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员形象是塑造党的整体形象的重要环节,是我党在新时代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壮大党的政治号召力的关键。以往关于党员形象的研究多侧重理论分析,侧重党建与传播,基于受众心理加工机制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群体形象和社会认知的相关理论,从社会心理学关于群际知觉的研究视角出发,党员形象研究可以着重关注形象的内容层次以及形成机制两方面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其独特优势。
关键词:党员形象;形象感知;心理机制;群际知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而保持良好的党员形象是塑造党的整体形象的重要环节,是我党在新时代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壮大党的政治号召力的关键。党员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是群众心目中党的政治立场和工作作风的“代言人”。一方面,良好的党员形象能够提高党的威信,有利于党更好地动员群众,更好地发挥党的先锋队的领导与带头作用[1](P54~58)。另一方面,良好的党员形象能够提升党员自身对党的认同,产生对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最终又会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2]。
以往国内关于党员形象的理论思考主要基于“革命党”的研究,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其形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然而,目前对于党员形象的结构、层次以及人们对党员形象感知的形成机制缺少细致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强调党的形象、执政形象等问题的重要性上,相应的理论框架仍付之阙如。这一理论研究上的欠缺与现实的需要形成巨大的鸿沟,不仅使得党员形象的实证研究缺少方向,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形象建设,促进党建精准化、科学化的阻碍。
对党员群体形象的感知涉及新闻传播以及心理学等学科,但是从形象的感知角度切入,形象被受众所感知、接受并理解的过程最终是人的心理过程,社会心理学以其对群际知觉和社会认知的研究,在其中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群体形象和社会认知的相关理论,审视党员形象建设这一现实命题,尝试为后续相关实证研究提出一个初步的理论构架,探索合适的研究方向。
一、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党员形象与党员形象感知
分析目前的文献,可以注意到“形象”一词常常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使用。广义的形象强调群体的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受众一旦形成对某群体的形象,即使这一形象并无事实基础,也被视为群体形象的一个部分。在广义的形象概念中,对象的特征和主体的感知构成了一个整体。狭义的形象仅关注群体自身的内在特征、精神面貌和行为、外貌等构成的实体,因而具有外在性和客观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等学术界常见概念中。“形象感知”概念本身即假定一个独立于感知过程的形象客体的存在,强调知觉者对这一客体形成的认知表征和信念。狭义的形象可以被准确地感知,也可以被部分地、歪曲地感知,甚至可以在人们形成形象的过程中被完全抛开,这些均不影响形象本身的独立存在。为便于对形象的形成、加工、感知以及改变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更细致的分析,笔者主要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形象。
基于这一分析,党员形象概念可以理解为党员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的形象,是党员的理想信念、工作与生活作风、党的执政绩效以及党员群体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等因素的一种综合表现。可以说,党员形象是由党员群体内在特征与本质决定的外在表现[3]。而人们在感知这一形象的过程中会受到形象传播手段、呈现方式以及受众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党员形象和对党员形象的感知构成一对紧密关联的概念。
本实验以鸡胸肉为原料,将薏米煮熟捣碎后,加入绞碎后的鸡胸肉中制作成薏米鸡肉饼。研究薏米鸡肉饼的加工工艺、色泽优化、口味,为鸡肉饼的制作或其它肉制品的加工,提供科学的依据。所得产品既营养又健康,还具有保健功能。不仅让鸡肉饼的种类更为丰富,也为薏米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2.形象的内容维度
当涉及对群体形象的感知时,社会心理学往往从不同的层面切入。比如从象征意义上关注群体的隐喻与符号[6],或者关注群体的规模等特征。研究较集中的有三个领域:印象——对单个人的形象的感知,刻板印象——对群体具有的特征与属性的感知[7],意象——对群体的特征和意图、信念形成的一种连贯的认识[8]。
对党员形象的研究可以从以上三类研究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中受益。党员群体的内在组织、信仰、作风以及党员群体的外在表现构成了狭义的党员形象,而人们对这一形象的感知可能是基于对单个党员的印象,也可能是多次互动的经验,并掺杂了媒体的报道、道听途说等因素形成的抽象概括。其内容既包括党员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在人们心目中呈现的模样及党员群体具有的特征,也包括对党员行为意图、动机的预期。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党员形象感知的研究应当重点借鉴刻板印象的研究思路,考察人们心目中党员群体的特征,以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
2.动机视角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党员形象感知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党员形象感知的层次与维度
