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建小城镇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论文文献综述)
向仁康[1](2013)在《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现代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中都必须经历这个阶段,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结构成长上的“先天不足”。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同质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特征。建国后,中国政府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结果加大了二元经济的结构强度。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进行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结果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跟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跟我们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速度缓慢。二元转换的滞后带来了经济生活中诸多症结性问题: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城乡双重就业压力;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难以兼顾等等。因此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对于解决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缓解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根本,从内生的角度探析了我国二元经济转换的动力与途径。二元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二元反差。从经济学上理解二元反差首先代表的是一种差异,但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只强调城市现代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部门差异这一对立,而没有对二元反差进行多维度的探析,更没有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说明差异的具体表现。结合中国的情况,可以归纳出二元反差的三个维度与表现形式:一为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非农部门之间的对立,具体表现为两大部门的生产率差距;二是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之间的对立,它通常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在我国可以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差值基尼系数等衡量;三是城市与农村的对立,这种对立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水平上的地域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农村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理解,二元反差代表的又是一组矛盾,这些矛盾存在着二元经济体中,既对立又统一,会推动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这就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的动力驱使下,二元转换的路径也会呈现出多元性。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通过如此安排,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的矛盾分析方法有效结合在了一起,三个分析的视角在本文自然展开。第一个视角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结构转换。从就业主体的维度考察我国的二元反差,它直接表现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于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两者的差距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对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非农产业收入普通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可以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了农业劳动力,从而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这两种作用,二元经济的反差得以缓解。为此本文进行了三方面的实证分析:一是讨论二元反差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证实二元对比系数与城乡收入比和城乡差值系数负相关关系明显;二是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之间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人数的变化与城乡差值基尼系数的变化在长期中存在着均衡关系,差值基尼系数代表的城乡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人数增加得越多。三是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效应。VAR模型的分析结果证实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脉冲响应函数的冲击效应也显示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人数对二元反差指数有稳定的负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种途径:一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就业模式;二是“既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务工模式,即农民工;三是农村家庭的非农经营模式。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民退出机制的建设内容。第二个视角是传统农业现代化与二元结构转换。从产业的维度考察我国的二元反差,它表现为是落后的农业与发达的非农产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这一差距必然表现为二元对比系数偏小。换句话说,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太小,而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又过高。所以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可以提高农民的务农收入,也是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西奥多·舒尔茨与黄宗智的理论评述与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地关系紧张的资源禀赋出发,用经验数据证实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内卷”困境~低边际生产力。并认为19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持续增加的非农就业,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带来的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是改善人地关系紧张的内在动力。再加上人口转型的外力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可以走出困境,但途径不是美国式的土地密集的大农场,而应该是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及其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基础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公式+农户”、专业合作社与政府组织的专业农产品市场。最后从支持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三个视角是城乡融合发展与二元结构转换。从地域的维度考察我国的二元经济反差,它是指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这表现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环保水平等方面农村的发展滞后于城市。所以落后的农村如果能发展成为城市,或者发达的城市通过辐射与扩张到周边农村进而带动其城市化,那么这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也能改善二元经济结构。