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吸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养分,燃煤,计量学,水曲柳,热传导,传质。
化学吸收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南,赵梅,杨燕,李富宽,王慧[1](2019)在《苜蓿叶片氮、磷和钾养分重吸收与化学计量比的偶联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苜蓿作为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叶片养分重吸收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及增强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其直接影响了苜蓿的养分浓度,进而影响苜蓿元素的化学计量比。目前已有针对苜蓿养分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但关于苜蓿元素养分重吸收与生态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偶联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解释该偶联关系,以7个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成熟叶片和衰老叶片C、N、P、K元素浓度,分析了养分重吸收特征(包括养分重吸收率、养分重吸收度)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偶联关系。结果表明,7个苜蓿品种的平均氮重吸收效率(NRE)、磷重吸收效率(PRE)和钾重吸收效率(KRE)分别为42.7%、42.4%和52.1%,分别低于全球陆生植物的NRE、PRE和KRE(分别为62.1%、64.9%和70.1%)。根据养分重吸收特征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判断苜蓿受土壤P含量影响最严重。叶片养分重吸收效率基本与衰老叶化学计量比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成熟叶化学计量比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叶片养分重吸收与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比存在偶联关系,但受叶片成熟或衰老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林建国,宰菲[2](2019)在《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法脱氮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单介绍了采用混合功能菌建立生物还原对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法脱氮的基本原理,并在构建稳定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体系的前提下,探究了不同工况和工艺参数(包括碳源量、菌体接种量、温度和pH)对集成系统最终脱除NO效率的影响,以确定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体系的工业应用性能,为该方法的工业装置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陈超宇,钱薇,张浩哲[3](2019)在《化学吸收法用于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站废气除臭系统的调试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生产厂家的废水处理站存在臭气超标的问题。以现有废气处理组系统(多级化学吸收+紫外光催化)为基础,通过优化工艺,调节参数,其将排气筒臭气浓度从1 300倍降低至800倍以内。这样不仅解决了厂界臭气浓度超标的问题,也为同类废气的进一步提升改造提供了解决思路,最终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9期)
汤宏,曾掌权,张杨珠,李向阳,王建伟[4](2019)在《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对烟草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量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菜枯,M)对烟草云烟87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探讨适合贵州省黔东南州烟草种植区的最佳有机无机施氮量,以期为烟草生产的减肥降本、增产提质增效提供技术参考。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CK1、CK2、MNiPK(i=0或1或2或3) 6个施肥处理,分析各处理烟叶的品质、各处理烟株的吸氮量及氮利用率。结果表明:与CK2处理相比,MN1PK、MN2PK和MN3PK处理烟叶总糖含量分别提高8. 57%,14. 18%,13. 03%;烟叶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4. 67%,9. 66%,8. 26%;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8. 34%,19. 08%,17. 12%;烟叶氯含量分别降低0. 36%,8. 19%,3. 56%;提高了钾氯比和两糖差;与CK2处理相比,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降低烟叶刺激性和杂气,提升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强燃烧性以及余味舒适愈加绵长;与MN1PK和MN3PK处理相比,MN2PK处理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 99,4. 54百分点。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有机氮占36. 00%~45. 77%),使烟叶中各化学成分之间的比例更为协调,提高了烟叶的评吸质量,增加了烟株氮的吸收量,提高了肥料氮的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各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各处理中以有机氮占45. 77%的处理表现较好,黔东南烟草种植区推荐使用有机氮占总施氮量的适宜比例为36. 00%~45. 77%。建议在本烟区推广应用,同时可为相近地区烟草施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新洁,陆天宇,孙海龙,赵宏波[5](2019)在《氮磷添加对水曲柳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再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水曲柳林分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再吸收率与N、P元素供应的关系,以15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氮(N)、磷(P)添加后水曲柳林分土壤、成熟叶片和衰老叶片养分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N、P添加后水曲柳成熟叶N、P浓度和土壤C、N浓度均逐渐增加,而衰老叶P浓度逐渐降低;水曲柳成熟叶C∶N、C∶P和土壤C∶P均随N、P添加而降低,而成熟叶和土壤N∶P仅随P添加而降低,但是衰老叶C∶P、N∶P均随P添加量增加而显着提高; N、P添加后水曲柳叶片N、P再吸收率均提高,其中P再吸收率变化最大,高氮和高磷处理下P再吸收率分别比CK提高2. 3倍和2. 7倍,且叶片P再吸收率与成熟叶C∶P呈显着负相关,但是与衰老叶C∶P、N∶P呈极显着正相关。N、P添加后水曲柳成熟叶N∶P的变化和N、P再吸收率的提高表明:P是限制本研究中水曲柳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N、P添加可以提高水曲柳N、P的利用效率,并改善水曲柳林分的养分状况。(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Narcissus,猫朵朵[6](2019)在《吃进去的是美食,吸收的是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起元素周期表,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氢氦锂铍硼"的背诵口诀,或者课本最后彩色的表格。这样一想,元素周期表似乎离我们的课堂很近,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真的是这样么?元素周期表在生活中有没有应用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叁道家常菜来了解一下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吧!第一道菜海带排骨汤这道菜大家一定不陌生,海带排骨汤作为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海带中富含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碘元(本文来源于《课堂内外(初中版)》期刊2019年Z2期)
