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师毕业班女生不良心理透析及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吴旭红[1](2021)在《校园文化与初中生合作意识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罗晓倩[2](2020)在《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初任高中英语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他们任职期间往往与非初任教师有着相同或更加繁琐的教学任务,如何保持积极学习心理,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从无限的知识海洋中汲取有用养分,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学习效益,就需要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力。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关于初任高中英语教师的研究,以其与专家型高中英语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课堂话语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居多,对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关注度不够,而且提出的建议大多偏向于教师培训等外在干预,忽视初任教师内在发展动力和自我成长途径。因此,亟需研究从初任高中英语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来分析当前教师学习效力现状,提出教师自我改进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助益教师学习,为其专业成长提供动力。本文首先梳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和教师学习效力的核心内涵,然后对学习的自我效能理论、统筹优选理论以及理解性学习理论进行概述,为接下来概括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找提高学习效力的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研究随机选取了262位初任高中英语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得到数据分析结果后,又采用个案访谈深入了解了8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深层情况。随后,本文结合理论基础、学习效力核心内涵以及现状,分析了当前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存在的学习效力问题与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索了教师个体发展学习效力的方法。研究发现,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三个主要维度中,学习效能维度问题最大,学习效益次之,学习效率虽然相对较好但仅处于中等水平,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并未达到理想学习状态,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具体而言,一是学习效能维度,其学习需求、兴趣、自信和意志有较多问题,如学习需求模糊、阻断、缺失,学习兴趣压抑、转移和减退,学习中出现自卑感、挫败感与无望感,以及学习时易浅尝辄止,急功近利与拖延。二是学习效益维度,其学习目标设计、内容选择与知识实用均有所缺陷,如学习目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差,选择学习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与正确性低,知识学习后与实践脱节、片面窄化知识实践意义等。三是学习效率维度,其同化学习能力、转化学习能力、内隐学习能力稍显不足,如教师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储备较少以及认知结构合理性差,教师转化失败实践和中英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薄弱,教师应激能力、英语语感能力以及观摩教学时无意识学习的能力较低。研究建议,初任高中英语教师个体主要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优化学习、高效学习三种方法来完善学习效力。首先是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增强学习需求意识、维持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以及锻炼学习意志来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是优化学习,一是目标优化,强调教师要定向和科学学习,二是内容优化,指教师应依据核心知识、自身特点与课程标准来选择学习内容,三是实践优化,侧重教师要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视学习与实践融合以及正确看待学生英语成绩。最后是高效学习,一是理解学习,指教师要注重扩充知识和同质学习,二是变迁学习,帮助教师提高失败学习和中英思维转换能力,三是缄默学习,强调教师应制造紧迫学习任务情景、培养英语语感以及发展观摩学习中的缄默知识。
张燕,梁勤,杨曹芬,王玲[3](2017)在《学校联结、自我调节能力与中学生新媒介依赖行为的关系》文中指出以44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学生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的特点,并探讨学校联结和自我调节对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学校联结、自我调节显着相关。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改善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的预防干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梁兰兰[4](2017)在《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纳教育的推进,进入大学的听障生数量日益增多,从高中进入大学,听障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自身障碍的存在,听障大学生在应对大学生活中难免遭遇到一定的困难,影响其对学校生活的评价与满意度。学校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学校生活质量等息息相关,听障大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度愈高,愈能体会更多的积极情绪,有利于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学业成绩的提高。目前我国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健听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现状以及学业成绩、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健听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缺乏对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听障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上承受着来自于专业知识学习、家人不合理期望、未来就业等众多压力,使其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社会支持的获得能够缓解听障大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压力提升其对学校生活的主观感受与评价。本研究以听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进行考察,并结合学习压力与社会支持两个因素,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本研究能够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为缓解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四所高校的听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了《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作为研究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工具。