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燃尼龙制品的表面着色(论文文献综述)
朱诗留[1](2020)在《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塑复合材料(WPC)因植物纤维填料易热降解而无法选用高熔点工程塑料作为基体,限制了其在高强度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将废弃竹纤维高温热解制成竹炭(BC),并以之为填料,工程塑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经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出低吸水率、高强度、高韧性的PA6/BC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含量、粒径、炭化温度,助剂处理,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等调控方式与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熔融结晶及机械性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工艺配方下PA6/BC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机制与竹炭的增强增韧机理。为工程塑料在WPC领域的应用作出有益探索,也为废弃木/竹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找到突破口,在材料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积极作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BC与PA6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较碳纤维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碳纤维在PA6中的应用。BC的添加改善了 PA6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PA6/BC复合材料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随B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降幅分别为46%和50%。BC的添加量在30wt%以内时,有利于改善PA6的加工流动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99%。BC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促进PA6生成稳定的α晶型,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BC粒子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良好,与PA6基体产生范德华力和机械互锁效应,界面结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增大。PA6/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4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27%。浸水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冲击韧性。(2)高温竹炭具有芳香性和自润滑性,改善了 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36%,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42%。高温竹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大,与PA6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PA6熔体流入BC孔隙中形成牢固的界面互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相较纯PA6,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5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 29%。(3)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不随BC粒径大小而单调变化。小粒径BC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较好,易嵌入PA6基体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二元结构;PA6熔体易流入大粒径BC的孔隙中形成牢固的机械互锁。大粒径BC增强作用更好,小粒径BC对韧性的负面效应较小。适宜粒径BC进行复配杂化,具有较好的级配效应,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如200 nm和25 μm的BC复配杂化的PA6/BC200N/BC25M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增大49%、75%、14%。(4)成核剂WBG-Ⅱ、WNA108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异相成核能力,促进PA6微晶的生长和晶粒微细化,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上升;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WOT108和加工改性剂WAC802改善了 BC粒子的分散性和浸润性,PA6/BC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四种助剂的添加均实现了对PA6/BC复合体系的增强增韧,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提升。相较于纯PA6,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57%、76%~82%、12%~28%,吸水率下降27%~34%,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27%~37%。(5)MAPE对PA6/BC复合体系具有增容和增强增韧的作用,PA6/BC/MAPE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增大33%、61%、30%;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30%和18%。LDPE、HDPE、UHMWPE与PA6界面相容性差,界面间隙和相分离明显。利用LDPE、HDPE、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下降20%~36%、16%~39%、3%~18%,吸水率下降53%~64%。
