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国家未来的希望,年轻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密切联系群众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考验,决不能“孤芳自赏”,要真真正正在与群众打交道中做到“脚上沾泥”,方能使青春舞台绽放出光芒。
树牢群众观念,心中有民。我们党是在人民群众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心中无民就是忘本,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是要视群众为“主人”。古语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不仅要尊重群众,还要把群众当主人,将自己视为仆人、当成勤务员,切不可本末倒置,在群众面前高高在上,或是对群众“低看一等”。二是要视群众为“亲人”。历史证明,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干部只有把群众放心里,群众才会把干部放眼里,干部只有拿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不会把干部当外人,干部只有对群众动了真感情,群众才会对干部报以信任。三是要视群众为“老师”。对年轻干部而言,缺乏基层锻炼、缺少群众工作经验是“短板”,唯有放下“身架”、甘当“学生”,拜群众为师,向其学习请教,才能取得做好群众工作的“真经”,才能不断汲取能量茁壮成长。
顺应群众期盼,融入到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接地气”的干部才懂群众,也是群众最想要的“好干部”。年轻干部必须将“接地气”作为必修课,增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硬本领。一是要在家底上做到“了如指掌”。为民必先知民,知民才能懂民。年轻干部要全面掌握民情、把准群众脉搏,就必须在与群众打交道中善于观察和倾听,要在“俗语”中了解民意、“俗风”中透析民情、“俗事”中洞察民生,知晓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二是要在言行上做到“入乡随俗”。年轻干部要充分尊重群众的固有思维和风俗习惯,在思想行动上和群众保持“零距离”,不仅要学会使用群众语言,还要学会与群众同吃一锅饭、同坐一条凳、同种一块地,更要严守群众工作纪律、注重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对上群众的“胃口”、走进群众的心里。三是要在思考上做到“将心比心”。群众问题无小事。做群众工作要学会换位思考,想问题、办事情应当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多想想群众欢不欢迎、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
勇于担当作为,造福于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擦亮为民服务的初心誓言。一是要敢于担当。作为年轻干部,要把担当看成是一种胆识、作为一种政治品格,面对与群众打交道时遇到的困难和棘手问题,要敢抓敢管、沉着应对,做到不推诿责任、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二是要善于作为。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将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置于最高位置,立足岗位燃烧青春、奋发有为,利用自身文化高、视野宽、思路活、激情足等优势,把所学所长运用到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尤其要打破惯性思维、敢于创新突破,推动解决群众问题。三是要务实重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既是成事之本,又是成功之要。与群众打交道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既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又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地抓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做深做细工作,务求工作实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标签:群众论文; 干部论文; 年轻论文; 初心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领导论文; 群众路线论文; 《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