(2)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人际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学校满意度>课余生活满意度。女生在人际满意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大一、大二听障生在人际、学校、课余生活满意度上均显着高于大三学生。信息与资源专业听障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大学前就读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在课余生活、人际、学校满意度上均优于安置于特殊学校的学生。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在听力损失程度、家庭所在地、交流方式上无显着差异,但会受学校所在地及交往对象的影响。学校所在地位于西部的听障生学校生活较东部、中部学生满意。交往对象没有明显区分,和听障及健听人都交往的听障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人际满意度及总问卷得分高于通常只和听障人交往的学生。(3)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的总平均分为3.332,已达中等偏上程度。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社会压力源>家庭压力源>学校压力源>个人压力源。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在性别、专业上有显着差异,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在年级、教育安置环境上无显着差异,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受交流方式、交往对象的影响,在家庭压力源上,主要靠手语交流的听障大学生得分显着高于以口语、双语交流但以手语为主及双语交流以口语为主的听障生;通常只和听障生交往的听障大学生得分高于交往对象包含听障和健听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学习压力大于来自城镇的学生,学校所在地位东部、中部的学生显着高于西部学生。(4)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是资讯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受其性别、专业、年级的影响。男生在工具性支持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女生。信息与资源专业的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几个专业。大二听障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大三听障生。但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不受其教育安置环境、家庭所在地、交流方式的影响,但在资讯性支持上听力损失程度为三级的学生显着高于损失程度为一、二级的听障生,交流对象无区别的听障生高于只和听障人交往的学生学校所在地为西部的听障大学生在工具性支持及总问卷得分上显着高于来自东部与中部的学生,情感支持维度,西部听障大学生显着高于东部。(5)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其学习压力及各维度呈现显着的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呈现显着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学习压力各维度呈现显着负相关,社会支持在学习压力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中无调节作用。
杨纳名[5](2016)在《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就把“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十分强调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实践哲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审视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试图为解决问题提供积极的思路和有价值的应对策略。本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个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西北师大整体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实践过程开展了全面完整的研究。同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4个年级8个学院的727名学生、10个学院的150名导训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访谈的方法和实习征文的形式对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校长、指导教师,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学生进行调查;还对近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整理归因。另外,本研究还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对整体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西北师大教师教育改革中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历程发现,通过多年的行动研究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以板书与规范汉字书写、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等六个模块能力训练,强化“微格教学”为抓手,完善“多学科联合编队”、“民族地区实习支教”、“顶岗支教”等三种实习方式,以“师范毕业生教学大赛”为综合提高路径的“6131”培养训练模式,该模式以“人人都来参与、个个都有提高”为宗旨,以“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鼓励创新、整体提升”为原则,在先期对学生导训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再由导训员带领15人左右的培训小组利用周末时间,以学生“自主、自助”训练为主、学校及中学优秀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实验中心”平台和多媒体教室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培训工作,效果明显。在调查中也发现,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缺少专业教师系统指导,培训管理还不够严格,一些学生比较散漫;学生导训员组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导训员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培训内容过于形式化与专业结合度不高,培训方式单一,一些学生积极性不高;培训设备不足;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机会太少影响学习效果。而对学生“导训员”的调查发现,导训员队伍思想稳定,参与工作积极性高;导训员培训工作开展顺利,培训效果明显;导训员工作开展顺利,培训气氛融洽,对培训工作组织安排满意度高。从中学校长、中学指导教师、实习学生、新入职教师访谈中发现他们对学校开展的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6131”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在对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整理中也呈现同样的评价。这些实证研究为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提供了经验库,也为整体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建构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使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真正收益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和认可。