为此本文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经验事实出发,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两种主要动力与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乡村工业大发展,进而聚集所推动的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证的分析结果都证实,从19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它是我国城市化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二是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所促进的城市化率的提高,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大中城市向城市郊区的扩散所带来的效应十分显着。在此基础上,文章还用休闲产业的“农家乐”为例分析了一种新的城乡融合形式,即农业与非农产业互不吞噬对方的前提下,两者在城乡结合部的融合集聚所导致的城乡融合。并认为这种途径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的城乡融合道路。以上三个视角的分析表明,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内在矛盾是多维的,二元经济转换的途径注定也是多维的。为了早日实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就应当提倡坚持走多元化的二元转换道路。即扬弃那种在经济发展中非此即彼、片面强调某一发展战略的传统思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把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城乡融合的城市化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新颖。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转换”二字上,并从内生的角度揭示转换的动力与途径;二是结论上的新见解。认为二元经济转换的内生动力在于二元经济体中的内部矛盾。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有三种内在动力:一是农村劳动力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农转移;二是中国传统农业走出“内卷”困境的内在动力-人地关系改善背景下的农业经营模式与组织模式的创新;三是城乡融合促进的城市化,其内在动力为乡村工业化促进的小城镇建设与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三是政策结论上的创新,主张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元化道路。
张益丰[2](2011)在《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三农”问题,寻找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成为众多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农村劳动力安置转移与农业增收等专题展开讨论。割裂地从局部去研究“三农问题”,难免以偏盖全。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架构研究入手,验证以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为主导,发展企业领办型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实现农村微观组织架构跃迁,从而完成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与资本有效深化的可行性;并以农业组织创新为突破口,以统筹“三农”为基调,形成以“企业+综合性合作社”组织框架来完成对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社区综合治理与土地合理流转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由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创新来驱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借助构建农村“超市场契约”履约环境,在综合性农业合作社范畴内形成“三农”问题统筹解决,其首要问题是确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农业龙头企业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应对市场风险与农业经营风险的规避能力,把握商机和构建市场能力方面均具有小农难以比拟的组织优势;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主导地位,以企业家精神来经营农业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然而企业经营的“逐利性”与农业长期发展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单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完成产业规模化建设难以实现兼顾农民利益与农村社区的同步发展。研究提出以企业领办型农业综合性合作社为框架,将“企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以企业领办形式,赋予“企业+合作社”组织模式以“企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引领综合性合作社实现高效农业,组织农户统一规模化生产形成“范围经济”(合作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研究以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与数理模型构建,为研究勾勒出了发展企业领办型农业综合性合作社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轮廓。而农业龙头企业、综合性合作社与农户之间构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农业生产微观组织架构实现三方利益共赢,达到组织架构稳定的机理研究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的研究中,研究以案例为引,通过数理模型论证了企业主导的农业综合性合作社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内生性强可置信承诺;企业通过参与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建设,以合作社为途径实施向农村基层提供准公共产品服务、资金与技术投入、劳动力就业,用长期投资农业的战略意图,来换取农户的积极参与;而合作社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基地与集结小农户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来保障农业企业原材料供应,合作社则将部分利润用以扩大再生产,剩余作为分红形式返还农户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可置信承诺,确保了农业企业与农户能在综合性合作社发展框架下实现利益共赢。理清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之间、农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以及农业合作组织内部如何解决集体行动逻辑问题将成为企业领办型“企业+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借助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将农业合作社既作为与企业产业化农业的代理方,同时又成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结合型农业生产过程中委托方,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确定企业与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的顺畅取决于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相互信任;同样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与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户,有效降低组织成本的能力紧密结合。接下来,文章就“企业+综合性合作社”框架下实现企业为农业社区提供准公共产品可行性展开研究。本研究以山东烟台荣昌制药领办,成立综合性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基础向农村社区提供准公共产品来长期投资农业作为典型案例,利用在该合作社所处村庄完成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实证检验。研究证实农村准公共产品建设及其资金保障,与企业家导航的农村综合型合作社产业规模化经营大小、农户进入合作社后获得增收程度与劳动力就地转移情况成正比;合作社主动提供准公共产品服务与农户参与合作社经营成正相关;最关键的是,企业家缔造的“三联动”统筹农村资源的发展模式,确实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以及为农村提供准公共产品建设资金。