周旭健,李清毅,陈瑶姬,徐灏,胡达清[7](2019)在《化学吸收法在燃后区CO_2捕集分离中的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和总结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备受关注的应用于燃煤电厂的叁种CO_2化学吸收工艺——醇胺法脱碳、氨法脱碳和CaO碳酸化/CaCO_3煅烧循环脱碳。详细阐述了这叁种工艺各具特色的反应原理、优缺点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重点介绍了叁种工艺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探讨了叁种脱碳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吸收性能好、再生能耗低、副产物可资源化利用的新型吸收剂的配置和研发是化学吸收法脱碳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将CO_2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紧密结合,间接降低捕集成本,也是脱碳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来源于《能源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陈东良,张忠林,杨景轩,马旭莉,李鹏[8](2019)在《基于自热再生的化学吸收法CO_2捕集工艺模拟及节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能量集成,将化学吸收CO_2捕集工艺与烟道气余热回收单元耦合,应用自热再生理论对其优化,挖掘捕集过程高耗能单元的节能潜力,并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该过程建模分析。优化后的捕集工艺实现了捕集过程反应热的回收,将塔顶蒸气的冷凝潜热回收作为塔底再沸器的热源,合理利用了烟道气余热和换热后的贫液能量,降低了系统对额外热源的需求。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捕集工艺最小能耗为1.46 GJ/(t CO_2),节能约41.36%。综合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对工艺进行经济性评价,优化后的捕集成本为326.70 CNY/(t CO_2),较传统化学吸收法降低了12%。(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崔秋芳,徐立强,涂特,贺清尧,晏水平[9](2019)在《CO_2化学吸收法中再生气的陶瓷膜余热回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O_2化学吸收法工艺中,采用富液分流工艺,利用在贫富液换热器前分流的冷富CO_2吸收剂溶液回收再生塔顶排出的热再生气(一般为CO_2和水蒸气混合气)的余热,有助于降低CO_2再生热耗。本文在乙醇胺(MEA)基富液分流化学吸收工艺中,以纳米级多孔亲水陶瓷膜作为分流冷富液和热再生气之间的换热介质,利用水的热质耦合传递强化余热的回收性能。以余热回收通量为指标,探讨了分流的MEA富液流量、温度、质量分数、CO_2负荷和热再生气流量及再生气中水蒸气摩尔分数对陶瓷膜热回收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分离层孔径陶瓷膜的余热回收性能。结果显示,陶瓷膜的余热回收性能随MEA富液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却随富液温度的升高而大幅下降。同时,随着气体流量和再生气中水蒸气摩尔分数的增大,热回收通量均会增大。由水传质所引发的对流换热对热回收通量具有促进作用,可占总热回收量的10%左右。由于CMHE-10陶瓷膜的分离层孔径与孔隙率均大于CMHE-4陶瓷膜,因而其水传质通量大于CMHE-4陶瓷膜。但CMHE-10陶瓷膜的有效热导率却低于CMHE-4陶瓷膜,因而热回收过程中其水蒸气的冷凝总量要小,导致其热回收性能低于CMHE-4陶瓷膜。(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Alireza,Noroozisharaf,Maryam,Kaviani,赖路宽[10](2019)在《温室条件下土施腐植酸对斑叶百里香养分吸收、精油与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腐植酸是天然的有机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品质有极大影响。但腐植酸的促进效应对挥发性成分的作用机制鲜有报道。本文研究了土施不同用量腐植酸(0、50、75、100 g/m~2)对斑叶百里香化学成分与养分吸收的影响。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GC-FI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油含量随腐植酸施用量增大而增加,其含量由0.8%(对照)(本文来源于《腐植酸》期刊2019年02期)
化学吸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简单介绍了采用混合功能菌建立生物还原对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法脱氮的基本原理,并在构建稳定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体系的前提下,探究了不同工况和工艺参数(包括碳源量、菌体接种量、温度和pH)对集成系统最终脱除NO效率的影响,以确定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体系的工业应用性能,为该方法的工业装置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吸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振南,赵梅,杨燕,李富宽,王慧.苜蓿叶片氮、磷和钾养分重吸收与化学计量比的偶联关系[J].草业学报.2019
[2].林建国,宰菲.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法脱氮影响因素[J].生物化工.2019
[3].陈超宇,钱薇,张浩哲.化学吸收法用于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站废气除臭系统的调试与优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4].汤宏,曾掌权,张杨珠,李向阳,王建伟.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对烟草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
[5].张新洁,陆天宇,孙海龙,赵宏波.氮磷添加对水曲柳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再吸收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9
[6].Narcissus,猫朵朵.吃进去的是美食,吸收的是化学[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9
[7].周旭健,李清毅,陈瑶姬,徐灏,胡达清.化学吸收法在燃后区CO_2捕集分离中的研究和应用[J].能源工程.2019
[8].陈东良,张忠林,杨景轩,马旭莉,李鹏.基于自热再生的化学吸收法CO_2捕集工艺模拟及节能分析[J].化工学报.2019
[9].崔秋芳,徐立强,涂特,贺清尧,晏水平.CO_2化学吸收法中再生气的陶瓷膜余热回收特性[J].化工进展.2019
[10].Alireza,Noroozisharaf,Maryam,Kaviani,赖路宽.温室条件下土施腐植酸对斑叶百里香养分吸收、精油与化学成分的影响[J].腐植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