研究发现,对待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应当处理好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理论借鉴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建立课程、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相接合的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策略。一是尊重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实践、培育教师教育文化、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念和职业道德、构建完整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活动的“师范”特色、班级干部轮流制、完善并加强各种技能大赛工作;二是建立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学习共同体”,要借鉴并优化“参与式”训练的方式方法、以能力训练为重点,搭建整体提升训练发展平台;三是突出反思理念的培养方式和培养以反思能力为主的教师素养,培养学生以实践为导向的反思能力;四是科学设计训练的体制机制,探索完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校内模式、督查与指导师范生的培训过程、强化资格认证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建立有效的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机制、建设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五是利用教育信息化整体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六是加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肖慧[6](2015)在《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阶段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独立和自我意识增强,对父母或其他人的影响常常持对抗的态度,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家庭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和人-情境交互理论,选取了家庭功能和亲子关系作为可能影响逆反心理的远端和近端因素进行研究。本研究选取天津市五所中学,68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逆反心理量表》、《亲子亲合量表》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为调查工具,深入考察了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逆反心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家庭亲密度上,初一学生显着高于初二、初三、高二和高三。城市适应性和家庭功能总体水平显着高于城镇和农村;适应性和家庭功能总体水平在母亲职业上都有显着差异,中层专业类别显着高于失业待业、非技术类类别;在母亲教育程度上,本科和大专及以上的家庭功能显着高于初中及以下的;在年均收入上,家庭功能总体水平和适应性都有显着差异。(2)母子关系显着好于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好于母子关系;初一的父子关系显着高于初二、高二和高三;父子关系在家庭收入上有显着差异。(3)男生在对别人意见或建议的逆反和逆反总分上显着高于女生;总体逆反和各维度在年级上都有显着差异,逆反心理在母亲教育程度上有显着差异,母亲教育程度处于高中和中专水平的青少年在抵制别人影响上、对别人意见和建议的逆反、对限制性选择的情绪上显着高于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4)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青少年逆反心理显着相关,家庭亲密度能显着预测逆反心理,亲子关系在家庭功能和逆反心理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罗国芬[7](2014)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 ——以其学业成绩的“问题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问题既有客观性,又有建构性。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客观性的测量来说,调查研究背后的“元假设”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而就建构性而言,现有基于功能主义的“问题”视角并不能解决“事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本研究具体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农村留守儿童的建构过程,反思这一群体社会分类的出现及特征、影响。论文也通过社会调查方法在县级区域内搜集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小学毕业成绩、初中考试成绩、初中毕业成绩,有效反映留守学生的总体成绩表现,及其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异。研究发现,所谓“成绩问题”的客观性其实与概念的建构有很大的关系。以往研究中通过成绩按班级或年级标准化的方式抹杀了校际差异,忽略了农村层级化的教育体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在一定的成绩处理方式下,尽管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优于或与非留守儿童差不多,但在争取进入优质高中的入场券时,大部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都有所欠缺。因而,学业成绩表现问题背后需要“问题化”的内容要更多,要跳脱就成绩论成绩的窠臼,从高一级学校的教育机会角度来审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成绩问题。通过农村留守儿童成绩表现问题的验证与再建构,论文发现以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与问题呈现都有一些问题,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取景机制、问题的关联定位、问题的呈现有待改进,在基于功能主义角度提出“留守儿童自身的社会问题”之外,还需要确立基于价值规范的“事关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本研究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交待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问题,对主要研究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进程进行回顾、反思,对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总体判断和群体差异的研究进行评述,指出现有成绩问题的“问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以县级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问题的表现及群体差异情况来检验既往研究的一些结论。第四章在案例地区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总体表现及群体差异。第五章探讨家庭因素与学校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力大小。第六章主要讨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问题”的“再问题化”。第七章为综合讨论与建议。