人们对党员群体形象的感知可能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依据不同的心理维度而产生。对党员形象的层次与结构维度的探究,有利于找到影响党员形象形成的要素以及左右人们对党员形象产生总体评价的关键维度,也有利于提出精准定位的干预措施。
大家好!我是光彩希望小学六年级一班的韩鹭遥。我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平时喜静不喜动。对我而言:何以解忧,唯有“书籍”。看书带给我最大的快乐。
1.形象感知的层次
借鉴刻板印象研究中对刻板印象内容形象—规则两个层次的划分,对党员形象感知的研究也应当注意区分形象的不同层次,即描述(descriptive)层面的形象和规范(prescriptive)层面的形象[9,10]。描述层面的形象是人们心目中对党员群体实际上具有怎样的特征、怎样的行为方式等的感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描述”侧重点在于知觉者认为党员群体实际上的模样,而不一定真正符合事实。规范层面的形象指的是人们心目中认为党员群体应当具有的特征,即理想中的党员群体的形象。规范层面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党自身规定的党员群体应当具有的形象及民间自发形成的党员形象期待。党自身规定的理想形象可能更多反映自身意识形态定位以及阶级立场,服务于治国理政的实际,最终正式体现在以党章为代表的规章之中;而民间对党员形象的期许,一方面受到前者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经受社会表征的融合与转化的过程[11~13],党章规定的正式而陌生的形象可能会不断与民间传统和心理原型[14]的形象产生融合,产生出与前者相似但可能存在关键差异的民间理想形象[15]。
党员形象与党的形象、党的执政形象等一系列概念存在关联。在许多关于党的形象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普遍将普通党员的形象与领导干部的形象、党的组织的形象以及执政形象等共同视为党的形象的组成部分[3~5]。从概念上分析,党员形象可以被视为党的形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员形象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党的形象,而党的形象也会左右人们对普通党员的感知。与此同时,党的形象还包括许多其他的成分,如党的政策与不同层级的组织机构构成的机构形象,与党员群体的形象在性质上存在区别。因此,在考察党员形象时,既不能将其与党的形象割裂开来,也不能将两者简单等同。
这一系列研究的基本观点是,现有的利益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群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特定群体强加一种固定的形象,从而使自身群体获益。在一定程度上,某个群体的社会形象可能受到特定的利益群体推动、塑造以及维持。不仅在某个社会内部的地位与利益关系中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国际秩序中的某一方通过各种手段诋毁、破坏对方的形象,也属于国际政治中的常见手段[34,35]。
3.本方向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
1.4.5 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 研究区域有河流,水库等水体,为了区分水体,把水体指数作为一项分类特征数据,计算公式:
在这一方向上,目前国内只有少量研究关注党员形象的内容维度。如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党员形象评价中的不同维度,将党员形象分为生理形象、礼仪形象、政治形象、品德形象、业务形象[19,20],但不同研究中党员形象在以上五个方面的表现并不一致[21];亦有学者专门针对高校党员形象,提出党员形象分为政治觉悟、专业学习、群众基础、工作与生活作风、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22]。这些初步的研究大多存在样本量小的问题,对党员形象的内容仅做了简单的分类,并未考察形象感知过程中的心理维度,且对于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构和意义缺少理论思考,对维度的权重等问题缺少关注。
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审视党员形象感知的结构与层次,基于西方对于刻板印象维度以及心理机制的研究成果,可以注意到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居民对于不同层次的党员形象感知的内容如何?这些内容在不同层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在感知党员群体的形象时,人们依据哪些心理维度判断与衡量这一群体?这些维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抑或人们在感知党员形象时,是否存在某种独有的心理机制使得形象感知的内容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借鉴社会心理学以往的研究,在区分党员形象多个层次的基础上,对任一层次的党员形象的研究均可借鉴内容维度研究中的两种思路。一方面,收集感知到的党员形象形容词,通过因子分析等手段得出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维度。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考察维度之间的关系,即维度之间是此消彼长还是同增同减的关系,以及这些维度对于人们对党员形象整体感知的作用等。另一方面,应当注意从党员形象中抽象出独特的内容生成心理机制,发掘出党员这一群体在社会知觉中的类别要素,以找到社会知觉过程中这一特定类别形象生成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在看《鳗鱼》之前,对于今村昌平的印象还停留在《楢山节考》上,对于看过之后的绝望和无力感仍觉记忆犹新。后来又看了《日本昆虫记》才渐渐对于这位导演有了一个主观意识的认知。认为其不同于印象中小津安二郎式的日本浪漫产生的唯美间离效果。而是充满着辛辣感与荷尔蒙。今村昌平善于描写社会底层的人与事,无比坦诚又充满力量。让观众参与到主角的生活而并非旁观冷静的。他善于从人性以及生死观出发,来展现以及挖掘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劣根性和人文景观。在《草疯长》一书中,今村昌平写道:“要拍蛆虫,至死方休。”