高可正[2](2020)在《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涤纶(PET)是现代化学纤维市场的第一大品种,随着其不断发展,色彩和功能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彩色抗菌纤维在赋予纤维亮丽色彩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PET纤维抗菌防护性能的需求,因而成为PET纤维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后染整方法相比,通过加入抗菌着色母粒,熔融纺丝制备原液着色抗菌PET功能纤维的方法具有低污染、高色牢度、功能性持久等优点。抗菌着色母粒的制备要在兼顾良好的着色性和抗菌性能的同时保证高浓度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的良好分散性、以及母粒的加工性能、可纺性和纤维力学性能。为获得高品质原液着色抗菌纤维,研究制备PET多功能抗菌着色母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金属离子负载型的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光催化型的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制备了颜料含量为20wt.%,不同抗菌剂含量的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并对母粒及纤维的抗菌、色彩、加工和力学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0wt.%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红色抗菌母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红色板L*值、a*值分别为45.21、51.12,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8%和91%,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未达到国标规定的60%的标准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分散剂和载体树脂对红色抗菌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极性分散剂和普通极性分散剂相比,使用含有聚酯链段的超分散剂时,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分散更均匀,所纺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6.3%。当母粒所用载体树脂中PET与PBT含量均为50wt.%时,色板着色力提高到103.67,所纺纤维拉伸强度提高了 21.3%,达到 3.19 cN/dtex。为丰富PET抗菌着色母粒的颜色体系,采用相同的抗菌剂,制备了另一基础色的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结果表明,含有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黄色抗菌母粒同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黄色板L*值、b*值分别为74.82、72.56。黄色抗菌纤维比红色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81%和9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同样低于60%。最后,为改善纤维抗白色念珠菌效果不足的问题,采用原位还原法自制了磷酸铈负载纳米银的稀土基抗菌剂,并制备了 PET稀土基抗菌红色母粒。结果表明,在母粒中颜料含量为20wt.%,新型抗菌剂含量为10wt.%时,母粒可纺性良好,制备的色板着色力为102.21,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同时纤维具备良好的力学和色彩性能。
李建平[3](2019)在《聚酰胺纤维原液着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A6纤维是应用最广泛、产量最大的聚酰胺纤维之一,其在纺织领域市场占有率高,大部分纤维需要进行着色。PA6纤维的常规着色方法是纺后着色,该方法电能消耗大,产生大量工业废水,污染严重。本课题属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研究了聚酰胺纤维的原液着色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纤维着色品质,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着色方法。本课题制备了三种不同酞菁蓝颜料的色母粒,通过考察颜料在PA6中的分散性能、制品的色彩性能、纤维的力学性能等,研究了国内外不同酞菁蓝颜料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PcⅠ颜料在PA6制品中分散好,且用CuPcⅠ颜料着色的纤维比CuPcⅡ和CuPcⅢ颜料着色的纤维强度大,更适合制备20%含量的PA6纤维母粒。通过DSC、XRD等研究了三种酞菁蓝颜料对PA6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PcⅠ、CuPcⅡ和CuPcⅢ颜料都能够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促进PA6纤维的异相成核结晶,提高PA6纤维的结晶度。用两种超分散剂对CuPcⅠ颜料进行表面处理,并用于PA6纤维母粒的制备,通过考察表面处理后颜料在PA6中的分散性能、制品的色彩性能、纤维的力学性能等,研究了两种超分散剂的性能。结果表明:DI超分散剂更适合用于CuPcⅠ颜料的表面改性。用3wt%的DI超分散剂处理的CuPcⅠ颜料性能最好,着色力提高了 14.73%,纤维强度影响较小。分散剂能够提高颜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本课题主要研究了 PEW、EAA蜡、离聚蜡三种不同类型分散剂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EW由于是非极性分散剂,不利于CuPcⅠ颜料在PA6中的分散。EAA蜡是极性分散剂,当色母粒中EAA蜡含量为7wt%时,PA6制品的着色力提高最大,提高了 19.73%,并且纤维强度下降较小;离聚蜡比EAA蜡极性大,当色母粒中离聚蜡的含量为3wt%时,颜料在PA6中分散性最好,着色力提高最大,提高了 17.58%,并且纤维强度影响较小。因此EAA蜡与离聚蜡均适合作为PA6纤维蓝色母粒的分散剂将EAA蜡与PEW进行复配(色母粒中两种分散剂总含量为7wt%),通过考察颜料在PA6中的分散性能、制品的色彩性能、纤维的力学性能等。研究了复配蜡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AA蜡与PEW比例为2:5、3:4时着色力提高明显,相对于添加7wt%EAA蜡时分别提高了 4.05%、12.98%,所制备纤维的取向度均比只添加CuPcⅠ颜料时提高,强度也提高。此外还自制了 PEW-g-MAH蜡,研究了 PEW-g-MAH蜡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粒中加入1wt%含量的PEW-g-MAH后,着色力比加入相同含量的PEW、EAA蜡、离聚蜡时都高,且PA6纤维的强度比PA6/CuPcⅠ纤维的强度提高了 5.00%。因此PEW-g-MAH蜡含量为1wt%的色母粒比较适合用作PA6纤维着色。