梁慧[8](2014)在《对初中女生800m跑前心理状态及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800m跑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价女中学生和大学生耐力素质和心血管功能的测试指标,学术界对其争议较多,但相关研究往往只是理论上的。本文通过对初中女生体质测试中800m跑前心理、跑中生理反应情况以及体育教师对800m跑的认知和建议进行调查,旨在揭示800m跑对初中女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就苏州市振华中学校300名初中女生(初一、初二各150名)对测试800m的态度、800m跑后的身体反应和体质测试中800m跑前的心理状态;12名体育教师对800m跑的认知与建议和学生800m跑反应情况;30名初一女生体质测试800m跑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和运动后RPE等级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初中女生800m跑前自信、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和躯体焦虑得分分别为7.79±2.59、11.43±2.68、9.39±2.69和12.09±2.80。(2)害怕测试800m跑者占65.3%,不害怕测试者仅占34.7%。(3)800m跑后身体有不良反应者占52.8%,无不良反应者占47.2%。66.7%的体育教师表示学生800m跑后发生不良身体反应的情况经常有,33.3%的体育教师表示偶尔有。(4)33.3%的体育教师认为800m跑主要测试速耐素质,58.3%的体育教师认为800m跑是测试学生的心肺功能故很有必要。(5)准备活动前、后的心率分别为80.60±7.99、108.20±9.52次/min;运动中的平均心率为193.97±7.02次/min,最高心率为203.07±6.07次/min;运动后即刻心率为201.23±5.68次/min,运动后3′、6′和9′的心率分别为152.17±12.38、139.67±11.45和136.30±10.01次/min。RPE等级平均为18.23±1.14。研究结论:(1)初中女生800m跑前心理状态特征表现为自信不足,个体失败焦虑和躯体焦虑很高,社会期待焦虑适中。多数学生对800m测试存在心理畏惧,半数学生跑后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生理反应。(2)初中女生800m跑运动中平均心率超过180次/min,最高心率达个体最大心率,运动后恢复时间过长且疲劳程度严重。可见800m测试对初中女生来说运动强度过大,不能有效评价有氧耐力和心血管功能,建议采用国际流行的12min跑或20m节奏往返跑来替代。(3)体育教师对800m跑认识不全面,但也希望能用更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来替代。
康芬艳[9](2011)在《背景变量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以中专生和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与人格及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概念,也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热切关注,重点研究的对象。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综述的基础上发现,以往有关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较多,而缺少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心理健康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研究,对其间关系连续动态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选取平均年龄18岁左右的中专生和22岁左右的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揭示背景变量、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和谐及心理健康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研究采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王登峰的自我和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400名中专生和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6.0、LISREL8.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目前中专生和大学生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对中专生的影响远大于大学生。学生生活事件存在性别、专业差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均是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医学类、社科文学类、理工类不同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方面差异显着,医学类学生生活事件压力最大,社科文学类次之,理工类最轻。2.中专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幻想、退避、求助、合理化、自责,中专生和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应对方式都是解决问题,从整体来看中专生和大学生还是倾向于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中专生在自责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大学生,但在幻想因子上明显高于大学生;男生在自责因子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同时男生在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女生。社科文学类学生使用解决问题最多,医学类次之,理工类最少,差异显着。在自责因子上理工类得分最高、社科文学类次之、医学类最少。3.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居于中等水平。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各因子得分上差异性均显着,但总分没有差异性。自我和谐在性别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上得分都显着高于男生。理工类学生自我和谐程度最高,社科文学类次之,医学类最低4.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SCL-90)各因子及总分均有显着相关关系。说明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5.生活事件各维度及生活事件总均分与自我和谐各因子呈显着相关。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呈显着负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与其呈显着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与自我和谐的灵活性因子呈显着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与其呈显着负相关。6.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还是有不少学生在生活事件的应对中缺乏应对策略、技巧。7.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自我和谐之间有中介作用,路径图直观显示了其路径关系。
王伟彪[10](2011)在《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是国家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成才事关国家的未来。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失范行为屡屡见诸报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特别是毕业生离校前夕的失范行为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在真正离校前往往情绪复杂多变,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失范行为。这些失范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而且也给在校生带来极为恶劣的消极影响,甚至使学校公共财产受损和校园风气败坏。如何从实际出发来分析这些行为,切实提高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预防和控制此类现象的发生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践研究法,对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失范行为进行探讨。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首先从失范行为的概念入手,对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并列举了高校毕业生失范行为的主要特点。接着针对这些失范行为进行了细致分析,结合其失范程度的轻重进行了分类的研究。其次对诱发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即从毕业生外在影响因素和内在影响因素两大角度分析,从社会、学校、毕业生三方面归因。最后针对毕业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各种复杂因素,提出一方面要改善社会、学校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自律,在此基础上,各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
