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耐药基因论文_李帆,魏单单,刘建华,吴宁鹏,贺丹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环素耐药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四环,基因,耐药性,宏基,表型,罗非鱼,幽门。

四环素耐药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帆,魏单单,刘建华,吴宁鹏,贺丹丹[1](2019)在《247株猪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猪源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tet)的流行与分布情况,从7省的合作猪场采集病死猪肝脏、肺脏、肠道作细菌分离,利用沙门菌属特异性侵袭基因(invA)和16S rDNA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测定tet基因,以及ERIC-PCR方法分析猪源沙门菌之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从823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247株猪源沙门菌,分离率为30.01%。药敏结果显示,对多西环素、土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7.45%和94.74%。PCR检测发现,分别有62,66,3株单独携带tetA、tetB、tetC基因;分别有38,8,4,7,1株菌同时携带两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tetA+C、tetA+D、tetB+C、tetC+D);分别有9,6,1,6,1,4,3株菌同时携带3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C、tetA+B+D、tetA+B+M、tetA+C+D、tetA+D+M、tetB+C+D、tetB+C+M);分别有6,2株菌同时携带4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C+D、tetA+C+D+M);没有检测到单独携带tetD、tetM以及同时携带5种tet基因的菌株。接合试验表明,tetM可与tetA或tetC共同在沙门菌与大肠杆菌间转移,导致菌株多西环素抗性水平转移。试验菌共分为A~δ共30个ERIC型,tet基因分布于不同ERIC型菌株中,表明其在试验菌株间水平扩散。本试验首次在猪源沙门菌中发现了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猪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多西环素、土霉素具有普遍耐药性,tetA、tetB基因在7省猪源沙门菌中流行最广泛,分离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普遍耐药性与单个或多个tet基因的普遍存在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婷婷,苗娇娇,强裕俊,李秀文,彭贤慧[2](2019)在《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多样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 036份不同来源的微生态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鉴定,研究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不同来源、不同国别、不同人体部位的分布及耐药机制。结果 2 036份样本中,四环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4.70%(910份),其中人源样本检出率最高,达78.99%(880/1 114),其次是动物样本,检出率40.98%(25/61)。共检出2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248份样本至少检出10种以上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人源性样本中28种基因全部检出,动物源样本中检出6种基因。28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中,包括10种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其中5种(tetQ、tet32、tet W、tetO、tet M)在50%以上的人源样本中检出,4种在动物源样本中检出率>16%。338份人源样本具有国别(中国、丹麦、西班牙、美国和日本)信息,耐药基因分析显示,tetO、tetQ和tet W 3种耐药基因在5个国家均有检出;来源于中国的样本均检出tet32、tet40、tetO、tetQ和tet W5种耐药基因,并匹配上24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型。在人体不同部位微生态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分布中,肠道中的耐药基因型分布最丰富,共有26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匹配到肠道样本中,其中tetQ、tet W、tetO、tet32、tet40 5种耐药基因型检出率>70%。结论在人体、动物微生态中存在着大量的、多样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葛成,郭家媚,白亚楠,贾青辉,吴同磊[3](2019)在《秦皇岛地区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四环素类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秦皇岛地区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之间关系,对秦皇岛地区分离的20株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选择常见的3种四环素类药物进行耐药性的检测,并通过PCR扩增对其耐药基因进行判定。结果表明:20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占75%,多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100%,耐药基因检出和耐药性结果比较表明,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对5种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在88.89%~100%之间。(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魏影,郭妍,柏柳,陈艳丽,黄嵘赫[4](2019)在《屎肠球菌临床分离株Eravacycline体外活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新型四环素药物Eravacycline对我国屎肠球菌药物敏感性及分子分型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屎肠球菌共235株。经BD phonixtm100公司全自动药敏鉴定系统检测其常规药物药敏,琼脂稀释法测定Eravacycline药物敏感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四环素抗性基因(tetM、tetL、tetU、tetK、tetS和tetO)。分析Eravacycline药敏与四环素耐药基因之间关系。结果:Eravacycline对屎肠球菌的MIC值≤0.5μg/mL;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屎肠球菌tetM+tetL+tetU为18.30%(43/235),tetM+tetL为27.23%(64/235),所有含有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屎肠球菌的MIC≤0.5μg/mL。结论:Eravacycline对我国屎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四环素耐药基因对Eravacycline无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8期)

