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蛋氨酸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氨酸,羟基,表征,消化率,大别山,氯化铜,幼鱼。
蛋氨酸铜论文文献综述
李放,徐凤,高文亮[1](2018)在《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蛋氨酸铜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作为新一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易消化吸收性、生物学高效价性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新型绿色添加剂。本文采用蛋氨酸为前驱体,研究其微量元素鳌合物―蛋氨酸铜的化学合成。通过正交实验L_9(3~4)设计确定了蛋氨酸铜的最佳合成工艺,分析了多种实验条件对蛋氨酸铜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有机铜源具有比无机铜源更高的产品收率,最佳工艺条件是:蛋氨酸和乙酸铜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0 h,蛋氨酸的初始浓度为0.40 mol/L。最后,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螯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分析。该制备工艺简单,产率较高,成本很低,无污染,具有非常好的工艺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8年01期)
李晗[2](2017)在《测定蛋氨酸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蛋氨酸铜中的铜和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蛋氨酸铜中蛋氨酸的含量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有试样在锥形瓶内壁上的粘附、试样用量、溶液的p H值和指示剂的选择,以期为更准确地测定蛋氨酸铜组成及饲料中蛋氨酸铜的含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7年23期)
刘俊,李洪潮,徐怀春,李正发,解成骏[3](2016)在《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水体系合成法制备理化性质稳定的蛋氨酸螯合铜,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进行表征。以蛋氨酸和氯化铜按物质的量比为2︰1投料,水溶后以氨水调节p H值至5,恒温80℃,回流反应4 h,结晶,洗涤,烘干。以EDTA滴定分析铜含量,凯氏定氮法分析氮含量,确定化学式为Cu(Met)2,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蛋氨酸螯合铜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徐磊,贾玉堂,赵拴平,贾玉立[4](2016)在《蛋氨酸铜对隐性发情大别山牛外周血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铜旨在为防治隐性发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2头膘情中等、生殖机能正常、隐性发情的空怀青年大别山牛母牛,随机分为3组,研究补饲铜(蛋氨酸铜为铜源,日粮分别添加0、10和20mg Cu/kg DM)对隐性发情大别山牛发情周期中外周血生殖激素(E2、P、T、LH、FSH)分泌规律的影响和对隐性发情的防制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铜20mg Cu/kg DM组提高了发情周期E2的平均浓度(P<0.01)、降低P(P<0.01)的平均浓度,同时20mg组显着改善了大别山黄牛的隐性发情,发情外部表现评分从4提高到8.125,正常发情率达到75%。[结论]说明添加蛋氨酸铜源铜水平20 mg/kg DM能够影响隐性发情大别山黄牛的生殖激素分泌,能有效的防治大别山牛的隐性发情。(本文来源于《中国牛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王强,林结双[5](2016)在《2-乙酰吡啶缩L-蛋氨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2-乙酰吡啶与L-蛋氨酸在乙醇作为溶剂的情况下混合,并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 H,二者通过缩合反应,得到2-乙酰吡啶缩L-蛋氨酸配体。在此基础上,将配体与叁水合硝酸铜进行反应,合成了铜配合物,使用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此外,选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和DNA作用的模式是插入模式。(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马豪勇,杨奇慧,董晓慧,谭北平,迟淑艳[6](2014)在《斜带石斑鱼幼鱼对羟基蛋氨酸铜的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基础饲料(铜质量分数2.03 mg/kg)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的羟基蛋氨酸螯合铜(hydroxy methionine copper,HMC),制成铜质量分数分别为2.03、4.04、6.20、10.67、13.96 mg/kg的实验饲料,饲喂6周后,探讨HMC对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组织铜沉积的影响,确定幼鱼饲料中铜的最适需要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HMC,对石斑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铜质量分数6.20 mg/kg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高于或低于2.03和13.96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4.04和10.67 m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成活率、肝体比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中添加HMC对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鱼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斑鱼血浆铜蓝蛋白(CP)的含量、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均以6.20 mg/kg组最高;饲料中铜的添加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肝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HMC均提高鱼体、肌肉和肝脏中铜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13.96 mg/kg组最高。饲料中添加适量的HMC可提高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以SGR为判据,通过二次回归方程拟合可得,以HMC为铜源,斜带石斑鱼幼鱼铜需要量为7.09 mg/kg。