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

论文摘要

[目的]评估C1/2后路椎弓根螺钉骨折复位非融合内固定术对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术+Ⅱ期去除内固定术治疗的齿状突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1778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手术时间75160 min,平均(95.32±18.46) min;出血量90400 ml,平均(150.47±50.92) ml。术后脑脊液漏2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后愈合,另1保守治疗失败后行二次手术修复硬膜治愈。切口浅表感染3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6.46±1.32)个月。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7.62±0.91)分降低至(2.91±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7.21±2.11)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13.22±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C1/2活动度得到保留。影像方面:术中所有患者C型臂X线机透视下显示寰枢椎完全复位,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内固定物已取出,齿状突愈合良好,无畸形,C1/2间隙正常。[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术+Ⅱ期去除内固定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可保留C1/2活动度,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手术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围手术期情况
  •   2.2 随访结果
  •   2.3 影像学评估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孙中仪,林浩,郑勇,胡茂华,汪海滨,孙宏芝,田纪伟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非融合术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年2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外科学

    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骨科中心

    基金: 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项重点项目(编号:2019LZ010),江北人民医院省级科研培育项目(编号:JKK201901)

    分类号: R687.3

    页码: 2214-2218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948K

    下载量: 10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后路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