武艳杰[4](2019)在《聚苯硫醚纤维原液着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苯硫醚(PPS)纤维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阻燃性能,广泛应用于燃煤锅炉耐高温滤料、特种工作环境下的防护服等领域。目前常规的PPS着色方法是通过染料实现纺后染料染色,但容易造成三废污染且色牢度较低。由于聚苯硫醚加工温度高、着色困难,耐高温着色剂较少,所以关于聚苯硫醚纤维纺前着色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通过聚合物纺前原液着色的方法制备PPS色母粒,对颜料、母粒耐热氧化性能、颜料的分散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熔融纺丝成功制备了 PPS着色纤维。本论文制备了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无机蓝颜料群青和有机颜料酞菁蓝PPS色母粒及色板,通过粒径分析仪、TEM、测色仪、TG等测试方法表征其色彩性能和耐温性能。结果表明,无机群青颜料粒径较大为900nm,耐温性较好但着色力较低,最高为89.27;有机酞菁蓝颜料也具有较高的耐温性,粒径较小为361nm,着色力较高为100。因此选用有机颜料做后续实验分析。制备了四种国内外有机酞菁蓝颜料含量为20%的BGS/PPS色母粒,进一步注塑成PPS色板以及熔融纺丝成纤维,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测色仪、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颜料对PPS色板色彩性能、耐温性能及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酞菁蓝BGSⅡ在PPS树脂中团聚较小,分散较为均匀,耐温性较好,纤维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可纺性。通过XRD、DSC、PO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酞菁蓝BGSⅡ含量对PPS树脂着色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颜料含量在1.2%时色彩性能趋于饱和;颜料在PPS树脂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能够促进PPS结晶,在含量0.8%时,PPS色板的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提高了3.97%,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19.5%。利用动态OIT、DSC、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添加三种不同种类及含量的抗氧剂对PPS色母粒的耐热氧化性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1010和1330对PPS色母粒的耐热氧化性能较差,氧化诱导温度降低了约40℃;抗氧剂S-9228在含量为0.1%时提高了 PPS色母粒的氧化诱导温度约5.46℃,耐热氧化性能较好。在PPS色母粒中添加三种分散剂制备了 PPS色板及有色长丝,并通过转矩流变仪、SEM、测色仪、声速法测取向度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其微观形貌、色彩性能和可纺性。结果表明,分散剂A在含量为5wt%时,颜料分散最为均匀,着色力略有下降,纤维可纺性较好;分散剂B在含量7wt%时颜料分散较为均匀,纤维有凹陷,可纺性次之;在分散剂C含量为5wt%时颜料在PPS中分散更为均匀,纤维表面光滑,可纺性最佳。
宁军[5](2018)在《2016~2017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Ⅱ)》文中提出收集了2016年7月2017年6月世界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62017年世界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按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聚苯醚)和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醚砜)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6](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o.Ltd.;[7](2016)在《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了2014年7月2015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作了详细介绍。
张雯[8](2015)在《硅藻土在塑料改性及聚烯烃色母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硅藻土(Diatomite)是一种具有多级有序排列微孔结构的天然生物沉积岩,质轻、孔隙率高、表面自由能高,吸附性强。我国硅藻土矿源丰富,有效利用率不高,目前主要应用在助滤剂、保温材料、吸附剂等领域,因此利用硅藻土独特的性质,开发扩展其应用领域、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硅藻土为主线,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1)分别选用了聚丙烯、尼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塑料树脂,研究硅藻土作为无机填料在塑料填充改性领域的应用前景;(2)以聚丙烯为例,研究硅藻土在膨胀型阻燃领域的应用价值;(3)以2BP红为例,研究硅藻土替代部分颜料在色母粒中的应用。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硅藻原土,当在聚丙烯中的添加量为20wt%时,可使聚丙烯的热变形温度提高25.6℃。力学性能方面,硅藻土的加入可以使聚丙烯的模量及弯曲强度显着增加,当添加量为30wt%时,弯曲模量提高68%,弯曲强度提高9%,但是,并没有对聚丙烯韧性的提高做出贡献。复合材料整体加工性能良好。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硅藻土可以大幅提高尼龙的各项力学性能,硅藻土的添加量在25wt%时,拉伸强度提高24%,弯曲强度提高33%,弹性模量提高96%,弯曲模量提高66%,当添加量为5wt%时,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6%。同时,硅藻土的加入可以降低尼龙的最大热分解速率,提高热变形温度,当硅藻土添加量为20wt%时,可使PA的热变形温度提高15.3℃。硅藻土使用聚磷酸胺和季戊四醇以3:1的质量比复配得到的膨胀型阻燃剂中时,可以促进聚合物成碳,提高阻燃效果,当硅藻土替代IFR比例为2wt%时,可使体系氧指数由31%提高到33.8%达到最大值,UL-94等级均为V-0级。并且硅藻土的加入还可以使IFR/PP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当硅藻土替代有机红颜料的比例为10wt%~20wt%时,可以提高颜料的着色力、色彩性能以及分散性,硅藻土的加入对着色制品的遮盖力基本没有影响,降低了生产成本。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9](2014)在《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宁军,刘朝艳,殷荣忠,朱永茂,潘晓天,刘勇,刘小峯,刘晓晨,邹林,王同捷,李丽娟,张骥红,李芳[10](2012)在《2010~2011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10年7月~2011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0~2011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二、阻燃尼龙制品的表面着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阻燃尼龙制品的表面着色(论文提纲范文)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
1.2.1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