二、高师毕业班女生不良心理透析及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毕业班女生不良心理透析及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高中英语教师面对外界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 |
1.1.3 个人学习与工作经历的启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初任教师 |
1.4.2 学习效力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理论基础 |
2.1 学习的自我效能理论 |
2.2 统筹优选理论 |
2.3 理解性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现状调查 |
3.1 问卷设计 |
3.1.1 问卷的编制 |
3.1.2 问卷的试测 |
3.1.3 问卷的实施 |
3.2 数据处理 |
3.2.1 学习效能维度上的表现 |
3.2.2 学习效益维度上的表现 |
3.2.3 学习效率维度上的表现 |
3.3 个案访谈 |
3.3.1 访谈设计与实施 |
3.3.2 访谈资料的整理 |
3.4 调查总结 |
3.4.1 问卷总结 |
3.4.2 访谈总结 |
第四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问题分析 |
4.1 学习效能问题 |
4.1.1 学习需求分析 |
4.1.2 学习兴趣分析 |
4.1.3 学习自信分析 |
4.1.4 学习意志分析 |
4.2 学习效益问题 |
4.2.1 学习目标设计分析 |
4.2.2 学习内容选择分析 |
4.2.3 知识学习实用性分析 |
4.3 学习效率问题 |
4.3.1 同化学习能力分析 |
4.3.2 转化学习能力分析 |
4.3.3 内隐学习能力分析 |
第五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提升的方法探索 |
5.1 自主学习方法 |
5.1.1 强化学习需求 |
5.1.2 培养学习兴趣 |
5.1.3 树立学习自信 |
5.1.4 锻炼学习意志 |
5.2 优化学习方法 |
5.2.1 学习目标优化 |
5.2.2 学习内容优化 |
5.2.3 实践学习优化 |
5.3 高效学习方法 |
5.3.1 理解学习 |
5.3.2 变迁学习 |
5.3.3 缄默学习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习压力研究综述 |
2.2 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
2.3 学校生活满意度研究综述 |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假设 |
3.5 统计方法 |
4《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的编制 |
4.1 初测问卷的编制 |
4.2 问卷施测 |
4.3 统计工具 |
4.4 题项的筛选与分析 |
4.5 信效度分析 |
4.6 正式问卷形成 |
5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工具 |
5.4 数据处理 |
5.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 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工具 |
6.4 数据处理 |
6.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7 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对象 |
7.3 研究工具 |
7.4 数据处理 |
7.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8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
8.1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压力的相关研究 |
8.2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压力的回归分析 |
8.3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8.4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的回归研究 |
8.5 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8.6 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回归研究 |
8.7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及学习压力、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
9 总讨论 |
9.1 问卷的编制 |
9.2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现状 |
9.3 听障大学生学习压力现状 |
9.4 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现状 |
9.5 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 |
9.6 研究建议 |
9.7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10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一览表 |
(5)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1.时代大环境下对教师专业化的吁求 |
2.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
3.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进展不平衡 |
4.教育博士的实践取向 |
5.个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 |
1.教师专业化 |
2.教师专业能力 |
3.教师专业标准 |
(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
1.艺徒式时期的能力培训 |
2.技能训练式时期的能力培训 |
(三)国外和国内其他院校的做法 |
1.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
2.国内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
3.近年来国内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探索 |
(四)总结 |
三、研究的理论框架、思路与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1.知识观的转变 |
2.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变 |
3.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变迁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历史研究法 |
3.理论分析法 |
4.问卷调查法 |
5.访谈法 |
(四)个人的行动研究 |
(五)总结 |
四、理论探寻: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路径探索 |
(一)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理论基础 |
1.构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哲学基础 |