(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吴治先,李春春,钟国清,李迪,陶美[7](2014)在《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羟基蛋氨酸和铜盐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红外光谱确证铜离子与羟基蛋氨酸中的羧基氧原子、羟基氧原子及甲硫基硫原子配位。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Cu(MHA)·0.5H2O的晶胞参数为:a=0.9035nm,b=1.1739 nm,c=1.5515 nm,β=95.69°;Cu(HMHA)2的晶胞参数为:a=0.9698 nm,b=1.8483 nm,c=1.6677nm,β=95.58°。两种配合物在200℃以上开始分解,残余物主要为CuS。(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吴治先,李春春,钟国清[8](2012)在《羟基蛋氨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PAN、二甲酚橙、紫脲酸铵作为指示剂,研究了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中铜含量的方法,标准偏差均小于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结果表明,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羟基蛋氨酸铜中铜含量,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分析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且叁种指示剂均可用于铜的测定,其中紫脲酸铵最好,终点变色敏锐。本法可用于不同工艺所合成的羟基蛋氨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2年19期)
王琤韡,王仁华,刘晓兰[9](2012)在《硫酸铜和蛋氨酸铜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粪便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目的是评估有机铜和无机铜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63日龄且初始体重为(21.46±1.13)kg的100头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包括:CON组(基础日粮,铜含量为0mg/kg)、T1组(基础日粮+硫酸铜67mg/kg)、T2组(基础日粮+硫酸铜134mg/kg)、T3组(基础日粮+蛋氨酸铜67mg/kg)和T4组(基础日粮+蛋氨酸铜134mg/kg)。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日粮处理对生长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报酬比值(G/F)均无显着性差异。与CON组相比,T1、T2、T3和T44个组生长猪的干物质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在T3组较CON组生长猪氮的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与T1组相比,CON、T3和T4组生长猪粪便pH显着改善(P<0.05)。CON、T3和T4组生长猪粪便中的铜浓度显着低于T1和T2组(P<0.05)。与CON相比,T2、T3和T4组腹泻率减少。总之,日粮中添加67mg/kg或134mg/kg的蛋氨酸铜能有效地提高养分消化率和生长猪粪便的pH,并能减少粪便中铜的浓度。(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鲍坤,李光玉,刘佰阳,王凯英,李丹丽[10](2011)在《雄性梅花鹿生长期蛋氨酸铜添加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生长期雄性梅花鹿日粮中铜的最适宜添加范围,将20头2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5头。A组饲喂不添加铜的基础日粮,B、C、D叁组分别饲喂添加15、40、80mg/kg蛋氨酸螯合铜的日粮。(结果)试验结果如下:梅花鹿生长期日粮中添加铜,可以改善梅花鹿胃肠道的消化机能,除干物质外,对其它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均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日粮加铜可极显着提高血清铜水平(P<0.01);日粮加铜40 mg/kg和80 mg/kg可极显着提高毛铜含量(P<0.01);日粮加铜40 mg/kg可显着提高铜蓝蛋白的活性(P<0.05),日粮加铜40mg/kg和80mg/kg可显着提高SOD的活性(P<0.05);梅花鹿生长期加铜,使粪铜排出量急剧上升,各组间均差异极显着(P<0.01)。综合各项指标,本地区梅花鹿生长期日粮铜的适宜添加量为15~40 mg/kg(日粮总铜含量21.21~45.65mg/kg)。(本文来源于《2011中国鹿业进展》期刊2011-09-15)
蛋氨酸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蛋氨酸铜中的铜和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蛋氨酸铜中蛋氨酸的含量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有试样在锥形瓶内壁上的粘附、试样用量、溶液的p H值和指示剂的选择,以期为更准确地测定蛋氨酸铜组成及饲料中蛋氨酸铜的含量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氨酸铜论文参考文献
[1].李放,徐凤,高文亮.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蛋氨酸铜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
[2].李晗.测定蛋氨酸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化工.2017
[3].刘俊,李洪潮,徐怀春,李正发,解成骏.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6
[4].徐磊,贾玉堂,赵拴平,贾玉立.蛋氨酸铜对隐性发情大别山牛外周血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6
[5].王强,林结双.2-乙酰吡啶缩L-蛋氨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相互作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
[6].马豪勇,杨奇慧,董晓慧,谭北平,迟淑艳.斜带石斑鱼幼鱼对羟基蛋氨酸铜的需求[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
[7].吴治先,李春春,钟国清,李迪,陶美.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与表征[J].人工晶体学报.2014
[8].吴治先,李春春,钟国清.羟基蛋氨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J].中国饲料.2012
[9].王琤韡,王仁华,刘晓兰.硫酸铜和蛋氨酸铜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粪便特征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2
[10].鲍坤,李光玉,刘佰阳,王凯英,李丹丽.雄性梅花鹿生长期蛋氨酸铜添加量的研究[C].2011中国鹿业进展.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