1.2.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
1.2.3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
1.2.4 填充改性聚合物用填料的选用 |
1.3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1.3.1 聚酰胺6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
1.3.2 聚酰胺6的共混改性研究 |
1.4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1 生物质炭的制备 |
1.4.2 生物质炭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2.1 生物质炭/聚烯烃复合材料 |
1.4.2.2 生物质炭/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2.3 其他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炭化温度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试样制备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2.3.2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2.3.3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2.3.4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2.3.5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2.3.6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7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含量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3.3.2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3.3.3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3.3.4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3.5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3.3.6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7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粒径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4.3.2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4.3.3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4.3.4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4.3.5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4.3.6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7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助剂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5.3.2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5.3.3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5.3.4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5.3.5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5.3.6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3.7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6.3.2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
6.3.3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6.3.4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6.3.5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6.3.6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6.3.7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功能纤维分类 |
1.2.1 天然抗菌纤维 |
1.2.2 人工抗菌纤维 |
1.3 抗菌剂研究进展 |
1.3.1 天然抗菌剂 |
1.3.2 有机抗菌剂 |
1.3.3 无机抗菌剂 |
1.4 人工抗菌纤维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共聚法 |
1.4.2 表面接枝法 |
1.4.3 复合纺丝法 |
1.4.4 后整理法 |
1.4.5 共混法 |
1.5 抗菌多功能母粒研究进展 |
1.5.1 抗菌防臭母粒 |
1.5.2 抗菌防霉母粒 |
1.5.3 抗菌防螨母粒 |
1.5.4 抗菌着色母粒 |
1.6 PET抗菌纤维着色方法 |
1.6.1 后染整法 |
1.6.2 原液着色 |
1.7 研究部分 |
1.7.1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方案及性能测试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2.1 工艺路线 |
2.2.2 技术路线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粒径分布范围测试 |
2.3.2 流变测试 |
2.3.3 压滤值测试 |
2.3.4 TEM测试 |
2.3.5 SEM测试 |
2.3.6 色彩分析 |
2.3.7 光学显微镜测试 |
2.3.8 DSC分析 |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10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2.3.11 抗菌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抗菌剂及红颜料形貌分析 |
3.1.1 抗菌剂粒径及形貌分析 |
3.1.2 红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
3.2 抗菌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2.1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
3.2.2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2.3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4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2.5 抗菌红色母粒的DSC分析 |
