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面向构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面向数据架构,构件化软件,动态数据标准
面向构件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晗[1](2019)在《面向数据的构件化信息系统原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首先对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论述,提出面向数据架构以及构件化软件思想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途径。依据面向数据架构以及构件化软件思想,设计了面向数据的构件化信息系统原型。Y原型系统采用平台加服务的两级架构,其结构简单、维护效率高,而且还支持装配式集成、完全构件复用和动态数据融合。该系统应用范围广阔,能有效解决信息孤岛治理、遗留信息系统整合、大规模信息系统集成、大数据中心建设、动态建制任务管理等复杂问题。(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李想[2](2019)在《面向航空构件典型特征的叁维激光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构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尺寸误差,不同环节的误差累积会对航空设备的装配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长期以来,零件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存在检测质量一致性差和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航空构件制造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中零件特征的数字化测量是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叁维激光测量技术,对测量过程中的多线激光测量系统模型构建、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多线激光双目匹配、基于平行多线激光的蒙皮加工边界测量、基于交叉激光的孔窝类特征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航空构件典型特征的数字化测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对航空蒙皮件的加工边界、锪窝和圆孔特征进行测量,建立了多线激光测量系统模型。针对系统标定过程中需要精密靶标和提取的光平面特征点较少的问题,研究并实现了多线激光平面诱导的单应性矩阵标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应性匹配重建的激光平面精度可达0.0048mm,标定精度较高。(2)为了解决多线激光双目匹配的歧义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多线激光双目匹配方法。针对平行多线激光,结合激光线段重合度的方法,进一步消除了图像对应点的误匹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多线激光匹配重建的台阶块点云精度可达0.065mm,重建精度较高。(3)针对航空蒙皮件的加工边界特征,采用平行多线激光进行测量,提出了模板匹配法对蒙皮箱体点云进行特征提取。首先通过定制模板对点云模型进行特征分解,然后统一对分解得到的截面线进行边界特征点提取,最后对离散的特征点进行插值,自动生成边界特征线。实验结果表明,蒙皮加工边界测量精度可达0.095mm,测量精度较高。(4)针对锪窝和圆孔特征,采用交叉激光进行测量,提出了几何分割法对交叉激光点云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对点云模型进行降维,在二维空间上对特征进行检测,从而将叁维问题转换成二维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圆孔直径测量精度可达0.069mm,锪窝深度测量精度可达0.068mm,测量精度较高。(5)搭建软硬件系统平台,选取标准样件验证所研究的多线激光扫描重建和零件特征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蒙皮加工边界和圆孔的测量精度基本满足测量要求,锪窝深度测量精度也达到了微米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6-01)
姜静[3](2019)在《面向大型航空构件形/性控制的局部控流和模具控温模锻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航空构件的生产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际航空领域的蓬勃发展,航空构件的需求量和需求种类日益增加,对其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起落架是飞机上的重要零件之一,是典型的大型航空构件,该类锻件水平投影面积大、纵向凸起高且窄、纵截面面积变化剧烈,在形状和性能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整体模锻是制造该类锻件的核心技术。然而现阶段,通过整体模锻技术成形该类产品时,容易造成充不满和晶粒尺寸粗大等缺陷。因此,如何在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形载荷的基础上获得形状和性能均满足要求的锻件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局部控流和模具控温的方法进行终锻件形状和性能的控制,并结合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参数的优化,为成功实现B787前起落架外筒锻件的成形提供了指导作用。首先,分析了B787前起落架外筒锻件的结构特点,根据其形状结构设计了预锻件和毛坯形状,并制定了起落架外筒锻件模锻工艺流程:下料→加热→镦粗→拔长→加热→拍扁→加热→预锻→加热→终锻。按常规飞边设计方法设计终锻飞边尺寸,然后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B787前起落架外筒锻件模锻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终锻过程凸起部位并没有完全充满,需要进行改进。其次,针对B787前起落架外筒锻件头部充不满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调节局部飞边厚度控制金属流动的方法。基于主应力法和分流面应力平衡条件建立了飞边尺寸求解模型,获得了终锻件局部飞边厚度尺寸;随后,根据原先设计的起落架外筒锻件成形工艺方案,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模拟了锻件热模锻全流程,分析了整个成形过程的金属流动、应变分布和终锻件的晶粒尺寸分布。