研究同样以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为开端,通过对“田娘农业”将反哺投入转化为生产动力与发展优势,通过积极倡导企业领办,以合作社经营为主体,实施高端农业发展战略,在完成“企业+合作社”产值和经营效益攀升的同时,积极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新农村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证实由企业领办,形成的“龙头企业+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组织框架能够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受体,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资金、技术与制度扶植向“龙头企业+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微观农业生产组织的针对性反哺,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集团(企业+合作社)能通过接受反哺所赋予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且研究阐述了农业合作社作为反哺合理投向、农户与企业间“超市场契约”有效沟通与农户福利保障的重要途径与平台;能够实现农民利益的保障与劳动力有效就业,形成农民生产、企业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均衡发展。中国式的农业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应该形成兼顾资本深化与劳动密集型的适度规模化农业;而这种生产模式的形成是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单元,通过技术、资本与劳动力的三重投入,实现高端精细化农业(高效农业),通过这种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承担农业劳动力的就地吸纳,又实现农业产能的提高;研究基于江苏常熟、福建莆田以及山东蓬莱三地的成功案例,论证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够担负起农民就业、农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的三重职责;企业领办,通过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村的有效投资的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实现企业为产业龙头,合作社为经营骨干,家庭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企业主导的农业合作经营模式”是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必然选择。既然企业领办型综合性农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在有效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完成科技创新型农业资本深化的同时,通过机制设计来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渠道拓展、农村劳动就地吸纳,提高反哺绩效;那么综合服务功能的实现就与农村基层社区组织职能相重叠。研究依然以案例为突破口,分析实现农村综合性合作组织(合作社)经济运营与乡村长期发展目标“激励相容”的可行性。将农村合作社建设为农村覆盖产业发展,兼顾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力量,使其充分发挥农村经济腾飞的新动力源泉作用的同时,对实现合作组织管理层与基层行政组织、党的基层派出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社区管理与党政建设方面的管理契合进行路径研究;并且提出了实现合作社管理层兼任村委会成员,在管理精英中发展共产党党员,以党的先进性来约束管理精英的行为,来实现农村自治管理的有序发展的动态规划。
李全生[3](2010)在《改革进程中农民的创造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文中提出我国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民先后推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户、小城镇、农民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等九大创造,为中国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中农民的这些创造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完善这些创造,继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并注重制度创新。
李全生[4](200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九大创造及其关系》文中认为改革以来,中国农民先后推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户、小城镇、农民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农业产业化等九大创造,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创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同向性、非对抗性特点,反映了农民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总启动器。
于仁松,李全生[5](2009)在《改革以来中国农民的九大创造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民富有创造力,改革以来,他们先后推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户、小城镇、农民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农业产业化等九大创造,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牟小林[6](2006)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及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建国以来,没有一个时期比现在更重视城镇化问题。我国城镇化是由城市化发端的,由国情、乡情决定,城镇化问题将主要围绕农村城镇化展开,城镇化是现阶段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审视中国城镇化进程,忽视城镇化发展规律政府作用十分明显,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的滞后型城镇化。依据城镇化发展规律,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然而,城镇化政策形成的体制性壁垒却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城镇化政策有待创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政策安排与城镇化关系的分析,来说明我国目前有关城镇化政策安排阻碍了城镇化的正常发展,从而说明要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必须要对影响城镇化的具体政策作进一步的创新。主要内容为:1.本文通过城镇化内涵和城镇化政策阐述,明确了政策安排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即城镇化速度取决于政策安排。2.本文详细阐述城镇化的一般理论、制度理论以及城镇化成长机制,以期对论文写作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3.对世界城市化进程、规律做出实证描述与理论分析,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展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演进,并通过中外城镇化进程对比分析得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征。4.对形成中国城镇化进程特征的原因尤其是政策原因进行分析,对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有关城镇化政策及实施绩效做出评价,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后有关城镇化政策创新不足仍然制约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尤其是土地政策、乡镇企业发展政策、户籍政策、城镇建设投资融资政策等。5.针对前面的政策评价,指出政策创新滞后是城镇化发展的深层约束,惟有进行政策创新才能消除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利因素,并对上述几种政策安排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6.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建设城市与建设农村并举。中央适时提出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新农村建设将会丰富城镇化的形式改变城镇化的格局。本文提出了达成战略目标的几种具体措施。
傅琼华,熊焕淮,何保根[7](2004)在《积极发展乡镇供水,为农村城镇化提供生活、生产保障》文中认为闸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三农"的三化.从而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城镇化使城镇供水有极大的发展机遇,农村水利必须做好供水增容的思想技术准备工作,为未来农村城镇提供用水保障.