3.2.6 抗菌红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
3.3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分散剂的红外测试 |
3.3.2 不同分散剂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
3.3.3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4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压滤值的影响 |
3.3.5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3.6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3.7 不同分散剂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
3.4 不同基体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基体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
3.4.2 不同基体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基体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4.4 不同基体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4.5 不同基体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
3.5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黄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
4.2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
4.3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4.4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4.5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4.6 抗菌黄色母粒的DSC分析 |
4.7 抗菌黄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
4.8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CePO_4型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
5.1 Ag/CePO_4抗菌剂的合成 |
5.2 Ag/CePO_4抗菌剂的表征 |
5.3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流变性能分析 |
5.4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
5.5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压滤值测试 |
5.6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分散性分析 |
5.7 Ag/CePO_4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5.8 抗菌红色纤维的性能分析 |
5.9 纤维抗菌特性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聚酰胺纤维原液着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酰胺概述 |
1.1.1 聚酰胺简介 |
1.1.2 聚酰胺的结构与性能 |
1.1.3 聚酰胺的改性现状 |
1.2 着色剂概述 |
1.2.1 染料简介 |
1.2.2 颜料简介 |
1.2.3 酞菁蓝颜料 |
1.2.4 颜料分散 |
1.3 分散剂概述 |
1.4 聚酰胺纤维着色方法 |
1.4.1 纺后着色 |
1.4.2 纺前着色 |
1.5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案 |
2.2.1 不同酞菁蓝性能评价 |
2.2.2 酞菁蓝表面处理后性能评价 |
2.2.3 分散剂的应用评价 |
2.2.4 复配分散剂的应用评价 |
2.2.5 接枝聚乙烯分散剂的应用评价 |
2.3 性能表征与测试 |
2.3.1 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3 DSC分析 |
2.3.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5 色彩性能测试 |
2.3.6 热失重(TG)测试 |
2.3.7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2.3.8 粒径分布测试 |
2.3.9 颜料分散测试 |
2.3.10 纤维取向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酞菁蓝颜料对PA6纤维母粒着色性能的影响 |
3.1.1 引言 |
3.1.2 酞菁蓝颜料的微观形貌 |
3.1.3 酞菁蓝颜料的红外分析 |
3.1.4 酞菁蓝颜料粒径分布 |
3.1.5 酞菁蓝颜料耐热性 |
3.1.6 酞菁蓝颜料的分散性能 |
3.1.7 酞菁蓝颜料对制品色彩性能的影响 |
3.1.8 酞菁蓝对PA6纤维性能的影响 |
3.1.9 阶段小结 |
3.2 表面处理酞菁蓝颜料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2.1 两种超分散剂的红外分析 |
3.2.2 两种超分散剂的TG |
3.2.3 表面处理后酞菁蓝颜料的红外分析 |
3.2.4 超分散剂对酞菁蓝颜料亲水性的影响 |
3.2.5 表面处理后颜料的分散 |
3.2.6 超分散剂对酞菁蓝颜料色彩性能的影响 |
3.2.7 超分散剂对PA6纤维性能的影响 |
3.2.8 阶段小结 |
3.3 分散剂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3.1 三种分散剂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3.2 复配分散剂对PA6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4 接枝聚乙烯蜡及混合母粒对PA6纤维性能的影响 |
3.4.1 PEW-g-MAH对颜料分散的影响 |
3.4.2 PEW-g-MAH对颜料制品色彩性能的影响 |
3.4.3 PEW-g-MAH对PA6纤维性能的影响 |
3.4.4 阶段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4)聚苯硫醚纤维原液着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苯硫醚概述 |
1.1.1 聚苯硫醚纤维简介 |
1.1.2 聚苯硫醚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1.1.3 聚苯硫醚纤维改性 |
1.1.4 聚苯硫醚纤维的应用 |
1.2 聚苯硫醚纤维染色 |
1.2.1 聚苯硫醚纤维纺后染色 |
1.2.2 聚苯硫醚纤维纺前着色 |
1.3 着色剂简介 |
1.3.1 无机颜料 |
1.3.2 有机颜料 |
1.3.3 酞菁蓝颜料 |
1.3.4 颜料的分散机理研究 |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2.1 无机和有机颜料的性能评价 |
2.2.2 PPS结晶性能研究 |
2.2.3 抗氧剂的应用性能评价 |
2.2.4 分散剂的应用性能评价 |