结果表明,局部控流方法获得了形状合格、无缺陷的终锻件。同时,又根据该工艺进行了局部控流实验,得到的锻件完全充满,飞边均匀,无成形缺陷,模拟结果和实验同时验证了局部控流方法的正确性,然而模拟和实验均发现终锻件部分区域的晶粒尺寸粗大。然后,针对其终锻成形过程中出现的晶粒尺寸粗大的问题,提出调控模具温度以改善晶粒尺寸的方案。在保证局部控流的基础上选取上模温度、下模温度、模具运行速度、凸起部位飞边厚度为因素,终锻最大成形载荷和最大晶粒尺寸为目标函数设计了16组正交试验,进行BP神经网络建模,再结合遗传算法对各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的参数组合,同时使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模具控温得到了形状和晶粒尺寸均合格的锻件。最后,进行了简单凸起件的成形实验,将得到的锻件某一截面4个不同区域的晶粒尺寸与相同条件下模拟得到的晶粒尺寸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误差均小于5%,由此可以证明:利用耦合了微观组织演变模型的DEFORM-3D模拟得到的晶粒尺寸是准确的,从而进一步证明模具控温可以细化晶粒尺寸。(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成静[4](2019)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面向构件的软件结构,研究软件集成关键技术及面向构件技术的应用成效,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林岩,高辉[5](2019)在《面向信息数据管理领域的大粒度构件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软件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管理特定领域进行领域分析,阐述如何实现大粒度可复用构件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提高软件的可服用性和开发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1期)
柳永齐,乐勇[6](2018)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相关特征与需求,依靠面向构件开发及集成方面的技术,建立起软件构件模型、基础框架与中间件软件等,构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和集成架构。该架构可支持网络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高效地、简单化地和可重用地开发和集成,又满足电子信息系统较高的性能要求,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18年11期)
黄鑫,王宜怀,潘俊虹[7](2018)在《面向应用对象的嵌入式终端构件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嵌入式系统终端构件设计不规范、移植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采用构件化思想,以面向应用对象的角度进行终端构件设计。本文给出了终端构件概念和模型,并提出了从原理图绘制到底层驱动程序设计一系列原则和规范,对嵌入式系统终端构件进行共性和个性分析,抽象出应用对象的公共要素,并通过一个LCD构件实例具体阐述了设计和移植应用过程。实践证明按照该方法设计的终端构件,在保证终端构件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更易于复用和移植,所提出的方法为优化嵌入式终端构件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石力文,侯妙乐,解琳琳,蒋永慧[8](2018)在《面向古木建筑构件不同尺寸留取精度需求的高效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木建筑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发展成为了近年的热点研究问题。多尺度数值模型已逐渐成为其安全性能评估与提升的重要手段,但不同尺度的数值模型对于尺寸信息精度的需求各不相同。面向构件不同尺寸信息的留取精度需求,优选留取尺寸的高效技术是相关研究的重点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4种常用的测绘技术在尺寸信息留取方面的利弊,并以典型宋式斗栱为例,分别采用这4种技术进行了尺寸信息留取,以叁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的尺寸数据作为基准对比分析各技术的精度,建议面向古木建筑构件不同留取精度需求的高效技术。结果表明:(1)基于史料推演的尺寸在建筑遗产关键构件信息高保真留取时不宜采用,建议作为其他技术的补充;(2)基于传统测绘技术获得的尺寸信息精度尚可接受,但整体来说精度不易控制;(3)对于古建筑中可采用简化模型的一般部位建议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尺寸信息;(4)对于古建筑中需采用精细模型的重要部位建议采用叁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最高精度尺寸信息。研究成果可为适用于不同尺寸信息留取精度需求的高效技术选取提供参考,并为基于多尺度数值模型的安全性能评估与提升以及历史文化传承奠定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地理信息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张忻[9](2018)在《面向效率提升的预制构件厂精益管理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精益管理理念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效率进行了改善研究,以L预制构件厂为例建立了预制构件生产优化精益管理体系(Precast Component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PCLS);应用观察法和半结构访谈对L预制构件厂的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PCLS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到实际生产中的浪费;根据PCLS对浪费制定策略,并对浪费进行消除与改善;本文还对生产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建立了基于Anylogic平台的L预制构件厂生产系统仿真模型,并对PCLS方案进行了分步实施,实现了对生产系统的可视化,得到阶段改善后的生产效率;文章的最后对L预制构件厂的部分改善方案进行了实际应用,收集改善后一定阶段的数据,对模型优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发现,预制构件生产精益管理体系可以在以L预制构件厂为代表的预制构件厂的生产管理中得到较好应用。