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著名的作家。霍桑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住在位于萨莱姆镇的外祖父家。也许是因为父亲早逝的原因,霍桑的内心缺乏安全感,性格孤高、多疑。在外祖父和邻居们的关心和爱护下,霍桑才慢慢变得活泼起来。
1.在与他人讨论问题时必须头脑清晰,聚精会神。不能着急发表自己的观点,要在心中琢磨接下来要说的话或者评判对方的想法。学会使用非语言行为,比如身体前倾和点头,表示出尊敬和礼貌,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有一次,外祖父买彩票中了100美元。得知这个消息后,霍桑高兴得跳起来,他早就想要一辆新的脚踏车,他的脚踏车已经很旧了。不过,当霍桑向外祖父提出买脚踏车的要求时,外祖父却为难地说,这笔钱已经有用处了。外祖父告诉霍桑,他打算把这笔钱捐给对抗疟疾的慈善组织。霍桑很生气,也很不理解,为什么外祖父宁愿把钱给别人,也不愿意给自己买一辆脚踏车?
“亲爱的,你希望我怎样做呢?用这笔钱买一辆脚踏车还是捐出去?”外祖父坐在霍桑身边问。霍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当然希望你给我买一辆脚踏车。”外祖父点点头,接着问:“如果你不是我的外孙,而是别人,甚至是一名疟疾患者,正在等待别人的援助得到救治。那么,你希望我怎样做呢?”“额……”霍桑思索了一会儿,抬起头说,“我希望你能把这笔钱捐出去,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得到救治了。”
听了霍桑的话,外祖父笑着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给别人提供帮助,也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大家都只为自己考虑,那么,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可能得到的只有失望。如果大家都能替别人考虑,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那么,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外祖父的这番话对霍桑的帮助很大,不仅改变了他的性格,对他之后的人生和写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2)注重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对于每一课题都要讲清三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否则就容易让学生对知识一头雾水,剪不断理还乱,而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时候,因为立场的不同,我们对别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当帮助家人和帮助他人产生冲突时,人们会在本能上选择偏袒家人,但如果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我们则希望能帮助他人。如果我们能够时常改换一下自己的立场,那么,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更多。
(摘自《演讲与口才》2019年第8期)
标签:外祖父论文; 霍桑论文; 脚踏车论文; 一辆论文; 这笔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中外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