李桂秋,魏影,余治健,陈俊文,钟婉莹[5](2019)在《新型四环素药物Eravacycline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16S rRNA基因突变位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Eravacycline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核糖体30S亚基16S rRNA基因和核糖体蛋白变异特点,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Eravacycline耐药机制。方法:选择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株,采用Eravacycline不同压力浓度下逐渐诱导Eravacycline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挑取诱导菌株单克隆,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母株及诱导系列的Tige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MIC值;通过PCR扩增其5个拷贝的16S rRNA基因(RR1-RR5)和30S核糖体蛋白基因,将诱导的Eravacycline耐药株扩增产物测序后与母株序列比较,获得该基因片段突变位点。结果:经过体外Eravacycline不同浓度梯度多步诱导共挑取6株Eravacycline耐药菌株,这些菌株的Tige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MIC值范围分别为8~16μg/mL和32~64μg/mL。16S rRNA基因PCR测序分析提示该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分别为RR1(T170G)、RR2(A1124G,G77A)、RR3(C810T)、RR4(G185A,G1036A),30S亚基核糖体蛋白S3蛋白没有突变,30S亚基核糖体蛋白S10基因多个位点突变。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Eravacycline诱导耐药后可导致Tige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交叉耐药及16S rRNA基因和30S亚基核糖体蛋白S10位点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8期)

文学琴[6](2019)在《贵州部分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四环素耐药性分析及其16SrDNA突变和HefABC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了解贵州部分地区近年来临床分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其16Sr RNA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2、初步探讨Hp主动外排泵基因hef A、hef B、hef C的表达情况与其四环素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界值法对194株临床Hp菌株进行四环素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不同疾病、性别、年龄间四环素耐药性差异;2、随机选取16株Hp四环素耐药株和15株Hp四环素敏感株及标准菌株Hp26695进行16Sr RNA基因片段PCR扩增与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Hp ATCC 26695的16Sr 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3、选取9株Hp四环素耐药株以PCR扩增16Sr RNA基因后分别自然转化给受体菌Hp 26695并用四环素药物平板筛选耐药克隆,对耐药的单克隆菌株进行16Sr RNA基因片段PCR扩增与测序,与供体菌、受体菌、Genbank中Hp ATCC 26695的16Sr RNA基因进行比对分析;4、通过重迭PCR扩增出含四环素耐药株16Sr RNA基因上单碱基突变序列的Hp 16Sr DNA片段,通过自然转化给受体菌Hp 26695并在四环素药物平板上筛选耐药克隆;5、对上述进行16Sr RNA基因转化的9株Hp四环素耐药株,及Hp全敏感株6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p四环素耐药株和敏感株外排泵基因hef A、hef B、hef C的m RNA的表达情况,通过计算公式:2-△△Ct即2-(Ct(待测基因)-Ct(16Sr RNA))计算各外排泵基因m RNA表达量,结果使用(X±SD)表示。结果:1、194株Hp中四环素耐药菌株32株,耐药率为16.49%。其中胃炎、消化性溃疡、增生性息肉、胃癌分离株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18.25%、13.33%、20%、0,各疾病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9,P>0.05);儿童分离菌株四环素耐药率为18.75%(6/32),成人分离株四环素耐药为16.05%(26/162),两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1,P>0.05);男性分离菌株四环素耐药率为16.96%(19/112),女性分离菌株四环素耐药率为15.85%(13/82),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05)。2、对随机选择的16株耐药菌、15株敏感菌及标准菌株Hp26695进行16Sr RNA基因片段测序分析,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共有的突变位点有7个,分别为T809C、811+C、872+C、C969T、C989T、T1082C、T1103C;有4株耐药菌存在文献报道与四环素耐药相关的A926C或A926G单碱基突变;此外A926C、G970A、G996A、G1121A、C1128T、C1258T仅在四环素耐药菌株中检测出;3、9株四环素耐药菌株的16Sr DNA经自然转化给受体菌Hp26695,菌株编号为H64的Hp16Sr RNA基因转化给Hp26695后,四环素耐药平板上筛选到9个四环素耐药单克隆转化菌株。将各单克隆转化菌和供体菌H64及受体菌Hp26695的16Sr 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Hp ATCC26695比对,9株单克隆转化菌和供体菌H64一致,均存在A926G、T1082C突变。此外,受体菌Hp26695、供体菌H64及转化菌株均存在T809C、811+C、872+C碱基突变,有4株转化菌分别存在与供体菌H64不一致T1103C和C724T自发突变。4、通过重迭PCR分别扩增出含A926C、G970A、G996A、G1121A、C1128T、C1258T单碱基突变位点的Hp 16Sr RNA基因序列后,通过自然转化给受体菌Hp 26695,结果在四环素药敏平板上未筛选出Hp四环素单克隆株。5、hef A在耐药组及敏感组中的m RNA表达量分别为0.9788±0.1702、0.7693±0.2266,经统计学分析:t=2.050,P>0.05;hef B在耐药组及敏感组中的m RNA表达量(X±SD)分别为1.1435±0.1791、0.8711±0.2054,经统计学分析:t=2.726,P<0.05;hef C在耐药组及敏感组中的m RNA表达量分别为1.2144±0.2301、0.9218±0.2092,经统计学分析:t=2.498,P<0.05。结论:1、本实验分离的贵州部分地区人感染Hp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较全国Hp四环素平均耐药率(8.8%)偏高,且贵州地区四环素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16Sr DNA均存在突变,其中的T809C、811+C、872+C、T1082C、T1103C为常见自发突变,与四环素耐药无关,而A926G突变与四环素耐药相关;2、A926C、G970A、G996A、G1121A、C1128T、C1258T单位点碱基突变可能与本地区Hp菌株产生四环耐药无关;3、hef B、hef C外排泵基因高表达是可能是贵州部分地区Hp产生四环素耐药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期刊2019-05-30)

