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陈素红吕彩霞管静姚金娥李云香(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江门5290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016-02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肿瘤患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伴有急、慢性创面的肿瘤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4周,评价疗效;传统方法治疗效果差者共58例患者作为难愈性创面再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伤口,评价疗效后进行对比。结果传统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12例(17.14%),好转14例(20.00%),无效44例(62.86%),总有效率(37.10%);负压引流治疗组痊愈19例(32.76%),显效14例(24.14%),好转18例(31.03%),无效4例(6.90%),有效率(87.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的技术能促进伤口局部血液循环、持续负压引流减低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上急、慢性创面的肿瘤患者。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

21世纪以来每年全球肿瘤的发病有1000万,死亡600万,发病率不断升高。肿瘤患者需要接受各种治疗,同时因自身免疫力低、营养状况差、卧床等原因,身上的各种伤口(褥疮、热疗烫伤、化疗药渗漏所致的局部坏死、放疗后皮肤溃疡、手术后伤口等)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往往难以愈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最初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提出,用于开放性骨折的创面的治疗取得了成功[1]。我科将负压引流技术运用于肿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保持引流创面的清洁,改善引流区域血液循环,使上皮爬行加快而加速伤口的愈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外科及肿瘤科收治的带有伤口的患者进行研究。全组70例恶性肿瘤患者,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4.4岁)。其中乳腺、胸腔、盆腔、腹部肿瘤急性创面手术患者共32例,慢性创面为烫(烧)伤、放疗后引起的组织损伤、长期卧床引起的压疮、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的患者共38例。所入选患者的急慢性创面均先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包括传统的换药治疗、紫外线治疗、红外线治疗等。创面经过传统治疗4周以后疗效差的改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设定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为传统治疗组,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方法治疗的患者为对照治疗组,入组对照治疗组病例共58例。

1.2基本材料

1.2.1负压装置是生成和产生负压的设备,如负压袋、负压瓶等负压装置。负压在60~80kPa(450~600mmHg)[2]。

1.2.2医用海绵采用对皮肤及组织无毒的聚乙烯醇或聚氨酯海绵。

1.2.3引流管采用有一定硬度的无菌透明塑料管,在使用时将其与海绵接触的一段剪出一些大小合适的侧孔。

1.2.4封闭薄膜采用无菌透明敷料,不能透过液态水,其粘贴面涂有低致敏性的防水粘贴剂(如手术薄膜、穿刺薄膜)。

1.3操作方法

1.3.1创面清创消毒,擦干创面周围皮肤。

1.3.2根据创面的情况修剪医用海绵。

1.3.3根据医用海绵大小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并剪出大小合适的侧孔。

1.3.4将带侧孔的引流管插入修剪好的医用海绵。

1.3.5把医用海绵填塞在创面上。

1.3.6用医用无菌透明敷料封闭创面。

1.3.7连接负压引流袋、负压引流瓶,让负压持续作用于创面。

1.4疗效的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治疗4周后按以下疗效标准进行评定:(1)痊愈:创面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2)显效:创面缩小75%,临床症状消失。(3)好转:创面缩小不足25%,临床症状改善。(4)无效:创面缩小不足20%,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之和。于传统治疗4周以后及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评价效果。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chinsquare检验,P大于等于0.05为差异有显著性。从表可见,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中途自动出院3例(5.17%)。

2临床观察与结果

2.1由于该方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患者心理负担重,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介绍该方法优点及相关知识。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该方法,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获得患者配合和理解,确保治疗成功。

2.2保持有效负压引流:患者伤口引流管接通负压引流装置,检查负压封闭引流状态是否完好,当负压接通后,如果引流管内有吸出物吸出,无漏气现象,说明引流封闭良好,负压引流有效,反之则为无效;阻断负压源时,如果海绵不回弹,证实负压封闭良好,负压引流有效;如果海绵回弹则示密封有空隙,或负压低于20kpa时负压引流无效。如果是引流管受压、扭曲而引起持续负压吸引中断,应调整好引流管的位置。在护理该组患者时,交班严格,观察仔细,能及时处理各种负压吸引故障,保证了有效的负压引流。

2.3在持续负压引流过程中,由于引流物黏稠、坏死组织易堵塞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发生堵塞现象立刻更换堵塞处远端的引流管。

2.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创面情况,包括颜色、有无分泌物、有无异味,做好护理记录。根据创面渗液情况确定换药频率及时间,负压瓶定时消毒、更换,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

2.5观察结果经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4周后,患者创面明显好转,二组疗效比较如下:

传统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疗效比较[例(%)]

注:P<0.0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后对照治疗组痊愈病例占32.75%,总有效率为87.93%,而传统治疗组无痊愈病例,总有效率为37.10%,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据报道,使用该技术因伤口封闭使外来菌不能进入并能保持持续的负压状态,减少感染的机会[4],伤口总感染率为2.6%,并减少了抗菌素的使用;封闭湿润环境治疗,避免了敷料与再生肉芽组织粘连[5],减轻更换敷料时对创面再次损伤,减轻换药时的疼痛,有利于创面的愈合;负压作用均匀、广泛、有效,能明显的改善局部血流,减少创面渗液积聚,加速肿胀消退,强烈刺激肉芽组织生长[6]。

3.2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关键有二个:一是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片状引流”,同时在负压吸引作用下,不受创腔“低位”的限制,创面各部位的渗液均能及时排出,使引流更彻底。二是采用封闭的引流方法使细菌的生长环境被阻隔,感染自然得到控制。

3.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意义:(1)这项技术突破传统的开放换药模式将创面封闭以减少细菌的侵入,减少感染的机会,使伤口渗液及时引流排出,也减少了抗菌素的使用。(2)将传统的开放透气干燥的创面护理理念改为封闭湿润环境治疗,避免了敷料与再生肉芽组织粘连,减轻更换敷料时对创面再次损伤,减轻换药时的疼痛。有利于创面的愈合。(3)此项技术负压作用均匀、广泛、有效,能明显的改善局部血流,加速肿胀消退,减少创面渗液积聚,强烈刺激肉芽组织生长。(4)这项技术使用简便,可减少换药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

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难治性伤口合并感染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技术处理的伤口比传统换药处理的伤口愈合速度快。

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创面观察负压装置管理,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发生堵塞,维持有效负压,才能确保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成功。

参考文献

[1]FleischmanW,BeckerU,BischoffM,etal.Vacuumsealing:indica-tion,technique,andresults.EurJOrthopSurgTraumatol,1955,5(1):37-40.

[2]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57.

[3]顾恆云,张道泰,王定等.龙血竭外敷治疗溃疡期褥疮的疗效观察[J].淮河医药,2006,24(1):76.

[4]裘华德,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4):233.

[5]赵蕾,张敏,姚元章.负压闭式引流治疗肢体开放性骨折的护理.现代护理杂志,2003,9(8):644.

[6]李绍光,刘智,刘树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15例.华北国防医药,2008,20(4):42.

标签:;  ;  ;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