(二)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生成机制
(1)地位与利益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33]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反映并服务于社会存在,而社会中群体之间的地位与利益结构是足以决定群际知觉的核心因素。刻板印象内容模型[16]的四个核心假设之一便提到群体的地位往往会影响到该群体的刻板印象,高地位的群体常被刻板地认为是高能力的,低地位的群体则被认为是低能力的,而能够占有社会资源的群体会被认为缺乏热情[17]。另外,群体之间的竞争会使得人们认为对方群体缺少热情[16]。
1.认知视角
陕北黄土地区属于典型季节性冻土区。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黄土地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与各类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冻土学作为岩土工程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已在我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冻土力学已成为冻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岩土力学的重要分支,其理论与实践知识,正逐渐被重视,成为指导国内外冻土地区各类工程建设的理论工具。
认知视角可以追溯到早期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在认识群体时,面对复杂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使用范畴化加工,从具体事物的共同点中归纳出一个范畴,并将这些事物均视为这一范畴的成员,与此同时,在认知上缩小范畴内的差异、夸大范畴间的差异,以达到降低认知负荷的作用[25,26]。因而,在认知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时,使用刻板化加工,产生出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是人类在进化中获得认知机制不可避免的一个副产品。
人类的范畴化认知机制是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范畴以及刻板印象的关键原因。这一认知机制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比如群体的实体性(entitativity),即群体显得是一个“连贯的单元或实体”[27]的程度。影响群体实体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成员的相似性、是否显得具有某种共同的“本质”、是否具有能动性[28](P179~198),以及群体的外在可见的因素,如制服、徽章、标识[6]。实体性越强,人们越会觉得这一群体“真实存在”,其成员具有共同特征,而不只是一个人造的“概念”统摄下的千差万别的人[29](P11~36),进而可能将接触到的部分群体成员的特点上升为整个群体共有的特征[30]。
从学习活动的角度看,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1].从国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描述看,一方面我们强调学生品格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关键能力.毫无疑问,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思维能力应该是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另外,对群体形象的感知有赖于对群体成员的了解,而接触该群体的成员是促进了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对某一群体成员缺少直接接触时,人们对该群体形象的认知则可能受到媒体宣传、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因素的左右,产生错误、歪曲的认识。以往的研究也发现当人们与特定群体的接触较多时,对其形成的刻板印象相对而言更为准确[31](P31~64)。为此,接触也常被视为消除对其他群体的偏见与歧视的有效手段[7]。
党员身份的凸显性(salience)是影响接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当党员身份不凸显时,人们不会意识到在与党员互动,在接触中形成的对具体党员的印象也就不会汇集成为对党员群体整体形象的感知。若基层党员的党员身份不凸显,则其个人表现不会成为当地人对党员形象感知的“素材”。由于缺少“素材”,其对党员形象的感知便容易受到媒体、谣言、情绪等因素的左右,少数缺陷、不足可能会被无止境地放大。
从认知视角看,党员形象的形成除了符合一般群体的刻板印象形成的规律外,也存在一些独特之处。比如,与大多数刻板印象研究中常出现的群体不同,党员群体与党的革命与建设实绩常常无法完全区分开,其形象也会随着党的执政绩效、执政形象发生变化。有学者在对比我国的政党形象与西方政治心理学中政党形象的研究时,也指出我国党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践形象”,而不仅仅是媒体聚光灯下的“镜头形象”[32]。某区域党的纪律、作风等要求落实情况较好时,当地人对党员形象的普遍感知可能更积极、更正面。
老太太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咬着牙凄声道:“年喜你从小骗我骗到大,我真后悔宠坏了你,让你干出这丧尽天良、违背常伦的事,杨家有你这个逆子,简直败了祖上的阴功!”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医院里一组成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照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它强调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患者积极参与配合到整个医疗计划中来,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我院外科采用临床护理路经方法在腹股沟疝手术过程中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动机视角同样在早期刻板印象研究中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24]。其主要思路认为,人们对其他群体持有的印象并不是中性的、纯粹认知过程的产物,而是受到人格、政治立场、情绪以及其他自我相关的动机驱动,以维护特定的权力与地位等级、促进自身的优越感与利益,等等。动机视角下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目前对于群体刻板印象形成的机制大致可以分为动机、认知与文化的角度[7,23,24]。不同的角度往往对应不同的理论立场,本文综合相关的理论视角,对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形成机制与要素进行思考。