孟赫诚,魏思羽,李丽丽[7](2019)在《生猪肉加工厂食品接触面四环素耐药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耐药菌的传播会对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某大型生猪肉加工厂食品接触面污染微生物四环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生猪肉制品质量与安全的潜在危害。从生猪加工厂食品接触面共采集样品100份,共分离到168株细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60.7%的污染细菌对四环素具有耐药性,包括85.7%的假单胞菌属、85.7%的葡萄球菌属、86.7%的沙雷氏菌属、80%的乳球菌属、80%的大肠杆菌、60.0%的不动杆菌属和55.0%的气单胞菌属。通过对分离株进行1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的筛查,发现生猪肉加工厂设备食品接触面存在9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包括tet L、tet A、tet B、tet C、tet E、tet M、tet S、tet K和tet X,其检出率分别为7.7%、6.0%、4.8%、4.8%、3.6%、3.6%、3.6%、1.2%和0.6%。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猪肉加工厂食品接触面四环素耐药菌污染严重,可能交叉污染生猪肉制品,其携带的四环素耐药基因可能向不同细菌种属间转移,进而由食物链向人类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汪喜生,吕瑞滨,沈怡雯,郭美婷[8](2019)在《紫外线辐照对四环素耐药细菌及基因的消毒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线辐射处理市政污水,考察紫外消毒对市政污水厂中耐四环素的总异养菌、粪大肠菌群和单一大肠杆菌以及tetA和tetO两种耐药基因的消毒特性。结果表明:随紫外线剂量的提高,对耐四环素总异养菌的杀灭效果显着增强,当消毒剂量为10 m J/cm~2时,灭活率高于99%;紫外线对耐四环素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K12的杀灭趋势和总异养菌类似;耐药基因tetA随消毒剂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在消毒剂量为5 m J/cm~2时已基本被完全灭活;低消毒剂量下(<5m J/cm~2)耐四环素细菌尤其是某些革兰氏阴性耐药细菌,一定程度上对紫外消毒具有耐受性,它们对水体的生态风险需要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05期)

