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一、工具意识——摆脱“聋子”与“哑巴”的窘境
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以及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已经远远超过英语的实际效用。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耗时多、效率低、没地方用,是我国英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五。上海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缪迅说:“大多数人学英语十几年,最后的结果可能都只掌握些‘三脚猫’功夫”。
英语教育的纠结背后,应试教育是重要推手。英语原本是一种实用性的语言工具,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逐渐异变为一门知识性的基础学科和考试科目。在升学压力下,英语教学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英语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也造成了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英语,却还是“听不懂、说不了”,成为“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表述课程性质中强调:“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我们的英语课堂要彻底摒弃在绝大多数课堂上惯用的应试教学模式,我们必须要让英语回归工具本质,回归到语言学习应以运用为目的的轨道上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词汇、语法知识,更要努力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我们的作业和考查题目也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在真实的语境下考查语言应用,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二、人文意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人文一词源于古希腊paideia(教育)。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Cicero)把希腊文paideia译成了拉丁文humanitas(后又被译成英语humanism)。西塞罗认为humanitas是人和人性的培养或心灵的教养,即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人的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人成为有人性的人、真正的人。
因此,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英语学科的学科属性特征和知识结构体系决定了英语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英语技能水平,还要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璋先生曾这样说过:“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成就的评价不能再单一地看考试成绩,因为我们必须牢记:学生可能不成功,但须成人;他们可能对英语毫无兴趣,但不能没有以书为伴的乐趣;他们可能不理解时态和语态,但不能没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他们可能不知道独立主格,但不能没有完整独立人格。
三、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you’redown,youarenotnecessarilyout.”但是许多English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解。原因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muchmoneycanyouearna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areoverpraising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四、课程意识——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语文学科有这样一句话:语文即是生活。英语和语文同属语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英语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标准》在其课程基本理念第六点中提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为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所以,英语课程的范围是无法丈量的,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几乎都可以挖掘到英语课程资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译林版、人教版及各省地方版的英语教材只不过是整个资源体系中比较适时的、相对典型的范本。传统的课程观盲目地认为,教科书是至高无上的,教学要以本为本、循规蹈矩,因此,教师往往忽视了教材的多样性、选择性、发展性,过去的老师怎么教他,他现在就怎么教学生,英语教学陷入了恶性循环,教师活脱脱成了知识的“二传手”。实际上,教材只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例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用什么样的教材教、教什么内容、确定哪些是教学重点,要因学校、因班级、因学生个体而异。尽管英语教材历经多次增删变化,尽管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百花齐放,但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宗旨不会改变,我们不可以改变英语教学的方向,但我们可以选择教学怎样的文本,通过对具体内容的教学来实现这一大英语的方向。目前,英语教师对教材、教参、及网络信息的依赖性太强,缺乏自己的教学思想,老是想着“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一旦让他对一篇生僻的文章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他便束手无策了,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了大英语的课程意识啊。
五、角色意识——把课堂的主人地位还给学生
新课标是这样给教师定位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检查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师生是平等的学习伙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心灵的体验及自身的发展,形成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如果只考虑教学的环节及教学的进程等非学生因素,过分地把课堂当成自己表演的舞台,不考虑学情,不考虑学生学得怎样,那势必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出现这种局面时,教师非但不反省自己,却责怪学生缺乏参与意识,为何不想想:你把学生放在“眼”里了吗?你给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机会了吗?
译林版牛津英语8AUnit5Wildanimals中的阅读部分是一篇介绍大熊猫Xiwang成长过程的文章,文中涉及到了野生的大熊猫数量仅有1,600多只。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一位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分别扮演人类和大熊猫的角色进行对话,谈论大熊猫的数量为何日趋减少。大熊猫“控诉”了人类破坏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他们难觅喜爱的食物、难寻舒适的生存地。人类与大熊猫的对话虽然也有瑕疵,却也是学生们实实在在的创作。
总之,笔者认为,只要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有特色、有创新、有突破的课堂,都是好课,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六、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学习动力
一位教师曾经向不同类别的学生问过同样的一个问题:学完每一节课,你还有什么要问老师的吗?学生大多说没有,这位教师就纳闷了:为什么学生的英语素养老是提不高呢?细想起来,这不正是英语课堂的悲哀吗?因此,课堂教学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听懂,更不能以学生没有疑问作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带着老师给出的问题,又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或想法,这才能算是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传统的教育心态决定了“学会”比“会学”更受欢迎,以我国和以色列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为例,以色列的孩子放学回家,家长习惯上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常常是:你今天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孩子说:提了,这时,家长会非常高兴;而我国的家长会习惯地问:老师又提你回答问题了吗?孩子说:提了;家长又问:答对了吗?孩子说:答对了,于是乎,家长也非常高兴。实际上,当以色列的孩子带着无数个问号在探寻未知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还停留在成为“知识容器”的时代,即便是现在,也至多能升格到能做个“考试机器”罢了。
“基于问题的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学生有疑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课堂拒绝风平浪静、水到渠成,它因“问题”而精彩!
七、效能意识——牢记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有效性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生命,英语课堂要讲求实效。首先,课堂不必要在形式上刻意地求新、求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动辄就让学生来点“个性化理解”和“才艺展示”,这种表面的“热闹”只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浅层次的直观感受,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却丧失了英语的本性,笑声不断、掌声连连、形式花哨却无实效;其实,传统英语教育倒是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它是现代英语教育之“本”,其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效能是至今任何教法所很难达到的,为什么非要舍“本”逐“新”呢?其次,要理解教法、学法的精髓,对教学方法的使用要科学、精细、灵活。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本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有效地学习方式,可有不少老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方法过于简单、粗放,缺乏科学分组、协作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细化指导,导致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如对话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学生大多只关注自己读的部分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矛盾冲突,非常关注个人的朗读体验,却忽略了与他人的协调与配合,并且另外几十位同学也成了旁观者。须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在关注自身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合作者的表现,注意与合作者的协调、配合,彼此相得益彰,相信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