徐琴[8](2003)在《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农村经济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就城乡差别、“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农村经济现代化目标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对策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认识还不一致,对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农村工业化道路选择、农村人口城镇化道路选择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分歧;在实践中,虽然经常强调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始终没有将进一步推进以农村为重心的改革提高到战略高度,只从保障粮食供给和稳定社会秩序、扩大内需的角度来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各项政策措施缺少协调配合。作者认为,农村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从发展战略上将农村经济现代化放在优先的位置,并从农村内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同时从外部为农村经济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 在理论分析方面,对发展经济学关于二元经济模型、经验分析模式、农业发展理论、农村工业化理论、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进行分析评价,这些理论通常以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为依据,存在诸多缺陷,如理论的前提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不符、片面夸大了城市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等。研究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给作者的启示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阶段的根本特征是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必须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转换与升级的大框架内完成;对影响经济结构转换的要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在实证分析方面,以我国农村经济为研究对象,从现实的城乡差别入手,指出我国具有鲜明的二元经济社会特征,分析二元经济社会得以形成并维持的原因;从“三农”问题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农村是一系列现实问题的焦点两个方面,论述农村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紧紧抓住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三条主线,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把三者内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刘永红[9](2002)在《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已经加入WTO,弱质农业将首先面临冲击。如何确保农民职业的平稳转换和解决日益增加的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将决定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未来走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系统的研究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将具有时代的应急性。 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回顾城镇化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若干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着重分析了城镇化中的制度的构成。 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依据部分,论文对Lewis的二元结构理论和弗里得曼的“中心一边缘范式”理论进行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包括发展极理论、城市聚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通过理论的系统介绍,为论文的研究提供整体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城镇化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方式,在对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追溯的同时,对城镇化中现有的自下而上的强制型的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型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人口集中度、劳动力转移等指标对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的绩效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进行了比较。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模式——小城镇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模式和跨区域流动型的制度变迁模式——的研究。在第四章中,论文对城镇化中小城镇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对撤乡并镇型、整体迁移型、城镇扩展型等具体的小城镇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在小城镇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模式中所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在第五章中,论文对跨区域流动型的制度变迁模式的形成过程、创新的趋势和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广州石牌村的跨区域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案例进行剖析。 第六章对城镇化中制度变迁的区域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首先利用城镇布点密集度和人均GDP水平等指标具体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在区域间的差异,并对与区域城镇化差异相对应的制度安排的不均衡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分析现状的同时,也对这种不均衡形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论文还结合东部涌现的三大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介绍,对城镇化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摸索,力求为中西部制度创新模式的摸索提供参考。 第七章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首先论文对农民迁移的经济决策模型进行分析,证实了农民在具体迁移决策中是遵循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同时,论文还对农民进城后所产生的外部效应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民工就业在与市民形成竞争和互补关系时的收入效应。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把城镇化中的制度因素作为虚拟变量,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来进行计量模型的建立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制度因素不仅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因素,而且在城镇化进程中制度创新的弹性是最大的。 第八章和第九章在对当前城镇化中制度创新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城镇化中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应该遵循的原则,并针对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在对策中强调的是:要通过中间扩散式的制度变迁方式的过渡,推进制度变迁方式向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为了确保农民在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就业,应该通过城镇化、工业化、知识化的三化联动,提高农民及其后代的素质。要通过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市场开拓的结合,在推进剩余劳力转移的同时实现消费的市场化。同时要推进城镇建设的生态化进程,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蔡竞[10](2002)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WP=4>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三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WP=5>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二、兴建小城镇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建小城镇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1)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
