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包括被套和被芯,所述被套和被芯上均设置有与人体颈部对应的缺口,所述被套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均设置有拉链组,所述被芯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被芯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角边,包角边能对被芯的四个边角进行限位固定,则被芯无法在被套内自由移动位置,防止人们进行大幅度运动导致被芯卷起褶皱,始终保持被褥的平整性,保证了被褥的使用效果,有效提升了人的睡眠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包括被套(1)和被芯(2),所述被套(1)和被芯(2)上均设置有与人体颈部对应的缺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1)两侧均设置有开口(4),所述开口(4)上均设置有拉链组(5),所述被芯(2)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6),所述被芯(2)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7),所述被套(1)上设置有用于包裹被芯(2)边角的包角边,所述包角边包括第一粘面(8)和第二粘面(9),所述第一粘面(8)朝向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毛面(6)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刺面(10),所述第一粘面(8)背离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一(11),所述被套(1)表面对应公扣一(11)位置设置有母扣一(12),所述第二粘面(9)朝向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刺面(7)粘合的第二魔术贴毛面(13),所述第二粘面(9)上一体连接有第一包边(14)和第二包边(15),所述第一包边(14)朝向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二(16)和母扣二(17),所述公扣二(16)和母扣二(17)分别对应母扣一(12)和公扣一(11)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包边(14)远离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第三魔术贴毛面(18),所述第二包边(15)朝向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三魔术贴毛面(18)粘合的第三魔术贴刺面(19)。
设计方案
1.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包括被套(1)和被芯(2),所述被套(1)和被芯(2)上均设置有与人体颈部对应的缺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1)两侧均设置有开口(4),所述开口(4)上均设置有拉链组(5),所述被芯(2)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6),所述被芯(2)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7),所述被套(1)上设置有用于包裹被芯(2)边角的包角边,所述包角边包括第一粘面(8)和第二粘面(9),所述第一粘面(8)朝向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毛面(6)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刺面(10),所述第一粘面(8)背离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一(11),所述被套(1)表面对应公扣一(11)位置设置有母扣一(12),所述第二粘面(9)朝向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刺面(7)粘合的第二魔术贴毛面(13),所述第二粘面(9)上一体连接有第一包边(14)和第二包边(15),所述第一包边(14)朝向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二(16)和母扣二(17),所述公扣二(16)和母扣二(17)分别对应母扣一(12)和公扣一(11)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包边(14)远离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第三魔术贴毛面(18),所述第二包边(15)朝向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三魔术贴毛面(18)粘合的第三魔术贴刺面(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1)包括内层(20)、基层(21)、中间层(22)和外层(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0)由莫代尔纤维和羊绒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1)由石墨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2)由铜改性聚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3)由纤维素纤维和丝光棉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
背景技术
被褥,是一种床上用品,其在人的睡眠中占有重要地位,合适的被褥能有助于人的睡眠,而选择不合适的被褥则会对人的睡眠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被褥通常由被套和被芯组成,由于被套是简单地套设在被芯上的,被套和被芯之间留有空隙,因此人们在使用被褥睡觉时,一旦出现翻身等幅度较大的动作时,会导致被芯卷起褶皱,从而使得被褥变得不再平整,严重影响被褥的使用效果,又会对人的睡眠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有效防止被芯卷起褶皱的贴合领口的被褥。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包括被套和被芯,所述被套和被芯上均设置有与人体颈部对应的缺口,所述被套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均设置有拉链组,所述被芯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被芯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所述被套上设置有用于包裹被芯边角的包角边,所述包角边包括第一粘面和第二粘面,所述第一粘面朝向被芯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毛面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刺面,所述第一粘面背离被芯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一,所述被套表面对应公扣一位置设置有母扣一,所述第二粘面朝向被芯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刺面粘合的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粘面上一体连接有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所述第一包边朝向第一粘面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二和母扣二,所述公扣二和母扣二分别对应母扣一和公扣一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包边远离第一粘面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第三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包边朝向第一粘面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三魔术贴毛面粘合的第三魔术贴刺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被套包括内层、基层、中间层和外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层由莫代尔纤维和羊绒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层由石墨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间层由铜改性聚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层由纤维素纤维和