除了党员形象的层次,另一个亟待考察的问题是人们在感知党员群体形象时所使用的心理维度。换言之,数量众多的用以描述党员形象的形容词是否均可概括为一两个心理维度上的得分。对于这一问题,应当对人们心目中党员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进行整理,从中抽象出相应的心理维度。近年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注意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维度间内在的心理关联以及不同维度对群际知觉、情感和行为意向等的意义[16]。目前在对刻板印象内容维度的研究中,有两类主要的思路:第一种思路采用理论思考结合因子分析的方式,对人们描述某群体的特质词进行因子分析,从中提取出贯穿所有特质词的、更为深层的心理维度。这一思路最突出的成果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16,17]。其认为所有刻板印象内容都包括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人们用于形容某一群体成员的形容词都可以转换为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另一种思路是找到系统影响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的心理机制。如关于群际评价中的非人化(dehumanization)[18]和“次人化”(infrahumanization)倾向。这一研究取向不需要提出适用于所有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而是结合特定群体的形象形成的机制和特征,提出相应的理论,较为灵活,具有针对性。
(2)政治信仰。人们对政治问题形成的系统的信仰体系(belief system)会影响人们对不同群体形象的感知[36],因为信仰体系可能包含态度、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层面的心理状态[37],影响到人们对群体行为的预期与知觉,导致对其他群体形象持有双重标准,对其形象夸大或扭曲。目前研究较多的右翼权威主义(right wing authoritarianism)常常是预测对特定群体偏见、歧视的一个重要指标[38,39]。与之相反,平等主义以及类似的政治信念能够避免这类对其他群体的歪曲认知。
(3)社会认同与自我卷入。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上的群体往往在地位、权力、声望等方面存在差异,个人为了追求自我的高自尊[40]和自我的确定性[26,41],可能会产生对本群体的认同、对外群体的贬损,这一贬损往往体现在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上[26]。比如,有研究表明,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彼此的看法虽然从根本上是基于两党事实上存在的差异,但两党彼此的刻板印象都存在对事实差异的夸大与扭曲,甚至标榜自由、进步的民主党在扭曲对方形象的程度上还超过共和党[42,43]。
(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往往会对群际关系带来结构性的影响,如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到特定群体的经济状况、治安状况以及就业率等因素。这些影响往往会逐步体现在群际感知上,特定的群体可能会变成替罪羊。比如,有研究表明,当遭遇经济衰退时,人们感到资源稀缺、竞争压力提高,进而可能诱发对其他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44];而当灾难使人产生死亡恐惧时,人们可能进一步拥抱自身的世界观,强化自身群体的认同[45,46],进而产生对其他群体的敌意,影响对其他群体形象的感知。
总体而言,从以往关于动机驱动认知(motivated cognition)的研究可见,在感知党员群体的形象时,人们可能会受到多类动机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是一个中立的、理性的知觉者。另外,相比认知机制,动机机制之中个体差异、群体间差异乃至地区间差异更为突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方言、行业、职业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们对党员形象的感知。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将动机因素充分纳入考虑的范围。
诸如,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时,为帮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理解“角”的大小含义这一抽象内容,教师可借助量角器这一教具,在黑板上现场绘制一系列大小不同的“角”,让他们想方设法使用工具测量这些“角”。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比较出“角”的大小,但是在比较大小这一抽象知识上,不仅仅指的是角度数值的大小,更与“角”的构成部分有关,他们可以发现:当角的开口越大时,表示的角度越大。随后,教师顺势引领学生学习角的分类,像比90°小的角是锐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分别有什么特点等,为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文化视角
文化视角是刻板印象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观点,其认为刻板印象是“特定文化体系中的一种衍化和传递模式”[47]。这一视角相对并不关注刻板印象为何包含特定的内容,也不太关注为何会存在刻板印象,而是强调人们对某一群体成员形象的感知是根植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是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因而主要关注刻板印象的获得和传播。从文化视角分析,刻板印象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播的手段也与文化的习得有类似的途径,主要包括教育、媒体宣传等社会化的途径[7]。