1.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2 理论框架的阐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二元经济理论综述 |
2.1 国外二元经济理论的述评 |
2.1.1 刘易斯模型 |
2.1.2 费~拉尼斯模型 |
2.1.3 乔根森模型 |
2.1.4 托达罗模型 |
2.1.5 对国外二元经济理论的评析 |
2.2 国内学者对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经济结构形态的研究 |
2.2.2 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为主线的研究 |
2.2.3 以解决三农问题改善二元结构的研究 |
2.2.4 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
2.2.5 对国内二元经济研究的简评 |
3. 中国二元经济的总体情况 |
3.1 二元经济的衡量指标 |
3.2 改革前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 |
3.3 改革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 |
3.4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总体分析 |
3.5 中国二元反差程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
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结构转换 |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与总体情况 |
4.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
4.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 |
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生动力分析 |
4.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生动力的理论分析 |
4.2.2 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实证分析——基于误差修正模型 |
4.3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主要途径 |
4.3.1 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情况 |
4.3.2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 |
4.3.3 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的情况 |
4.4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建设 |
4.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二元结构转换的影响效应:基于VAR模型 |
4.4.2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的机制建设 |
4.4.3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建设 |
4.4.4 农民退出机制的建设 |
5. 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与二元结构转换 |
5.1 西奥多.舒尔茨与黄宗智关于传统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5.1.1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 |
5.1.2 黄宗智与舒尔茨的理论分歧及其“内卷”理论 |
5.2 中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
5.2.1 中国传统农业的困境:人多地少造就的“内卷” |
5.2.2 二元结构下改善人地关系的内在动力 |
5.3 中国传统农业走出“内卷”困境的途径 |
5.3.1 以经营现代农业为主体、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 |
5.3.2 在家庭农场经营基础上的纵向一体化组织 |
5.4 有利于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建设 |
5.4.1 从重工抑农向支持农业政策的转变 |
5.4.2 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体系 |
5.4.3 利用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
6. 城乡融合发展与二元结构转换 |
6.1. 城乡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理论简述 |
6.1.1 城乡融合的概念界定 |
6.1.2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简述 |
6.2 城乡融合的内在动力与途径分析:基于农村视角 |
6.2.1 中国乡村工业化历程中的乡镇企业发展 |
6.2.2 乡镇企业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6.3 城乡融合的内在动力与途径:基于城市视角 |
6.3.1 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城市化 |
6.3.2 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
6.4 城乡融合的一种新形式~以休闲经济的“农家乐”为例 |
6.4.1 休闲与休闲经济 |
6.4.2 休闲经济产生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 |
6.4.3 休闲经济促使城乡融合——以“农家乐”为例的分析 |
6.5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 |
6.5.1 促进城乡工业合理分工,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 |
6.5.2 走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1 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 |
7.1.2 本文的政策启示 |
7.2 研究的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设想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线路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主要文献回顾与评述研究 |
第一节 企业理论与超市场契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一、企业理论的文献评述 |
二、企业家才能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相关论述 |
三、契约理论与超市场契约框架 |
第二节 合作社是中国农业规模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
一、合作的概念 |
二、合作社的形成与可行模文献综述 |
三、工业反哺农业与农业发展现状 |
四、综合性合作社发展框架下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建设 |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合作经济发展变迁与农业现代化 |
第一节 国外合作社的发展经营 |
一、日本的"农业协作组合"的成功经验 |
二、以色列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
三、肯尼亚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
四、巴西农业合作社经验 |
五、简单评述 |
第二节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与变迁(1921-1949) |
一、影响建国前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三重力量" |
二 建国前农业合作组织的成就与特点 |
第三节 建国后农村合作运动的趋势(1949-1978) |
一、全国农村土地改革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异化的农村合作运动 |
三、"政社一体"化的人民公社和农业生产现状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经济的恢复与振兴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农业合作社的缺陷与改良 |