丝光棉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角边,包角边能对被芯的四个边角进行限位固定,则被芯无法在被套内随意移动位置,防止人们进行大幅度运动导致被芯卷起褶皱,始终保持被褥的平整性,保证了被褥的使用效果,有效提升了人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被套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被套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角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被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被套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被套;2、被芯;3、缺口;4、开口;5、拉链组;6、第一魔术贴毛面;7、第一魔术贴刺面;8、第一粘面;9、第二粘面;10、第二魔术贴刺面;11、公扣一;12、母扣一;13、第二魔术贴毛面;14、第一包边;15、第二包边;16、公扣二;17、母扣二;18、第三魔术贴毛面;19、第三魔术贴刺面;20、内层;21、基层;22、中间层;23、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贴合领口的被褥,包括被套1和被芯2,被套1和被芯2上均设置有与人体颈部对应的缺口3,缺口3能与人体颈部贴合,避免肩部外露着凉,从而大大提升了被褥的保暖御寒效果,防止受凉感冒,被套1两侧均设置有开口4,开口4上均设置有拉链组5,被芯2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6,被芯2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刺面 7,被套1上设置有用于包裹被芯2边角的包角边,包角边包括第一粘面8和第二粘面9,第一粘面8朝向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毛面6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刺面10,第一粘面8背离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一11,被套1表面对应公扣一11位置设置有母扣一12,第二粘面9朝向被芯2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和第一魔术贴刺面7粘合的第二魔术贴毛面13,第二粘面9上一体连接有第一包边14和第二包边15,第一包边14朝向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公扣二16和母扣二17,公扣二16和母扣二17分别对应母扣一12和公扣一11的位置设置,第一包边14远离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第三魔术贴毛面18,第二包边15朝向第一粘面8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三魔术贴毛面18粘合的第三魔术贴刺面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被套1在未使用时,第一粘面8和第二粘面9通过第二魔术贴刺面10和第二魔术贴毛面13的粘合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包角边封闭,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被套1内部,当需要将被芯2套入被套1时,可先将第二魔术贴刺面10和第二魔术贴毛面13撕开,从而将第一粘面8和第二粘面9分离,然后将第一粘面8后翻并通过公扣一11与母扣一12的扣合将第一粘面8翻转固定在被套1表面,然后拉开被套1两侧的拉链组5,将被芯2通过开口4塞入被套1内,首先将被芯2的四个边角依次穿过第一粘面8和第二粘面9分离后形成的空隙,从而将被芯2的四个边角定位,防止被芯2褶皱,然后调整被芯2 在被套1内的位置,待被褥整体平整后,先将公扣一11从母扣一12中拔出,从而将第一粘面8与被套1表面分离,然后将被芯2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上设置的第一魔术贴刺面7粘合在第二魔术贴毛面13上,再将被芯2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上设置的第一魔术贴毛面6粘合在第二魔术贴刺面10上,从而将第一粘面8 和第二粘面9分别粘合在被芯2的四个边角上,然后翻转第一包边14,通过公扣二16与母扣一12的扣合,公扣一11与母扣二17的扣合将第一包边14牢固地连接在第一粘面8上,最后翻转第二包边15,通过第三魔术贴刺面19和第三魔术贴毛面18的粘合将第二包边15粘合覆盖在第一包边14上,第一包边14 和第二包边15的设置,使得被芯2露出的部分被遮盖,既能防止被芯2沾染污垢,又大大提升了被褥的美观性,通过这一系列设置,由于被芯2的四个边角被包角边限位固定,则被芯2无法在被套1内随意移动位置,防止人们进行大幅度运动导致被芯2卷起褶皱,始终保持被褥的平整性,保证了被褥的使用效果,有效提升了人的睡眠质量。
请参阅图5所示,被套1包括内层20、基层21、中间层22和外层23,内层20、基层21、中间层22和外层23之间通过粘合连接,内层20由莫代尔纤维和羊绒纤维经纬编织而成,基层21由石墨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中间层22由铜改性聚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外层23由纤维素纤维和丝光棉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层20由莫代尔纤维和羊绒纤维经纬编织而成,莫代尔纤维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高吸湿性,可使得面料具有柔软的手感和迷人的光泽,令使用者的皮肤经常保持干爽舒适的感觉,使用体验高,并且对生理无害又可以生物降解,较为环保健康,羊绒纤维细度均匀,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因此保暖性较好,通过莫代尔纤维和羊绒纤维的设置,使得被褥在具有极高亲肤性的同时也兼具很好的保暖性。
由于基层21由石墨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石墨烯纤维具有超强低温远红外的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且能通过远红外的热效应起到增加细胞活力,调节神经体液机制,加强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使得被褥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聚丙烯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能有效保证基层21结构的整体性,从而有效保证了被褥的使用寿命。
由于中间层22由铜改性聚酯纤维经纬编织而成,铜改性聚酯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性且成本较低,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铜改性聚酯纤维中的铜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因此铜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从而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能有效防止被褥内部滋生细菌导致发霉,大大延长了被褥的使用寿命。
由于外层23由纤维素纤维和丝光棉纤维经纬编织而成,纤维素纤维由天然植物为原料制成,本身具有天然的亲水性和高强高模的特点,因其属植物细胞自然分裂生长而非人工制作而成,因此表面具有很强的握裹力,力学强度较高,使得外层23变得更为坚固耐磨,增加了被褥的使用寿命,而丝光棉纤维具有真丝般的光泽且手感柔软光滑,将纤维素纤维与丝光棉纤维捻合,在保证被褥外层23在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能具备较好的手感和舒适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3752.5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28700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A47G 9/02
专利分类号:A47G9/02
范畴分类:15C;
申请人:绍兴市星海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绍兴市星海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永和家园下大路455-1号
发明人:凌婷;秦浩铧
第一发明人:凌婷
当前权利人:绍兴市星海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魔术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