2.3 实验流程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表面形貌测试 |
2.4.2 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 |
2.4.3 热重(TG)分析 |
2.4.4 流变性能测试 |
2.4.5 PPS色母粒制品色彩性能测试 |
2.4.5.1 反射率测试 |
2.4.5.2 L*a*b*测试 |
2.4.5.3 饱和度测试 |
2.4.5.4 着色力测试 |
2.4.5.5 色差测试 |
2.4.6 颜料耐热性能测试 |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4.8 颜料在树脂中分散性测试 |
2.4.9 力学性能测试 |
2.4.10 X射线衍射测试 |
2.4.11 粒径分布测试 |
2.4.12 取向度测试 |
2.4.13 氧化诱导温度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无机和有机颜料对PPS纤维母粒着色性能的影响 |
3.1.1 引言 |
3.1.2 无机和有机颜料的红外分析 |
3.1.3 无机和有机颜料颜料的粒径分析 |
3.1.4 无机和有机颜料的微观形貌 |
3.1.5 无机和有机颜料的热稳定性 |
3.1.6 无机和有机颜料对PPS制品色彩性能的影响 |
3.1.6.1 无机和有机颜料对PPS制品L~*a~b~*的影响 |
3.1.6.2 无机和有机颜料对PPS制品着色力的影响 |
3.1.6.3 无机和有机颜料对PPS制品饱和度和色差的影响 |
3.1.7 无机和有机颜料在PPS基体中的分散 |
3.1.8 无机和有机颜料对PPS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9 本章小结 |
3.2 有机颜料酞菁蓝对PPS着色性能的研究 |
3.2.1 有机颜料酞菁蓝的TEM分析 |
3.2.2 有机颜料酞菁蓝的SEM电镜分析 |
3.2.3 有机颜料酞菁蓝的粒径分析 |
3.2.4 有机颜料酞菁蓝的红外分析 |
3.2.5 有机颜料酞菁蓝的耐热性能分析 |
3.2.6 PPS色母粒流变性能的测试 |
3.2.7 有机颜料酞菁蓝对PPS制品色彩性能研究 |
3.2.8 有机颜料酞菁蓝在PPS基体中的分散 |
3.2.9 PPS有色长丝性能研究 |
3.2.9.1 PPS有色长丝的表面形貌 |
3.2.9.2 PPS有色长丝的热稳定性 |
3.2.9.3 PPS有色长丝的取向 |
3.2.9.4 PPS有色长丝的XRD |
3.2.9.5 PPS有色长丝的力学性能 |
3.2.10 本章小结 |
3.3 酞菁蓝颜料含量对PPS色板的性能研究 |
3.3.1 颜料含量对PPS色板的色彩性能影响 |
3.3.2 酞菁蓝颜料对PPS结晶性能的研究 |
3.3.2.1 酞菁蓝含量对PPS晶型的影响 |
3.3.2.2 酞菁蓝含量对PPS的DSC影响 |
3.3.2.3 酞菁蓝含量对PPS结晶形态的影响 |
3.3.2.4 不同降温速率对PPS色板DSC的影响 |
3.3.2.5 酞菁蓝含量对PPS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本章小结 |
3.4 PPS色母粒耐热氧化性能研究 |
3.4.1 抗氧剂的FTIR分析 |
3.4.2 抗氧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
3.4.3 抗氧剂对PPS色母粒氧化诱导温度的影响 |
3.4.4 抗氧剂对PPS色母粒DSC测试分析 |
3.4.5 抗氧剂对PPS色母粒热解过程分析 |
3.4.6 PPS有色长丝的氧化诱导温度 |
3.4.7 PPS有色长丝的表面形貌 |
3.4.8 本章小结 |
3.5 分散剂对PPS化纤蓝母粒性能影响的研究 |
3.5.1 分散剂的红外测试 |
3.5.2 分散剂的DSC测试 |
3.5.3 分散剂的热稳定性 |
3.5.4 分散剂对PPS制品着色性能研究 |
3.5.5 分散剂对PPS色母粒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 |
3.5.6 分散剂对酞菁蓝在PPS中的分散性能影响 |
3.5.7 分散剂对PPS有色长丝的性能研究 |
3.5.7.1 分散剂对PPS有色长丝表面形貌影响 |
3.5.7.2 分散剂对PPS有色长丝取向度的影响 |
3.5.7.3 分散剂对PPS有色长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5)2016~2017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Ⅱ)(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塑料 |
1.1 尼龙 (PA) |
1.2 聚碳酸酯 (PC) |
1.3 聚甲醛 (POM) |
1.4 热塑性聚酯 (PET、PBT) |
1.5 聚苯醚 (PPO、PPE) |
2 特种工程塑料 |
2.1 聚苯硫醚 (PPS) |
2.2 聚醚醚酮、聚芳醚酮 (PEEK、PAEK) |
2.3 砜聚合物 (PSU、PPSU、PES) |
(6)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1 聚乙烯(PE) |
2.2 聚丙烯(PP) |
2.3 聚氯乙烯(PVC) |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1 尼龙(PA) |
3.2 聚碳酸酯 |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1 聚苯硫醚(PPS) |
4.2 聚醚砜(PESU) |
4.3 聚芳醚酮(PAEK) |
4.4 液晶聚合物(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1 酚醛树脂 |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
5.1.4 结语 |
5.2 聚氨酯(PU) |
5.2.1 全球投资近况 |
5.2.2 聚氨酯原材料 |
5.2.3 建筑节能 |
5.2.4 汽车用聚氨酯 |
5.2.5 医用聚氨酯 |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
5.2.8 小结 |
5.3 环氧树脂 |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
5.3.1. 1 双酚A(BPA) |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
5.3.4 新产品[153-159] |
5.3.5 应用领域发展 |
5.3.5. 1 涂料[161-183] |
1)管道及储罐 |
2)建筑 |
3)汽车 |
4)船舶 |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
1)汽车 |
2)石墨烯/航空航天 |
3)船舶 |
4)运动器材 |
5.3.6 结语 |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4.1 市场动态 |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7)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 聚乙烯( PE) |
美国和中国将推动全球乙烯产能扩张 |
全球低密度聚乙烯(LDPE)市场将达372亿美元 |
陶氏化学聚焦PE包装应用增长 |
杜邦投资1亿美元扩大乙烯共聚物产能 |
日本开发出新型树脂包装材料 |
包装用LDPE树脂 |
提高阻隔性能的吹膜级HDPE |
用于特高电压直流输电的PE电缆料 |
杜邦推出超高耐热新弹性体材料 |
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用于饮用水管道 |
HDPE防撞保护结构 |
屏蔽交通噪音的塑料板 |
HDPE成核剂 |
2. 2 聚丙烯( PP) |
全球PP需求将年增约4% |
欧洲柔性包装增长,BOPP需求回升 |
展会上的包装用BOPP |
聚烯烃发泡材料 |
增强剂让聚烯烃不再“隐藏” |
热塑性聚烯烃 |