第四章 规模化农业生产与保障机制的实施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企业与企业家精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
一、农业规模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与发展模式 |
二、保障机制的实施步骤 |
第三节 案例研读与思考 |
一、企业主导的农业规模化利用 |
二、龙头企业主导的农地合理流转 |
三、农业企业对农民增收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贡献 |
四、来自案例启示 |
第四节 企业主导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路径研究 |
第五章 "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共赢与合作社模式创新 |
第一节 先进农业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分析框架 |
第三节 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沛县张庄镇潘庄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功经验 |
二、山东荣成"崂山"模式的成功经验 |
三、由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五节 理论模型构建与阐述 |
一、基本假设 |
二、模型的构建与解释 |
三、模型的进一步思考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司+合作社+农户"双重委托代理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劳动集密型与资本密集型农业生产的结合契机 |
第三节 研究路径回顾与展望 |
第四节 基本分析框架与模型的建立 |
一、合作社—龙头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模型 |
二、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 |
三、模型的简短解释与结论 |
第五节 经典案例研读与思考 |
一、仙坛模式成功的基础 |
二、仙坛模式的启示 |
第六节 评述性结论 |
第七章 微观组织架构跃迁与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模式创新与准公共产品有效提供 |
第三节 数理模型的构建与解释 |
一、命题的提出 |
二、数理模型框架 |
第四节 数据说明与计量模型的设定 |
一、数据来源与解释 |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与实证 |
第五节 实证数据解释 |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工业反哺农业与农业生产方式路径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工业反哺农业系列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国内工业反哺农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国内工业反哺农业组织研究现状 |
二、工业反哺农业研究尚存不足之处 |
第四节 农业组织形式创新与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实施 |
一、新型合作社改善反哺的途径与效果 |
二、反哺对象的选择与定向反哺的意义 |
三、组织形态改良与反哺绩效的提高 |
第五节 来自案例的启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九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农业"准纵向一体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土地、农村劳动力现状与未来破局的楔入点 |
一、农村劳动力剩余与生产方式的不协调 |
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吸纳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组织架构变迁协同演进 |
第四节 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与农业资本有效深化 |
第五节 来自"蓬莱葡萄种植模式"的思考 |
第六节 评述性结论 |
第十章 合作社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重建与村治模式改良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农村发展与农村基层治理的变迁 |
第三节 "政社一体"式人民公社制度与村治模式的基本概述 |
第四节 农村改革与农村治理模式的变革 |
第五节 合作经济的"嵌入"与农村"自治"管理的有效升级 |
第六节 案例研判与经验总结 |
一、广西荔浦县乡村"合作社+党支部"发展经验 |
二、河北省石井乡"合作社+党支部+村委会"三重引领 |
三、由案例引发的理论思考 |
第七节 不是结论的结论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改革进程中农民的创造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进程中农民的九大创造 |
二、农民的创造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5)改革以来中国农民的九大创造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大创造:家庭承包责任制 |
第二大创造:乡镇企业 |
第三大创造:专业户 |
第四大创造:小城镇 |
第五大创造:农民工 |
第六大创造:私营企业 |
第七大创造:股份合作制 |
第八大创造:村民自治 |
第九大创造:农业产业化 |
(6)中国城镇化进程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城镇化是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城镇化与政策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城市化一般理论 |
2.2 城市化制度理论 |
2.3 城市化的成长机制 |
2.4 世界城市化一般进程及基本规律 |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演进与特征 |
3.1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演进 |
3.2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征 |
第四章 形成中国城镇化进程特征的原因分析 |
4.1 形成中国城镇化进程特征的原因分析 |
4.2 经济体制改革前形成中国城镇化进程特征的政策原因分析 |
4.3 经济体制改革后形成中国城镇化进程特征的政策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研究 |
5.1 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 |
5.2 乡镇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政策 |
5.3 户籍政策 |
5.4 推动城镇建设投资体制创新 |
5.5 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城乡差别与农村经济现代化 |
第一节 中国的城乡差别 |
第二节 城乡差别的形成 |
第三节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城市偏向与世界的不平衡发展 |
第五节 “三农”与农村经济现代化 |
第二章 制度环境及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 |
第二节 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道路选择 |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
第三节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
第四节 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
第五节 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 |
第六节 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
第七节 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 |
第八节 农业保护与农业现代化 |
第九节 外部资源与农业现代化 |
第十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 |
第四章 农村工业化 |
第一节 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
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农村工业化面临的挑战 |
第五节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
第五章 农村人口城镇化 |
第一节 农村人口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城市化道路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小城镇,大战略 |
第五节 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选择 |
参考书目 |
后记 |
(9)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论文的研究意义 |
四、 城镇化与制度变迁 |