梁静真,黄立春,韦慕兰,马沙,黎姗梅[9](2018)在《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耐药性及其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为指导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临床用药和揭示其耐药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抗生素对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PCR检测菌株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tetO、tetL和tetS)携带情况,并以体外诱导法测定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多西环素耐药性的获得速率。【结果】37株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和土霉素均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不敏感(已产生耐药性);仅从8株菌株中检出tetM基因,检出率21.6%(8/37),而tetO、tetL和tetS基因的携带率均为0,即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仅存在tetM+tetO-tetL-tetS-和tetM-tetO-tetL-tetS-两种耐药基因型。经多西环素连续8代的体外传代诱导,6株携带tetM基因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MIC由0.24μg/mL上升至3.91μg/mL,即耐药性获得速率约16倍。PCR检测结果显示,各传代菌株均携带有tetM基因,且各传代菌株间的核甘酸相似性为100.0%。【结论】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存在tetM+tetO-tetL-tetS-和tetM-tetOtetL-tetS两种耐药基因型,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和土霉素仍较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已产生耐药性。携带tetM基因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经体外诱导后对多西环素的耐药性大幅度提高,说明未达有效抑菌浓度时极易诱导无乳链球菌产生耐药性。(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程振娜,李刚,陶佳,周晓燕,殷国民[10](2018)在《19株诺卡菌的药敏与克拉霉素及四环素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诺卡菌临床分离株的药敏及与克拉霉素和四环素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方法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诺卡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PCR法检测19株诺卡菌克拉霉素的耐药相关基因ermA、ermB、mefA、msrD,对四环素类的耐药相关基因tetO、tetM、tetL。结果 19株诺卡菌中,ermA基因检出率为15.8%(3/19),未检出tetO、tetM、tetL、ermB、mefA、msrD基因。药敏结果显示19株诺卡菌对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均为5.3%,未见克拉霉素耐药菌株。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占78.9%,其次为庆大霉素和头孢吡肟,分别占21.1%和15.8%。对其余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诺卡菌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耐药与tetO、tetM、tetL基因无关,存在另外的四环素类相关耐药机制。ermA基因并不能引起克拉霉素耐药。(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四环素耐药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多样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 036份不同来源的微生态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鉴定,研究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不同来源、不同国别、不同人体部位的分布及耐药机制。结果 2 036份样本中,四环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4.70%(910份),其中人源样本检出率最高,达78.99%(880/1 114),其次是动物样本,检出率40.98%(25/61)。共检出2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248份样本至少检出10种以上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人源性样本中28种基因全部检出,动物源样本中检出6种基因。28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中,包括10种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其中5种(tetQ、tet32、tet W、tetO、tet M)在50%以上的人源样本中检出,4种在动物源样本中检出率>16%。338份人源样本具有国别(中国、丹麦、西班牙、美国和日本)信息,耐药基因分析显示,tetO、tetQ和tet W 3种耐药基因在5个国家均有检出;来源于中国的样本均检出tet32、tet40、tetO、tetQ和tet W5种耐药基因,并匹配上24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型。在人体不同部位微生态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分布中,肠道中的耐药基因型分布最丰富,共有26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匹配到肠道样本中,其中tetQ、tet W、tetO、tet32、tet40 5种耐药基因型检出率>70%。结论在人体、动物微生态中存在着大量的、多样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环素耐药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李帆,魏单单,刘建华,吴宁鹏,贺丹丹.247株猪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9

[2].张婷婷,苗娇娇,强裕俊,李秀文,彭贤慧.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多样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

[3].葛成,郭家媚,白亚楠,贾青辉,吴同磊.秦皇岛地区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四环素类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4].魏影,郭妍,柏柳,陈艳丽,黄嵘赫.屎肠球菌临床分离株Eravacycline体外活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特征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

[5].李桂秋,魏影,余治健,陈俊文,钟婉莹.新型四环素药物Eravacycline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16SrRNA基因突变位点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

[6].文学琴.贵州部分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四环素耐药性分析及其16SrDNA突变和HefABC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9

[7].孟赫诚,魏思羽,李丽丽.生猪肉加工厂食品接触面四环素耐药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分布[J].现代食品科技.2019

[8].汪喜生,吕瑞滨,沈怡雯,郭美婷.紫外线辐照对四环素耐药细菌及基因的消毒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19

[9].梁静真,黄立春,韦慕兰,马沙,黎姗梅.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耐药性及其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J].南方农业学报.2018

[10].程振娜,李刚,陶佳,周晓燕,殷国民.19株诺卡菌的药敏与克拉霉素及四环素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四类肉-5Resultcom肉制品分离出paris...转座子Tn916结构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的扩增产物...四环素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电泳...四环素耐药基因丰度注:图a#~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标签:;  ;  ;  ;  ;  ;  ;  

四环素耐药基因论文_李帆,魏单单,刘建华,吴宁鹏,贺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