2.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学习心理学基础 |
3.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组织行为学基础 |
4.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系统论基础 |
(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
1.基本教学能力 |
2.信息化教学能力 |
3.专业认同感和专业精神 |
(三)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与实施 |
1.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原则 |
2.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组织实施的要点 |
3.建立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学习共同体 |
(四)总结 |
五、实践探索: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一)西北师大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历程梳理 |
1.建校初期的学校师范教育 |
2.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工作沿革 |
3.20 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师教育实践工作 |
4.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践过程中具体行动 |
(二)行动研究:“613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计划的生成 |
1.6 个模块的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形成 |
2.加大微格教学培训力度 |
3.推行3种形式的教育实习方式 |
4.推行全员参与基础上的竞赛提升 |
5.“613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形成 |
(三)“613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行动与反思 |
1.全面动员努力促成观念的转变——反思行动之一 |
2.6 个训练模块的整体设计——反思行动之二 |
3.“人人都来参与,个个都有提高”的整体提升策略——反思行动之三 |
4.创新完善“导训员”制(“小先生”制)——反思行动之四 |
5.重视“自主、自助”、激励创新——反思行动之五 |
6.及时的跟进专业支持与督导——反思行动之六 |
7.教育实习后的全员比赛——反思行动之七 |
8.体制机制和硬件经费的保障——反思行动之八 |
9.培训模式的理论化与推广——反思行动之九 |
10 .培训模式形成中个人自觉的成长 |
(四)西北师范大学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情况的调查 |
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的现状问卷调查研究 |
2.访谈不同群体对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的认识 |
3.实习征文中师生反映出的成绩与问题 |
4.用人单位对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类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思路 |
1.“6131”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2.进一步完善深入的思考与设计 |
(六)总结 |
六、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一)尊重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传统文化 |
1.重视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
2.培育教师教育文化,推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常态化 |
3.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念和职业道德 |
4.构建完整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
5.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师范”特色 |
6.实行大学班级干部轮流制 |
7.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各种技能大赛工作 |
(二)建立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学习共同体” |
1.以“学习共同体”为指导,变革教育理念与方法 |
2.借鉴并优化“参与式”训练的方式方法 |
3.以能力训练为重点,搭建整体提升训练发展平台 |
(三)突出反思理念的培养方式和培养以反思能力为主的教师素养 |
1.将反思作为一种教学实践的理念 |
2.培养学生以实践为导向的反思能力 |
(四)科学设计训练的体制机制 |
1.探索并完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校内模式 |
2.督查与指导师范生的培训过程 |
3.强化资格认证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
4.建立有效的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机制 |
5.建设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 |
(五)利用教育信息化整体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 |
(六)加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七)总结 |
七、研究的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件 1: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调查问卷 1—4 年级卷 |
附件 2: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调查问卷导训员卷 |
附件 3: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 4: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访谈提纲 |
附件 5:“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训练项目2013年秋季学期训练活动指南(例) |
附件 6:“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训练项目2013年秋季训练活动指南(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
1.1 逆反心理 |
1.1.1 逆反心理的概念及理论结构 |
1.1.2 逆反心理的研究方法 |
1.1.3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 |
1.2 家庭功能 |
1.2.1 家庭功能的界定 |
1.2.2 家庭功能的理论 |
1.2.3 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 |
1.2.4 家庭功能的测量 |
1.3 亲子关系 |
1.3.1 亲子关系的界定 |
1.3.2 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Family Adaptation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 Ⅲ,FACES Ⅲ) |
3.3.2 亲子亲合量表(Family Adaption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s,FACES) |
3.3.3 逆反心理量表 4 研究结果 |
4.1 青少年家庭功能描述统计和差异检验结果 |
4.1.1 青少年家庭功能一般特征 |
4.1.2 青少年家庭功能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 青少年亲子关系描述统计和差异检验结果 |
4.2.1 青少年亲子关系的一般特征 |
4.2.2 青少年亲子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 青少年逆反心理描述统计和差异检验结果 |
4.3.1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般特征 |