第二章 城镇化中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人口流动与经济结构转换的二元模型 |
二、 区域发展的二元结构理论 |
三、 区域发展极理论 |
四、 城市聚集经济理论 |
五、 交易费用与制度创新理论 |
六、 主观均衡位置假说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中制度变迁方式的绩效评价 |
一、 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历程追溯 |
二、 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方式绩效分析与比较 |
第四章 城镇化中小城镇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式分析 |
一、 我国城镇化中小城镇作用初探 |
二、 小城镇主导型城镇化的制度变迁模式分析 |
三、 小城镇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模式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
第五章 跨地域流动型城镇化的制度变迁模式分析 |
一、 人口跨区域流动的制度分析 |
二、 人口跨区域聚居的案例分析--刍议石牌流动人口聚居区 |
第六章 区域间城镇化中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 |
一、 我国区域城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 |
二、 与区域城镇化相对应的制度安排的不均衡分析 |
三、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城镇化制度创新 |
第七章 城镇化中农民迁移与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
一、 农民迁移的经济决策模型 |
二、 农民迁移的外部经济模型 |
三、 农民迁移过程中制度因素的贡献分析 |
第八章 我国城镇化制度创新的障碍因素分析 |
一、 旧制度运行的惯性 |
二、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体制性偏差 |
三、 农民的相对散居特点 |
四、 相对分割的城乡市场 |
五、 较低的农民素质 |
六、 城镇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第九章 促进我国城镇化中制度创新的对策 |
一、 城镇化制度创新的方向 |
二、 城镇化中的制度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
三、 推进城镇化中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路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0.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目的 |
0.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及其评析 |
0.2.1 国内外有关”城市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 |
0.2.3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
0.3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0.4 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体系 |
0.4.1 研究的思路与行文结构 |
0.4.2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与理论战略的形成 |
1.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
1.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
1.1.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
1.2 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
1.2.1 传统发展模式及其负面影响 |
1.2.2 探索新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模式 |
1.2.3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欠发达地区的指导意义 |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 |
1.3.1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城市的一般理论与内涵 |
1.3.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式 |
1.3.3 衡量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尺度 |
1.4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导向 |
1.4.1 实现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1.4.2 推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把握的三大导向 |
1.5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向与目标 |
1.5.1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向 |
1.5.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
第二章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 |
2.1 城市?城镇的产生及涵义 |
2.1.1 城市、城镇的产生 |
2.1.2 城市、城镇的一般含义 |
2.2 城市化的缘起与动力机制分析 |
2.2.1 城市化的起源 |
2.2.2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
2.2.3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因素分析 |
2.3 影响城市化发展的经济规律 |
2.3.1 集聚经济效益 |
2.3.2 规模经济效益 |
2.3.3 优位经济效益 |
2.4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向与时代特征 |
2.4.1 工业化、信息化继续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2.4.2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
2.4.3 中心城市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愈益重要 |
2.4.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呈加速推进态势 |
2.4.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城市化发展的紧迫课题 |
2.4.6 城乡融合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
2.4.7 城市圈域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聚集的主要现象 |
2.4.8 城市郊区化发展潮流锐不可挡 |
2.4.9 数字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
2.4.10 多层次世界城镇网络体系业已形成 |
2.4.11 城镇生活方式变化快捷并日趋多样化 |
2.4.12 建筑风格多元化且建设人文生态城镇成为新的理想 |
2.4.13 大都市连绵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城镇空间形态 |
2.5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 |
2.5.1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阶段 |
2.5.2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 |
2.5.3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2.5.4 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
2.5.5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西部及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 |
3.1四 川省情简况 |
3.2四 川城市化进程及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1半个世纪来四川城市化的进程 |
3.2.2四川城市化进程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3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4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5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3四 川城市化现状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比较 |