研究中发现的浪费为等待、多余搬运、库存等七个方面的浪费。主要存在的原因是由推动式生产导致的生产线平衡率较低、人员安排、场地布置不合理、员工幸福感不高等;由于生产提前期过长和协调问题导致大量库存的积压;对L预制构件厂的浪费进行PCLS体系流程程序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改善方案;将改善方案分为主观能动性、布局和生产方式以及安全库存和提前期四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到不同阶段的模拟改善数据;研究将第一阶段的优化方案应用在实际案例中,收集一段时间的生产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生产效率优化结果与模拟改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模型优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意义在于,建立了预制构件生产优化精益管理体系,为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在当前环境下的自身发展提供思路;同时实现了预制构件生产系统的可视化仿真,为改善获取了仿真数据。(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6)
李正权[10](2018)在《基于云端的面向构件开发的企业软件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的软件开发领域中、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风险等控制一直是企业最关注但又最难把控的几个问题;为了追求更高的开发效率和降低人员成本,提出一种以云端共享模式为主,并基于面向构件的企业级开发模式,利用构件的重用性,实现历史资源再用、云端共享特性等推进企业应用库形成,最终达到提升开发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8年14期)
面向构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航空构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尺寸误差,不同环节的误差累积会对航空设备的装配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长期以来,零件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存在检测质量一致性差和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航空构件制造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中零件特征的数字化测量是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叁维激光测量技术,对测量过程中的多线激光测量系统模型构建、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多线激光双目匹配、基于平行多线激光的蒙皮加工边界测量、基于交叉激光的孔窝类特征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航空构件典型特征的数字化测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对航空蒙皮件的加工边界、锪窝和圆孔特征进行测量,建立了多线激光测量系统模型。针对系统标定过程中需要精密靶标和提取的光平面特征点较少的问题,研究并实现了多线激光平面诱导的单应性矩阵标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应性匹配重建的激光平面精度可达0.0048mm,标定精度较高。(2)为了解决多线激光双目匹配的歧义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多线激光双目匹配方法。针对平行多线激光,结合激光线段重合度的方法,进一步消除了图像对应点的误匹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多线激光匹配重建的台阶块点云精度可达0.065mm,重建精度较高。(3)针对航空蒙皮件的加工边界特征,采用平行多线激光进行测量,提出了模板匹配法对蒙皮箱体点云进行特征提取。首先通过定制模板对点云模型进行特征分解,然后统一对分解得到的截面线进行边界特征点提取,最后对离散的特征点进行插值,自动生成边界特征线。实验结果表明,蒙皮加工边界测量精度可达0.095mm,测量精度较高。(4)针对锪窝和圆孔特征,采用交叉激光进行测量,提出了几何分割法对交叉激光点云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对点云模型进行降维,在二维空间上对特征进行检测,从而将叁维问题转换成二维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圆孔直径测量精度可达0.069mm,锪窝深度测量精度可达0.068mm,测量精度较高。(5)搭建软硬件系统平台,选取标准样件验证所研究的多线激光扫描重建和零件特征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蒙皮加工边界和圆孔的测量精度基本满足测量要求,锪窝深度测量精度也达到了微米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向构件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晗.面向数据的构件化信息系统原型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9
[2].李想.面向航空构件典型特征的叁维激光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3].姜静.面向大型航空构件形/性控制的局部控流和模具控温模锻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4].成静.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5].林岩,高辉.面向信息数据管理领域的大粒度构件化研究[J].信息通信.2019
[6].柳永齐,乐勇.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研究[J].电子质量.2018
[7].黄鑫,王宜怀,潘俊虹.面向应用对象的嵌入式终端构件设计方法研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8
[8].石力文,侯妙乐,解琳琳,蒋永慧.面向古木建筑构件不同尺寸留取精度需求的高效技术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8
[9].张忻.面向效率提升的预制构件厂精益管理优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10].李正权.基于云端的面向构件开发的企业软件架构[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