4.3.2 青少年逆反心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4 青少年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逆反心理之间的相关 |
4.5 青少年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对逆反心理的回归预测 |
4.6 青少年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对逆反心理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
5.1 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征 |
5.1.1 青少年家庭功能的总体特征 |
5.1.2 青少年家庭功能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 |
5.2 青少年亲子关系特点 |
5.2.1 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总体特征 |
5.2.2 青少年亲子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 |
5.3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特征 |
5.3.1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总体特征 |
5.3.2 青少年逆反心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 |
5.4 青少年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逆反心理的相关分析 |
5.5 青少年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对逆反心理的回归分析 |
5.6 青少年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逆反心理的中介效应分析 |
5.7 教育建议 |
5.8 研究局限和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7)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 ——以其学业成绩的“问题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化”建构回顾 |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关注与聚合 |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构的关联定位机制 |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呈现:以学业成绩为例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问题的建构思路 |
第一节 在什么范围内比较:田野研究单位的层次选择 |
第二节 “成绩问题”县级区域调查的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学业成绩差异研究的分析架构 |
第四节 成绩问题的调查对象与数据来源 |
第四章 农村留守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总体表现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留守”状况 |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表现 |
第三节 学业成绩数据进一步的处理方式 |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群体差异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与学校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 |
第一节 学校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 |
第二节 家庭因素对农村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 |
第三节 家庭与学校因素对农村儿童学业成绩影响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问题的“再问题化” |
第一节 代际流动视野下的“外出”-“留守” |
第二节 学业成绩“问题”承载主体 |
第三节 成绩评价标准的“再问题化” |
第四节 成绩“好坏”“问题”的指向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儿童研究方面期刊和学位论文篇名数 |
附录二 部分媒体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报导 |
附录三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研究成果 |
附录四 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学校因素与各科考试成绩的多层回归分析摘要 |
附录六 仅把父母双双外出视为留守儿童的情况下学校因素与各科考试成 |
附录七:控制学校下留守与否与中考成绩 |
附录八:近年出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指导及留守儿童工作书籍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对初中女生800m跑前心理状态及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家和教育部对学生体质的重视程度 |
1.2.2 800 m 跑的历史及生理、心理特点的研究 |
1.2.3 800 m 跑与 12 min 跑、台阶试验的对比研究现状 |
1.2.4 青少年健身原理的研究 |
1.2.5 国外对于青少年有氧能力测试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初中女生 800m 跑前心理状态 |
3.1.1 初中女生 800m 跑前自信程度 |
3.1.2 初中女生 800m 跑前个体失败焦虑程度 |
3.1.3 初中女生 800m 跑前社会期待焦虑程度 |
3.1.4 初中女生 800m 跑前躯体焦虑程度 |
3.2 初中女生对 800m 测试的态度 |
3.3 初中女生 800m 跑后身体反应 |
3.4 初中女生 800m 跑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及运动后 RPE 等级 |
3.5 体育教师对 800m 跑的认知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初中女生 800m 跑前心理状态 |
4.2 初中女生 800m 跑的不良心理、生理反应及其产生原因 |
4.3 初中女生 800m 跑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及运动后 RPE 等级 |
4.4 有关 800m 跑测试的思考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9)背景变量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以中专生和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活事件综述 |
2.1.1 生活事件的含义 |
2.1.2 中专生和大学生主要生活事件研究 |
2.1.3 生活事件研究综述 |
2.2 应对方式综述 |
2.2.1 应对的定义 |
2.2.2 应对的分类 |
2.2.3 应对与应对方式 |
2.2.4 应对方式的测量 |
2.3 自我和谐综述 |
2.3.1 和谐的含义 |
2.3.2 自我和谐的概念 |
2.3.3 自我和谐的测量 |
2.3.4 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2.3.5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3.1 问题提出 |
3.1.1 反思 |
3.1.2 提出问题 |
3.2 研究假设 |
4 量化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生活事件量表 |
4.3.2 应对方式问卷 |
4.3.3 自我和谐量表(SCCS) |
4.3.4 症状自评量表 |
4.4 研究程序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中专生与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具体特点 |
4.5.1.1 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情况 |
4.5.1.2 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分析 |