3.3.1四川城市化进程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2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3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4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第四章 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4.1 利于四川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条件 |
4.1.1 宏观环境有利于四川加快城市化进程 |
4.1.2 省域人口增长趋缓而经济发展加快有利于推进城市化 |
4.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
4.2.1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性障碍 |
4.2.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产业结构制约因素 |
4.2.3 区位及社会发育程度的约束因素 |
4.2.4 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制约因素 |
第五章 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施规划 |
5.1 “十五”及2010年推进城市化的指导原则和目标 |
5.1.1 指导原则 |
5.1.2 发展目标 |
5.2 四川城镇规划 |
5.2.1 城镇建制规划 |
5.2.2 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
5.2.3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
5.2.4 城镇职能分工规划 |
5.2.5 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
5.3 城镇人口规划 |
5.4 城镇建设设置标准 |
5.4.1 用地指标 |
5.4.2 园林绿化指标 |
5.4.3 能源指标 |
5.4.4 道路交通设施指标 |
5.4.5 给排水设施指标 |
5.4.6 环卫设施指标 |
5.4.7 社会服务设施指标 |
5.4.8 电话设施指标 |
第六章 加快推进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 |
6.1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6.1.1 追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6.1.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6.2 建立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
6.2.1 建立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框架 |
6.2.2 创新城市化发展支持体系 |
6.3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善和加强政府调控及管理 |
6.3.1 加强政府对城市化的规划与组织 |
6.3.2 采取有利于资源优先向大中城市集聚的政策措施 |
6.3.3 促进四川城市化在有序基础上分阶段实施 |
第七章 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 成都建设”西部战略高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案例分析 |
7.1.1 成都经济社会与城市化发展现状 |
7.1.2 新一轮成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7.1.3 新一轮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调整 |
7.1.4 带动成德绵都市带建设的战略构想 |
7.1.5 构建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设想 |
7.2 绵阳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科技城的案例分析 |
7.2.1 绵阳城市建设概况 |
7.2.2 绵阳城市化回顾 |
7.2.3 绵阳现代化城市指标体系测算 |
7.2.4 绵阳推进城市化的战略构想 |
7.3 资源开发型城市的典型类区--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研究 |
7.3.1 攀枝花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
7.3.2 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7.3.3 攀枝花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7.3.4 促进城镇群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
第八章 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 |
8.1.1 正确认识和处理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
8.1.2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 |
8.1.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8.1.4 重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
8.1.5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
8.2 建立合理?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优化空间布局 |
8.2.1 城镇结构体系的内涵及四川现状 |
8.2.2 构建科学的城镇结构网络体系的总体思路 |
8.2.3 完善城镇结构体系的基本路径 |
8.3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 |
8.3.1 进一步强化城镇规划的”龙头”地位 |
8.3.2 导入经营城市的新理念 |
8.3.3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8.3.4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
8.3.5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
8.4 抓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促进非农化进程 |
8.4.1 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
8.4.2 创新农业劳动力的转化方式与途径 |
8.5 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 |
8.5.1 小城镇在城市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
8.5.2 小城镇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8.5.3 小城镇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 |
8.6 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城镇社区发展 |
8.6.1四 川社区发展的现状 |
8.6.2四 川推进城市社区发展的规划与建议 |
8.7 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 |
8.7.1 高度重视培育城市”软性竞争力” |
8.7.2 培育新型城市社区文化 |
8.7.3 注重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
8.7.4 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兴建小城镇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D]. 向仁康.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2]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D]. 张益丰. 南京大学, 2011(10)
- [3]改革进程中农民的创造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李全生. 创新, 2010(02)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九大创造及其关系[J]. 李全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5]改革以来中国农民的九大创造及其意义[J]. 于仁松,李全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6]中国城镇化进程及政策研究[D]. 牟小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7]积极发展乡镇供水,为农村城镇化提供生活、生产保障[J]. 傅琼华,熊焕淮,何保根. 江西水利科技, 2004(01)
- [8]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 徐琴. 厦门大学, 2003(02)
- [9]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 刘永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02(03)
- [10]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标签: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二元经济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