高性能聚烯烃 |
聚丙烯零部件成为Mucell新应用 |
针对汽车和包装的硬质PP发泡板 |
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带来车内好空气 |
性能优于碳纤维的PP/碳纤维纱线 |
免涂装树脂 |
旭化成展出新型改性PP |
用于高性能拉伸薄膜的特种烯烃类TPE |
丙烯-乙烯弹性体助力PP薄膜的密封性能 |
热成型、薄膜、薄壁注塑件用PP |
Biaxplen推出金属化BOPP |
新型医用级PP棒助力整形行业 |
透明PP用于计量杯 |
纸-PP合成材料被用来制造笔记本电脑 |
EPP生产的折叠头盔 |
美利肯促进了透明PP的应用 |
格雷斯公司的新一代催化剂携手美利肯添加剂技术 |
非邻苯二酸盐催化的嵌段共聚PP |
用于玻璃纤维复合物的偶联剂 |
针对大型汽车零部件的PP基清洗组合物 |
2. 3 聚氯乙烯( PVC) |
全球PVC需求量上升 |
中泰化学取消PVC项目,改建电石产能 |
低VOC排放室内建筑用PVC材料 |
可替代PC的医疗级硬质PVC |
高阻燃、低收缩率的PVC电缆复合物 |
新型耐候性的覆盖材料合金和低密度PVC发泡配混料 |
PVC和PBT结合用于窗型材 |
EPA发布Dn PP新规则 |
采用黄豆基材料的改性PVC |
使用生物基增塑剂的软质PVC |
新型的PVC加工助剂和大豆增塑剂 |
用于含DCOIT的PVC涂层的稳定剂 |
2. 4 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 |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C)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 |
与PA的共混物 |
针对个人电子设备的TPE |
与食品饮料接触的热塑性弹性体 |
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用于汽车玻璃窗框 |
用于刚性PP和聚烯烃的SBC改性剂 |
包装鱼肉的EPS吸湿基板 |
Styrolution新牌号用作医用吸入器 |
来自回收塑料的3D打印长丝 |
3 工程塑料 |
3. 1 尼龙( PA) |
金属替代 |
共聚物竞争 |
可再生原料 |
高质量表面 |
高温应用 |
朗盛比利时聚酰胺工厂投产 |
帝斯曼在北美新建高黏度Akulon PA6工厂 |
帝斯曼Stanyl Diablo PA46打造高性能中冷集成进气歧管 |
耐高温的和导热的PA |
新型耐高温尼龙用于发动机管线 |
阻燃PA耐热老化良好 |
回收尼龙用于汽车和更多 |
瑞典Nexam化学公司开发出新的高温聚酰亚胺NEXIMIDMHT-R树脂 |
帝斯曼于Fakuma 2014推出全新一代Diablo耐高温PA |
黑色PA12符合严格的铁道车辆标准 |
赢创聚酰胺获FDA食品接触通告 |
朗盛为轻型结构应用推出两款新型PA6 |
改善表面外观的长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
用作共混添加剂的透明PA |
高性能PA |
Lehvoss北美公司用于齿轮碳纤维补强复合材料 |
杜邦提高耐高温PA产能 |
Teknor Apex推出新型PA,韧度提升50% |
英威达新推透明PA,大力改善传统PA性能 |
3. 2 聚碳酸酯( PC) |
创新照明系统 |
拜耳关闭德国和中国片材工厂 |
行李箱外壳用挤出级PC |
Sabic PC板材代替PMMA/PC用于飞机 |
照明、医疗设备用PC |
轨道车内饰用Sabic新型PC树脂和片材 |
Sabic宣称获导电PC薄膜突破 |
拜耳推出新型阻燃PC混合材料 |
新型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FRPC |
3. 3 聚甲醛( POM) |
3. 4 热塑性聚酯树脂 |
3. 4.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
3. 4.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
巴斯夫新型抗静电碳纤维PBT |
朗盛发现汽车外部件用PBT潜能 |
蓝星推出超低挥发型PBT基础树脂 |
3. 4. 3 其他 |
用于LED电视的PCT聚酯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 1 聚芳醚酮( PAEK) |
PEEK型材认证用于石油、天然气领域 |
Solvay推高刚性聚醚醚酮 |
PEEK脊柱植入物获得FDA批准 |
聚酮配混料重新上市 |
4. 2 聚苯硫醚( PPS) |
长玻璃纤维和导热PPS |
索尔维收购Ryton PPS以进一步拓展其特种聚合物产品 |
4. 3 聚芳砜( PASF) |
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用新型耐磨PESU |
4. 4 含氟聚合物 |
具有广泛用途的特色含氟聚合物 |
4. 5 液晶聚合物( 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 1 酚醛树脂 |
5. 2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 2. 1 市场动态 |
5. 2.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5. 3 环氧树脂( EP) |
5. 4 聚氨酯( PU) |
1) 泡沫塑料 |
2) 胶黏剂 |
3) PU涂料 |
4) 聚氨酯弹性体 |
(8)硅藻土在塑料改性及聚烯烃色母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硅藻土概述 |
1.1.1 硅藻土结构 |
1.1.2 硅藻土的处理 |
1.1.3 应用 |
1.2 无机填料 |
1.2.1 无机粉体填料改性 |
1.2.2 无机填料的应用 |
1.3 阻燃剂 |
1.3.1 卤系阻燃体系 |
1.3.2 磷系阻燃体系 |
1.3.3 金属氢氧化物复合阻燃体系 |
1.3.4 膨胀型阻燃体系 |
1.3.5 阻燃协效剂 |
1.4 色母粒 |
1.5 主要实验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硅藻土在PP、PA改性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流程及配方 |
2.3.1 实验主要工艺流程 |
2.3.2 实验配方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硅藻土FT-IR(红外)表征 |
2.4.2 硅藻土粒径及结构分析 |
2.4.3 硅藻土表面处理状态表征 |
2.4.4 力学性能 |
2.4.5 DSC测试 |
2.4.6 耐热性能测试 |
2.4.7 硅藻土分散状态分析 |
2.4.8 加工性能测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硅藻土改性聚丙烯结果与讨论 |
2.5.2 硅藻土改性聚酰胺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藻土在聚丙烯膨胀型阻燃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3 实验流程及配方 |
3.3.1 实验主要工艺流程 |
3.3.2 实验配方 |
3.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1 燃烧性能测试 |
3.4.2 热失重性能测试 |
3.4.3 残炭分析 |
3.4.4 力学性能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硅藻土含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3.5.2 热失重测试分析 |
3.5.3 PP/IFR/硅藻土复合材料燃烧状态 |
3.5.4 残炭SEM照片 |
3.5.5 硅藻含量对PP/IFR/硅藻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硅藻土在聚烯烃色母粒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3 实验流程及配方 |