媒体中呈现的信息与报道可以被理解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再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中,也发现媒体报道对于人们形成对特定群体的形象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党员的“勤勉/踏实”与“敬业/奉献”形象被不断强化,但与能力相关的“智慧”“能力”等形象并不凸显,甚至存在代表能力的精英形象与党员形象相分离的现象[48]。同时,党员形象往往呈现出与平民鲜明的差异,表现出在“毫不犹豫”的情况下,“无私奉献、义不容辞”的道德高尚但缺少人情味的刻板印象[49],在文学作品中这类刻板印象同样存在[50]。
国际快递模式指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即敦豪、天地、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国际快递都具有发达的自建全球网络,利用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和遍布全球的本地化服务,为用户带来极好的物流体验。但是国际快递价格相对比较高,一般商户只有在客户时效性要求很强的情况下,才使用国际快递来派送商品。
4.本方向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
通径分析(Path Analysis)是继回归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统计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扩展。它是在研究观察变量间的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矩阵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建立模型来探索和分析系统内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目前国内对于党员形象形成机制的思考主要侧重于理论上的梳理,在内容上则侧重强调党自身的政治、思想与组织建设以及形象传播等[4]。由于文化视角与形象传播关系紧密,目前有少量研究考察媒体中呈现的党员形象[48,49]。除此之外,针对党员形象生成机制的系统、实证的考察相对较少,而基于认知和动机视角对于知觉者的人格、动机、情境乃至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仍付之阙如。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可以注意到党员形象感知属于更宏观的群际知觉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即人们如何感知一个社会群体并形成对应的刻板印象。在这一视角下,推动刻板印象形成的认知、动机以及文化机制是相应研究的焦点,且这三类机制的视角彼此补充,共同形塑了人们对党员形象感知问题的理解。比如,群众感知到的党员群体的实体性程度如何?党员形象感知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党员身份的实体性与凸显性的影响?利益各异、信仰与认同千差万别的群体之中,对党员形象的感知又存在哪些差异与共性?媒体的传播以及教育的塑造如何影响人们对党员形象的感知?最终,这三大类因素在实践过程中是如何相互颉颃、交互作用,更是亟待未来实证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党员形象的比较优势
首先,社会心理学视角有助于丰富目前对于党员形象问题的理论思考。以往国内对于党的形象、党员形象等问题的理论分析大多侧重于党建工作与媒体传播两个角度,而从受众心理加工机制出发的理论思考则较少。在提升党员形象的过程中,党自身的建设和媒体传播的效果,最终都需要经由受众的心理加工,才能转换为人们感知到的党员形象进而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因而理解个体加工相关信息,形成党员形象的心理过程极为关键。社会心理学视角能够突出强调受众心理加工过程,为深入理解党建工作以及形象传播如何最终作用于受众,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其次,社会心理学视角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研究框架,有助于针对党员形象内容以及形象感知机制开展问卷及实验研究。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以往关于党的形象、党员形象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至今,不同人群感知到的党员形象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具有哪些特点,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维度,以及不同维度在影响人们对党员群体整体印象时的相对权重等问题均不明确,使得相应的理论思考及形象提升的措施缺少实证依据。
最后,心理学技术可克服以往研究党员形象问题的障碍。毋庸置疑,以往对党员形象的实证研究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一问题存在较强的社会赞许性,调查对象可能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出现矫饰现象,在答题时按照其所理解的政治合适的答案,而不是真实的想法作答;另外,题目设置中的需求特征也可能对答题具有诱导性,最终使得数据丧失可信度。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诸如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情感错误归隐程序(Affective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等稳定可靠的测量手段,能够有效避免社会赞许性和需求特征的干扰,已在政治领域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因此,结合内隐测量与传统外显测量的手段进行党员形象研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人们对党员形象的感知内容及过程。
参考文献:
[1]列宁.莫斯科征收党员周的总结和我们的任务[A].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冰.党员自我身份认同与党员形象建设[J].领导科学,2012(8).
[3]汪如磊.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内涵、外延及其影响要素[J].红色文化学刊,2017(1).
[4]张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综述[J].红色文化学刊,2017(1).
[5]杨莉芸.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困境与路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5).
[6]Callahan,S.P.,Ledgerwood,A.On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flags and logos:Group identity symbols increase perceived entitativ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6(4).
[7]Schneider,D.J.The psychology of stereotyping[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4.
[8]Alexander,M.G.,Brewer,M.B.,Livingston,R.W.Putting stereotype content in context:Image theory and interethnic stereotype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5(6).
[9]Prentice,D.A.,Carranza,E.What women and men should be,shouldn’t be,are allowed to be,and don’t have to be:The contents of prescriptive gender stereotypes[J].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ly,2002(26).
[10]Rudman,L.A.,Moss-Racusin,C.A.,Phelan,J.E.,Nauts,S.Status incongruity and backlash effects:Defending the gender hierarchy motivates prejudice against female leader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2(1).
[11]Moscovici,S.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A].R.Farr & S.Moscovici.Social represent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2]Moscovici,S.The history and actuality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A].U.Flick,The psychology of the social[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3]Rateau,P.,Moliner,P.,Guimeilli,C.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A].P.A.M.Van Lange,A.W.Kruglanski & E.T.Higgins.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M].Thousand Oaks,CA:Sage,2011.
[14]Faber,M.A.,Mayer,J.D.Resonance to archetypes in media:There’s some accounting for taste[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3).
[15]耿羽.一个民间信仰的生成——基于福建崇武解放军烈士庙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16]Fiske,S.T.,Cuddy,A.J.C.,Glick,P.,Xu,J.A model of (often mixed) stereotype content: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6).
[17]佐斌,张阳阳,赵菊,王娟.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
[18]Haslam,N.Dehumanizi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6(3).
[19]胡蒙.重庆市大学生党员形象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0]郭刚,康毕华.大学生党员形象调查与培养对策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4).
[21]程路,刘小张.大学生党员形象调查研究——基于南昌工程学院的调查[J].考试周刊,2016(95).
[22]陈恒,董灿华.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形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17).
[23]Hunyady,G.Stereotypes during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communism[M].Routledge:New York,1998.
[24]Yzerbyt,V.,Corneille,O.Cognitive process:Reality constraints and integrity concerns in social perception[A].J.F.Dovidio,P.Glick & L.A.Rudman.On the nature of prejudice:Fifty years after Allport[M].Oxford,UK:Blackwell Publishing,2005.
[25]Macrae,C.N.,Bodenhausen,G.V.Social cognition:Thinking categorically about other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0(51).
