为在具有"不完备性"的企业和约中有权支配和使用其他生产要素的那部分人力资本的产权主体,并通过对企业组织中各种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的分析,指出产权完整的企业家必须对产权残缺的工人和经理进行有效的激励,从而形成一种激励性契约,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组织费用,实现企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李自杰,宋志红[4](2002)在《激励性契约:线性激励理论模型的扩展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对激励性契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W=s+bQ中b值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上。该模型假定Q是一个客观、可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是,该模型的假定在很多情形下是与现实背离的。这种偏离直接对该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将线性激励契约模型扩展为W=s+b(Q_1+Q_2),即同时考虑客观和主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作为激励性契约模型的基础,并在此基本框架下讨论该模型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02年14期)
激励性契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企业制度经历了从古典、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演变进程,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也逐渐从物质资本中分离出来,并经历了从"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占有资本"的转变过程。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出发,探讨了在企业中如何有效地构建激励性契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励性契约论文参考文献
[1].徐杰,陈明禹.激励性契约、管理者能力与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2018
[2].诸彦含.从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看企业激励性契约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07
[3].张志,张维.企业人力资本与激励性契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
[4].李自杰,宋志红.激励性契约:线性激励理论模型的扩展及启示[J].经济管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