4.3.1 实验主要工艺流程 |
4.3.2 实验配方 |
4.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4.1 着色力测试 |
4.4.2 遮盖力测试 |
4.4.3 分散性测试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对着色力的影响 |
4.5.2 对遮盖力的影响 |
4.5.3 硅藻土对颜料分散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9)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聚乙烯( PE) |
2. 2聚丙烯( PP) |
2. 3聚氯乙烯( PVC) |
2. 4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工程塑料 |
3. 1尼龙( PA) |
3. 2聚碳酸酯( PC) |
3. 3聚甲醛( POM) |
3. 4热塑性聚酯 |
3. 5聚苯醚( PPE) |
4特种工程塑料 |
4. 1聚醚醚酮 |
4. 2液晶聚合物( LCP) |
4. 3聚苯砜 |
5热固性树脂 |
5. 1酚醛树脂 |
5. 2不饱和聚酯 |
5. 2. 1市场动态 |
5. 2. 2主要原料市场概况 |
5. 2. 2. 1苯乙烯[160] |
5. 2. 2. 2丙二醇[161] |
5. 2. 2. 3苯酐[162] |
5. 2. 2. 4顺酐[163] |
5. 2. 3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2. 4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性能 |
5. 2. 5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 |
5. 2.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电性能 |
5. 2. 7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 |
5. 2.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 |
5. 3环氧树脂( EP) |
5. 3. 1亚洲、美国环氧树脂工业 |
5. 3. 1. 1亚洲环氧树脂[176-179] |
5. 3. 1. 2美国 |
5. 3. 2产能变化和企业经营动态 |
5. 3. 2. 1产能变化[180-187] |
5. 3. 2. 2企业经营动态[188-193] |
5. 3. 3新产品[194-199] |
5. 3. 3. 1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
5. 3. 3. 2助剂 |
5. 3. 4应用领域发展 |
5.3.4.1胶黏剂[200-211] |
5. 3. 4. 2涂料[212-223] |
5. 3. 5结语 |
5. 4聚氨酯( PU) |
5. 4. 1原料 |
5. 4. 2泡沫 |
5. 4. 3涂料 |
5. 4. 4胶黏剂 |
5. 4. 5弹性体 |
5. 4. 6助剂 |
(10)2010~2011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1 聚乙烯 (PE) |
2.2 聚丙烯 (PP) |
2.3 聚氯乙烯 (PVC) |
2.4 聚苯乙烯 (PS) |
2.5 苯乙烯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1 尼龙 (PA) |
3.2 聚碳酸脂 (PC) |
3.3 聚甲醛 (POM) |
3.4 热塑性聚酯 (PET和PBT)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1 聚苯硫醚 (PPS) |
4.2 液晶聚合物 (LCP) |
4.3 聚芳醚酮 (PAEK) |
4.4 聚芳砜 |
5 热固性树脂 |
5.1 酚醛树脂 (PF) |
5.2 不饱和聚酯 |
5.2.1 市场动态 |
5.2.2 研发进展 |
5.2.2. 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研究 |
5.2.2. 2 力学性能改进 |
5.2.2. 3 新型UPR复合材料 |
5.2.3 UPR复合材料的应用 |
5.2.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老化机理 |
5.2.5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 |
5.2.6 生物复合材料 |
5.3 环氧树脂 (EP) |
5.3.1 原料[151-152] |
5.3.1. 1 双酚A |
5.3.1. 2 环氧氯丙烷 |
5.3.2 产能建设和企业经营动态 |
5.3.2. 1 产能建设[153-157] |
1) 环氧树脂 |
2) 固化剂 |
3) 应用领域 |
5.3.2. 2 企业经营动态[158-160] |
5.3.3 日本环氧树脂工业[161-162] |
5.3.3. 1 原料 |
5.3.3. 2 环氧树脂产量和用途分布 |
5.3.4 新产品[163-167] |
5.3.4. 1 环氧氧树脂和固化剂 |
5.3.4. 2 助剂 |
5.3.5 应用领域发展 |
5.3.5. 1 胶黏剂[168-183] |
5.3.5. 2 涂料[184-188] |
5.3.5. 3 电子材料[189] |
5.3.5. 4 复合材料[190] |
5.3.6 结语 |
5.4 聚氨酯 (PU) |
5.4.1 原料 |
5.4.2 涂料 |
5.4.3 胶黏剂 |
5.4.4 泡沫 |
5.4.5 分散体 |
5.4.6 助剂 |
5.4.7 弹性体 |
5.4.8 其他 |
四、阻燃尼龙制品的表面着色(论文参考文献)
-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诗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2]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可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聚酰胺纤维原液着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建平.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聚苯硫醚纤维原液着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武艳杰.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2016~2017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Ⅱ)[J]. 宁军. 塑料工业, 2018(04)
- [6]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7]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o.Ltd.;. 塑料工业, 2016(03)
- [8]硅藻土在塑料改性及聚烯烃色母粒中的应用[D]. 张雯.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2)
- [9]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 塑料工业, 2014(03)
- [10]2010~2011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宁军,刘朝艳,殷荣忠,朱永茂,潘晓天,刘勇,刘小峯,刘晓晨,邹林,王同捷,李丽娟,张骥红,李芳. 塑料工业,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