4.5.1.3 不同专业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
4.5.1.4 年龄与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上的相关分析 |
4.5.2 中专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具体特点 |
4.5.2.1 中专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 |
4.5.2.2 性别对中专生和大学生应付方式各因子的影响差异分析 |
4.5.2.3 不同专业中专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
4.5.2.4 年龄与中专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上的相关分析 |
4.5.3 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 |
4.5.3.1 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各因子得分情况 |
4.5.3.2 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各因子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分析 |
4.5.3.3 不同专业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各因子上的差异分析 |
4.5.3.4 年龄与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各因子上的相关分析 |
4.5.4 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
4.5.4.1 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
4.5.4.2 中专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
4.5.4.3 中专生和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
4.5.5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6 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关系的路径分析 |
4.6 讨论 |
4.6.1 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 |
4.6.1.1 中专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 |
4.6.1.2 大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 |
4.6.1.3 性别、专业差异、年龄对中专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影响 |
4.6.2 中专生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
4.6.2.1 中专生应对方式使用情况的总体特点 |
4.6.2.2 大学生应对方式使用情况的总体特点 |
4.6.2.3 性别、专业差异、年龄对中专生和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影响 |
4.6.3 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的特点 |
4.6.3.1 中专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的总体特点 |
4.6.3.2 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的总体特点 |
4.6.3.3 性别、专业差异、年龄对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
4.6.4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中专生和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
4.6.4.1 生活事件和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
4.6.4.2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
4.6.4.3 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5 质性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工具 |
5.3.1 压力情境观察记录表 |
5.3.2 自己编制的深度访谈提纲 |
5.4 研究程序 |
5.5 访谈材料整理 |
5.5.1 学生遇到的生活事件 |
5.5.2 学生的应对方式 |
5.6 结果分析 |
5.6.1 观察记录结果分析 |
5.6.2 深度访谈情况总结分析 |
5.7 讨论 |
6 总讨论 |
7 结论 |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界定及特点 |
(一) 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界定 |
(二) 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特点 |
二、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类型 |
(一) 违反习俗的失范行为 |
(二) 违反社会公德的失范行为 |
(三) 违反校纪校规的失范行为 |
(四) 违法犯罪的失范行为 |
三、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归因 |
(一) 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
(二) 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
四、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预防与控制 |
(一) 优化社会环境——预防与控制失范行为的基础 |
(二) 加强离校教育——预防与控制失范行为的重点 |
(三) 提升毕业生自律能力——预防与控制失范行为的关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教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高师毕业班女生不良心理透析及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校园文化与初中生合作意识的关系研究[D]. 吴旭红. 南昌大学, 2021
- [2]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研究[D]. 罗晓倩. 江南大学, 2020(01)
- [3]学校联结、自我调节能力与中学生新媒介依赖行为的关系[J]. 张燕,梁勤,杨曹芬,王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18)
- [4]听障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学习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梁兰兰. 西南大学, 2017(02)
- [5]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D]. 杨纳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1)
- [6]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关系研究[D]. 肖慧.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8)
- [7]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 ——以其学业成绩的“问题化”为例[D]. 罗国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8]对初中女生800m跑前心理状态及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D]. 梁慧. 苏州大学, 2014(12)
- [9]背景变量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以中专生和大学生为例[D]. 康芬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1)
- [10]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研究[D]. 王伟彪.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