[26]Hogg,M.A.,Abrams,D.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M].New York:Routledge Press,1988.
[27]Lickel,B.,Hamilton,D.L.,Wieczorkowska,G.,et al.Varieties of groups and the perception of group entitativ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2).
[28]Hamilton,D.L.,Sherman,J.W.,Crump,S.A.,Spencer-Rodgers,J.The role of entitativity in stereotyping:Processes and parameters[A].T.D.Nelson.Handbook of prejudice,stereotyping,and discrimination[M].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9.
[29]Rothbart,M.,Taylor,M.Category labels and social reality:Do we view social categories as natural kinds?[A].G.R.Semin & K.Fiedler.Language,interac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M].London:Sage,1992.
[30]Crawford,M.T.,Sherman,S.J.,Hamilton,D.L.Perceived entitativity,stereotype formation,and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group memb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5).
[31]Jussim,L.,Crawford,J.T.,Anglin,S.M.,et al.Stereotype accuracy: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replicable effects in all of social psychology[A].T.D.Nelson.Handbook of prejudeice,stereotyping,and discrimination[M].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16.
[32]李冉.网络媒介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构[J].政治学研究,2012(6).
[3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胡范铸,薛笙.作为修辞问题的国家形象传播[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5]季乃礼.国家形象理论研究述评[J].政治学研究,2016(1).
[36]Jost,J.T.The end of the end of ideolog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6(7).
[37]Saucier,G.Isms dimensions:To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ive model of belief-system componen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3(5).
[38]Goodnight,B.L.,Cook,S.L.,Parrott,D.J.,Peterson,J.L.Effects of masculinity,authoritarianism,and prejudice on antigay aggression:A path analysis of gender-role enforcement[J].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2014(4).
[39]Crawford,J.T.,Brandt,M.J.,Inbar,Y.,Mallinas,S.R.Right-wing authoritarianism predicts prejudice equally toward “gay men and lesbians” and “homosexual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6(2).
[40]Brown,R.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30).
[41]Hogg,M.A.Subjective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rough self-categorization:A motivational theory of social identity processes[J].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1).
[42]Scherer,A.M.,Windschitl,P.D.,Graham,J.An ideological house of mirrors:Political stereotypes as exaggerations of motivated social cognition differences[J].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5(2).
[43]Hawkins,C.B.,Nosek,B.A.Motivated independence? Implicit party identity predicts political judgments among self-proclaimed Independent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2(11).
[44]Krosch,A.R.,Tyler,T.R.,Amodio,D.M.Race and recession:Effects of economic scarcity on racial discrimin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7(6).
[45]Rosenblatt,A.,Greenberg,J.,Solomon,S.,Pyszczynski,T.,Lyon,D.Evidence for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I.The effects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reactions to those who violate or uphold cultural valu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4).
[46]Pyszczynski,T.,Abdollahi,A.,Solomon,S.,et al.Mortality salience,martyrdom,and military might:The great satan versus the axis of evil[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6(4).
[47]佐斌.刻板印象内容与形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8]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79~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英形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
[49]王洁.中外党刊中党员形象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求是》与新加坡《行动报》为对象[J].新闻传播,2012(4).
[50]任美衡.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6).
ApproachtotheStudyoftheImageofPartyMembersfromthePerspectiveofSocialPsychology
WuYang
(TheSchoolofMarxism,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Hubei)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link to shape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party members, the image of party members is the key to maintain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communists and strengthen the party's political appeal in the new era.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image of party members 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party construction and propagation, while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audience psychological processing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of group image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on intergroup percep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image of party members can focus on the content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image.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psychology have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Keywords:the image of party members; image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ntergroup perception
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9)01-0114-07
收稿日期:2018-12-10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转型期青少年英雄事迹教育效果的心理机制及提升路径”(2017GB003)
作者简介:吴漾(1989-),男,湖北荆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叶利荣E-mail:yelirong@126.com
标签:形象论文; 党员论文; 群体论文; 维度论文; 印象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论文;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转型期青少年英雄事迹教育效果的心理机制及提升路径”(2017GB003)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